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二十一章六百多年前的英雄燕帖木兒

作者 ︰ 金石聲

元泰定五年,泰定帝駕崩于上都(開平府,現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上都鎮東20公里處),剩下兩位皇子,年長者在漠北,年幼者在南方邊陲(中興)。

時任僉書樞密院事,保衛大都皇宮事務的「燕貼木兒」,為了獨攬朝廷大權聯合「察吉兒」公主,同族「阿剌貼木兒」,以及心月復「孛倫赤剌剌」等,擁立年幼者皇子「文宗」進大都皇宮為帝。

當時,有多個元宗室王和皇親、國戚與大臣聞之不服,遂興師征討。

上都的宗王「王禪’和太尉「不花」,丞相「塔失貼木爾」,「平章」買閭,「御史大夫」紐澤等,率領軍隊到達「榆林」,「燕鐵木兒」聞之,率兵前去抵御,撒敦(燕鐵木兒之弟)為前鋒,乘對方軍隊立足未穩,沖了上去,上都軍隊大敗。

遼東平章「禿滿迭兒」帶兵攻「遷民鎮」,奪關門而入,燕鐵木兒之弟「撤敦」又前去迎敵,到薊州東邊的「沙流河」,經過多次戰斗將其打敗。

「禿滿迭兒」戰敗後並未退走,組織軍隊又欲進攻,「燕鐵木兒」前來迎敵,剛到京東「三河」,傳來消息,王禪軍隊卷土重來,已攻破居庸關進兵駐「三冢」,燕鐵木兒恐大都有失,速班師迎戰王禪軍,與王禪軍前鋒部隊在榆河北相遇,燕鐵木兒軍奮勇作戰,把王禪軍打退到了紅橋(現叫「橫橋」),王禪部將樞密副「阿剌貼木兒」指揮「忽都帖木兒」復又引兵前來交戰,「阿剌貼木兒」拿戈來刺燕鐵木兒,燕鐵木兒側過身用刀磕開戈順勢砍中「阿剌貼木兒」的左臂,燕鐵木兒部將「和尚」乘勢上前也打傷「忽都帖木兒」的左臂,主將受傷,兵無戰心遂退去,燕鐵木兒徹底佔據了紅橋。

兩軍隔水相望,擺開陣勢,燕鐵木兒立于紅橋之上命軍士向王禪軍射箭,王禪軍退去,在「白浮」南停住。

燕鐵木兒命「知院」也速答兒和八達兒,亦納思等分兵三路,張開兩翼包抄王禪軍,王禪軍因連傷二將,頻頻退卻又受包抄,士氣低落,遂敗走。

過了幾天,王禪軍重新集結和燕鐵木兒戰于「白浮」的曠野之上,雙方軍隊來回沖突,金鼓齊鳴,戈戟撞擊,人喊馬嘶,眨眼之間,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燕鐵木兒刀砍馬踏殺人無救,直殺得日沉西山夜幕降臨,雙方才鳴金收兵安營扎寨。

到了夜間二更時分,燕鐵木兒派遣「阿剌貼木兒」、「孛倫赤」、「岳來吉」,率領精銳騎兵百余人,在王禪軍營外高聲吶喊,並向其營中射箭,王禪軍不知真假虛實,以為敵人真的襲來,自相殘殺,待到天亮才算明白,可人馬死傷無數,王禪軍白天在曠野不能駐足,晚上不得休息,沒有辦法,只得帶兵逃到山里,第二天,大霧,雙方無法用兵,又過了一天,天氣晴朗,王禪軍出山,尋找燕鐵木兒決戰,燕鐵木兒軍駐扎「白浮」西堅守營寨不出戰,待到天黑,燕鐵木兒派撒敦率領軍隊偷偷繞到王禪軍,營寨後面,部將「八部兒」率軍在營寨前,兩面軍隊同時吹起銅號,銅號嘹亮,王禪軍不知外面有多少軍隊夜間襲來,驚起,東突西撞,自相踐踏,三更時分,向西逃去,天將亮,燕鐵木兒追到昌平城北面(現在的舊縣北面),斬殺數千,投降者也有一萬多人。

