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十二章劉相公閉門學八卦高師兄登門造訪

作者 ︰ 金石聲

忽一日,有一位,從前跟杜師傅家一塊習武的師哥來看望他,這位師哥,在杜師傅處習武時,師傅非常喜愛他,因為他的成績總是名列前矛。他們倆人切磋武藝,劉相公往往敗于這位師哥之手,這位師哥學完武藝,給東鄉一位大戶人家看家護院,今年年初,又經人介紹到州里衙門當差,今天閑暇無事,想起了這位師弟,信步來到臨河,師兄弟倆人,已有幾年不曾相見,免不了要寒喧幾句,然後問詢各自出師後的經歷,師哥的經歷已經說過,劉相公介紹自己,除了在自家私塾教幾個文童又教幾個武童外,今年又拜了一位師傅「王老爺」,在他那里學習八卦掌。

都是習武之人,听說師弟又拜新師傅,學習新的武術套路,出于好奇,他執意要讓劉相公演習一套八卦掌,劉相公道︰「自己學習八卦掌剛剛開頭兒,真正東西還沒有學到手。」師哥不信,非要讓他演練,看看八卦掌是何種風格。

此時,劉相公媳婦,進得屋來言道︰「大哥,飯已做好了,先吃飯吧,有什麼事吃完了飯再說。」

這師哥听到兄弟媳婦緊讓吃飯,再不好纏著師弟演練八卦掌,就隨著師弟進了另一間屋,上炕吃飯。

那年月,來了客人哪像現在這麼方便,家有冰箱冰櫃,裝著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冰鎮啤酒,想吃什麼喝什麼都有,再收入高一點,身不動,膀不搖,想下哪個館子就去哪個館子。

劉相公家,在村里也算個不大不小足不愣兒的主,劉相公媳婦,給哥倆拼湊了四樣小菜,一盤攤雞蛋,一個炒花生米,一個炒油豆腐干兒,一個炒凍豆腐干兒,又從村中小鋪兒打來一銅壺老白干兒在鍋台上溫好了。

劉相公本不喝酒,可今天媳婦也給他斟了滿滿一杯,因為主不吃客不飲,倘若劉相公不領盅喝酒,師哥一人怎好喝酒,劉相公勉強喝了兩杯,已是滿臉通紅,酩酊大醉,可師哥是世面上混的人,喝個半斤八兩高粱酒是臉不變色,心不跳,「白不咋」的事。

師哥雖然喝著酒吃著菜,但他心里還記掛著那個八卦掌,想立馬讓師弟演練給他看,可此時的師弟,雖然是坐在飯桌旁,但是手拄著腮梆子早已進入了夢鄉。

八卦掌是個什麼樣子?現在肯定是看不到了,自己一個人喝酒太沒意思,想抬走人又太不禮貌,何況還沒看到八卦掌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于心實在不甘,正在進退兩難之際,劉相公媳婦進來了,已看出大伯子的心意,言道︰「大哥,您如果現在走了,您兄弟醒來肯定要埋怨我,您現在無論如何不能走,您如果吃好了,就在這兒歇著吧。」師哥本不想走,有兄弟媳婦的挽留,就坎兒下驢,歪在滾燙的炕頭上,一會兒,就鼾聲如雷,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過了半個時辰,劉相公被師哥的鼾聲聒醒,看看太陽已經偏西,劉相公怕耽誤了師哥公事,推醒師哥,讓師哥起來喝水,師哥醒來,睜開眼楮,知道是在師弟家里,弟媳婦問候大哥︰「大哥醒了?」把剛沏好的水放在炕桌上,給劉相公和師哥每人斟了一碗,哥倆邊喝水邊敘些家常,雖然是睡了一個大覺,但師哥還沒有忘掉師弟剛才說的八卦掌,劉相公看師哥這架式,今天如果不給師哥比劃兩下兒,師哥是不會就此罷休的,劉相公把師哥領到後面那棵老槐樹下,給師哥就練起了走樁,師哥看得新奇,不解其意,問道︰「你不斷轉樹,所為何用?」劉相公還在初學,內在深理,還不忒懂,就把大概說其一、二,只听師傅說︰「兩眼看樹,是把樹當作假想敵人,不斷轉圈,練得是腿腳功力。」

