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引子

作者 ︰ 金石聲

北京,原有內城和外城,隨著現代文明的出現,外城「已蕩然無存了」,而內城呢?城牆已所剩無幾,九座城門,也只剩下了德勝門和正陽門的箭樓,與正陽門的城門樓。哈

「正陽門」,俗稱「前門」,在老北京城的中軸線上,**的前面,而德勝門呢?在北京城的西北方向。

出德勝門往北走八十五里的昌平地界,有個地方叫「南口」,從南口鑽四十里「關溝」越過世人皆知的八達嶺長城,再走三十里,就到了北京市的延慶縣城。

延慶縣,在大清國時歸直隸管轄,清庭倒台,民國政府成立,一九二八年北伐成功,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取消直隸設察哈爾省,延慶遂歸察哈爾管轄。

現在的延慶縣城,始建于何年何月?又為何修建于此呢?要想知道這些事情,還得從很遠很遠的時候說起。

在浩瀚的華夏土地上,生息著兩大民族,一個生活在黃河、長江流域,以農耕為生,春種秋收,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過著詳和安定的生活;另一個是馳騁在北方廣袤的草原上,以游牧為生,他們驅趕著大批牲畜,追肥美的草原而居,居無定所,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生性彪勇強悍,彪勇強悍的性格鑄就了他們經常要侵擾和劫掠外族。

游牧民族自古頻頻侵擾農耕民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大將蒙恬在北部山脈挖山填谷,修通直道,建造堡壘,修築長城一萬多里,以抵御當時的匈奴。

秦朝二世而亡,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由于匈奴屢屢侵擾漢民族的安定生活,漢武帝時曾多次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征討匈奴。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公元265年,司馬炎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在公元280年,滅東吳統一中國,東漢末年軍閥之間的連年戰爭,消弱了漢族統治階級自身的力量,使西晉王朝從公元265年始到公元316年只存在了51年,後來北方各游牧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佔領了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建立許多政權,再後來,隋文帝楊堅巧奪了北周的皇位,統一了中國,隋朝從公元581年至公元618年只存在了37年。此後中國到了盛唐,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使盛唐轉向衰落,中國經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的五代十國時期而到了宋,宋太祖建都河南開封,史稱北宋,此時的燕幽十六州被契丹人遼佔領,公元1125年女真人金滅遼,又攻破開封城擄走宋徽、欽二帝,繼而佔領中國北方廣大地區,當時在北宋的西北,河西走廊地區已被黨項人佔領,建國西夏,同時在北方草原上又崛起了另一支游牧民族——蒙古族,蒙古族的首領鐵木真(成吉思汗)帥蒙古鐵騎于公元1226年征討西夏,1227年滅西夏,在滅西夏之前鐵木真病死,鐵木真三子窩闊台即汗位,于1234年滅掉金,鐵木真之孫忽必烈于1260年在「開平」登上汗位,1271年遷都燕京(北京),建國號元,1273年元軍大舉進攻南宋,1279年滅掉南宋。

元朝末年,皇權帝位爭奪越演越烈,統治者已顧不得人民是死是活,終于暴發了一起又一起農民起義,公元1368年朱元璋繳滅群雄統一了中國南方,在南京立都,國號明,命徐達帶幾十萬大軍直撲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元朝皇帝棄城而走,朱元璋統一了中國。

朱元璋死後,其四子「朱棣」與其佷「朱充文」進行了四年的「靖難之役」朱充文敗,朱棣自立為帝,年號永樂,永樂皇帝在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

從此之後,北京就成為了被大明王朝驅趕到漠北草原上的蒙古人侵擾的目標和重心了。

北京北部橫躺一道大山,叫「軍都山」,軍都山南北向有條大山溝叫「關溝」。

溝中有個關口叫「居庸關」,「居庸關」像一把鎖鎖著北京的門戶,這把鎖一旦打開,北京就有城破而國亡的危險了。

歷史上這樣的事件屢屢出現,遠的不說,咱們就從遼代說起吧。

遼代有五京,南京叫「析津」,就是現在的「北京」,遼「天祚帝」駐蹕于此,「天祚帝」派精銳部隊把守居庸關,待金兵臨此關時,恰逢,山上石頭滑坡,砸死守關士兵,居庸關破,遼亡。

