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軍突起 第三卷 布政新軍起 第126章 再傳烽火訊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再難受,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劉克武說到︰「那這嚴復,你看該由何人去請呢?我是去不了的,直接去上海有官職在身的人,都不能去的。」

楊度淡然一笑,說到︰「爵帥您怎麼犯上糊涂了呢?陳定一不是沒有朝廷的嘉獎在身嗎?你為什麼不派他去呢?二人同為先留洋而後從轉途之人,雖然一個轉入的學界,一個轉入了商界。可他們畢竟還是有共同之語,要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多的啊。」

點了點頭,劉克武說到︰「這是你們這些十年寒窗的兄弟,能有共同點的,本帥也就不多問了。下午你就去找陳定一,這事就具體交代給你了。」

「聖旨下,天津武備道、署理天津鎮總兵官、直隸團練會辦大臣三等男爵接旨啦!」一聲尖利的長叫,打斷了劉克武和楊度的談話。

連忙轉過身,劉克武又看到了那張熟悉的臉,正是德公公。還是上前率著自己身邊眾人,急行兩步跪到了德公公的面前後,劉克武嘴上說到︰「微臣劉克武,接旨。」

德公公也不多說,打開了聖旨就對著上面念了起來︰「奉天承雲,皇帝詔曰︰天津武備道台、署理天津鎮總兵官、直隸團練會辦大臣劉克武,天津一戰揚我國威,滅倭有功。切重傷于陣前,忠勇難得。論功嘉諭,晉封為世襲罔替一等勇烈子爵、籍入軍瓖黃旗職授副都統以示嘉譽,欽此。」

「臣劉克武,謝主龍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克武心中嘀咕著,這官職呢?不會只給自己個爵位,把已經知道定下的官職又弄沒了吧。身子卻要立即就站起來,畢竟宣旨這家伙,也還是對自己很有用,不能怠慢的。

誰知剛要站起身,德公公又從身後的小太監那,拿過了另外一份聖旨。對著劉克武笑著說到︰「劉爵爺先別忙著站起來,這還有一道聖旨,你得接完才能起身吶。」

劉克武無奈的只能又跪到了地上,德公公也不煩瑣,直接打開第二分聖旨念到︰「中國陸軍、相沿舊法,百弊叢生,現欲講求自強之道,固必首練重兵。查,有天津鎮署理總兵、一等子爵劉克武,忠勇樸實、曉暢戎機。擢升劉克武為從二品山東布政使餃,賜二品頂戴雙眼花翎。督練新式路軍南鎮、授新軍編練使權符,假以事權、俾端責任,欽此。」

這就好,這就好,深知那個朝廷里,老妖婆隨時都會變卦的的劉克武,听完這第二道聖旨以後,才算是安下心來。

還是不讓起來,德公公又抽出第三分聖旨、第四分聖旨。那上面,則是對魁字九大營和參戰各軍將領的嘉獎,以及調用之處的任命和晉爵。

劉朝先加封二等誠烈男爵、欽命漢軍正黃旗副都統,張宗盛襲承加晉二等嘉勇男爵、欽命漢軍瓖白旗副都統,劉克文加封三等毅勇男爵、欽命漢軍瓖藍旗副都統。和劉克武一樣,這三個人也都是世襲罔替的爵位,真正做到了光宗耀祖。

張宗盛人雖然不在這,但是由于聖旨上是一起寫出來的,所以還是同時給念了出來。本來按戰功,他個人要低上個六七等,但他老爹陣亡又功勞大,還只他一個兒子,這就讓他竟然和劉朝先的爵位弄了個平。

這次之後,讓劉克武更加聲威壯大的,那就是一家兩上爵。公、候、伯、子、男五爵,在清朝被稱為是上爵。而之下的那些什麼騎尉、雲尉等等,則是下爵。

在滿清這個朝代里,能一家兩同代兩封上爵的,之前漢人官員之中,也只出過曾國藩和曾國荃那兩兄弟而已。當年曾國藩最後是個一等毅勇侯、曾老九則是忠襄一等伯爵。

曾家兩兄弟受封的時候,人都過了四旬不惑,可劉家這兩兄弟才剛剛都過了弱冠之年。這樣一來,不由得不在朝野之間,更加盛傳劉克武的威名了。就連天津這邊宣讀聖旨的同時,在西園子里的慈禧,也念叨著說希望這哥倆能成曾家第二了。

第三份的爵位聖旨後,那第四份聖旨上的,才是劉克武真正最想要的。再次授予劉克武專權調用辦理之權,劉克文、劉朝先調任新軍南鎮的分統制。慶、銘、魁三軍和天津五城巡防營,只留九千人,剩余的一萬五千人隨劉克武去山東。

