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旗 正文 卷四 英倫 節七 威斯敏斯特

作者 ︰ 貓吃狗糧

國892年1月4日

「那名病死的清國特使隨員的情況查清了麼?」,青木周藏摘下鼻梁上的金絲邊眼鏡,一邊用絲巾擦拭鏡片一邊問道。

西九條和樹聞言立刻摘下了腋下夾著的文件夾,從里面取出幾份薄薄的文件,一一羅列在了青木周藏面前的台案上。

「這是清國公使館為那名叫楊立誠的隨員在海格特公墓購買墓地時,所提交的登記資料的副本,這是海格特公墓管理處有關下葬儀式的記錄副本……」,西九條和樹的右手食指轉向第三份文件,「這是為楊立誠治療過的,皇家馬斯頓醫院內科大夫卡夫斯汀頓口述的治療記錄,還有他對楊立誠面貌的描述。」

他略頓了一下,繼續道︰「卡夫斯汀頓大夫必須遵守醫療準則,所以他無法把醫院內的病歷記錄交給我們,如果閣下覺得需要的話,我也可以嘗試著通過其他的渠道來把病歷拿出來。」

「不必了。」,青木周藏抬起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揉了揉被鏡框壓的有些酸痛的鼻梁,突然問道︰「搞到這些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錢?」

「公墓那兩份是三百磅,而斯汀頓大夫那份是五百磅,閣下。」,西九條和樹低頭恭敬道,只是,當談及這兩個數字的時候,他的眸子里還是悄然閃過了一抹心痛——八百英鎊,差不多是一萬日元了!

「八百磅啊?」,青木周藏也是一怔,旋即又釋然道︰「還好,我原以為最少要花上一千磅才行呢,只花了八百磅,西九條,你做的很不錯了。只是……」,他微微蹙起眉頭,「一個海軍的軍官候補生,身體應該很健康才是,不過是個小小的風寒,怎麼這麼容易就死了?」

「從斯汀頓大夫給的消息來看,他是死于重感冒引發的肺炎。」,西九條和樹娓娓的道,「十年前清國海軍到紐卡斯爾接收兩艘撞擊巡洋艦時,就有兩位水兵因病死在了當地,而倫敦的大霧天氣又比紐卡斯爾還要惡劣……」

他適時的收住了話頭,而未出口的意思卻以表達的殆無盡遺——以倫敦糟糕的天氣,一個來自異國他鄉水土不服又身染惡疾的青年人的死亡,並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

「嗯……」,青木周藏輕輕頷首,似乎接受了西九條和樹的解釋。

「這事就到此為止吧。」。他重新戴上眼鏡。抬頭直視著站在自己面前地西九條和樹。「最近有大炊御門君地消息麼?」

「還是和上次一樣。他最後出現是二年前在蘇格蘭地格拉斯哥……」。西九條和樹瘦削地臉悄然浮上一層慚色。「已經派員去格拉斯哥調查了。至于其他地。目前還沒有。」

「派員?」。青木周藏地眉頭又蹙了起來。「這不行。西九條君。不麻煩地話。還是辛苦你跑一趟吧……可以麼?」。他雖用地是問詢地言語。但話里透出來地卻已是不容推月兌地斬釘截鐵。

「是!」。西九條和樹躬身答道。「我把手里地工作安排一下。今天下午就出發。」

「不過。閣下……」。西九條和樹沉吟了片刻。最後還是將自己心中盤桓良久地話說了出來。「就算大炊御門家是昔日地‘九清華’之一。今日地侯爵……但是否值得我們花如此之多地精力為他們尋找一個流落在外地幼孫呢?」

