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六十五章一場大雪遍地白老頭抬個新人來

作者 ︰ 金石聲

一場大雪遍地白,

老頭抬個新人來;

老頭高興新人哀,

哭哭笑笑不自在。綠色小說

如此不軌誰之過?

有錢沒錢惹的貨;

要想人人都快樂,

溫飽不愁有吃喝。

自古人們盼大同,

大同實是不可能;

人家有錢咱不妒,

有錢應為人造福。

沒了貧窮災禍少,

萬惡源自窮困找;

世上貧窮消滅了,

沒了憂患沒煩惱。

本人不才,還要舞文弄墨,佯裝聖人,胡謅了幾句打油詩,南腔北調,詩雖粗糙浮淺,但意卻真切,幾句開場白已過,書歸正傳。

前面說的這些話,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咱們撂下那些話,再接著原來的話茬兒往下說。

臨河,離南口有八十里多里地,南口(火車站)離南桃花還有七里,如果當天辦事當天來,絕對趕不上,我姥姥把二姨、二姨夫一家三口,還有閨女、兒子在閨女結婚的頭一天就帶到了南口趙掌櫃家,準備結婚的新人從這里上轎子,吃酒的也從這里出發。

靳工目的二弟是我的叔叔,他受他哥哥我父親之托來到趙掌櫃家,和我姥姥交流他哥哥結婚前最後的那些事情,「轎子何時到,你們何時做好準備,你們去幾位吃酒的。」

按照當地規矩,隨新娘子到新人家去的人應該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送親的,一部份是吃酒的,送親的隨新娘子一塊走,吃酒的等轎子走了以後再走,可是我姥姥這面兒,里外就這麼幾口兒人,我姥姥、我舅舅和我二姨那三口兒,我姥姥跟我叔叔說︰「總共就五口子人,你們就按五口子準備吧,這也不分誰是吃酒的,誰是送親的了。」

我母親在里屋听著我姥姥和我叔叔在外屋交流,她有一事听著心里犯著嘀咕,怎麼听見她們總說轎子,而絲毫不提「鼓手」的事兒呢,我母親偷偷的把我姥姥拽進里屋跟我姥姥說︰「您問問他有沒有‘鼓手’」姥姥一問,把我叔叔問了一個張口結舌。他說︰「還真沒有听說有鼓手,我回去問問。」其實,轎子是他親自定的,有沒有鼓手他是心知肚明的。我姥姥說︰「如果沒有鼓手,我們可不去,我們不是寡婦,我們是黃花閨女,我們不能坐啞吧轎子。」

叔叔說︰「一定有,一定有,我回去就立馬兒給您辦這個事兒,來時一定有鼓手。」

叔叔沒有回家,在南口轎子房里又重新定了鼓手。

後來靳大爺因他弟弟私作主張定了鼓手而遭到了他哥哥的譴責。

而他弟弟哪?他還有一肚子小蛤蟆沒處出哪?跟他哥哥鬧氣說︰「你不讓我定鼓手,你讓我到人家哪兒栽那跟頭、戧那臉、丟那磕磣,人家說了,人家是黃花閨女,沒有鼓手,人家不來!你說這鼓手定還是不定吧?」

娶新媳婦,笛、喇叭吹打著,把新媳婦從娘家迎到婆家,這是家家如此的規矩,可為什麼靳工目,我的父親定轎子時就沒跟人家定鼓手呢?難道他真的不懂嗎?

那時,他已經是五十七歲的人了,媳婦先後娶過四個了,他哪能不懂呢?

