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滅 第兩百零九章

作者 ︰ 星一

更新時間︰2012-01-15

「箭術考核之後就是刀術了,軍中講武堂中不可能將人的才藝一一考到,而能精通所有的將士也不多,講武堂中橫梁實力,考核就是箭術和刀術兩種了,不過箭術好練,刀術卻不易精,我學的乃是楊家槍法,刀術卻沒學幾門,不過達摩袈裟七十二般絕技中並不缺乏刀術,燃木刀雖然是以催動體內氣血陽剛形成的血刀,已經算是凝練拳意的一種了,不過運用在刀術上,卻也頗有威力,其他的大日刀,如來刀我卻不好練出來,不然引起別人的注意就不好了。」

易樓的七十二絕技天下有名,記載的七十二種天下一等一的絕技,更是讓天下人為之贊嘆不已,不過其中最出名的幾種絕技,卻極為有限,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親眼見識到七十二絕技的,當年易子著作易經,雖然把七十二絕技寫進了易經里面,但是一般凡人如何能揣摩出東西,就是一些在學問上頗有研究的人,也一時半會研究不出其中七十二絕技這等功法,更別說是更進一步的過去、未來、現在三經了。

可以說易經是集易子一生所學,過去、未來、現在等等所有武功的精華集合而成,易經里面的東西內容,都包含有易子一生的武道認識,還有對學問的追求,理想,也可以易經是易子的第二生命,當年編修易經的時候,雖然召集天下群儒,但在易經中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易子,如果誰能將易經讀透,不僅能夠學會易子所有的神通,更能在精神上更進一步,達到聖人的層次,只不過可惜千年以來,從未有一個人能完全將易經詮釋,如今對易經造詣最高的也就是大易的洪星,現在坐鎮朝堂,為一代文聖,但就算是他,每當對人提起易經的時候,都說自己只是略知皮毛,真正的精髓並未領悟,這並不是謙虛,而是真真實實,易子當年的修為武道粉碎真空,仙道成就陽神神仙,而如今洪星卻頂多是地仙,武道卻很一般,如果他能完全詮釋了易經,對易經的造詣趕上易子的話,那他的修為,也就與易子一樣,而不像如今這般,只是一個文聖而已。

「請!」

來到刀堂門口,帶頭的士兵站在一間大屋門外,並不進去,而是朝楊道示意進去,楊道也不含糊,大踏步走了進去。

刀堂果然是名不虛傳,名如其堂。堂如其名,光是牌匾上刀堂兩個字,就蘊含著一股深深的刀鋒殺意,讓人走進刀堂就能感受到刀的厚重,鋒利之意。

「寫這字的人,絕對是個武聖!」

看著牌匾上入木三分的刀堂二字,楊道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考核開始——————」

走進刀堂之後,還未看清刀堂之中的布置,一股強烈肅殺的聲音迎面傳來,隨之眼前一亮,就看見刀堂之中,和鎮北王大營中幾乎同樣的布置,排場,只不過兩邊的案桌換成了座椅,清一色海底沉香木制作而成,人一走進去,就能感受到整個刀堂之中充滿著深深的木之氣息,這股木之氣息中還帶一股水汽的香味,令人心情舒暢,此時刀堂之中整整八個座椅,左右分別對立,座椅上整整齊齊坐著八個身材相若的人,全身籠罩在漆黑鎧甲之中,猶如傳說中的黑魔軍一樣打扮,而在刀堂正中央,八人坐立的上面,擺放著一把明晃晃,將近一丈長的大刀。

這把刀沒什麼奇特之處,制作的材料也不是流金玄鋼那般珍惜材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塊鋼鐵鍛打而成,不過唯一不同的就是此刀的長度,刀身厚度,遠超一般刀的尺寸,一般的刀,長六寸,寬三寸,就是軍隊中上陣殺敵用的沖鋒刀,也不過是七寸長刀,四寸刀身,不僅如此,這把擺在刀堂上面的刀,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大坨生鐵鍛打而成,沉重無比。

不過在刀堂之中,這把刀下面,擺放著香爐,檀木香,沉香等供奉拜佛拜菩薩用的東西,看這模樣,竟然是有人天天像拜菩薩拜佛祖一樣祭拜這把刀!

楊道剛走進來,還沒來得及有什麼反應,也沒來得及觀察整個刀堂的面貌,耳朵中就听到對面傳來的考核開始四個字!

考核開始!

干脆利落,爽潔,其中更是充斥著一股陽剛肅殺之氣,令每一個走進刀堂中的人,都要收斂心中一切心思,轉為肅靜,凝重!

楊道也不例外,听到這句話之後,也不多說,也不多看,目不斜視,朝著整個刀堂之中唯一的一把兵器,那把足有一丈長的大刀地方走了過去,在走到刀面前的時候,先在擺放在下邊的銅盆里洗了洗手,隨後用干毛巾擦干,拿起桌面上檀香點燃,祭祀,上香,隨後才伸手握上了刀柄!

微微一提刀身!

