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滅 第兩百一十章

作者 ︰ 星一

更新時間︰2012-01-16

一頭豬,擁有了一百萬的手下,那他就會變為豬王,而當年的神鼠王,還是一只陰溝里人人喊打的老鼠的時候,有一天,天下老鼠都是他的手下的時候,他就成為了妖仙,威震天下,連皇帝都不得不重視的存在!

楊道不難想象,擁有了百萬大軍的鎮北王,勢力野心會膨脹到何等的地步?稱帝或許不可能,但稱王絕對可以,在雪州一省之地,翻雲覆雨,所有的勢力都在自己的掌握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鎮北王田亮,就是雪州這片土地的無冕之王,就是皇帝的命令到了這里,也要被層層剝皮,削弱三分。

「鎮北王的名號並不是他自封的,而是兩年前皇帝加封的,兩年之前的鎮北王就已經非常強大了,看來如今的這位皇帝是早有先見之明,以免日後鎮北王自己稱王引起流言蜚語,京城騷動,不如直接加冕為王,也是,以鎮北王的功績,也完全擔當的起稱王這一封號了。」

楊道卻是突然想起了前兩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大遼的鐵騎時不時在邊關上發動騷擾性的襲擊,就是打一下就跑,偷襲一下就撤,也不管有沒有生效,反正就是打一下就跑,就猶如無賴耍流氓,讓人恨得牙癢癢,但又抓不住,大遼帝國雖然算不上游牧帝國,比不上大蒙全部都是大草原的牧場,但馬匹牛羊也非常強壯,大遼的馬,也非常神勇,比大易的馬匹要好很多,再加上大遼地勢險惡,多勇士,跟大易玩起游記來,時不時在邊境上搞不痛不癢的騷擾,一時半會竟然也沒有人能夠抓到,這種騷擾戰足足持續了半年之多,邊關的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終于有一天鎮北王一怒之下,再也按捺不住,發動大軍,對大遼發動了戰事,不同的是,鎮北王不僅將駐扎在邊關的大遼防御軍鏟除個一干二淨,更是親自披掛上陣,直搗大遼中樞,一連攻克了好幾座主城,一路擒獲親王俘虜數不勝數,後來大遼南院大王親自帶兵前來才平息干戈,雙方就此罷休,畢竟如果真的打起來,對兩國的消耗十分不利,尤其在大蒙、西域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而且兵力上,大易佔足夠的優勢,大遼國主為了不使自己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中,發動了求和指令,同時也撤去了當時出主意發動騷擾戰的將軍,而鎮西王一路攻克大遼數座主城,殺敵無數,戰功累累,擒獲的親王俘虜,也換成了大匹的金銀牛羊,充實了大易的國庫,更重要的是揚起了大易的國威,震懾周邊諸國宵小,不敢動彈。

當今天下並不是只有大遼、大蒙、大易、西域等幾大國,在國界諸邊,甚至遙遠的國界處,還有著一些零星的小國,只不過這些小國因為國力太過弱小,不得不向大易等大國投靠,每年進貢財寶牛羊金銀,以其保平安,當年的大理國,就是大易周邊的一個小國,當年大理的天龍寺,就是大易的聖地靈山易樓的分支,只不過是易樓中出了內亂而導致產生分歧而已,當時大理國每年都向大易進貢財寶無數,以保平安,不過後來因為六脈神劍譜的關系,被妖仙從內部攻破,不過有人卻傳言是大理國內部發生的內亂,不過倒是是如何,除非回到過去,否則沒有人能夠知道。

「鎮北王就如此了,那其他鎮西王,鎮東王呢,恐怕也是這樣的情況吧,尤其鎮西王,不僅自己是巔峰武聖,他的兒子也是巔峰武聖,恐怕軍隊的戰爭能力,已經遙遙領先其他三大元帥之上了,只不過卻抵不上王元,王元很有可能是武皇,十個武聖,也抵不上一個武皇,甚至武皇一個手指,就能摁死十個武聖,巔峰武聖雖然強大,但是因為中間那一層膜的存在,始終與武皇是天與地的差別,只是可惜沒見過真正的武皇出手,是怎樣的一番模樣,我雖然見過孔雀王,他是三次雷劫高手,但雷劫高手真正出手,道術神通強大到怎樣的地步,我卻從未真實的感受到過。」楊道暗暗嘆息,最後又轉到自身實力太弱上,一日三省吾身,楊道成就地仙之後,再次認識到自己的實力不足,在世間頂峰強大之流,感覺到一個地仙,就只不過是送菜的而已。沒什麼值得炫耀的,到了此時,楊道成就地仙,心中隱藏的那一抹得意,終于徹底消去,心神又恢復到謙卑,平靜的境界中!