遼亡,金在北京建都叫「中都」,金在立國一百一十九年期間,蒙古人曾兩次沖破居庸關,一二一一年,蒙古人在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帥領下直驅居庸關,金人曾化鐵水澆鑄居庸關城門,在居庸關左右兩翼的山上布置了像鹿角一樣的鐵蒺藜連綿一百多里,派精銳部隊把守,元太祖鐵木真行至居庸關前,問手下如何破關?大將「札八兒」回答說︰「由此往北,黑樹林中,有一小道兒,只能容一人一騎通過,如果派一支人馬,人餃枚(形如簪,兩端有帶系在脖子上,餃于口中以防喧嘩,暴露目標。)、馬摘鈴、不舉火把、模索前進,一夜之間,可越過崇山峻嶺,第二天黎明可到達平地,然後快步行進到居庸關背後的‘南口’,奪取‘南口’,從背後進攻居庸關,可破關。」元太祖鐵木真听此話有理,遂派「札八兒」帶領一隊人馬在當天夜里,依「札八兒」所獻之計越過崇山峻嶺,黎明出現在平地,疾步行進到達「居庸關」後的「南口」,擂鼓吶喊,「南口」守軍措不及防還沒醒過腔來,南口已落入元軍「札八兒」之手。而「札八兒」馬不停蹄逆關溝而上,眨眼來到居庸關背後,此時元太祖在居庸關前攻打,「札八兒」在關後攻打,居庸關內守軍見自己月復背受敵,兵無戰心,頓時大亂,遂後關破,

「居庸關」失。元軍大隊人馬越過「居庸關」,包圍北京這座孤城,恫嚇金「心髒」中都,後劫掠財物而去。一二一三年,蒙古人又陷居庸,包圍中都(北京),使金不得不獻上金錦、美女、馬匹,以求和。

兩次蒙古人闖過居庸關,包圍中都(北京)使金不得不遷都汴梁。金遷都汴梁二十年後而亡。

元得天下後立北京為「大都」,在北方「開平府」還有一「都」叫「上都」,元開國之初,元朝皇帝在春暖花開時,從「居庸關」出,到「上都」度夏避暑,而在草木枯黃時從「古北口」回北京過冬。在元統治不到一百年中,曾有三次元朝叛軍攻破「居庸關」而危及元朝統治。

在「兩都」之戰中,元泰定帝之佷「王禪」軍破「居庸關」和「燕帖木兒」軍曾激戰于現昌平西南的紅橋(現名「橫橋」)。

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公元1364年),蒙古首領「孛羅帖木兒」闖過「居庸關」在」清河」扎營,跟「順帝」索要右丞相「搠思監」資正院使「樸不花」二人,元順帝不得已交出二人。「孛羅帖木兒」退兵。同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和「禿堅帖木兒」再度率軍攻進「居庸關」,脅迫元順帝對其兩個封官加爵,從而掌控了朝廷大權。

明崇禎十七(1644年)年,李自成從宣化進懷來至延慶從「柳溝」越過長城關隘,逼「居庸」後翼,克「居庸關」直搗京師使明朝滅亡。

拿下「居庸關」在某種意義上講就等于拿下了北京。而從北來的游牧民族襲攏「居庸關」有兩條路線。

一條是從「張家口」而來,一條是從「獨石口」而來。

從張家口」而來的敵人到老「懷來城」後,渡過「媯河」,直逼居庸關。從「獨石口」而來的敵人出懷來北山口奔土木,沿「媯河」逆河而上到達現在的延慶城,或揮師南下,再逼居庸關,或揮師東進永寧、四海一線,南下搗京師。延慶縣城之地,戰略地位顯赫,是兵家必經之地,如果在這里築立城池,屯積軍隊,一可以阻擊南下居庸關之敵;二可以攔截東去永寧之敵;三可以截擊從永寧方向下來進攻居庸關之敵。

永樂二年(1404年)在此處設立隆慶衛,所謂「衛」就是屯兵防衛之所在。

永樂皇帝「朱棣」在未登基之前曾多次征戰漠北,在登基之後又多次巡視關外,他倍感隆慶衛這個地方戰略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永樂十二年三月(公元1414年4月)命在岔道城北二十里處設立隆慶州,建立城池(岔道城北二十里立隆慶州是清代學者顧炎武昌平山水記中所說,實際兩地距離現為二十五里)。

