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一百零六章州官調查落失敗鄭孝先作彩功成

作者 ︰ 金石聲

只因上屆四月初八廟會,州官有閑暇時間,被邀請到了花塔廟廟會觀光。綠色小說當時西八村總會頭請了西八村多個頭面人物作陪,徐秀才是首陪,這州官和徐秀才有過一面之交。

州官看闖進來之人是徐秀才,命手下之人拿來椅子讓徐秀才在大堂坐下,言道︰「先生風風火火趕來說有跟本案有關證據,您就說一說吧。」

徐秀才言道︰「我住花塔村,鄭孝先之人,我知之一二,今天發生的事情我也知之一二,按鄭孝先之人平時品行,今天之事無法做出,這里邊一定另有隱情,據我所知,這三位官人調戲鄭孝先女人在先,鄭孝先慢待官人在後。」

那三個衙役听徐秀才口出不遜,言語一邊,倒向著鄭孝先,齊聲吼道︰「老爺!休听那廝胡言亂語!我等公人,老爺派去維持治安,被鄭孝先無端毆打,孽我等過于禽獸!他還為他們辯解!一看就是和他們一伙兒的!」

州官言道︰「這是徐秀才!休得和徐秀才胡言亂語!」

州官轉而又道︰「我等公人,乃衙門執法人員,豈能執法犯法?」

徐秀才言道︰「那和平寺,乃千年古寺,寺里鄉火旺盛,一代一代主持都是有道高僧,和平寺下鄉民,受僧人教化,受佛光普照,一心向佛,一心向善,不求今世,但求來生,言語品行從不敢越雷池一步,走道兒仔細看腳下,腳下有個螞蟻都得饒過去,蚊子叮的奇癢難熬,不甚把蚊子打死,都三天睡不著覺,要為那死了的蚊子禱告三天,超度亡靈,這樣的黎民,您就是打死他們,他們也不敢反抗,作那越軌之事!甭說毆打公人?觸犯國法這樣的大事了?」

那三個衙役听了徐秀才之言,氣得七竅生煙,火冒三丈,氣得語塞,寧半天說不出話來,話在嗓子眼里哦哦了半天,最後還是侯兒頭兒憋出了話,大聲辯道︰「老爺!我等跟隨您多年,我等之品行您還不曉?難道是我們蒙您?我們焉能欺上瞞下啊?這人之話萬不可信啊!老爺!!!」

老爺左右為難,這邊是跟隨自己辦案多年的公差,那邊是熟讀四書五經的國家儲備干部,听哪個好哪?听那個不好哪?一時州官老爺也犯了難。

旁邊的師爺看著老爺為難,湊上去耳語,老爺听罷,臉上轉陰為晴,言道︰「這個事情不能听你們各方一面之辭,我要派人下去調查,听了調查,再做論斷。」

知州復喚張龍、趙虎、王強、馬豹,言道︰「你們去州西三十二里和平寺下的花塔村調查鄭孝先毆打公人一案,案情事關重大,必須調查屬實,不得隱瞞,如有半點虛假,本老爺決不輕饒!說話之間,把那拿人的扦子換成了調查的扦子,交與另一個班頭張龍。徐秀才看到知州已改了口氣,換了辦案方式,案情有了好轉,起身告辭知州,言道︰「老爺,您公事繁忙,我也不嘈擾您了!」

知州言道︰「慢著,案子沒有水落石出,您今天先不要回去,等那調查的公人回來,是青是紅,咱們心明眼亮,咱們一起斷案,今天您就住在衙里吧,咱們兩個同桌共飲重新續續舊。

知州相請,徐秀才不能推辭,徐秀才知道,知州續舊是假,怕徐秀才回去串供是真。其實哪?徐秀才也本不想走,因為這事情是青是紅,並沒砸瓷實,知州挽留,正中徐秀才下懷。徐秀才順水推舟說留就留下了。

徐秀才參與此案,知州不敢含糊,就像現在的律師對上了法官,行家對上了行家;徐秀才參與了此案,知州不敢莽撞斷案,徐秀才熟知仁、義、禮、智、信,仁義道德裝滿了肚子,道家對上了道家。

知州命人擺了一桌酒席,與民同樂,與徐秀才開懷暢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障著臉兒無所不說。

知州言道︰「徐年兄,你跟我實話實說,這個案子我如何裁決?」

徐秀才言道︰「老爺,您這樣稱呼小民,小民實在難當,您要是看得起我,就稱呼在下為弟就是啦!」

知州言道︰「也好!徐年弟,你跟我實話實說,這個案子我如何處置為好?」

「這個嗎?還用說?您秉公而辦哪!」

「我如何秉公而辦?如真像你所說,我手下的公人調戲了婦女,我就得處置我的公人,我如果真處置了我的公人,我手下諸多公人將來豈不寒心,跟我離心離德?將來我的公務還如何開展?」

徐秀才道︰「為官為公事之人者為百姓之楷模,就像孩童之父母一般,父母如果胡作非為?豈能教育好孩子,孩子必效仿父母,有恃無恐,如此一來,家庭之事將一發不可收實,一敗涂地。將小比大,如果您放縱手下胡作非為,將來您的轄區,將無寧日,如果您處理了您的手下,雖傷了一些屬下的心,但卻贏得了萬千百姓的擁戴,百姓將奉公守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您的治理之區,將春和景明,其睦融融,上下天光,一徹萬清。您為何不尊從此而要法彼哪?」

