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四十三章十萬火急去求友不料卻撞南牆頭

作者 ︰ 金石聲

大家看小劉二先生這般模樣,掐人中的掐人中,喊爹叫娘的喊爹叫娘,折騰了半天,終于把小劉二先生叫了過來。綠色小說

小劉二先生醒了過來,沒有忘記剛才的事,對他兒子說︰「咱家有個世交,住在延慶城北街,他家開著藥鋪,還有綢緞莊,你拿筆來,我給你寫個條子,你拿這個條子找這個「伯伯」,他也許能幫咱們家渡過這個難關。」

小劉二先生拿起爹寫的條子揣在懷里,他顧不得這幾天的鞍馬勞頓,騎上自家的小毛驢子又回身奔了延慶州。

他馬不停蹄奔延慶州疾馳而去,到得八里店,天已黑盡,要在往常,他肯定要住到家里,可是今天他卻擦家門而過,到了延慶州東關,先找店把小毛驢子安頓在店里,跟店掌櫃打听︰

「北街是不是有董壽堂老先生開的一家藥鋪叫‘益元堂’?」

「有啊。」

「這位老先生您認得嗎?」

「認得呀。」

「我呀,沒去過他們家。」「您能給我指點一下嗎?」

「這有什麼不成的,您是不是上他們家‘吊孝’來了?」

店掌櫃一句話,把小小劉二先生說得犯了愣,言道︰「怎麼著?」

「董老先生昨天走的,您還不知道啊?」「哎!呦!喂!怎這麼背啊!」

如果董老先生在世,他會不管天黑還是天白,到了延慶就去董老先生家,可是現在董老先生去世了,還去不去董先生家哪?他住在了店里,折騰了半宿,思磨這個事,最後決定還是得去一趟,因為永興和糧棧情勢異常危急,如果現在籌不到錢,股民鬧騰起來,不依不饒,局勢控制不住,後果,不堪設想。永興和糧棧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自己這兒了,前面即使有刀山火海,也得闖一闖啊!

他早早起來了,到雜貨鋪裝了二斤上好的子,又買了紙錢,模模兜里,還有一塊洋錢,準備交上一份重重的份禮,一切準備停當,走向北街,從十字街中間的「閣兒」往北一拐,就听見了鼓樂和笛喇叭聲。

小小劉二先生循聲而至,看到一家門口,穿白戴孝的進進出出,想,這必是那董家了,他近前打听,真是董家,他走進董家大門,門口的鼓 和喇叭隨後響動起來,主家听見鼓樂之聲,知道有人吊孝來了,迎了出來。

迎出來之人,是董壽堂的大兒子,董家大少爺對小小劉二先生嗑頭,小小劉二先生把董家大少爺攙起,董家大少爺對小小劉二先生道︰「哥哥,我爹這一死,對我打擊太大了,弄得我腦袋亂了套,好多親戚朋友都 不上位兒來了,請問您府上?」

「我家住州東八里臨河村,我姓劉,我爹叫劉永春,也難怪您不記得我們了,我還是小的時候隨我爹上您府上來過,這麼多年沒走動了。」

那董家大少爺略一思索,拍了一下腦袋道︰「唉……我想起來了,我小的時候隨我爹上您家去過,我記得有個小孩子跟我一般大小,在院里還跟我玩過‘彈球’。」小小劉二先生道︰「哎喲,那就是我呀。」

這哥倆由開始的冷眼不相識,到現在,越說越近乎,小小劉二先生想,「這事兒,可能有門哪。」

小小劉二先生到董壽堂老先生靈前燒了紙,又上了供,董家大少爺把小小劉二先生讓到了上房坐下,支客拿來「孝帶子」和「孝帽子」,董家大少爺又給小小劉二先生嗑頭,把孝帶子和孝帽子雙手捧著遞給小小劉二先生言道︰「您戴上系上給您「伯伯」免個災兒吧。」小小劉二先生把孝帽子戴上,孝帶子系上,從兜里掏出一塊大洋遞給董家大少爺言道︰「給伯伯買張紙吧。」

這一塊大洋的份禮,在當時也是很重的份禮了,那董家大少爺對于小小劉二先生,自是另眼相看。言道︰「您今天無論如何不能走,吃了飯,我給您安排個差事,完了事兒,咱哥倆得好好嘮一嘮。」

這小小劉二先生此時沒有心思吃飯,更沒有心思給人干什麼差事,他心中想著的是他那借錢的事兒。

此時鼓 和喇叭聲又響,董大少爺丟下小小劉二先生去門口迎接另一撥兒吊孝的客人,迎來了一撥兒又一撥兒,送走了一撥兒又一撥兒,小小劉二先生找不到跟董大少爺說話的一點空兒,急得他像熱鍋上的螞蟻!

董大少爺忙活了半天,終于找出了空閑,跟小小劉二先生說道︰「您看我忙得四腳兒躥蹄沒一點兒空兒陪您說話,我記帳的這兒還缺著一個人哪,您哪,跟這兩個先生幫著我記禮帳,這兩天您千萬不要走,等忙過了這兩天,咱哥倆再踏踏實實聊。」

小小劉二先生哪里有心思給人幫忙記禮帳,他一門心思,想張口借錢,但這本不是什麼實在親戚,而是上輩人的朋友,又這麼多年沒走動,這嘴本來不好張,而如果不應這個差事,得罪了人家這嘴更沒法張了,所以他硬著頭皮應了下來,想得到人家的好感,待找個機會再跟人家談這個事兒。

小小劉二先生硬撐著這個差事到了半夜,那董大少爺已有幾天沒睡覺了,又是哈欠又是眼淚,不等小小劉二先生跟他談這個事兒,他早就鼾聲如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