哥倆自從在杜師傅那兒一別,已有十個年頭未曾見面,各自武藝是長是進,相互誰也不知,師哥一是酒後高興,二是想看師弟練了八卦掌,武藝是否有所長進,非要邀請劉相公跟他比試比試,劉相公謙讓說︰「我哪里是師哥對手。」師哥說︰「咱哥們還客氣什麼,誰勝誰負,本是一師之徒,又無外人,你就陪哥哥玩一玩吧!」劉相公看實在推辭不過,恭敬不如從命。

師哥,跟杜師傅哪兒學徒師滿之後,先給人家看家護院,又到州衙當衙役捕快,武功從未擱下,武藝比從前是大有長進,而劉相公學徒時也是杜師傅徒弟中少有的那幾個佼佼者之一,出師後練習也從未間斷,而今又學習了八卦掌,功夫自然是今非昔比。兩個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師兄弟兩個說比就比,當下打得天昏地暗,飛砂走石,讓人听了有夸大之嫌,而打得難分難解,卻是恰如其份哪!

師哥原想劉相公不是他的對手,可現在卻打了個不分上下,習武之人比賽場上,哪個不想取勝,他使出看家本領,瞧準空檔,使了八分勁,猛的一拳朝師弟前胸打來,可劉相公卻紋絲沒動,師哥內心驚駭,暗自思忖︰「這小子長本事了!」又運足十二分力氣,瞧準破綻,一拳向劉相公右肩打去,只見劉相公只是稍微趔趄了一下,立馬站穩,師哥驚愕︰「這小子現在了得了!」師哥心急,上去又是一個掃膛腿,人家沒有倒地,倒把自己弄了個趔趄。

等師哥再想打劉相公時,豈料想,此時再也由不得他了。此時,劉相公讓師哥三招兒已過,只見那劉相公左轉師哥三圈,右轉師哥三圈……腳下疾步如飛,把師哥圈在中心,師哥看著劉相公圍著他轉,他怕自己脊背亮給人家被動挨打,不得不隨著劉相公轉的速度,臉朝著劉相公也轉了起來,可劉相公轉的圈大,而師哥轉的圈小,劉相公轉一圈兒而師哥不知要轉多少圈兒,再者劉相公練過這轉圈兒,而師哥沒練過這轉圈兒,轉不多時,師哥自覺得頭昏目眩,眼花瞭亂,分不清東南西北,此時,劉相公已轉到師哥身後,趁他還沒轉過身來,輕輕朝他後背一掌推去,師哥踉蹌幾步幾乎跌倒,劉相公上前一步把師哥扶住說︰「冒犯!冒犯!師哥讓我。」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只剛才一招兒,師哥知道師弟的功夫已深不可測。

師弟剛才只是使了幾分之幾的力氣啊,自己已是這般模樣,如果他要是運足了力氣,自己是什麼後果?就可想而知嘍!

今天的師弟已不是昨日之師弟。

師哥雖已被劉相公打敗,但並無不高興之色,反而拱手為師弟祝賀︰「恭喜師弟,賀喜師弟,今天師弟的功夫絕對在我之上了。」

劉相公送走了師哥,冥思苦想,八卦掌的真正套路自己還沒有學到手,可自己已經有了這麼大的長進,原因何在呢?琢磨來,琢磨去,悟出了些許道理。

經過自己這麼長時間的練走樁,自己整個身體重心已經下移,人的整個身體,就像個「搬不到」重心在下面,如同腳下生根,你怎麼打,他也不倒。可是練武的人,如果練不到家,重心在上面,頭重腳輕,如被人擊打,很容易倒地。