青木周藏一怔。他略顯呆滯地盯著西九條和樹看了會。又突兀地一笑。這才道︰「你覺得我是在討好大炊御門侯麼?」

西九條和樹的頭垂得更低了,他極干脆的道︰「閣下不是那樣的人,否則我也不會立志追隨閣下。」,他略頓了下,繼續道︰「對于自己的判斷,我一向很有自信。」

青木周藏愣了一下,旋即發出一陣大笑。

「西九條君還真是個不謙遜的人啊……」,話音未落,青木周藏已經斂去了笑意,他雙手在台案上一撐,已經自椅子上站了起來。

「你說的不錯,如果單單一個大炊御門家的‘九清華’身份,還有一個如今的侯爵爵位,的確不值得我們廢如此之大的力氣。」,青木周藏緩步踱到窗前,他望著窗外籠罩在大霧中的倫敦,語調已漸漸轉為深沉︰「西九條君,自維新以來,帝國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是廢藩置縣,使國家財、物、力盡集于中央。閣下。」,西九條和樹干脆利落的答道。

「這的確是帝國振作之基礎。」,青木周藏微微頷首,隨即卻話鋒一轉,「但我卻以為,帝國最大的進步不僅于此?」

「我在德國留學時,曾仔細留心過德意志帝國之體制……」,他看也不看滿面疑惑的西九條和樹,自顧自的繼續道︰「德意志帝國之憲法、兵制,均頗足效法,而其中最足稱道者,便是德意志帝國之軍人雖有參政之意識和參政之能力,卻從不輕易以武力干涉政事,更不會試圖形成一團體以操縱國政。」

西九條和樹的雙眼微微眯了起來,他有些明白青木周藏的意思了……

「這件事,伊藤君看的比我還要明白。」,青木周藏回轉身望著西九條和樹,「所以我們必須找到大炊御

這不僅僅是伊藤君的願望,還是西園寺君的期盼,而5|君……」,他略頓了一下,「這顆大炊御門家遺珠的父親,當年可是在西南戰爭中追隨西鄉隆盛君戰死的!」

西九條和樹的目光霍的一跳——西南戰爭,西鄉隆盛,還有,西鄉從道……

「我明白閣下的意思了……」,他沉聲道,「此次格拉斯哥之行,我一定會給閣下帶好消息回來。

如果閣下沒有別的事,我現在就出去準備了。」

青木周藏輕輕點了點頭,他側轉過頭去重新透過窗戶望著遠方,喃喃的道︰「山縣怕是想在日本造就出一個新的武家來,這可是萬萬不成的呀……西九條君……」

他突然叫住正要離開的西九條和樹,問道︰「那位清國特使今天有什麼最新的舉動?」

西九條和樹立刻站住腳,他從西服的內袋里掏出一個小記事本,翻倒最新的一頁掃了兩眼,說道︰「今天一早,他就帶著一個隨員一個衛士離開了清國公使館,乘馬車往倫敦議會廣場那邊去了。」

「議會廣場?」,青木周藏奇怪的道,「他去那里做什麼?」

「誰知道呢?也許是要觀光吧……那邊可是離白金漢宮和議會大廈都很近,用清國人的話來講,這可都是他們從未看過的西洋景呢。」,西九條和樹絲毫不掩飾他對于清國人的蔑視。

「嗯,也許,你交代好人,這位清國特使的最新形成,你不在期間,還是要在早飯後按時報給我。」,青木周藏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卻始終想不出癥結所在,便索性不再去想。

「是,閣下。」,西九條和樹對青木周藏重施一禮,隨即轉身走了出去。

∼∼∼∼∼∼∼∼∼∼∼∼∼∼∼∼∼∼∼∼∼

同一時間

任令羽此時正步上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門口的台階,他今天專門換上了一身嶄新的黑色「治明裝」,特意叫公使館的僕役熨燙的妥妥帖帖,連風紀扣都扎得一絲不芶。

「我的乖乖,這個塔有多高哦?」,素來少言寡語的黃渤目光呆滯的望著教堂西側那兩座高聳入雲的鐘樓尖塔,不由得驚嘆出聲。

「685。」,任令羽下意識的答道,他轉頭望著仍一臉迷惘的黃,先忍不住笑了下,之後又耐心的解釋道︰「一米就是三尺三,685米麼……」

「就是二十二丈六尺,比正陽門城樓還要高出一倍多。」,任令羽還在心中默算,站在他另一側的宣華卻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錯。」,沒再理會滿面震撼的黃渤,任令羽轉過身驚詫的望著這個臉上仍有哀戚之色的弟子。