為何叫隆慶州?皆因歷史上曾有一位皇帝生在這里。

延慶,人文源遠流長,有物可考的,上至新石器時代的炎黃二帝,有史可查的早至「春秋」。秦時亦建有居庸縣、上蘭縣,唐末在這里曾置儒州並置縉山縣,元時延慶之地亦是縉山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三月丙子,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出生于縉山縣香水園,仁宗繼位後于延佑三年(1316年)升縉山縣為龍慶州。

元末明初,延慶地界戰事頻繁,洪武四年,關外(居庸關外)居民南遷,龍慶州廢。

在《明太祖實錄》卷一四九有記載︰「永樂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慶)當要沖而土宜稼穡……,改為隆慶州」。永樂皇帝在延慶復置州治,取用何名,因前朝此地為龍慶州,叫著便捷,但龍慶是元仁宗為感恩他是在這里出生的把縉山改為龍慶,明朝推翻元朝,不能後朝再尊崇前朝皇帝,遂把龍改成了隆,雖還是隆(龍)慶州,但是卻只是音同但卻意不同了。

「隆慶」取「隆盛吉慶」之意,到了嘉慶四十五年,嘉慶皇帝「厚熜」駕崩,其三子「載垕繼位,取年號「隆慶」,而「隆慶」州名與皇帝年號相沖,為避諱皇帝年號,隆慶州名改「隆慶」為「延慶」。

延慶在明清兩朝曾為州,莊戶人家趕集上店進城辦事都說進州里去。

明清兩朝州上面是府,而州下面管著縣,延慶州下轄永寧縣,永寧縣在州東四十里,也是永樂十二年所建。

一九一一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華民國,舊時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的時代已經過去,延慶的戰略地位相應減弱,到了一九一三年,民國政府改延慶州為延慶縣,永寧縣取消,地面劃歸延慶縣管轄。

到現在,延慶縣的始末由來您應該知道了。

從延慶縣城往東奔永寧這個方向走八里是八里店,如果不往永寧這方向走,而偏南也是走八里就到了一個小村,這個小村的名字叫「臨河」。臨河、臨河,顧名思意,這個村子應該挨著一條河,在這個村南一里多地有條東西流向的河,叫媯河。

媯河,歷史久遠,「新華字典」上這樣解釋,「媯河,水名,在北京市延慶縣」。史記上有這樣的記載,「舜飭下二女于媯汭;舜,冀州之人也;舜居媯汭。」

據以上四條信息推斷,四千多年前我們的先祖「舜」應該生活在媯河邊。

人說延慶水倒流,就指的媯河水,水能倒著流,听起來好生怪異,好似「天方夜譚」,如您不信,我在這里給您「說道說道」,您就會恍然大悟、豁然開朗,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中國的江河大多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流,為什麼這樣?這是因為中國的地勢總體是西高東低,或北高南低,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走向,而延慶的地勢東高西低,地面有水,自然是由東向西流了,看慣了河水由西向東流的人,猛一看由東向西流的水很是納悶,這水怎麼倒著流啊?

媯河的發源地,是東距延慶縣城二十八里的黃龍潭(上磨村)。人說虎穴龍潭,虎住洞穴,龍住水潭。

听說過的龍潭有五種︰青龍潭、白龍潭、黑龍潭、紅龍潭、黃龍潭。為何龍潭要分青、白、黑、紅、黃?這是由住在那里的龍王爺決定的。據說住在黃龍潭的這位龍王爺金發金須,遍體金黃,癖佑著永寧一帶的百姓。

每逢久旱無雨,附近的百姓都會到這里來求雨,話說有那麼一年,春天沒下一滴雨,已到了五月十三老爺磨刀的日子,天氣還是干楞楞的,沒有一點下雨的跡像,梵香禱告無濟于事,附近的百姓著了急,大家商量要到黃龍潭求雨,求雨要找一位打頭兒的人。

永寧南城遲家的「老爺」在湖南做「道台」,這位「道台」大人帶著從蘇州娶來的姨太太回鄉省親,正踫上這大旱的日子,旱與不旱,這不是他的管區,他吃著國家的俸祿,離他心自然大遠。