如果拿大的事情來比喻,比如曹操與袁紹的官渡大戰,袁紹曾想出多條計謀對付曹操,但都被曹操破掉,袁軍曾堆土山、築高牆,用箭俯射曹營,曹操命人連夜趕造霹靂車,用飛石摧毀袁軍敵樓,扭轉了曹軍危險的境地,袁紹命人挖地道襲擊曹營,曹操令人在曹營內挖地壕破之。

自建安五年(200年)八月,與袁紹在官渡扎營,相峙到十月,兩月之中,曹操終于發現了袁紹的弱點,帶兵燒毀鳥巢袁紹屯糧之所而獲勝利。

又如劉備為報東吳殺關羽之仇,統兵七十五萬伐吳,而陸遜只帶五萬拒之,陸遜命人登高據險不與劉備正面接觸,待到了七、八月,正值盛夏,劉備命人「依溪傍澗,就水歇涼,把軍營安扎在樹林茂盛的地方,扎營四十余座,連綿七百里,陸遜看到時機已到,一把火把劉備燒得大敗,命喪白帝城。

袁紹擁兵十萬沒有打敗只有兩萬人的曹操,劉備統兵七十五萬,反被只有五萬兵的陸遜打敗了,為什麼如此呢?是因為曹操和袁紹的根基牢固,在軍事上根基的具體表現是什麼,是兵力的數量、質量、領導人謀略的高低。

一方暫時消滅不了對方,那麼另一方就有消滅對方的可能,大仗小仗都是如此,勝也容易,敗也容易,勝敗只在剎那之間,勝敗只在平時功力的深淺。

劉相公悟出了八卦掌之所以厲害的道理,自是愈發潛心苦練,中盤自己已練得十有**,他雖然已經超過了練下盤功夫的年齡,但他不甘心就此罷休,隨著練走樁時間越來越長,他的臀部越來越往下坐。

一日,劉相公到王老爺那里,要王老爺指教,王老爺對他的演練已十分滿意,說道︰「這回我可以教你八卦掌的套路了。」

八卦掌由一式變成八式,再由八式變成八八六十四式,然後又教劉相公八卦劍,八卦刀……由于劉相公走樁基礎打得扎實,所以是練哪兒哪能,學哪兒哪通,武藝突飛猛進。

劉相公練好長時間八卦掌了,但對許多有悖于常規和常理的動作卻十分不解,比如,走起路來為何要腳尖朝里摳啊?劉相公好動腦筋好鑽研,對任何事情好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天,劉相公問王老爺,王老爺說︰「你想啊,如果我們腳尖朝前,我們小腿兒上的「迎門骨」在前面,倘若敵人踢著,肯定弄你個骨斷筋折,如果我們習武養成腳尖朝里摳的習慣,我們小腿外側朝前,那里肉厚,踢一下半下不礙大事,這是其一,腳尖朝里,還有一個好處,形成備戰的姿態,如有機會,伸出腳尖就可勾住對方腳後跟,而此時上面的掌和下面的腳配合,猛一發力,就會把敵人擊倒。」

劉相公恍然大悟,八卦掌玄機莫測,招招式式進可攻,退可守,有著深奧的道理。

轉年三年師滿,師傅臨別叮囑了徒弟幾句話︰「千萬要記住,山外青山,樓外樓,一山更比一山高,在外面萬不可恃勇斗狠,更不要跟僧斗、跟道斗、跟女人斗。」

前幾句話好理解,而後幾句話劉相公好長時間,才理解了內中含意。

僧人、道人,與世隔絕,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如果習武,肯定專心致志,大都會成大氣候,而武藝高強。

而女人的本份是在閨房,習學針織刺繡,如果女人習武,必是對武術奇好,有奇好,必然下超乎尋常的功夫,不練則已,凡是練的,必然超人一等,歷史上的巾幗英雄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都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女英雄。

劉相公理解了師傅臨別時對他的叮囑,知道了師傅對他的良苦用心,對師傅愈發敬重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