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七章老兵2、抗戰老兵

作者 ︰ 祥雲飄飄F

「營長大爺爺」現在已經八十余歲了,還耳不聾眼不花,只是腰背弓得厲害。天晴的時候,左手提著撮箕,右手拿著釘耙,每天趕著大大小小幾頭豬放養,順便拾一些豬糞、牛糞、狗糞添進自家的茅廁里,種包谷栽蔬菜用。

一個天朗氣清的中午,嚴明拿著鐮刀和繩索去找柴,在村東北的一片草地上,遇到了老人。

「大孫子,要去哪里呀?」大爺爺眼神極好,先問嚴明道。

「去山上找點柴。您老人家在放豬呀!」嚴明答道。

「現在就只能放放豬了。哎,山上的大樹被砍光了,柴也難找了,快要吃生的了!」大爺爺感嘆道,「來,歇歇再去,找柴還早!」

「好!」嚴明找了一處干淨的草地招呼他坐下,從墊背褂衣袋里拿出一盒「紅纓」煙,抽出一支敬了過去。

「不抽不抽。還沒有苦著煙錢呢!」大爺爺幽默拒絕嚴明敬上的香煙。

「剛剛解放的時候,村子三面都是大樹林。那時人不多,就二三十戶人。做飯的時候如果看到火塘里快沒柴了,臨時跑到房屋後面的樹林里揀一抱干柴都來得及哩。那個時候,山上還有「山毛驢」,小孩子在房團屋轉玩耍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會被叼走,丟了性命呀!說也奇怪,解放前這附近的山上經常有「山毛驢」出沒。解放後,沒有看見誰傷害這「山毛驢」,也沒有看見它們的尸體,自然而然就沒有了,不見了。這是年時上出啊!」

其實,近百年來,所有瀕臨滅絕和已經滅絕的動物,它們滅絕的原因幾乎都與人類的活動有關。

古城原本多山林之地,歷史上因冶煉、籌辦京銅致樹木稀少。史載古城的銅冶煉業達到鼎盛時期時,清政府每年額定運往京城的鑄幣用銅為六百余萬斤,因冶煉、籌辦京銅盛于清朝,經年不衰,森林資源損毀嚴重,生態遭受嚴重破壞。

新中國建立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戰火漸漸熄滅,天下日趨太平,人們安心繁衍生息,人口快速增長,生產生活所需林木消耗倍增,過度砍伐林木,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壓縮擠佔了它們的生存空間,使它們的食物減少,生存環境惡化,它們不得不選擇遠遠離開,讓人們自己折騰去,于是自然而然就蒸發了不見了。

天下之大,到處在無序砍伐,真不知道哪里才是它們的家園。

大爺爺說的「年時上出」,讓嚴明想起了︰世上的萬事萬物,其生滅盛衰都是注定了的,順民、老百姓等等字眼。

豐收也罷,減產也罷,順也罷,逆也罷,自古以來逆來順受的老百姓認為都是天意。什麼時候冷他們知道,什麼時候餓他們也知道,什麼時候要發生什麼事情,他們不知道,他們毫無辦法,只有接受的份。

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平時陶二先生很神秘的多次和嚴明講過《推背圖》這部奇書。「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這部奇書陶二先生說他看過,書中的預言詩句多隱晦深奧,雖能背誦書中的部分內容,卻從未講清楚一件事,只知道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對唐朝及以後朝代重要事件的預測,有圖像、有卦象、有讖語。總的一句話就是︰世間的事情都是注定了的。

陶二先生每次和嚴明說起《推背圖》,說者欲極力說明,听者仍雲里霧里。

相信,沒有依據;懷疑,也沒有道理。嚴明半信半疑。

大爺爺一句「年時上出」包含了老百姓多少的無可奈何呀!

在嚴明心目中,眼前這位已不再挺拔弓著腰身的「營長大爺爺」很親切很高大。

他出生于一九零四年,被抓壯丁當了兵,是六和參加過抗戰唯一健在的人。他慈眉善目,布滿老人斑的臉上顯得很平靜。從他身上很難再找到那個當年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熱血軍人形象。

大爺爺曾參加過台兒莊戰役。戰役結束後,除了左手小拇指被彈片削去一小塊皮之外,沒有受到其它傷害。後由連長升為營長,再後來就回了家。

「大爺爺,請您家挨我講講您參加台兒莊戰役的故事好嗎?」嚴明請求道。

「沒什麼講的。死的人太多了!我算命大,稀里糊涂撿回一條命!」「營長大爺爺」嘴上說沒什麼講的,他幽深的目光卻仿佛穿越千山萬水,重新回到那烽火連天、尸橫遍野的戰場……

「營長大爺爺」所在的部隊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六十軍一八二師安恩溥部。

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九日日本侵略軍在台兒莊一線集結了二十九個師團的兵力對我軍陣地發起大規模進犯,中央部隊守軍湯恩伯、于學忠部阻止不住日軍的瘋狂進攻敗潰後撤,台兒莊防線危在旦夕。四月二十六日滇六十軍奉李宗仁急令赴台兒莊馳援湯、于所部。

六十軍早在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就離開故鄉昆明揮師南京抗日前線,後因南京淪陷,部隊轉至湖北孝感、花園、武勝關整訓。接到馳援湯、于所部的命令後,六十軍于次日拂曉按指定地點集結時竟與日軍遭遇。敵以數倍于我之兵力將六十軍圍住妄圖殲之,面臨敵眾我寡之勢,我軍將士未退半寸,由晨至暮,再由暮至晨同敵人展開了拼死搏殺,六十軍終于以慘重代價擊退敵人,把中央部隊失去的陣地奪回。

受到六十軍頑強抵抗的日軍惱羞成怒,隨即用飛機,大炮、坦克和各種火器向我軍陣地狂轟濫炸,再用數倍于我的兵力輪番對我軍發起攻擊,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反復易手……

雖然日軍攻勢強大凶猛,但是我六十軍英勇頑強,前僕後繼,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道鋼鐵長城,敵人始終未能前進半步。

激戰至五月十四日最後離開台兒莊,我軍陣前敵尸如山,血流成河,而六十軍亦以三萬余人壯烈殉國的慘重代價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此時的六十軍師無完師,旅無完旅,團無完團,營無完營,全軍四萬余人僅存萬余人!

戰後,六十軍退下休整補充。「營長大爺爺」不是職業軍人,這一戰足夠了。足夠讓他自豪也足夠讓他害怕再看見血淋淋的戰場,他請假離開了部隊,在撿回了一條性命的同時,也躲開了後來開往東北參加內戰之厄!

听著「營長大爺爺」驚心動魄的故事,嚴明想象著︰一個軍犧牲了近百分之八十的戰士,這是何等的慘烈!他們都是些什麼人呀,是不是也象大爺爺一樣的壯丁?鬼子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呢

嚴明告別了大爺爺,他還要往村西走三公里崎嶇山路,到打鷹山去找一捆柴背回家,這是他今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