自古以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講究等級要匹配,永寧的百姓以為「道台」大人在當地爵位顯赫,跟龍王爺對話,龍王爺肯定不會駁這個面子要賞這個臉,推出代表跟「道台」大人說︰「您帶領我們去求雨吧。」

道台是個熟讀聖賢書之人,自然覺得,百姓的饑苦就是他自己的饑苦,救民于水火,造福鄉里,是他這個讀書人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欣然允諾。

道台回鄉省親,不但帶回了姨太太也帶回了師爺,臨求雨之前,師爺跟道台說︰「您這麼大的身份帶領百姓求雨,如果求得雨來自然風光無限,如若求不得雨,豈不顏面掃地,我給您出個主意,絕對保您此次求雨會萬無一失,求得大雨傾盆。」

師爺偷偷塞給了道台一個小包兒,然後附耳跟道台說︰「如此、如此。」道台听罷,滿心歡喜。

道台大人和姨太太被百姓敲鑼打鼓抬到黃龍潭,大家齊齊跪倒梵香禱告︰「龍王爺大發慈悲之心降甘露于人間!」禱告已久,可依然驕陽似火,看不到一點下雨蹤跡,道台大人並不著慌,從袖口里拿出那個小包,打開小包,把包中的東西,向潭里擲去,剎那間,潭里躥出一丈多高的水柱,頓時陰雲密布、 雷閃電,大雨傾盆而下,平地起水、溝滿壕平,把那位道台大人和姨太太沖得不知了去向。

道台是為民做好事而來,為何反遭此惡運呢?據說,道台亂了天條。

說道台如何亂了天條,還得從那師爺說起,道台臨來求雨之前,師爺塞給了道台一個小包又附耳跟道台說了幾句話,給的是何物?又說的是什麼話呢?師爺原來給了道台一塊虎骨,讓道台在禱告不奏效之後扔到龍潭里。

虎是旱地之王,龍是水中之王,虎有虎的領地,龍有龍的轄區,兩位本來井水不犯河水各不相干,可道台這一舉動,人為的挑起了龍虎之間的戰爭。

話說,這一日,這位黃龍王爺正在水晶宮中閉目養神,忽然間龍宮晃動、搗海翻江,龍王大驚,命值班蝦兵蟹將出去打探,蝦兵蟹將回來報告說︰「有那旱地之王在龍宮前叫陣!」龍王爺听得此言火冒三丈,暗忖,「你不跟你的領地掌管你那一方事物?跑到我這里何干?莫不是想要侵吞我水族的地盤嗎?真是欺人太甚!」不由怒發沖冠,勃然大怒,遂,行雲布雨,使出混身解數要把這旱地之王逐出龍潭,因此,就引起了大雨傾盆、遍地起水。

何時刮風,何時下雨,本有定數,這不該下雨的時候下了雨,追根究源,罪在「道台」,老天發怒,把道台判了死刑。

這黃龍潭代代相傳,是有靈性的,她水源充沛,水質甘甜,咕嘟、咕嘟,不知在這里冒了多少年。從黃龍潭流出的水,流過延慶縣流入河北省的「懷來縣」,流到「官廳」之後,和發源于山西,流經河北省涿鹿的桑干河會合,注入到崇山峻嶺的大峽谷之中,在這里又匯集了溝溝岔岔的溪流,水越聚越大,從現在屬于北京市的門頭溝區流出而成「永定河」。

「永定河」又稱「無定河」,說她無定,是說她桀驁不訓、洶涌澎湃,您看看現在的蘆溝橋,就應該知道當初的河流有多麼蔚威壯觀了。

現在的永定河,由于在河北省懷來縣的「官廳」修起了大壩,那里的一片土地成了澤國,因而過去永定河浩瀚的水面就成了干涸的河床,往日永定河蔚威壯觀的景像現在再也看不到了。

話越扯越長,沒了邊際,拉回話題該說正事兒了,公歷一九一八年,農歷九月初五,早上吃完了飯大家要上工的時候,我母親就降生在媯河邊的一個小村,「臨河」的一個劉姓人家了。

這一年是戊午年,按十二屬相排是馬年,馬生在九月,自然有草有料,餓不死,但馬生在了早起扣鞍子上套的時候,就決定了她這一輩子要受苦受累了。

劉姓在這個村子是大戶,據老人們代代相傳,劉姓人家的老祖宗是多少年前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徙來的。