听完這道聖旨,劉克武和在場的眾將領心底,頓時全都輕松了一下。這權利下放容易,朝廷再往回收可就難了。有道是天子無戲言,清朝歷代皇帝也從來都很在意這一點,所以一般任命了的官員,不做到一年以上,不是做出什麼太違背綱紀的事,都是在短期內安枕無憂的。

對于劉克武和現在已經在軍中、商界滲透著,秘密發展的復興社來說,其實有半年的時間,應該就足夠把一切都牢牢控制到社團總理劉克武的手上了。

聖旨全都念完了,德公公將聖旨一交到劉克武等人的手上,就拉住劉克武說到︰「哎呦我的天吶,這皇上這一次就下四道旨意,念的咱家還真有點上氣不接下氣。劉爵爺,趕緊給咱家弄杯茶潤潤喉吧。」

賠笑的點了下頭,牽引著德公公就向大帳中走了過去。德公公那雙小三角眼,邊走邊看向了一邊正在接受整編的那些日軍。

見到那些矮冬瓜一樣的東洋人,在劉克武部下的調配下,竟然那麼听話,德公公不禁止笑著說到︰「我說爵爺,咱家還真是不明白了,這些東洋鬼子,怎麼一遇見您就變的這麼老實。」

停了一下,讓他自己回了口氣,也不等劉克武接話德公公接著說到︰「難怪皇上那說,您就是上天派下來,幫著咱大清專門收拾東洋人的吶。嘖嘖,瞅瞅、瞅瞅,那個東洋人的少佐吧那是,竟然給您一小兵指派的直轉悠。這咱家回去以後,跟太後和皇上一說,準讓皇上和太後樂開了花。」

見他說完了,劉克武才一低頭邊走進大帳,邊賠笑一臉謙卑的說到︰「皇上那是過獎在下了,在下這也不過就是把他們真打疼了而已。這群東洋狗,其實沒什麼厲害的。只要咱把他打疼、打怕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跟著自己走進大帳,德公公听完這話後,還是笑著說到︰「話雖這麼說啊,可這次真正能給東洋人打疼、打怕的,還真就只有劉爵爺您呢。您那岳父那邊,現在吃緊了,東洋人那個什麼天皇啊,緊急征召了他們國內二十萬預備兵,把八萬人正往鴨綠江那調動呢?」

「什麼?日本天換征召了二十萬預備兵?」劉克武听到這話,不禁大驚了一下。日本人常備只有六萬三,但預備那二十萬里,不少可都是從常備軍中退役的老兵。

見到劉克武吃驚的樣子,德公公的面色也沉重了起來說到︰「是呀,所以這次咱家出來之前吶,皇上和太後都有交代,讓您到了山東以後,趕緊的把您那新軍南鎮操練出來。朝鮮那邊您這剛給他們打疼了,李中堂那在日本還跟他們正談著,加上倆親王在咱大清這,相信他們應該暫時不會有什麼動作。」

順著劉克武的手勢,坐到了椅子上端起茶葉一口喝盡後,德公公接著說到︰「太後那說了,談是要談的,但那些東洋人可比當年的法國人貪的多了。現在呀,您這都把他們打這樣了,倆親王都在咱手了,他們還在那和西洋那群東西竄通在一起,要咱割地。銀子倒是少要了,倆親王換一萬萬兩,但是地還是想要的。」

狗日的小鬼子,老子手上抓了你一萬多戰俘,你還想著要割地賠款?不過听到德公公後面那說到有西洋人參合,劉克武的心里也不禁大為擔憂起來。

如果只是個日本人,不行就打,一直打下去只要自己這不吃敗仗,一直勝著。上面那娘倆就不可能向日本人低頭的。可這要是參合進去了西洋人,別說上面那娘倆,一旦西洋人真往自己這施行壓力,為了日後的大業自己現在也不敢太硬了。

深知原來的歷史軌跡中,幾年後可能會發生的八國聯軍事件的劉克武,可不想自己做那些叫喊著「扶清滅洋」,結果卻給了西洋人更好借口侵略中國、奴役中國人民借口的笨蛋一樣的人。

若想強國,必先穩中求發展和壯大。只有自己的實力真正強大到足夠抵抗任何一個國家,乃至八國聯軍那樣的多國侵略軍,劉克武明白只有那樣才會真正先將自己的祖國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

所以,听完德公公的話以後,劉克武將話題轉移問到︰「德公公,現在李巡撫那,在煙台和威海衛布防的情況如何?您可知道?」

喝掉第二杯茶,德公公放下茶碗說到︰「這個咱家出來之前,慶王爺特意有交代的。李秉衡手上那些敗家兵,加到一塊才兩萬多點,這也是太後和皇上把您派到山東的原因。」

頓了一下,緩解下氣息後德公公接著說到︰「慶王爺說了,讓您盡快押著那些東洋俘虜,趕到山東去。翁中堂和榮中堂在咱家出京前,特意把咱家截住,也是這意思。那個李秉衡啊,是個書生出身,打仗肯定還得全靠爵爺您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