在這一天里,王禪軍再戰再敗,到了最後,只有王禪一人騎馬逃出居庸關外。

也速答兒、也不倫、撒敦,追捕王禪到了居庸關,燕鐵木兒命「也速答兒」及僉院「徹里帖木兒」統兵三萬守居庸關,他自己率軍回到昌平南。

又有探馬來報,「上都」又有一支軍隊沖破「古北口」已到了順義的「北石槽」,上都軍隊正在埋鍋造飯,燕鐵木兒得報,命撤敦帶一哨人馬前去迎擊,撤敦乘其不備,直沖上去,縱馬蹂踏,大軍齊頭並進追殺幾十里,直追至牛欄山,捉得駙馬、孛羅帖木兒、平章「蒙古答失」、「牙失帖木兒」、「院使」「撒兒討溫」等,投降者不計其數,其余皆四散奔逃,

燕鐵木兒派撒敦追繳奔逃軍隊,將敵軍追出了古北口。

前面說過燕鐵木兒曾奉詔出「薊州」與「禿滿迭兒」作戰,剛剛行軍到「三河」,聞王禪軍已破居庸關駐在離大都北不遠的三冢,欲攻大都,燕鐵木兒怕大都有失,,及速班師迎戰王禪,而此時的禿滿迭兒因未受阻擋,很快的穿過三河攻陷通州。

燕鐵木兒听此消息不敢怠慢,馬不停蹄,從牛欄山前線班師,急赴通州迎敵,黃昏時分來到通州地面,乘上都軍,人地生疏立足未穩,向上都軍發起攻擊,上都軍狼狽逃過「潞河」,遂雙方在兩岸對峙,因上都軍懾于燕鐵木兒的威力,在夜里,篝火照樣點燃,用黍秸做成人型披上氈衣,立于篝火四周,偷偷的溜走了。

天亮,燕鐵木兒知道上都軍逃走,渡過潞河(京杭大運河)追趕。

再說那「禿滿迭兒」和諸王「也先帖木兒」本欲想乘燕鐵木兒軍與王禪軍和從古北口攻進的上都軍作戰的時候,襲取大都,誰知王禪軍和從古北口攻進的上都軍,燕鐵木兒沒費幾日均已擊潰,像天神一樣降落在他們面前,禿滿帖木兒和諸王「也先帖木兒」軍還未作戰先已膽怯,又遭燕鐵木兒攻擊,兵無戰心,夜間要了個花招,偷偷溜走了。

跑到了「檀子山」的棗林駐下了,復又聯合來了陽翟王「太平」,國王「朵羅台」,平章「塔海」的軍隊與燕鐵木兒交戰,兵士們雖拼死戰斗。無奈燕鐵木兒軍善于夜戰,到了晚上,燕鐵木兒之子「唐其勢」率領部隊沖入對方營中,殺死了陽翟王「太平」,敵軍大亂,死者漫山遍野,其余乘夜間逃跑,撒敦率領騎兵追趕掩殺。

這一路兵馬剛被燕鐵木兒打敗追殺走,又有探馬來報,又有一路兵馬,由上都諸王「忽剌台」,指揮「阿剌鐵木兒’、阿童,率軍已破紫荊關來到良鄉,前衛部隊已逼近大都南城外。

燕鐵木兒听得此言大驚,不敢歇息,命令全體將士重又披掛上馬,馬摘下嚼子,在馬嘴上戴上口袋,口袋里裝上草料,讓馬隨走隨吃,士兵拿上干糧也是隨行軍,隨吃飯,馬不停蹄,日夜兼程,順著北山向西,又順著西山向南,來到了大都西邊的盧溝河(永定河)。

因燕鐵木兒連戰連勝,威名遠揚,從紫荊關入侵的」忽剌台」率領的這一路軍馬聞得燕鐵木兒來到,不戰自潰,逃出了紫荊關。

燕鐵木兒打退了一路又一路的大軍,從「肅清門」凱旋入大都,城里百姓在道路兩邊跪拜,感謝他打走了入侵的軍隊,使他們還能活在世上,皇帝見了燕鐵木兒也非常高興,封王封爵授與金、銀、珠寶。

誰料,在這一天,燕鐵木兒之弟撒敦派人報告說︰「禿滿迭兒又召集了東路蒙古萬戶‘哈剌那懷’率領著他的軍隊又闖進了古北口。燕鐵木兒遂又帶軍前往和其交戰在檀州(今北京市密雲順義)的曠野之上,把其打敗,東路蒙古萬戶「哈剌那懷」率本部萬人投降,禿滿迭兒逃回遼東,他率領的忽剌台、阿剌帖木兒、安童朵羅台,塔海等人被捉處死。

燕鐵木兒在短短的一個月中,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個擊破,打敗了上都進攻大都軍的八次進攻,使天下安定,可謂功勛卓著,功高蓋世。使得文宗坐穩了皇帝寶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