當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因為連年戰爭,北京周邊人煙稀少,從洪洞一撥兒又一撥兒遷來大批居民,像種子一樣播種在北京周邊的土地上,開花、結果、繁衍、生息。

原來的老北京人,有多少祖藉不是山西洪洞縣的?或者有幾個沒有洪洞血統的?恐怕誰也說不清楚,但凡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來的人世代相傳,腳丫子小拇指甲是分岔的,您看看您的腳丫子小拇指指甲是不是分岔的?就能知道您是不是洪洞人的後裔了。

人說︰「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人生在哪兒就說哪好,雖是窮家破業,但也故土難離。當時官府告示已貼出多日,無一家前來報名,可是上頭又三令五申,限期完成移民數量,急得洪洞縣縣太爺陰沉著臉在內宅轉來轉去,來回走著溜溜兒,夫人緊讓喝水,水不喝,夫人緊讓吃飯,飯不吃,容顏日漸消瘦,這些情況讓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禁不住上前詢問老爺有何煩心之事,縣太爺把實情說出,夫人听罷,眉頭一皺,附在老爺耳邊言語幾句,不知夫人說了什麼,但見老爺臉上愁雲頓去,露出了滿面笑容。

第二天,洪洞縣縣太爺升堂,三班衙役齊備,老爺驚堂木一拍︰「班頭听好了,你帶眾役人到四鄉八鎮,張貼告示,務必在一天之內貼完。」

告示大略言︰

「全體百姓听好,凡三天之內到達大槐樹下者決不搬遷,過時不到者,一律遷走。」

百姓看到告示,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開,各自扶老攜幼齊奔大槐樹而來,人越來越多,第三天,天剛蒙蒙亮,大槐樹下已是人山人海,從四而八方攜兒帶女者仍絡繹不絕,不到午時,大槐樹下方園里余已人挨人、人擠人、水泄不通,來到這里的百姓個個笑逐顏開,慶幸自己已屬于不搬遷之列了。

此時來了大隊官軍,把百姓團團圍住,有一軍官出來宣告命令。

命令大意言︰

「天子遷都北京,京畿地區,地廣人稀,需大批子民拱護京城,今所到百姓即刻遷徙京畿,抗令不遵者,就地正法,大明永樂某年某月某日。」

百姓听罷此令,「嗡!」的一聲炸了鍋,哭爹喊娘,可任憑怎樣哭喊,已經于事無補了。

百姓們在大隊官軍的押解下離開了生他(她)們養他(她)們的土地,他們一步一回首望著大槐樹,大槐樹漸漸的變小了,看不到了;他們一步一回首望著遠處的山嶺,近處的河流,山嶺變小了,河流看不到了,他(她)們流出了無奈的眼淚。前面是什麼樣?他(她)們不知道,前途是什麼?他(她)們不知道……

此時的洪洞縣縣太爺,已經超額完成了移民任務,此任務的超額完成,多虧了夫人的錦囊妙計,縣太爺對夫人自然是千恩萬謝,恩寵愈加。

看來不管什麼時候,干什麼事,都要有個好的賢內助,有了好的賢內助,就會給自己的事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據說,洪洞縣令,因此事辦得漂亮,功績卓著,後來升任知州,再後來升任知府。

放下洪洞縣令不表。

話說大批移民曉行夜宿、忍饑挨餓,受盡了顛簸勞碌之苦,到達了北京附近,按部就班,一家一家安排了處所,分給種子和安家費用,開墾荒地、繁衍子孫,沒過多少年,北京城周圍迅速繁華熱鬧起來。

當年我母親的祖先,和同來的其它人家,就被安置在了現延慶城西南五里的「李四官莊了」。

李四官莊現在有陸佰多口人,壹仟多畝地。

洪武初年,朱元璋無能力掌控居庸關以北的土地,在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把居庸關以北的百姓,三萬五千戶,遷到內地(居庸關以南),以免受元朝後裔蒙古人的劫掠。從那以後,延慶一帶的土地就荒廢了。

