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九章在小河畔3、兄長一樣的章校長

作者 ︰ 祥雲飄飄F

章校長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闊嘴方面,寸許短發黑灰相間,根根直立。十指猶如鋼鑽,粉筆在他手里像繡花針般縴細。一雙翻毛牛皮鞋套在寬肥的腳掌上,走起路來踢踏生風。百公斤重負背在身上行進不徐不疾,猶如年輕婦女背嬰兒。粗獷爽朗的另一面是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嚴厲和精細。他的食量超出常人許多,但喝一口白酒就會臉紅脖子粗。他常常像兄長一樣叫嚴明去喝酒,自己卻吃飯陪著。

二十七歲,只有初中文化的章校長,工作認真負責,他原是水庫小學民辦教師,三年前轉正後調小河小學。妻在家種地,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此前,小河小學只有章校長一位公辦教師。民辦教師是不住校的,放學後,學生和民辦教師都回家了,就只剩下章校長一人守護校園。

嚴明調來後,小河小學就有了兩位公辦教師。章校長將自己的課從周一下午安排至周五上午,這樣,他周五下午沒有課,就可以離開學校回家,下周一上午慢慢從家里騎自行車十公里到學校,不用周日下午就忙著回學校。至少有周六、周日兩天時間在家里種自家的包產地。

嚴明到新學校不久,就購置了一輛自行車。無論風霜雨雪,這輛「金雞」牌載重自行車,一次次伴隨嚴明從學校回到茶花箐家里,再從家返回學校。每次往返,嚴明總是累得筋疲力竭。

雨雪季節,山路崎嶇,泥濘難行,黃色的粘土緊緊「抱」住自行車輪胎,用木棍掏一次,往前移動幾十米又被粘住了……,許多路段甚至要將自行車扛在肩上行進。路人常常笑曰︰人騎車跑得飛快,車騎人咋個這麼慢。哈哈哈!

嚴明從周一上午至周五下午都有課,只能周六回家,周日返校,路途太勞累,無法每個星期都回家。只是後來因為查出母親患了乳腺癌,嚴明不得不每周末都要趕回家看望可憐的母親。

章校長周五下午離開學校回家後,學校里就只有嚴明一人守護,一直到下周一早晨才能見到師生們。黑夜孤燈小河的潺潺流水聲有規律地伴隨著嚴明在無可奈何中度過一個個如期而至的寂寞晝夜……

未到周末時,他們白天為全日制學生上課,夜晚動員青壯年文盲到掃盲班識字掃盲。

嚴明和章校長都是民辦教師轉正的,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外,時時刻刻要考慮如何做家里的農活,為在家帶著孩子的妻子分擔一些重擔。離開家在學校的日子,無法做農活,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找一點柴禾,待干透的時候送回家。

在學生放學後沒有其它工作任務的夜晚,當小山村已陸續升起裊裊炊煙的時候,章校長叫上嚴明到學校附近的山上一起去拾柴禾。如果是春夏,他們就帶上鐮刀繩子,去修磕松枝椏;到了秋冬,就帶上手套,身背篾蘿,去摘青松果。

回到學校常常是晚上九點多了。此時的小山村已籠罩在濃濃的夜色下,偶有暗淡的煤油燈光從洞開的房門中透出,伴隨著農家喂豬「牟牟」的吆喝聲,還有大豬吃食獨佔食槽享受的「 蓬 蓬」聲,小豬吃不到食憤怒而無奈「嘰嘰咕咕」的哀求聲飄過小河,傳人嚴明和章校長耳中。稍後趕豬進圈的「咯進咯進」聲和呼兒喚女回家睡覺的聲音後,小山村慢慢沉寂下來了……

嚴明和章校長還要各自在玻璃罩子煤油燈下做飯吃飯,然後批改作業、備課,之後上床看書睡覺。

在特別寒冷的冬季,章校長渾身冒著熱氣從山上一趟趟往學校背樹樁樹根。嚴明到山上再拼命用力,雙手也被凍得生疼。在農閑時節,章校長已屆花甲但仍然身強力壯的父親也會來學校,父子倆一起去摘松果挖樹樁。

嚴明每個學期末可以用手扶拖拉機往家里拉一趟燃料,聊以彌補家里燃料之不足。而章校長則可以拉一大卡車回家。

人和人的差距咋連找拾燃料這麼點事都這麼大呢!呵呵,這就叫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轉眼間,進入臘月中旬,村民們忙著殺過年豬。質樸的學生家長早早就讓孩子邀請老師們放學後,到自己家里去吃宰豬飯。孩子們拖胳膊抱腿將老師們拽到家里才罷休,他們的小臉上才會露出開心的笑!「今晚在他家吃,我家明天宰,明晚一定要來我家坐坐。放學就來!」「後晚到我家!……」不容你拒絕。

這樣真摯的情景,只有山區小學才會有,才可以看到。

在平時,家長們也會讓孩子將自家種的洋芋或蓮花白不時送一些給老師,聊以彌補臨近周末缺蔬菜的問題。因為每月可以憑糧油供應證到紅旗糧管所購買一次糧油,而蔬菜、香煙、煤油之類只能逢農歷三六九趕街天利用休息時間,走爬山公路到十公里外的紅旗集市采買。通常每次要買足一周的用度,一直吃到蔬菜發蔫,米罐告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