知州哈哈一笑言道︰「年弟之言,使我茅塞頓開,您真乃我親弟弟也!」

徐秀才言道︰「過獎!過獎!您熟讀孔孟之書,通達堯舜之理,高山景行,為官之道,遠比海瑞,近比劉墉,您此時此刻,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不過只緣身在此山中。」

徐秀才酒障著臉,侃侃而談,哈哈一笑言道︰「現!現!」

……

徐秀才和知州酒罷,睡在了衙里。轉眼天亮,徐秀才在衙里又呆了半晌,忽听師爺來請,徐秀才被知州傳喚到大堂,大堂三班衙役齊備,三個先到花塔村的衙役,侯頭、焦彥、邊傘,和那後去花塔村調查的張龍、趙虎、王強、馬豹,已站在大堂兩廂,大堂之上早已給徐秀才備好坐位,徐秀才,落座。知州驚堂木噹!的一拍,驚心動魄,大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知州喝道︰「張龍、趙虎、王強、馬豹,關于花塔村村民鄭孝先毆打衙門公人侯頭、焦彥、邊傘,一案,調查結果如實秉來。」

再說昨天,張龍、趙虎、王強、馬豹、騎馬來到花塔村,先到鄭孝先家,調查來龍去脈。

鄭孝先見了公人,梆噹!跪下,作揖、磕頭,言道︰「大人哪!萬望給小民作主!小人一貫奉公守法,是安善良民!可是今天衙門里的公人欺人太甚,欲奸我妻,我上前阻攔,還遭毆打,幸虧廟會人多攔住,我妻幸免于難,我也免于拳打腳踢,您看,我腮幫子這兒不還腫著哪嗎?您再看看我媳婦,自遭昨天侮辱,痛不欲生,拿來小繩就要上吊,上吊讓我們攔住,又要抹脖子,您看看,這不是她上吊的小繩和抹脖子的切菜刀嗎?都讓我們收起來了。」

說話之間,鄭孝先拿出了一根四股麻繩和切菜刀,遞到調查來的衙役面前觀瞧。又言道︰「您看看我這家也不像個家了,人也不像個人了,我們一大家子人,得成天守著我媳婦,怕她尋死,您說這日子將來還怎麼過啊?說來也難怪啊!青春年少個女人,卻被人撕捋于大庭廣眾之下,連「里體」都顧不過來了,您說讓她將來還怎麼見人,難怪她去尋死啊!」

鄭孝先媳婦在炕上大被臥蒙著頭橫不浪子躺在炕上,說話之間,鄭孝先掀開了鄭孝先媳婦蓋著的大被臥,鄭孝先媳婦大白天躺在炕上沒有月兌衣服,穿著的襖,大襟被撕扯了下來,露出了兩個雪白的大**,褲子的襠被扯開了,露出了黑白相間的大腿根兒。臉上青一道子,紫一道子。

被蓋著的鄭孝先媳婦,猛然間被掀開了被臥,唉吆叫了一聲,抱著**,夾緊大腿蜷縮在一起,整個人像刺蝟遇見了敵人蜷成了一個團兒。

四個衙役都看清楚了,冷目相對,言道︰「把被臥給蓋上吧!」

那四個衙役調查完了鄭孝先,又去調查左鄰右舍,調查完了左鄰右舍,又去和平寺里調查主持,主持言道︰「出家之人不打誑語,無風不起浪,任何事情都有個前因後果,百姓是好百姓,誰不想過好日子,誰也不想招是惹非,佛門淨地更是如此。」

四個衙役調查的結果,都指向了禍事的根源就是侯頭、焦彥、邊傘,三人。

張龍、趙虎、王強、馬豹,不敢隱瞞,如實向州官道來。

那侯頭、焦彥、邊傘,瞪大了眼楮瞧著自己的同事,張龍、趙虎、王強、馬豹,憋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州官一拍驚堂木,言道︰「大膽劣徒,寧敢光天化日之下,在佛門淨地婦女,傷風敗俗之極,另人發指!月兌下官服,打入囚牢,听後發落!」

那站堂的三班衙役,齊齊跪倒,求情道︰「老爺!您就看在他們鞍前馬後跟您了這麼多年的份兒上饒了他們這次吧!」

知州言道︰「國家公務人員乃百姓表帥,他等作事不如豬狗!如此人員站立公堂,怎能伏眾?國家事務如何管理?你等休要求情,如再求情,視你們是一丘之貉,一路同罪,退堂!」

侯頭、焦彥、邊傘,大喊︰「冤枉!冤枉!冤枉……啊……」

木已成舟,怎麼喊也晚了,侯頭、焦彥、邊傘,被判未遂開除公職,監禁一年了事。

此消息一出,大快人心,昌平吏治可清明了幾年。

鄭孝先雖打了衙役,但通過徐秀才運籌,鄭孝先不但沒受到責罰,還告倒了衙役,把衙役開除出了官府,徐秀才在百姓中一時幾乎成了神人……一有大謀小事都要找徐秀才商量商量。

再說鄭秀先打了衙役即將大禍臨頭,但眨眼轉危為安,真是揚眉吐氣啊!他沒有慢待徐秀才,把那四百兩銀票送給了徐秀才,徐秀才拿出了二百兩給了州官。從此後,徐秀才與州官關系更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