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十六章絡腮胡子暗設圈套孤寡爺孫掉入陷阱

作者 ︰ 金石聲

劉相公蓋了新房,打了新家具,擇了個好日子,全家搬到新宅子來居住。

好的、厚的,听說劉相公搬了新居,給劉相公來賀喬遷之喜,這回好了,主人有主人坐的地方了,客人有了客人坐的地方,家里現在是可心了,四地了。

這親戚也好,朋友也好,只有常來常往才算是親戚朋友,你家有事兒人家來了,人家有事兒你也應該去,一來一往才能越走越厚。

一日,州里的一個朋友告訴劉相公,岳忠林的父親去世了,這岳忠林,本是劉相公的同年秀才,兩人關系甚好,岳忠林之父就如同劉相公之父一樣,他豈能不去呢?

第兒天,劉相公起了個大早兒,奔州城而來,進延慶城東門,到雜貨鋪買了紙錢,又裝了二斤子,正欲出門,有一須發皆白的老者攜帶一十五六歲女子迎住劉相公言道︰「這位相公,請您听個小曲兒吧!」一言未了,這十五六歲小女子已跪拜在地,那老者也作揖不止,二人眼淚汪汪,劉相公看著甚是蹊蹺,禁不住上前攙扶老者,又讓那小女子快快起來,問道︰「這是為何?這是為何?您二位為何這般模樣?」老者言道︰「不說也罷。」劉相公是個直性子又是個急脾氣,他們越不說,劉相公越想知道緣由,老者最後執拗不過劉相公,只得說出了他們爺倆的遭遇。

這爺倆本是山東梁山人氏,去年梁山大旱,顆粒無收,後來又鬧起了瘟疫,村里人死的死、亡的亡,那小女子的父母和她的兩個弟弟不出一個月也都離開了人世,只剩下了小女子和爺爺兩個人,既然老天沒收,還得想法活下去,呆在家里就等于等死,逃難去吧,可往哪兒逃呢?這個爺爺,想起了他的一個遠房姪女,小孫女論起來應該叫其姑姑,前些年去直隸宣化府延慶州里做買賣,听說混得不錯,死馬兒當活馬兒醫,投奔這個親戚,想她應該給口飯吃。

一老一少,在路上,有人氣兒富裕的地方賣賣唱,沒人氣不富裕的地方,乞討度日,走有三個月,才來到延慶州城,到了延慶州城就有了希望,老人帶著孫女挨門挨戶的打听,打听了有一個月,人是打听到了,確實有個山東人在這里做買賣,可不知為何去年已經搬走了,不知了去向。

老人一道兒挨餓忍饑,吞聲忍氣,本來被找到遠房姪女,就能有口飯吃這一線希望支撐著,可是現在這一線希望沒有了,身體,就像房子折了大柁,嘩的一下子塌了下來,老爺子腦袋「嗡」的一聲,眼冒金花暈倒在地,這十四五歲的孩子驟然沒了依靠,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抱著爺爺啼哭,有那好心之人,幫助這女孩子把爺爺弄回店去,店掌櫃幫助給找來了先生,先生把過脈後,告訴店家和孫女︰「老爺子並無大礙,剛才只是因為這老爺子一路顛簸勞碌,本來身體已十分虛弱,又遭受沉重打擊,一時急火攻心,才至暈倒,只要吃些下火之藥,再調理些日子,病慢慢就會好的。」

老爺子吃了先生開的驅寒下火之藥,病慢慢有了好轉,靜養有月余,爺爺讓孫女攙扶自己出去賣唱掙錢,誰知剛一下炕,兩腿一軟,坐在了地上,看來暫時還不能出去,只能在家靜養,此時已欠下店錢,店家前來討要,爺爺無奈,費盡好話,央告店主人寬限些時日,等到病好後,爺倆出去掙錢,一定不會坑了店家,一定會把店錢還上。

又過了一個月,爺爺已能下地走動,這天,天氣很好,爺兒倆走到大街中心的一個大飯館子,諸座詢問,哪位客人想听小曲,此時有一個滿臉胳腮胡子的壯年漢子高聲叫道︰「賣唱的過來!」爺倆應聲而至,爺爺看著胳腮胡子的旁邊還坐著兩位,一個鷹鉤鼻子斗雞眼,一個皮膚黃里透青像個大煙鬼,爺爺看這三位,一個也不像良善之輩,本不想應接這檔子買賣,但轉念又一想,自己本是賣唱的,回絕人家于理不通,只好硬著頭皮過去,心里暗自思忖,「什麼事情均有例外,不能以貌取人,是好是歹,听天由命吧。」

胳腮胡子點了一個「十八模」,孫女說不曾學過,胳腮胡子又點了兩「窯調」,那個小女子搖頭說︰「不會。」胳腮胡子此時瞪眼來了氣,破口大罵︰「你這當媳婦的不帶屄干什麼來了!」想那胳腮胡子所點之曲,都是窯子里窯姐,挑逗客人們,動情掏錢的婬穢之曲,想這農家十四五歲的孩子,怎能知曉。

爺爺看見惹惱了胳腮胡子,忙上前賠不是,胳腮胡子大聲申斥︰「你們他媽的,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你們他媽的都會什麼?什麼也不會上這兒干嗎來了?」爺爺說︰「我們給幾位爺唱一曲‘蘇三取解’吧。」胳腮胡子說︰「也好。」

