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二章縣官為民除害 惹腦水中神靈

作者 ︰ 金石聲

在「引子」里曾說過,媯河,發源于延慶縣城東28里的黃龍潭,由黃龍潭向西流去。

毗鄰北京市延慶縣西,是河北省懷來縣,現在的懷來縣城,是清朝雍正年建的,這城本不是原來的懷來縣城,懷來縣政府,因1951年修官廳水庫,由懷來老縣城遷居于此,由此才變成懷來縣城了。

老懷來縣城,在現在的懷來縣城東的臥牛山下。臥牛山,是個不大也不高的**的小山,距北邊的大山有十多里,距南邊的大山有二十幾里,它像一頭臥著「倒嚼」的牛,頭沖西,尾沖東,橫亙在東西走向的延慶、懷來狹長的小盆地之上。

唐代武則天執政時期,傍臥牛山修了個城,北邊城牆在臥牛山上,東西的城牆沿臥牛山向南而下,匍匐延伸于平地。叫清夷軍城,屯兵防御北方少數民族,唐長安二年(公元702年)在此置媯州,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稱懷來縣,這就是老懷來縣城。出老懷來縣城南城門不足一里就是媯河,媯河自東向西流,河邊土地肥沃,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果木飄香。由于有了這道河,懷來地區富庶非常,傍著媯河北岸有一條頭東頭西的大道擦懷來縣城南門而過。這條大道西通大同、山西,北通內蒙、俄羅斯。由于有這個大道擦城而過,南來北往的客商在這里歇腳吃飯住店就是必行之事。

在懷來縣城周邊流傳著一個故事,故事神奇。

這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早年間,偎依在臥牛山下的懷來縣城,居民稠密,商賈雲集,茶坊、酒肆頗多。在南城門路東有一個頗大酒店,門面五間,里外三重院子,外面五間招待散客,一進院子,里面四合院落,東西配房,配房前有回廊,把東南西北屋連接起來。

名商大賈,過往官差,有需要幽靜,談雅蜜事的,里邊有雅間。吃飽喝足,可以進二進院子開房住宿,買賣異常火爆。

話說這一年,酒店出了一樁異事,前台賬房,每天晚上盤點,都盤出一些假錢,一連一個多月,天天如此,掌櫃多次申斥收錢伙計,伙計精心把意,依然不止,最後,掌櫃氣憤不過,親自站櫃收錢,到最後攏錢,依然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掌櫃懵了。每天收的假錢有多少哪?說來不多,就是一簍酒,四盤小菜的錢。掌櫃恐慌,把此事報告給懷來縣縣太爺,縣太爺派來了兩個衙役蹲坑破案,蹲了許久,發現了一個可疑之人。

有一老者,每到天黑,背著一個酒簍,到酒店打酒,打一簍酒,又買四個小菜,在酒店桌上,自斟自飲,吃完菜,喝好了酒,背上酒簍里剩下的酒就走。

這老者每日總是這樣,這老者究竟是哪里人哪?為何這麼大歲數非要天黑才來哪?兩個衙役不得其解,疑霧重重,這一天想弄個究竟。等那老者吃好喝足,又背起酒簍啟程,兩個衙役在後哨著。看那個老者,獨自一人向南門走去,這老者出了南門,不奔住家兒,一直向南,向黑暗走去,兩個衙役莫名其妙,緊跟其後,看那老者一直奔了媯河上的大石橋,到了媯河的大石橋之上,一頭投進了大石橋下的水里。把兩個衙役嚇了個半死,相互耳語,「莫成這老者喝多了!你看吧,明天該有貼尋人啟事的了。」

衙役靜候其音,可是一連幾天,沒見到有百姓到縣衙報案有丟人的,也沒見到貼尋人啟事的。可那酒店掌櫃又來擊鼓,老爺升堂,問有何事,酒店掌櫃言︰「還為先前本店出現假錢之事,到現在我們酒店每天盤點還出現假錢!請老爺為小民繼續追查此案。」