「好重!」

沒有其他感覺,手提刀柄的時候,楊道只感覺手中好像提著一座山一般,沉重重給人無窮的重力,別說提起來了,就是稍微提起點角度都變得困難,楊道是先天武宗,一手的力量,足有四五百斤,運轉內髒力量的話,能生生提升到**百斤,無限接近千斤,這還是一臂之力,如果雙臂都使力的話,就是千斤巨力了,運轉內髒,連一匹成年的壯馬,都要被楊道一下子給掀的翻轉過來!

這就是先天武宗的強大,一個人,擁有千斤的力量,是很恐怖的!但就在此刻,這把刀面前,楊道用了一臂之力,竟然沒有使得這柄刀有絲毫動彈,就好像讓一個人去托一座山一般,自然不可能拖得動。

「好家伙!」

楊道長長的呼了幾口氣,隨後手勢一變,改托為爪,同時另外一只手,也抓了過去,雙手拖住劍柄,使力的瞬間,終于感受到刀身有了一絲的變化,不過手中仍然是如山一般沉重的感覺,楊道把心一橫,氣血髒腑猛烈運轉起來,帶動起整個身體氣血,澎湃起來,一股股大力,從身體四面八方涌動過來,手臂之上,一條條猙獰的青筋,肉眼可見,額頭上,臉上也是一條條的青筋蠕動,看上去仿佛連吃女乃的勁都使了出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楊道一下子將吃女乃的勁都使了出來,猛烈運轉身體髒腑氣血,將全身的力量集中,使出了自己成就先天武宗之後,所有的力量!

咕隆隆!

這一運轉氣血聚集全身力量,身體之中竟然發出了水浪翻騰的響聲,這是氣血運轉到極點踫撞的聲音,楊道的整個身體,臉上,手臂上,一股潮紅顯現!

呵!

運轉力量,吐氣開聲,楊道終于將那柄大刀抬了起來,頓時只感覺如山一般沉重的大刀,在此刻變得不是很重了,反而有一點輕盈的感覺,試著揮舞了兩下,長長的刀身刀鋒所處,波蕩的虛空空氣發出陣陣波濤一般的聲音,這光是揮刀的動作,就在虛空中產生了波濤一般的聲音,顯然是刀的力量,使空氣中產生了暴風一般響動!

「原來如此玄妙!」

揮舞了兩下刀,楊道心底突然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覺,現在的他雖然將全身的力量都使了出來,但是揮舞刀的時候,並沒有如何用力,只是輕輕的一揮,就有如此威勢,同時突然想起小時候讀到的一本人物傳記中,在大唐之前,是大宋時代,也是上古時代的人物,當時有一個刀客,十年練刀,最終練成之後,震驚鬼神!

本來十年練刀,對于刀客來說,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勤學刀法的人在史上並不少見,但這個人十年來練刀,只練了一個手勢,就是刀出鞘的時候的拔刀動作,就一時拔刀動作,練了十年之後,與人對敵,刀還沒出鞘,敵人就已經死了,是因為使刀使得太快,速度已經及得上電光刀光了,楊道當時讀到此的時候,心中還有疑惑,按照事實推理,一個人使刀再快,但如果刀本身不夠好,只是一般玄鋼打造的話,對敵起來,如果敵人穿的是流金這樣的鎧甲,任憑刀光再快,也不可能把人砍死,因為對方的鎧甲,足以防御住刀的力量,刀穿不進鎧甲,連防御都破不開,那還有什麼殺傷力,但當此刻使起手中這柄大刀的時候,感受其沉重,恍惚覺得,似乎如果刀有山一般重的話,流金雖然強大,防御力獨一無二,但是駱駝大了壓死馬,也不是無敵防御。

「考核結束!」

就在楊道揮舞著手中刀施展燃木刀法的時候,氣血陽剛充斥整個刀堂,虛空中一陣陣的暴風風卷嗚嗚嗚的不斷響起,而楊道卻分出念頭,想起了小時候讀到的人物傳記的時候,座椅上的人,突然發出了聲音,楊道停下,將刀放歸原處,再次上香祭拜,洗洗手,隨後座椅上一個人站了起來,在楊道履歷上重重寫了幾筆後,在士兵頭領帶領下,楊道又回到了剛進軍營中的那個帳篷之中,張三王五兩人正在帳篷中調息修養武道!

「大人,請稍等,我去稟告大帥,將大人的履歷呈現上去,隨後才能有決斷。」將楊道送進來之後,那個士兵頭領說道。

「請。」楊道點點頭,沒有為難他,這是正常的手續,楊道也不會覺得自己剛一來軍中,身上有著文書就能立馬當個什麼官了,不過經過講武堂考核之後,楊道大概對自己有了幾分肯定,估計最起碼都是個指揮使的官,統領是不可能了,畢竟千人大軍差不多都涉及到了鎮北王的根本,而且自己剛入軍中,一無戰功,二無威嚴,帶兵起來,在士兵心中沒有形象,沒有威懾力,就不可能成為統領。關鍵是鎮北王這樣的人,統領之下的人物可以隨意不管,但是統領之上的,就要完全操縱在自己手中,否則以後在關鍵的時候出了亂子可就麻煩了,楊道剛入軍中,身後的情勢勢力錯綜復雜,鎮北王也不可能放心自己來統領他的千人手下。