而之所以沒定鼓手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他已不是青春年少結婚,他必竟五十七歲了,他本想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事兒辦了,如果笛、喇叭一響,必然招至許多看熱鬧的人,看熱鬧的人什麼人沒有呢?「這麼大歲數了,還要娶小媳婦……」必然要招出許多散言碎話,好說不好听的。其二,現在家里的兩房,一個是斷國孝(1908年國喪期)時娶的,沒有鼓手,而另一個雖然歲數不大剛剛二十一,可是進靳家門時已不是黃花閨女也沒有鼓手,先來的這兩房沒有鼓手,索性新娶的也不讓她有鼓手,免得先來的那兩房說他辦事不公,而跟他置氣。

我父親本想著在這個事兒上蒙哄過去,可他的這個做法我母親堅決不依,對于女人這可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啊。

我母親爭取來了吹著笛、喇叭的轎子,上趙家迎娶她來了。

母親老了,我與其閑話,問她︰「當時您穿著什麼衣服啊?」她說︰「我穿著紅襖綠褲子。」我說︰「是綢子的嗎?」她說︰「是洋布的。」我問︰「穿著裙子嗎?」她說︰「穿著呢,那裙子是官的。」我說︰「這句話怎麼講呢?何為官的呢?」她說︰「裙子是轎子上帶著的,誰結婚誰穿它。」我明白了,那裙子就類似于咱們今日結婚時穿的婚妙。結婚時只穿那一次是租來的。

結婚的日子是定好了的,雙方的人和事兒都準備停當了,可是傍結婚的頭兩天太陽卻「宿」了起來,慢慢的又沒了光亮,被雲彩給遮住了,天氣陰冷陰冷,一場雪是躲不過了,陰天愛黑,還沒到天黑的時候,天已黑盡了,一覺醒來,望屋外,一切都變成了白的,雪,不知夜里什麼時候下的,已末了腳面子,娶親的隊伍咯吱、咯吱,踩著末腳面子的雪還是出發了。

姥姥和母親睡得很晚,只是打了個盹兒,就早早的起了來,母親早早的就穿上了那紅襖綠褲子,望著窗外那飄飄的大雪,很不是滋味,喃喃的自語道︰「今天是我結婚的日子,可外面卻一片白。」姥姥說︰「下雪好,下雪好,下雪白頭到老。」母親暗暗思磨︰「他比我大那麼多歲數,能白頭到老得了麼?」

甭管是下雪還是下雨,甭管母親在想什麼,母親已變成了被捆上了腿腳,抬上了案子,待宰的牛羊,母親已經左右不了自己了,就是天上下刀子,母親也得要抬到靳家去。

母親被漫天的大雪,花紅轎子,和笛喇叭送到了靳家。

靳大爺沒有過分的打扮,因為他已經五十有七啦,孩子老婆一大家子人都在盯著他,他只換了一身新漿洗過的衣服,在家候著。

笛兒喇叭由遠而近吹吹打打的來了,越來越響,家里人支愣著耳朵吵吵著︰「來了!來了!新人來了!」靳大爺的兩房夫人瞪著靳大爺,靳大爺看得出來她們倆人眼中的涵義︰「為什麼我們沒鼓手?給她雇了鼓手?」靳大爺的大老婆和二老婆的眼里噴著火,靳大爺安撫道︰「這不是奔咱們家來的!這不是奔我們家來的!是別人家娶媳婦!」靳大爺邊說著這話,那笛兒喇叭越響越烈,眼看著轎子就抬進了靳家的家門。

雪還飄飄的下著,轎子放在了大門外,大門外和大門里已掃得干干淨淨的了,可眨眼之間地面又飄上了一層白。姥姥看到這些暗自為自己閨女的命運嘆息,轎子前面鋪上了紅氈,眨眼紅氈上又飄上了一層雪,兩個小媳婦攙著母親一步一步往前走,過了大門過二門,鼓手們鼓著腮幫子爆著脖筋竭盡全力的吹打著走在新媳婦後邊,新媳婦邁上了三步台階走進了北屋,鼓手們圍了一圈站在門外,就要拜天地了,驟然雪停了,太陽露出來了。

姥姥說︰「阿彌托佛!終于晴天了!我閨女命好!」

陝北有個民歌,叫「蘭花花」,歌詞大意是這樣的︰

青線線(那個)藍線線,藍格英英(的)彩,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的愛死人。

五谷里(那個)田苗子,數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兒(呦),就數(那個)蘭花花好。

正月里(那個)那個說媒,二月里訂,三月里交大錢,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個)吹來,兩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進了周家。

