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十二章教辦主任2、隨堂听課

作者 ︰ 祥雲飄飄F

晚飯後,楊組長和柳校長聚精會神下象棋。英英很客氣地邀請嚴明到她家做客,嚴明以「晚上還有一些事情」婉拒英英的邀請。利用這個機會,嚴明問︰「你來當民辦教師多久了?」「四年多了。初中復讀了兩年一直考不上中師中專,就回來了,去年亂找一個人結了婚……」畢竟是同學,英英夠爽快也夠謙虛。

「我調到紅旗鄉工作後,沒有听說你當了民辦教師。」嚴明坦言,「‘亂找一個人結了婚’,怎麼會,看你的臉色,活得多滋潤!慢慢教著書,等轉正就好了。」

「曉得要等到哪一天!現在生活補貼雖然加了一點,也才三四十塊錢,真不好意思說。哪像你,我們一起讀小學、初中,現在都轉正五六年了。周韋倒是好了,他參加中師自學考試取得了文憑。听說明年就能參加煤縣中等師範學校專門招收的「民代班」招生考試?」

「是的。上級的文件已經下來了,煤縣中師將招收一個班,專門招收符合條件的民辦代課教師去培訓一年,畢業後就是公辦教師了。好好努力,你基礎好,不會有問題的!」

「但願如此。」

多年未見,曾經的同學本來有很多話很多問題要說要問,但初中的男女同學之間似乎沒有多少話題,不像男同學之間那沒完沒了的諸如誰誰誰暗戀著誰誰誰,誰拼命讀書就是考試不行,別看誰平時不怎麼努力,考試成績卻不錯

在馬鞍小學呆了兩天,楊組長和嚴明他們對七位教師進行隨堂听課,之後一一作了評價。

嚴明他們通過對六位教師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了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然後集中全體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同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期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隨堂听課評價法是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效果的最主要方式,六和鄉教育組開展教研活動主要采取這種方式。盡管課堂教學評價在向專業化、系統化、量表化、量化和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不過,由于隨堂听課評價法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形式。其特點之一是評價者相對具有較高課堂教學水平,評價意見中肯、具體、有建設性;之二是隨堂听課評價法相比于量表法,自由度比較大,容易實施,也有利于發揮。

楊組長具有多年的教學和學校管理經驗,嚴明和師訓、成教專干也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他們對老師們的評價是客觀、具體、有建設性的。

更主要的是︰他們都希望徹底改變六和鄉教育管理散亂,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得過且過,沒有憂患、競爭意識的現狀,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通過多年的教學和教研實踐實踐活動,嚴明認為隨堂听課評價,必須堅持這樣的原則,以免胡亂評價,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隨堂听課評價本著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實話實說是體現評課者責任心的問題,也是給被評者學習的機會,不可敷衍了事。不能只听課不評課,這樣不僅執教者心里沒底,听課也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還要防止在隨堂听課評價中出現蜻蜓點水、不痛不癢的現象。不能夠出現即使有的課評了,但礙于情面,評課敷衍了事,走過場,「不說好,不說壞,免得惹人怪」。要打破評課時的虛假評議,只講贊歌,不講缺點,打破發言只有三五人,評議只有三言兩語,評課冷冷清清的局面。

堅持零距離的原則。應該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听課和評課氣氛,作為听課人員,評價者要特別注意評價對象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應該讓評價對象意識到這是一個學習和反思的機會。同時隨堂听課和課後的信息反饋也應該建立在評價雙方的積極配合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

堅持針對性原則。評課不應該面面俱到。對一節課的評議應該從整體上去分析評價,但絕不是不分輕重、主次,而是需要有所側重。應該根據听課目的和課型,以及學科特點,突出重點。應就執教者的主要目標進行評述,問題要集中明確,既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膽提出改進意見。

堅持激勵性原則。評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勵執教者,而不是一味挑毛病,是要讓執教者听了評課後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對以後的教學更有信心,更有勇氣,而不是讓他對自己的教學失去信心,甚至于懷疑自己是否是教學的這塊料。在具體操作時,應該充分肯定執教者的優點和長處,對于其存在的不足,也應該讓其有解釋和申辯的機會,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時,能夠給出明確的應該如何做的信息,不能只破不立。

听課是復雜的腦力勞動,需要評價者多種感官和大腦思維的積極參與。同時評價者要想獲得理想的听課效果,在听課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要仔細觀察。由于課堂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僅在于教師講了多少,更在于學生學會了多少。所以听課應從單一听教師的「講」變為同時看學生的「學」,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結合。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听課也是看課。

具體听什麼呢?首先听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語言,仔細思考評價對象是否講到點子上了,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其次是听評價對象講得是否清楚明白,學生能否听懂,教學語言是否簡潔清晰;三是听評價對象的提問和教學啟發是否得當;四是听學生的討論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否恰當、富有創造性;五是听課後學生的反饋。

看些什麼呢?首先是看評價對象的精神是否飽滿,教態是否自然親切,板書是否合理,運用教具是否熟練,教法的選擇是否得當,學法指導是否得法,實驗的安排及操作是否合理,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處理是否巧妙……即看評價對象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其次是看學生︰觀察整個課堂氣氛,學生是靜坐呆听、死記硬背,還是情緒飽滿、精神振奮;觀察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是否積極、思維是否活躍;看各類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看學生與教師情感是否交融;看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即看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

還有,詳細的听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應全面、具體、詳細地記錄情境創設、教師點撥與引導、師生的雙邊活動、教法選擇、學法運用、練習設計、教學反饋、課堂的亮點與失誤等,還可包括听課者的評析與建議。

當然,無論開展何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結果如何都要通過教學效果來體現。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幾個方面是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表現,有了這樣的教學效果,毋庸置疑,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會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

離開馬鞍小學的時候,老師們真誠地希望教育組今後多開展類似的教研活動。

「從教書到現在,我是第一次被听課評課,受益菲淺。今後,我們自己要堅持開展教研活動,否則,我們我們不但不能進步,還會倒退,教學質量根本無法提高!」柳校長一改嘻嘻哈哈的常態正色道。

楊組長也笑著說︰「看樣子,我們開展活動的目的達到了。教育組只是作一些引導,開個頭,主要靠各學校自己長期開展教研活動。只要你們堅持每個學期開展十次教研活動,你就一定能‘成仙’(承先),哈哈哈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