「還在想守正的事?」,任令羽柔聲問道——宣華的眼楮仍有些紅腫,想來昨晚又是為楊立誠之死而掉了眼淚。

「是的,老師。」,宣華想了想,繼續道︰「守正父母雙亡,卻仍能苦學不倦,論及見識,更是我輩中之第一人……原本以為此趟英倫之行後便可大展拳腳,誰知卻在這去國萬里的異域身染沉痾,競至英年早逝……」,他又抽噎起來,再也說不下去了。

「切莫傷心了。」,任令羽心中也有些淒然——宣華與水師學堂的官學生們人人交好,對于父母雙亡的楊立誠更是照顧有加,此時的悲傷更是發自于心,讓人不得不動容。而這種傷感卻也讓他感覺一分釋然,如此看來,楊立誠……是真的死了……

「所謂英才天妒。」,任令羽伸手搭上宣華的肩膀,斟酌著道︰「守正年少有為,只是才華太盛,這才遭了天妒……怎不讓人心傷?」,他說著話便紅了眼圈——楊立誠的見識和沉穩尤在他最為看重的張景星之上,如今這一去,今後幾乎再無為他效力麾下的機會,也的確是一件憾事……

「振作些,盛季」,他輕輕拍著宣華的肩膀,溫言道︰「守正既已不再了,我身邊就更乏人可用了,還希望你們幾個能多多幫我,把守正的擔子一起挑起來。」

「是,學生明白。」,宣華抬手拭去了眼角的淚水,向任令羽躬身道︰「老師教誨,學生一定謹遵。」

「這就好,這就好。」,任令羽極欣慰的說道,他放下手,對身後的兩人道︰「我們一起進去。」,隨即便當先抬腳向游廊上走去。

∼∼∼∼∼∼∼∼∼∼∼∼∼∼∼∼∼∼∼∼∼

一行三人緩緩步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本堂內,三人均是第一次來此地,一個個如同盲人模象一般的東沖西撞,靠著任令羽不時小心的對教堂內遇到的英國人的問詢,才一點點地接近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科學家之角。

「這寺廟也當真是漂亮的緊呢。」,黃渤臉上依舊是那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的目不暇給模樣,他一邊走一邊道︰「只是為何有如此之多的祠堂和墓地,看上去怪人的。」

「這教堂是英吉利國王室專用的,而這里也就成了歷代英王墓地所在,就如同我大清的帝陵和京城那邊的明十三皇陵一般。」,宣華極耐心的向黃渤解釋道,隨後又莫名的加上了一句︰「正好拿來燒掉

「燒掉?」,走在二人前面的任令羽猛地收住了腳,他轉過頭詫異的看著宣華,「為何要燒掉?」

「回老師的話……」,宣華亦停下了腳步,他極鄭重地向任令羽道︰「泰西各國侵我中華,乃是以英夷為最先,而其中最可恨者,便是咸豐十年的庚申之變!英夷與法夷入犯京師也就罷了,竟然還一把火燒掉了圓明園,實為我大清立國二百余年以來之第一奇恥!」

「第一奇恥麼?」,任令羽不由得苦笑——我的學生,你之所以會以這第二次鴉片戰爭作為頭號國恥,是因為你還沒經歷過甲午之戰和庚子國變啊。

不過,我寧願你此生都不必再經歷那些……

他正胡思亂想著,卻听到宣華正恨恨的繼續道︰「他燒得,我便燒不得?若有朝一日能飲馬泰晤士河,馬踏白金漢宮,學生就一定要率上他一千人馬,把這西敏寺燒它個干干淨淨,非把它燒成片白第不可!」

「火燒威斯敏斯特?」,任令羽不由得用一種看白痴一般的眼神望著這個素來端方重義的學生——想不到素有老成持重之名的宣華也有這樣的一面啊。

听到宣華剛剛那番豪言壯語,他腦子里立刻閃過一句話和一首詩,一句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那句「和尚動得,我動不得?」,而打油詩則是那首著名的「萬里長城十億兵,國恥豈待子孫平。虎旅,躍馬揚刀入東京!」

看來憤青還真不是我原本那個時代的特產與專利啊……

只是,如果靠罵娘和叫囂真的能一雪國恥的話,那日本早就該陸沉一百次了吧?那如今靖國神社還好端端的立在東京城里呢?

