宦海逐流 正文 第四章 追憶92年上海股市

作者 ︰ 言無休

92年1月份,發表了對股市發展非常重要的講話,指出「證券、股市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當時的媒體還為發表了《東方風來滿眼春》的專題報道,伴隨著這股春風,內地股市也步入積極發展的軌道。

由于整個91年都是「老八股」在唱獨角戲,且有價無市,于是就有了市場擴容。91年底在上海江灣體育場發興業房產股票,現場秩序混亂還差點鬧出人命,于是市場管理層就想出先發股票認購證、再憑認購證搖號認購新股。92年新股認購證采用一次購買、全年使用的發行辦法,每張30元,規定如不中簽不予退款,認購款將捐贈給上海市社會福利機構。媒體一再強調新股發行將使供求緊張狀況得到改善,購買了股票認購證並不一定能中簽,即使中了簽,也不一定能獲利。這樣的規定和宣傳,大大降低了當時人們的購買**,致使新中國首次發行新股認購證還得依靠銀行推銷(事後獲知當時上海市工商銀行的員工有推銷任務,每銷出一份可提取0.3元獎金),結果反而提高了認購中簽率,因而致使股票認購證黑市價格暴漲。當年在上海市的公交車上等公共場所,市民議論最多的,就是股票認購證的話題。據後來有心人士的統計計算︰當年只要花3000元購入100份認股證,再化幾萬元作為認購股票款,滾動操作最終就可賺得50萬元左右,50萬在90年代初期絕對不是小數目了,更何況當時還有些上海人買了200份、300份甚至更多,92年的股票認購證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戶,當時在上海市民中還流行「嫁人就要嫁股民」的說法。

當年2月,延中實業(現名方正科技)和大飛樂(現名飛樂股份)首先不再受1%漲跌幅限制,完全放開股價。4月,上交所調整限價政策,全部取消上市股票千分之三流量控制。5月5日,所有股票都實行5%漲跌幅限制(股價已放開的除外)。5月21日開始,所有股票都取消了漲跌幅限制並實行T+0交易。交易規則的頻繁變動,最終使上交所股票從過去的困境中走了出來,從此上海股市告別了有行無市的狀況。隨著股價完全放開及其隨之而來的股價暴漲,委托業務量大增,此時上海股市已經由91年的「買入難」變成了「賣出難」,持股者眼巴巴看著豫園商場、申華電工兩股最高價分別漲至1萬元(百元面值)和7百多元(10元面值),卻由于委托跑道太擁擠而無法拋出兌現。為解決中小股民賣出難這一難題,6月份上海各家證券營業部在上海市文化廣場,專門設立了供中小股民委托賣出的所謂股市「大集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