一四零三年,朱元璋四子朱棣推翻其佷朱允文自立為帝,年號永樂,永樂皇帝把國都于一四二一年自南京遷到北京,政治、經濟中心由南京向北移了二千二百里,永樂皇帝有能力掌控北京以北幾百里的土地,而且他也需要在幾百里以內有他的子民,于是他就大量往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北的地方移民。我母親的祖先,劉姓人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永樂年間,被遷徙到延慶的。

這里舉目四望,是一眼看不到邊的荒地,再也找不到家鄉的鶯歌燕舞,家鄉雖好,可那再也不屬于自己了,每人都長著一張嘴,長著嘴就得吃飯,人的本能,迫使他們搭起了窩棚架子,燃起了炊火,早起晚歸,過起了野人一樣的生活。

延慶往東永寧、四海,往西懷來、下花園,北有軍都山的一條支脈,南有軍都山的另一條支脈,南北寬有三、四十里,東西長有一百多里,在這方圓四、五百里的大山溝里,風婆婆經過千百萬年的辛勤勞作,不知從哪里搬來了點點塵埃,把大山溝填平,而雨娘娘,從大海中汲取了點點水滴,滲入土地,從黃龍潭溢出,形成媯河,媯河匯集了涓涓溪水成年累月澆灌著這片黃土地,每逢雨季,河上游沖涮下大量腐殖質,到了延慶地勢平坦處沉積下來,這片地,土越積越厚。

這里氣候涼爽,種上土豆,能長小孩子枕頭那麼大;種上谷子,穗子能長一尺多長;高粱到了秋天,火紅的穗子能把秸桿子壓折;玉米秸上掛出車漣漣的大棒子,棒粒子骨質晶瑩,碾碎後就像小站稻的大米粒子一樣,熬起粥喝上一碗,香噴噴,甜漬漬,妙不可言,余味無究。

優良的生態環境,再加上人們的勤勞,收獲總是會有的,年年是大囤滿、小囤流,養起了雞、養起了鴨、養起了騾子、養起了馬、蓋了房子、娶媳婦、生兒生女、生孫孫,劉姓人家在此繁衍了二百二十年。

明政府不但往北京周邊地區移民,而且往全國不同地區都有移民,移民地域十八個省市,四百九十八個縣。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趕走了蒙古人,為了使國家富強起來,制定了許多,使百姓能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的政策,從洪洞縣向全國移民,就是其中之一的國策。

元朝末年饑民遍地,又由于連年戰爭,造成了幾百里無雞犬之聲,朱元璋皇帝出身貧苦,知道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而國家的賦稅錢糧又取之于農民,農民只要有了土地耕種,國家就有了取之不盡的錢財。

朱元璋皇帝認準了這麼一個理,因此從他登基第二年(1369年)開始,就從洪洞縣向全國各地移民,朱允文和朱棣又秉承了朱元璋的這項國策。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在這五十年間大規模移民十八次,移民總數一百多萬。

為何要從洪洞縣移民呢?

山西洪洞縣在晉中平原上,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南有黃河,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雁門關,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民富足、易守難攻,很少受到外界襲攏,因此人口密集。

山西,洪武十四年的人口是403.0454萬,河北是189.3萬,河南是189.1萬,按照人、地比例均算,山西人口密集度相當于河北河南的20倍以上。而洪洞縣是山西人口大縣,所以,從洪洞縣移民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山西,洪洞人口密度大,而在全國各地還有許多走百里無有人煙的地方,于是明朝政府實行了「從窄鄉移往寬鄉」的移民政策。

所謂窄鄉,就是人口密集之鄉,所謂寬鄉,就是人口稀少之鄉。

由于移民的結果,使大明朝的可耕土地數量增加,從洪武元年始,土地面積一年比一年增長。

洪武元年增長770多頃,洪武二年增長898頃,洪武三年2135頃……僅在十一年之中總墾荒面積就增加了1803170頃,可是在洪武元年,全國總耕地面積才180多萬頃,僅僅十一年增加了一倍多耕地。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全國墾田總數為387萬多頃。

土地增加,使糧食產量增加,使政府稅糧收入增加,洪武十八年(1385年),全國收入稅糧,麥、米、豆,20,809,617石(《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七十六)。洪武二十三年,收入稅糧31、607、600石(《明太祖實錄》卷二百零六),洪武二十四年收入稅糧32、278、983石(《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一十四)。

糧食的增加使人口也迅速增加,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國人口59,873,305口。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國人口已有60,545,812口。