所以,去你媽的!

不過,雖然早已是滿月復譏諷,但任令羽面上卻仍是一臉的勉勵之色︰「盛季……」,他極誠摯的對宣華道︰「你有這般的壯志自然是好的,但務虛牢記,欲報仇,先自強!」

他頓了下,繼續道︰「你也隨我在樸茨茅斯的海軍船廠建過英人最新建造的一等鐵甲艦了,單單一艦,就幾乎非我北洋海軍全軍所能比擬……」,他長嘆了口氣,已是用上了老師訓導學生的口氣︰「年輕人,有豪情壯志是好的,但須知,在戰場上,縱有萬千豪情,怕也抵不上一顆子彈。所以,再喊這些勞什子的口號之前,最好先掂量下自己的底氣,看看夠不夠格說這話才好。」

任令羽這話說得已經有些重了,而宣華卻也明顯受到了觸動。

「學生明白了……」,他滿面羞慚的道︰「老師說得極是,欲報仇,先自強!學生今後,一定少發空言,多做事。」

「如此甚好。」,任令羽欣慰的點點頭,做足了老氣橫秋的師長模樣,他重又回轉身抬步向前,邊走邊道︰「什麼時候我中華人人都已做好當下作為準則,那國家復興之日,就當真不遠了……」

∼∼∼∼∼∼∼∼∼∼∼∼∼∼∼∼∼∼∼∼∼

終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宣華略有些詫異的大量著眼前的景象——黑色的石棺上瓖嵌著白色的圖板,描繪的是一群男孩在使用某種數學儀器。石棺的上方則是一個中年男子斜臥姿態的塑像,男子的右肘支靠在羅列在一起的幾本厚重的書上,而他的左手指向一幅由兩個男孩持握的卷軸,卷面展解著一項數學設計。在他身後聳立著一座金字塔其上瓖嵌著個黃色的圓球,球上畫有黃道十二宮和相關星座,而在金字塔上則是個斜躺著的天使。

任令羽神情莊重的向那個石棺深施一禮,而宣華和黃渤也都跟在他後面對石棺深深鞠躬。任令羽隨後從黃渤手中接過簡單的祭品——一篇英文版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還有一束淡雅的白菊花,他向前一步,恭恭敬敬的將文章和花束都放在了石棺之前。

而宣華則走到了墓志銘前,只瀏覽了下,他便立刻皺起了眉頭︰「這似乎不是英語啊?」

「是拉丁文,翻譯成英語就是……」,任令羽看也不看那墓志銘便道︰「此地安葬的是艾撒克牛頓勛爵,他用近乎神聖的心智和獨具特色的數學原則,探索出行星的運動和形狀、彗星的軌跡、海洋的潮汐、光線的不同譜調和由此而產生的其他學者以前所未能想像到的顏色的特性。以他在研究自然、古物和聖經中的勤奮、聰明和虔誠,他依據自己的哲學證明了至尊上帝的萬能,並以其個人的方式表述了福音書的簡明至理。如此偉大的人曾經生活于世間是眾生的驕傲!他生于164212月25日,卒于1727年5月20日。」

墓地左側的道路上突然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隨後又想起了一陣輕輕的低語,任令羽轉過頭,第一眼便落在了走在人群最當中的那個老年男子身上。

一個不易察覺的笑容隨即浮現在了他的嘴角——這人的面貌,還當真和照片上一模一樣啊……

久仰了,開爾文男爵,不不不,現在,還是叫您的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龍旗最新章節 | 龍旗全文閱讀 | 龍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