「蘇三取解」本是淒苦哀涼之曲,這位小女子聯系到自己的處境,情景合一,唱得愈發感人。

胳腮胡子似乎也被引入曲中,死死盯住這小女子,一個曲子唱完,這三個大爺已酒足飯飽,胳腮胡子甩給了爺倆兩個銅錢,起身時對那老爺子說︰「這個丫頭唱得不錯,從明天開始,天天到我家去唱,每天給二十個銅錢。」老爺子本不想答應此事,但是看到這三個凶神惡煞般的面孔,已經到嗓子眼的話又咽了回去,轉念一想,「這二十個銅錢,除夠我們爺倆每天的開銷外還能剩幾個子兒,我們平時轉悠一天也未必能掙二十個銅錢,雖然這胳腮胡子看著不像好人,但今天該給的錢不也給了嗎?街上有得是慈眉善目的,有幾個听我們唱唱呢?也許他們不會做出什麼越軌的事情,走一步,說一步吧。」

隨後就應允了此事,胳腮胡子告訴了他家的地址,告訴他們明天一定要去。

爺兒倆在街上又轉悠了一會,又掙了幾個小錢兒,就回店休息,準備明天應接那個大買賣。

第二天,爺兒倆梳洗完畢,走出店門,直奔胳腮胡子家而來,胳腮胡子家,在西門內路北。

這個宅子,臨街五間房子,靠東首一間是大門過道,大門過道外有一對石獅子把門,迎門是映山影壁,映壁磨磚對縫,映壁中心有一圓形浮雕,雕一挺胸抬頭的肥豬,意喻︰「肥豬拱門」,肥豬左右有一幅磚浮雕對聯,上聯是,「吉星高照平安宅」,下聯是,「福曜常臨積善家」。

那賣唱老者認得幾個字,心里暗暗思忖,「這家主人看著凶狠,可看那映壁對聯也是個積德行善之人。」遂後心里又踏實了許多,老者隨著僕人進了大門往左拐,往右首一望,北屋五間,左右三間配房,僕人把爺兒倆領進正屋,胳腮胡子正坐在太獅椅上喝茶,爺兒倆給胳腮胡子作楫請安,然後老爺子調好弦子,孫女喝口水潤了潤嗓子,就唱了起來,唱了有一個時辰,胳腮胡子說︰「行了。」給了老爺子二十個銅錢,打發老爺子,爺兒倆走人了事。

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了,胳腮胡子在家,爺兒倆給胳腮胡子唱唱,胳腮胡子不在家,爺兒倆就給胳腮胡子的大老婆唱,這樣過了有月余,老爺子爺兒倆天天能得二十個銅錢,過得心里美不滋兒的。心里想著,得虧我當初來了,要不然我們爺兒倆上哪兒去掙這二十個銅錢呢?

原來每天唱一個時辰,胳腮胡子就讓他們走了,而在這一天哪,已唱了兩個時辰,一直到了中午,管家言道︰「今天你們兩個就不要走了,在這里吃飯吧,下午有客人來,下午接著唱,工錢加倍。」爺兒倆下去吃飯,吃過午飯,僕人把爺孫倆又叫到上屋,爺孫倆看到上次在飯館子里見到的那個鷹鉤鼻子斗雞眼,和酷似大煙鬼的兩個家伙,陪著胳腮胡子一左一右坐著,胳腮胡子命令爺兒倆道︰「你們兩個還唱那出蘇三取解。」爺爺調好了弦子,孫女拿好了腔調兒唱了起來,唱了剛有片刻,只見一僕人,慌慌張張進屋,附在那胳腮胡子耳邊耳語幾句,不知說了什麼,只見胳腮胡子「噌」的一下子從坐中蹦起,命令丫頭老媽子全聚到他眼前,厲聲喝道︰「好你們這些吃人飯不拉人屎的東西!吃著我稀的!拿著我干的!不但不知恩圖報!反倒來算計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我的東西!太太的金鐲子讓你們哪個混賬東西給偷去了?趕緊給我拿出來!饒他不死!如若不然!等我一但查出!亂棍打死!扔到南門外去喂野狗!」眾丫頭老媽子看到這個陣勢,一個個低頭不語,瑟瑟發抖,胳腮胡子看到沒有一個招認的,命令管家︰「一個一個挨著個兒給我搜!」

管家搜了半天,什麼也沒搜出來,管家報告胳腮胡子說︰「老爺,他們身上什麼也沒有。」胳腮胡子在屋里走著溜溜兒,轉著磨磨兒邊走邊說︰「難道那副鐲子還能長了腿不成?」說著說著,走到了這賣唱兒的爺兒倆跟前,死死盯住這賣唱的爺兒倆,賣唱的老爺子看著胳腮胡子的架式是懷疑到了他們爺倆頭上,趕緊跪下求饒道︰「大爺您給我們碗飯吃,我們感激還來不及,我們豈能偷您的東西呢?」胳腮胡子,瞪大了雙眼,盯著那賣唱的老爺子吼道︰「偷沒偷東西,你自己說了能算數嗎?」胳腮胡子,遂向管家下了命令︰「給我搜!」管家搜完了爺爺,又去搜孫女,爺兒倆混身上下搜了個遍,連金鐲子的毛兒也沒找到,又去搜爺倆裝行頭的包袱,包袱放在櫃上,打開包袱,管家眼楮一亮說︰「老爺,太太的金鐲子在這兒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