糧食和人口的增加,使大明帝國國力增強。

1405年永樂六年六月,永樂皇帝派遺鄭和帶領大船六十多艘,小船一百多艘,大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隨船將士二萬七千人下西洋。所謂西洋就是南亞和非洲西海岸一帶。國家如不強盛不會有這麼大的船隊和這麼大的舉措。

鄭和曾七下西洋,四海之內皆知東方有個大明帝國,大明江山穩固,四海臣服。

朱元璋和朱棣浴血奮戰,絞盡腦汁創下大明鐵桶江山,可是到了後來,他們的子孫驕侈婬逸、腐化、墮落、不理朝政,把國事推給宦官裁決,宦官為所欲為,忠臣良將或被排斥或被宰割,使國家江河日下。到了崇禎當了皇帝,崇禎帝雖年輕有為,也想勵精圖治,重整山河,但因大明王朝積腐太深,**成份盤根錯節滲透每一毛孔,崇禎一人之力不支將傾大廈,最後終因李自成的攻陷北京崇禎吊死煤山而亡了。

李自成只在北京呆了四十天(民間傳說,李自成本有當十八年皇帝的命,可是他到了北京後,回味起來世間的食品,哪個也沒有餃子好吃,就命人天天給他包餃子吃,他在北京吃了十八天餃子,就如同當了十八年皇帝),因得罪了明遼東總兵吳三桂,鎮守山海關的明遼東總兵吳三桂發泄私憤,引來請兵入關,從此中國就步入了滿清王朝。

清兵入關,朝代更迭,朱姓皇帝所給予人們的一切,已成為昨日黃花。乍入關的滿清王朝,為獎勵征戰有功的將士放縱「旗人」在京畿各地,跑馬「圈地」,權力和財富經過了重新分配,本是趙、錢、孫、李的土地,一夜之間改了姓名。

延慶離北京有一五十多里地,又隔一道大山,但依然沒有躲過「圈地」這一劫。

李四官莊在媯河南岸,這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延慶平原的中心地段,自然就成了旗人「圈地」的首選之所。

從山西洪洞來的移民,被剝奪了土地,雖然忿怒,但也只能打掉門牙往肚里咽,敢怒而不敢言,誰讓他們的當家人朱姓皇帝「窩囊咂血」呢?誰讓人家「旗人」兵強馬壯、刀槍鋒利,人家是佔領者吶!

乍入關的清人,為了消除佔領者與被佔領者的對立情緒,要求被他們佔領的中原人裝束與他們一致,「發出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嚴令。」于是乎,明朝的遺民們無可奈何的照著清人的樣子,前腦門和鬢角的頭發剃掉了,後腦勺蓄起了長辮子;穿起了長袍馬,農工們,大襟半大襖,免襠褲,富人家的女人大襟立領襖,褲子外面罩著百褶裙,而窮人家的女人只有褲子就沒有裙子了。

只要是改朝換代,都會有一些預料不到和難以承受的事情發生,這些事情,不管你是承受得了,還是承受不了,你都得去承受,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人們經過了一場驚恐、喧囂、煩躁不安和唉聲嘆氣後又平靜了下來。

百姓們該干嘛還干嘛,該種地的還種地,該經商的還經商,該生孩子的還生孩子。

李四官莊這地方經過了永樂以來二百三十多年劉姓幾家人的經營,此時這個村子,已有土地六七百畝,人口五、六十戶,周邊的好地都已墾完,本來這麼多人,這麼多地,日子過得也算溫飽有余,誰知眨眼之間綱常論理已不復存在,自己辛勤開墾的土地平白無故變成了別人家的產業。

人長著嘴就得吃飯,吃飯就得想轍。人們想起了原來誰也看不上眼的河邊、地堰、偏坡、落崗,那些連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重復起了二百多年前他們老祖宗所賣的辛苦,所干的事業。

又過了一百多年,到了乾隆末年,經過從洪洞大槐樹來的移民後裔的辛勤勞作,李四官的土地又增加了二百多畝,有**百畝了,人口也增到了七八十戶、三四百口子。

該墾的土地都已墾完,可人口還不斷增加,使有的人在李四官莊無法生存,不得不挑起行李挑子,背上鋪蓋卷子到外鄉謀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