蘭花花我下轎來,東望西照,照見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墳。

你要死來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來後晌我蘭花花走

這里說的是,中國舊社會,一個女孩兒的遭遇。

此時的母親,下了轎子,第一眼見到我父親時,不知有沒有蘭花花那種心情?或者有?或者沒有?但我可以肯定的說,他的心情,肯定沒有當今女孩兒當新娘那種激動,那種愉悅,那種樂不可支。

趙掌櫃跑前跑後,為他大舅哥把新媳婦娶進了家門,本來在結婚這一天,他當之無愧應該到這里喝上一盅喜酒,可是這一天,他卻沒有來,他為何不來?因為他無顏面,面對相處了幾十年的大舅女乃女乃。他給大舅哥說得小媳婦上了炕,大舅哥自然高興,自然感謝他,可是大舅女乃女乃心里將是個什麼滋味呢?如果他今天來了,他將怎樣應對大舅女乃女乃呢?大舅女乃女乃將怎樣應對他呢?他對大舅女乃女乃說什麼好呢?大舅女乃女乃對他說什麼好呢?他不知道,他知道的是,他去了靳家,他本身將會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趙大掌櫃讓他十四歲的小兒子代他去了靳家,十四歲的孩子來到靳家,他該叫大舅媽叫大舅媽,該叫二舅媽叫二舅媽,這里是青是紅沒有他的事,他只管瞅哪個菜好吃吃哪個就行了。

這天的菜是誰做的呢?是靳大女乃女乃,就是我的大媽,我父親本覺得自己是五十七歲的人了,再娶媳婦已不是什麼榮光的事,不準備大辦,沒有請廚子,讓我大媽做菜招待新娶的媳婦和來的新親,老頭子娶小媳婦,而讓自己還要做菜去招待,自己心里的難受勁可想而知了,假如老頭子請了廚子大辦,她心里更難受,何況老頭子娶小媳婦又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因為自己沒給老頭子生兒子,因此大媽就違心的應了這個差事,應了這個差事是應了這個差事,但是她對老頭子的娶小媳婦還讓她去做菜招待小媳婦的娘家的人,憤懣不能不有所表示,她把一切憤懣撒在了做菜上,該擱肉時少擱肉,該擱油時少擱油,該放佐料時不放佐料。

我姥姥和舅舅還有我二姨一家三口在靳家吃完了飯,回到南口,在南口坐上火車到康莊下車,姥姥舅舅回了臨河,二姨一家回了永寧,啞吧姨夫回了永寧後,他娘問他,關南的‘席兒’如何,他比比劃劃言道︰「那席面啊,賴得沒法再賴了。」

從此以後,母親就被我姥姥拋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家,承受那些未曾承受過的陌生的事情,那些事情,她承受得了得承受,承受不了還得承受,在那未知的世界里,度過她悲苦的一生了。

母親結婚後,不到半年,五月里的一天,突然院子里的大黃狗咬得異常厲害,似乎外邊有人來了,母親緊抓慢撓跑出二門,又跑出大門,看外邊來了誰,她驚住了,大門外站著一個走得滿頭滿臉混身上下障著灰土的老頭兒,她愣了一愣,叫了一聲︰「大姨夫!」站在大門外的老頭兒見到站在面前的外甥女,忐忑不安的心情落了地,言道︰「三頭!(母親的小名)這是你們家呀?」母親喝住了那狂叫著的大黃狗,把來的老頭兒領進了北屋。

來的人,就是給母親說媒的馬大姨夫。馬大姨夫不放心外甥女給的主兒,跟姥姥打听了母親給的主兒的詳細位址,就「蒙著鍋兒」來了。母親給馬大姨夫捏了餃子,拼湊了四樣小菜,又從村中小鋪打了二兩酒,招待了馬大姨夫,馬大姨夫吃完飯後,可院子里看了一圈兒,搖了搖頭言道︰「比趙掌櫃說得差遠嘍!

「唉!兩個大老婆身體還當啷當啷的哪!我外甥女哪天能熬出頭啊?唉!就是我因為貪了人家那十塊大洋,使外甥女落了這麼一下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