老爺叫上那兩個蹲坑衙役詢問此事,言道︰「你們兩個不是說,那個嫌疑犯已投河而亡了嗎?為何人家還來報案?兩個沒用的東西!糊弄本老爺是不!去!繼續偵察此案!」

兩個衙役雖有莫大委屈,但不敢發牢騷,確實是自己處理的案子出現紕漏,原告又找上門來了。

兩個衙役又去蹲坑,到了天黑,那個老者又如期而至,兩個衙役倒吸了一口冷氣,相互耳語︰「明明那天他投河自殺了,或者說他喝多了,失足落水,怎麼今天他又來了?莫非那天咱倆瞅花眼啦?」

倆衙役一頭霧水,含著疑惑,第二天又去酒店監視老者,那老者吃飽喝足,又背上酒簍啟程,兩個衙役又在後邊盯梢,看那老者出南門,又直奔媯河上大石橋,到得橋上,又一頭投進水里,兩個衙役大驚,擦擦了眼楮,借著月光,看看河水,水中泛著漣漪。

一連幾日,倆衙役,看到情況,沒有二樣,衙役浮想聯翩,莫非河里,有什麼,成了精靈?

一個白日,倆衙役,走上南門外媯河上的大石橋,向那河水尋求答案,看那河里有一個磨盤大小的王八,時而浮在水面時而沉于水底,悠閑自得,好不快哉!兩個衙役把這一發現,向縣太爺稟報,縣太爺捋了一下五綹長髯,沉思片刻,言道︰「你們兩個,到媯河兩岸村莊,遍貼告示,凡馱一馱生石灰倒進南門外大石橋下河里的,憑條子到縣衙來領錢,一馱石灰五十文,百姓看到告示,馱著生石灰蜂擁而至,倒進河里,倒一馱生石灰,監護的衙役發一個憑條,百姓拿著憑條,到縣衙領錢。一霍時,大石橋下的河水讓生石灰炸得開了鍋,從此,河里再也看不到那老王八了。酒店里,再也看不到那老者喝酒了。

往媯河大橋下倒生石灰,是為了制服王八精,縣太爺制服了王八精,這一消息,從酒店掌櫃嘴中傳出,懷來城的百姓紛紛跪倒縣衙門前,齊呼救苦救難的大老爺,縣太爺從衙門里走出來,向廣大百姓講道︰「為百姓排憂解難是做官的職責,沒必要大驚小怪!父老鄉親如有困難務必向本官申訴!本官定為百姓做主!」

懷來縣百姓喜眉笑眼相互轉告遇到了一個好父母官。

懷來縣縣太爺,得到百姓擁戴、贊賞,也是高興非常,晚間喝了盅酒,躺倒炕上迷迷糊糊做了一個夢,夢見老王八向他索命來了。

老王八哭哭啼啼,言道︰「好個狠心的狗官啊!我就是吃了你家幾碗酒,你還至于把我整死,你把我家,用石灰燒開了鍋,把我活活的燒死了,你還是讀書人哪?你整天還講仁義禮智信哪?你純粹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你該下地獄!別看你現在得了勢,但是有你哭的時候,我已把你的暴行報告給了龍王爺,龍王爺說了,要為他的子民報仇哪!」

縣太爺怒曰︰「你說我施暴!黎民百姓說我施仁!你禍害了百姓,我作為他們的父母官,我就應該拯救他們于水火,他們有難,我不救他們豈有此理!」

「你愛你的百姓,我不反對!但你也不能害別的生靈啊?你就顧你們人類啦!不顧我們水族啦?你不是一意孤行嗎,到現在不是你還不承認錯誤嗎?龍王對我說了,要為他的水族報仇哪!要淹你的縣衙門!」

「哈!哈!你真是痴人說大話,白日做美夢!我的縣衙在臥牛山上,你豈能淹得了我?」

「你不信吧?你等著瞧吧!」

縣太爺思緒萬千,「要真像他所說,該如何是好,我一個死了,事小,那萬千百姓死了事大,果真如此,我如何對得起浩浩皇恩?」一身冷汗,把他嚇醒,睜開眼楮,看那黑洞洞的屋里屋外,原來是場夢。

這個故事,懷來城里和周邊百姓口口相傳,不知傳了多少年,不知真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