「修煉修煉,還是修煉,我要不停的修煉,不停的進步,地仙不行我就去渡雷劫,總之一定要在天下高手之列中有一席地位,不為別的,就為殺死悼神,為父母報仇,悼神是六次雷劫的道術高手,我也要加緊時間修煉,盡快渡過六次雷劫,甚至七次,總之一定要殺死悼神,對方多強,我就要比他更強!」

楊道心中最大的修煉動力,還是來自于悼神,不說讓自己承受了十五年痛苦折磨,就是殺父殺母之仇,就已經不共戴天,雖然戰場之上無恩情,戰場之上死了父母的多了去了,但為父母報仇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楊道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反而更多的是義無反顧的執著。

悼神強大,他就要比悼神更強,總之一定要殺死對方!而這大遼邊境,鎮北王田亮將軍的麾下,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悼神乃是戰神殿四大神靈之一,戰神殿乃大遼聖地,與易樓齊名的地方,楊道要殺一個神,雖然知道很艱難,但只要有機會,楊道都不會放過,起碼要弄清楚戰神殿的實力,悼神的真正實力如何,所謂六次雷劫高手,楊道只不過是瞎猜,憑空想象的,六次雷劫高手,就已經是天下頂尖的存在了,甚至在上古時代,六次雷劫高手就已經十分強大了,楊道所學功法,創立聖火道的聖火道人就是六次雷劫高手,六次雷劫的高手,在上古都能威震天下,更何況道門被廢立,道術凋零的如今?

不過猜測終歸是猜測,六次雷劫高手的神通境界,楊道壓根沒見過,所猜想也不過是從孔雀王那里听來的,只是可惜當時沒有問孔雀王悼神是怎樣的修為,不過自己親自去查探一番,也能知道對方的境界,這卻並不困難。

「一次雷劫,二次雷劫,三次雷劫……六次雷劫,修道人每渡過一次雷劫,神魂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所施展的道術,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甚至孔雀王那里都有對修道人每渡過一次雷劫有詳細的記載,雷劫如此強大,天威如此殘酷,也不知道是誰將雷劫的每一個變化給劃分了出來,讓後人有機會得之,相傳七次雷劫是修道人的一個坎,一個比成就地仙要難千萬倍的坎,據孔雀王所說的,渡過七次雷劫,道術就會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傳說中的虛空造物,將石頭變為黃金,改變物質結構,將道術變為真實的存在,武道高手再也無法憑借氣血就能破去道術的能力,這樣的存在,已經是天底下最頂尖的存在,真正的強大了,只是從上古道門被廢立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七次雷劫的強者了,那樣境界的強者,光听著就令人心中向往,如果能真正的見一見那樣強者的神通,一生也就無憾了。」楊道感嘆道,是突然想起了在蠻荒森林中他與孔雀王座談論道,向孔雀王請教修道常識的時候問出的東西。

楊道是修煉道術出身,對道術的修煉,神通,成就地仙以後,這種熱切的心思,反而越加濃厚了,他也想見識見識,天地之大,當自己修成七次雷劫的時候,會是何等的模樣。

「如果我能修成七次雷劫的境界,滅殺悼神那樣的存在,恐怕就是翻手之間的事吧,不過大遼聖地戰神殿高手如雲,悼神身為四大神靈,並不是最強大的,最強大的傳說是戰神殿主「戰」,據說是上古時代就存在的人物,只不過如今是否存在卻是一個迷,如今的戰神殿主是大遼皇帝的哥哥耶律建材,弟弟是一國之主,哥哥是聖地之主,神權與皇權結合,所以大遼才能抗衡我大易的強大,悼神四大神靈之上,還有耶律建材,耶律建材之上,還有「戰」,我要殺悼神,恐怕還不是那麼容易,必須要強大到很高境界後,才可以如意。」楊道感嘆道。

上古時代,有大成就出名的人,名字都是一個字,易樓靈山楊道見到的阿彌陀佛,是萬佛之祖,在上古時代都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名字,既不是文字,也不是稱呼,而是一個「」的神秘圖形,人們觀想這個圖形,就是在觀想阿彌陀佛,而諸天菩薩,十八羅漢口中每每念叨的阿彌陀佛,也正是這個人,阿彌陀佛在上古時代,是與易子爭輝的人物,修為神通比戰神殿主「戰」卻是要高很多,是上古一大人物,上古時代除了大成就的人物都用一個字來稱呼之外,就只有阿彌陀佛和西域幽冥地獄之主用圖形來稱呼了,人們觀想他們,往往不再是名號,就是一個具體的圖形,這種影響力,就是易子都沒有達到過的,易子的易經雖然博大精深,乃天地間第一神經,但是對于一般百姓來說,卻沒什麼大作用,畢竟一般的百姓中,哪里會有大智慧,大能力,大神通的,而易經真正的奧義,只有大智慧,大毅力,大神通的人才能從中得到好處,領悟出至高道理來,對于一般的百姓,作用並不明顯,這卻不如易樓的阿彌陀佛和西域的冥主了,這兩位存在,每天都承受億萬信徒的香火,而且十分靈驗,教下弟子遍布天下,論影響力,比起皇權來,都能制約,這從西域大遼等地方向來是皇權加冕時需要神靈聖地來加冕就可以看出,否則沒有神靈加冕的皇帝,就是不被承認的皇帝。這樣的皇帝當得極其憋屈,手下人根本不听其命令,卻不同于大易的皇權凌駕于一切之上的霸道了,在大易,皇權至高無上,易樓那樣的聖地,都要受到皇權節制,這卻是不同于其他國家之處!