「公子,怎麼樣了?」

進來之後,張三王五兩人就睜開眼楮,從調息靜養中回過神來,看到楊道出聲問道。

「還行,用不了多久就會知道了。」楊道點點頭,坐了下來。

果然,一盞茶功夫都不到,帳篷外面就傳來了一行腳步聲,隨後剛才帶楊道去講武堂考核的那個士兵首領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兩個精裝士兵,精裝士兵的手上,分別托著一副華貴的鎧甲披風,另一個士兵手上分別托著令箭,楊道的文書,隨後帶頭士兵將一行手令交給了楊道,並宣布道︰「大帥吩咐,大人從此以後就是三營指揮使了,明天開始上任!」

「指揮使!果然如此!」

楊道絲毫不覺的意外,淡定的接過令箭,鎧甲,文書,隨後謝過大帥,一行傳令的士兵就離了開去,隨後楊道看向張三王五,卻發現兩人臉上並沒有絲毫意外之色,似乎自己當中指揮使是理所應當,不過這也的確如此,兩人一路跟隨楊道,見識到了楊道不少的神通,光是武道修為,就令兩人望塵莫及,更別說楊道的真正本事都在神魂之中,是地仙強者,在軍中當著指揮使也是應該,卻不像其他的貴族子弟來到軍中,一般的長官大帥都要先壓一壓,大翻沒有強大後台,真正本事的貴族子弟,最多就是當個伍長,而一些厲害的世家子弟,最高的也就是統領開始,不過大多數都是指揮使,畢竟軍隊之中,更重要的還是要資歷!反而楊道如果當不上指揮使,兩人才奇怪呢!

「三營指揮使!鎮北王的軍中勢力我還不清楚,這三營,在哪?有多少人?」楊道心中一動,看著手中的令箭和鎧甲,不由想到。

「這個公子放心,我們已經幫你打探清楚了。」張三突然說道,王五也點點頭,「我們趁公子在講武堂考核的時候,已經問了出去,搜集了一些鎮北王大軍的資料,我想大人以後肯定要用的著。」

「嗯,辦的不錯。」楊道點點頭,心中倒是有種意外的感覺,沒想到張三王五兩人竟然如此懂事情,本來他以為要搞清鎮北王軍中大概情況還需要些時日,卻沒想到這兩人早就幫他打探清楚了。

「公子但請放心,我們打探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別人注意,這些小事我們在兵部的時候就懂了,如今公子要成就大事,我等自然不會拖公子的後腿。」王五道。

「嗯,做的不錯。」楊道點點頭,看著張三遞過來的信息,地圖,地圖之上,放眼望去,整個鎮北王軍營中的勢力遍布一目了然,楊道一眼大概就知道了鎮北王軍營中的勢力分布,隨後是消息的明細,鎮北王手下總共有七十二營,三營不過是其中一個,鎮北王總共掌握著北國邊境將近四十萬的兵力,這並不是一個精確的數字,這只是近些年鎮北王交到兵部上去的數字,因為朝廷派發軍餉,都要靠著來派發,其實真正的大軍有多少,卻不是很清楚,可能有多的,也可能有少的,歷朝歷代中,兵部的軍餉,向來都是一個無底洞,多少銀錢都填不上去。

「三營?嗯,總共有四百人,四個都頭武官,十個統領,十八個將軍,分別鎮守邊境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嗯?鎮北王的勢力,如此之大麼?」

楊道越看到後面,心中就越感到一絲涼意升起,不是對自己三營的人馬趕到心涼,而是為鎮北王背後的真正勢力,感到震驚!以前的他一直以為鎮北王頂多手下有十萬兵馬,掌控兵權,為大易皇室鎮守大遼雄關,數十年來,保護大遼邊關和平,讓遼人無法越大易雷池一步,以為這樣子的鎮北王已經很厲害了,如今手下遞上來的情報上來看,卻要比之前所猜想要更加恐怖,更加巨大。

「怪不得李三四身為兗州一省總督,手下也有差不多數萬兵馬,掌握實權,封疆大吏一般的人物,自己又是武聖,但提起鎮北王,竟然完全是一副躲閃不敢硬踫鋒芒似地,原來如此,別說是一省總督,恐怕就是如今的皇帝,要動鎮北王的話,都要好好考慮一下這之後引起的後果。」看完之後,楊道完全陷入一副震驚的痴呆狀態中。

據張三傳遞過來的情報上來看,鎮北王這些年手下的大軍已經發展到四十萬大軍的規模,這還不說一些軍官的家人,伺候軍官的奴僕,侍女,伙夫,火頭兵,後勤長官錢糧的一些不用上陣殺敵的士兵,還有一些統領,將軍手下的僕人,死士等等等等等,這麼算下來的話,絕對不止四十萬這麼點,起碼要翻倍,甚至不止翻一倍,差不到達到百萬的程度,一只百萬大軍,那是什麼概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崩滅最新章節 | 大崩滅全文閱讀 | 大崩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