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四十二章忙里偷閑談今古晴天霹靂轟到東家

作者 ︰ 金石聲

第四十二章忙里偷閑談今古晴天霹靂轟到東家

小小劉二先生沒要回來錢,他心里很著急,他想家里會更著急,他得趕快回去,「讓家里知道自己沒要回來錢」,好盡快讓家里想別的辦法,做別的打算。

小小劉二先生,在昌平州城南門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腳力,他決定步行到南口去做火車,到南口火車站比到昌平火車站要遠上幾里,但南口火車站那里有客棧,如果趕不上火車,可以住在客棧里。

小小劉二先生出昌平西門順著大道往西走,走有八里看到路南好大一個村落,村北有一處廟宇傳出悠揚的鐘聲,問路邊拾糞老者︰「這是何所在?」老者答︰「這個村子叫舊縣,明朝初年和元朝唐朝時這里曾是縣城,那鐘聲是從村北那個廟里傳出來的,那個廟叫狄梁公(狄仁杰)祠,每年四月初一廟會,香火旺盛,附近二、三百里百姓摩肩接踵,絡驛不絕。」小小劉二先生又問那老者︰「這里為何建有狄梁公祠?」那老者道︰「狄仁杰任行軍付元帥追突厥兵曾至于此。」又道︰「狄仁杰任河北道安撫大使時到過這里,還有人說狄仁杰曾在這里當過縣令。」

不管怎麼說,肯定狄仁杰跟這里有過瓜葛,否則為什麼這里的人要在這里建狄梁公祠哪?小小劉二先生心里想。

小小劉二先生邁著大繼續往前走,遠遠看到左前方有兩座小山包,山上長有蒼松翠柏,恰在此時,從那個方向的道上來了一個年輕小伙兒,小小劉二先生緊走兩步,跟上那小伙兒言道︰「哥哥,都這等時候了,你還去哪兒啊?」那小伙兒言道︰「我要到南口工廠上夜班。」小小劉二先生道︰「正好咱倆同路,我要到南口火車站趕火車。」

「有伴兒了,這下子省得悶的慌了。」小小劉二先生言道。

小小劉二先生一是好奇,二是解悶兒,問那小伙兒道︰「哥哥,那土包上怎麼長著那麼多松柏樹啊?」小伙兒言道︰「那不是土包,那叫雪山兒,長著松柏樹的地方是王爺墳,我們上幾輩兒都是給王爺看墳的,現在民國了,王爺沒有銀子發給我們餉錢了,我們只得找地方上班兒去了。」

小小劉二先生問道︰「這是那個王爺的墳哪?」

結伴而行上班的工人听他問這,就滔滔不絕的拉開了話匣子。

「這是乾隆爺十一子永瑆的墳,嘉慶皇上的哥哥,乾隆爺封他為成哲親王,在嘉慶年間任軍機行走,總理戶部三庫,字寫得好著吶,和當時的翁方綱、劉墉、鐵保,稱為當時的書法四大家。

「成哲親王在世的時候,派人在北京周邊的山川,到處尋找自己百年之後的地方,有人說這里好,這里有兩座小山包,小山包後有龍虎台,龍虎台後有大山「降魔頂」,小山包下有榆河,有山有水,風水仙兒說這里是世上難找的好地方啊!

「這里也確實是個好地方!我們這里人挖白薯井、刨土,經常能刨出來陶罐子,不知道那陶罐子有何用,那收古玩的經常來,听他們背後嘀咕說,那是五六千年前的東西哪!這地方如果不好,我們五六千年前的老祖宗能跟這兒呆著嗎?

風水先生說這里好,成哲親王在世時曾親自來這里看了一遭,然後就在這里大興土木了,道光三年,成哲親王死了就葬在了這里。」

「唉!那麼大的爵位也就活了七十二!大清國的時候,有我們這幾家子給他們看墳,誰敢上那墳圈子里去啊!現在不行咾,誰想進去誰進去嗷!我們也沒法管,也管不了人家嘍!」

那上班的小伙兒一邊說著陳年往事,一邊抒發著他的感慨,不知不覺就到了南口火車站。

工廠在西邊,車站在南邊,小伙兒去上班,小小劉二先生奔了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天已經「麻估影」了。

票房里的電燈已經亮了,他跟站上打听︰「幾點有往北的火車?」站上的人告訴他︰「夜里十二點有一趟到張家口的火車。」他決定在票房等它幾個小時坐夜車到康莊。

小小劉二先生坐夜車到了康莊不足兩點,在票房爐子旁邊找凳子坐下,又囫圇了一個小覺兒,看東方已經發白,看到站外邊已有等車的腳力,他雇了個轎車子,跟車夫說︰「到永寧。」

平時到永寧,也就十個銅錢,他這次跟車夫說︰「我給你十五個,你要快馬加鞭,越快越好!」

小小劉先生和瞿老爺子兩位東家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小劉先生」一人身上了,小小劉二先生從南口雖然坐了夜車,可從康莊到永寧有六十多里地的路程,雖是快馬加鞭,可還是到了中午才到家,他早早把十五枚銅錢攥在手里,一手把錢交給了拉腳的,一邊同時跳下了車,三步並做兩步跑進了糧棧的辦公室,小小劉二先生看著他兒子回來了,像是救星來了,不容他兒子開口先問道︰「錢拿回來了?」小小劉二先生擺了擺手道︰「沒有!沒有!」小小劉二先生簡略的把門頭溝那家糧店和昌平陳家酒坊的遭遇跟兩位東家敘述了一遍。這可真是啊,「屋漏又遇連陰雨,時氣不濟馬下驢,如果人走了背字兒,放屁都會砸腳後跟兒。」

小劉二先生听得此言,腦袋「嗡」的一下子暈了過去,連人帶椅子噗通倒在了地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