「阿彌陀佛那樣的人,怕是上古之始就存在的人物,怕是在太古之中,都已經存在了,悠悠萬載歲月,如果真如易子所說世界的紀元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的話,那阿彌陀佛已經渡過了十分之一個紀元,那樣的人物如今還活著,該強大恐怖到何種的地步啊!」楊道猛然又想到了在易樓靈山之中偶然見到的萬佛之祖阿彌陀佛,那樣的人物都活了上萬年,上萬年是什麼概念,一切古老滄桑的字眼,都來自萬年之前,而一個活了萬年的修道人,該是強大到何等的程度,這種的境界,是楊道所不敢想,不能想的。

尤其如果這樣的人是有所算計的話,那麼萬年過去了,萬年之前,所發生的事情,所算計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想想就令人心情沉重,尤其萬年歲月這幾個字,無時無刻不透露出一種沉重的味道,壓到人身上,令人喘不過氣來。

「不過修煉是一回事,修煉之余,我卻也不能忽略了我的手下,如今我已經是鎮北王手下九十九營中三營指揮使,手下有三四百的兵,自身又是地仙,也是天下間登得上頭面的人了,不過想必鎮北王不可能將他手下的精銳劃分給我吧,恐怕這三營的三百多兵馬,是軍中殘次的一級。」楊道心中暗暗想到,拿著三營指揮使的令箭,穿上指揮使獨特的衣服,在張三王五四個金領陪同下,很快的就來到了三營所在地。

張三王五這兩人在楊道進講武堂考核的時候,已經大致的將鎮北軍軍營大體分布都打听清楚了,當然一些重要的隱秘基地卻是不可能打探的出來,這已經屬于軍事機密,往往只有鎮北王本身和少數信賴的過的人知道,掌握在手中,這卻不能被打探出來,而且楊道知道在鎮北王大軍中,自己這行人的一舉一動,恐怕前一刻發生,但不出一個時辰,甚至一個時辰不到,就會一字不漏的傳到鎮北王的耳中,而楊道也敢斷定,張三王五打探消息的事,也早已被鎮北王知道,在鎮北王的地盤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瞞得過這個鎮守了大遼邊境,當了雪州十幾年的土皇帝的耳目,而且楊道也並沒有想要瞞著鎮北王做些其他的事,他來鎮北王大軍,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立軍功,雖然皇帝暗中派天神部眾要置他于死地,但是這畢竟是暗中的,見不得光的,只要朝堂之上一天沒有定他罪的聖旨銘文,他始終是朝堂名正言順的正二品太子少傅。

皇帝雖然能隨意處置他,但是要給他安置個罪名,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皇帝金口諭令,言出法隨,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今文有洪星這位文聖,武有王元這位武聖,朝廷士大夫文武百官眾目睽睽之下,皇帝也不可能無中生有,給楊道隨意一個罪名,當今的朝代,卻是一切講究法,講究事實的世界,朝代,沒有事實,一切妄語都是虛妄,就好像鎮西王之子沐天放,雖然年少,論資質不夠老道,論聲望不夠超然,但小小年紀就被封以冠軍侯的名望,鎮守西域邊關,為一方英雄,沐天放憑借的,除了自身巔峰武聖的修為,天縱奇才的資質之外,就是戰功,戰退西域的戰功,生生戰功,事實一般的無法磨滅,誰都可以質疑他的閱歷,少年,但誰都無法質疑他的戰功!

而楊道雖然被皇帝封了正二品太子少傅,但頂多只是個虛餃,所以楊道才要自動請纓來北國立軍功,有了軍功在身,就等于身上有了加官進爵的護身符,誰都無法阻擋,誰也無法物議彈劾,這就是楊道的憑仗和依靠。

雖然憑著自己這點人馬和一個營三四百人的兵,想要在大遼與大易戰場之上取得軍功,似乎有點痴人說夢,但是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當今皇帝,甚至養育了自己數十年的叔父王元都無法預料到,就是自己成就了地仙,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從天京城出來之後,進入易樓,出來易樓之後,短短數月就修成了地仙,更是一舉擊退了神鼠王、白猿王、天蛇王三人聯手的夾擊,又有無相神功,河圖洛書,聖火道天火御火秘訣與一身的英才,已經強大到足夠令朝廷重視的地步了,而且也的確如此,一個地仙如果都不能使得朝廷重視的話,要不就是朝廷已經發展到上古聖皇那種地步,要不就是當今的皇帝是個傻子,目空一切,視高手如無物的境地,但如今的帝王手段來看,顯然兩者都不是,也正是憑此,成就地仙,心里有了依仗,楊道才心中有了底,跳出圈子看世界,就看的更加通透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崩滅最新章節 | 大崩滅全文閱讀 | 大崩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