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四卷 第六十四章 貴重之禮

作者 ︰ 猛子

十月初四,耶律撒八獻城投降

董小丑、毛軍率虎烈三軍、四軍,怨軍左軍進駐西京內外城,接管城防。

李虎和總帥營依舊留在城外。耶律撒八和西京留守司、大同府及各級府署官員掾屬全部出城,其主要官員則和義軍總帥府進行具體交接。其後李虎和耶律明月在帥帳設宴招待,西京漢蕃官員戰戰兢兢,食不知味,無助地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北府宰相蕭得里底和蕭特末、蕭和尚奴也受邀作陪。蕭得里底坐在那里不吃不喝,神情平靜,泰然處之。

李虎談笑風生,口若懸河,把天下形勢娓娓道來,最後總結一句話,大遼完了,契丹人的好日子到頭了,王朝更迭,江山易主,誰也改變不了了,就算你們契丹人再出一位百年雄主,他也無法力挽狂瀾,最多苟延殘喘,在大漠里勉強支撐,延續大遼國祚死亡的時間而已。

坐在帥帳里的漢蕃官員有北府宰相、西京留守、西京都總管、西京處置使、知大同府事……最小的官都是同知節度使,他們當然清楚目前的形勢。假若皇帝和燕王沒有決裂,大遼或許還有生存的希望,但皇帝太昏庸了,愛惜自己更勝于愛惜國祚,而燕王又太自私了,愛惜自己的聲譽更勝于愛惜契丹人的基業,結果雙方至死都不肯讓步,以致于把大遼直接推進了敗亡的深淵。如今西京已失,五京失其三,而中京又旦夕不保,中京再失,燕京隨即被女真人、大宋人和漢人團團包圍,耶律淳能支撐多長時間,可想而知,所以,大遼的確只能在大漠里苟延殘喘了。

「知道我為什麼不稱王嗎?」李虎忽然問道。

漢蕃官員正有這個疑問,而且這個疑問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當年女真人拿下黃龍府後。完顏阿骨打迫不及待地稱王建國,再往前追溯,漢人李弘起義後也是馬上稱王,唯獨這個李虎很奇怪,他在遼西派駐兩年多,一直不稱王。就連契丹皇帝主動冊封他為漢王,他都拒不接受。

「你有自知之明。」蕭得里底冷笑道,「你和女真人之所以實力懸殊,是因為你一直再為生存而努力,而女真人早在護步達崗之戰後,就確立了東北路為根基,解決了生存問題。現在你雖然佔據了西京,但長城以北在我皇帝手上,雁門關以東在大宋人手上。你僅僅擁有小半個代北,依舊沒有解決生存問題。你不稱王,不是你不願稱王。而是你沒有實力稱王,你羽翼未豐,如果稱王就是眾矢之的,你會像你父親一樣,迅速敗亡。」

「說得好。」李虎笑道,「請問,我何時才能稱「你早就可以做王了。」蕭得里底說道,「如果你答應陛下的招撫,早就是漢王了。當然,你現在受撫也可以,陛下或許願意以西京為藩鎮,封你一個大王。」

帳內的漢蕃官員人人色變,驚恐不安。蕭得里底這句話明白著就是和李虎對著干,純粹找死。

李虎神色如常。依舊笑容滿面。「這是不可能地。我剛才說了。我遼東漢人已經崛起。絕不會再為契丹人賣命。就目前地遼東形勢而言。最好地局面就是三分遼東。契丹人、女真人和我漢人三分遼東。如此既能阻止女真人統一諸蕃。又能為契丹人贏得喘息時間。同時也能為我漢人贏得發展地機遇。另外。還能擊碎大宋人收復燕雲故土地幻想。」

蕭得里底從李虎這句話里听出了玄機。他臉色微變。馬上問道︰「你不打燕京了?」

「我為什麼要打燕京?」李虎大笑。「燕王是我地岳丈。明月就在我地帳中。我怎麼可能去打他地燕京?再說。我打燕京。對我有什麼好處?」

帳內霎時鴉雀無聲。

耶律明月望著李虎。目露感激之色。

蕭得里底、蕭特末、蕭和尚奴……十幾位漢蕃官員目瞪口呆。根本無法理解。李虎千里迢迢跑到西京干什麼?當然是打地盤。稱王建國了。現在他只要乘勢攻擊燕京。和遼西地義軍東西夾擊。成功地機會非常大。他為什麼主動放棄?這個人腦子到底在想什麼。他要干什麼?難道他地目標真地是三分遼東?假若李虎地確有自知之明。對自己地實力和未來形勢發展有清醒地認識。確實要三分遼東。那大遼就有絕對地把握繼續生存下去。

「虎王的意思是……」蕭得里底的口氣突然變了,變得很恭敬,眼里更是露出了祈盼之色。

「燕王做皇帝。」李虎神態堅決,斬釘截鐵,「燕王馬上登基稱帝,否則大遼就完了。」

耶律明月大吃一驚,櫻唇微張,不可思議地望著李虎。他到底是人還是神?為什麼他的想法和爹爹地預測一模一樣?如果他是神,他難道不知道爹爹叫他遠征西京的目的?如果他知道爹爹地目的,為什麼還要眼睜睜地跳進這個陷阱?

蕭得里底和漢蕃官員們也是駭然心驚,大家誰都沒有想到李虎的目的竟然如此簡單。燕王終究棋高一著,在大遼國祚即將傾覆之際,終于力挽狂瀾,而且,一箭雙雕,把帝王之位和國祚基業,牢牢抓在了手上。

蕭得里底心神震顫,悲喜交集。很長時間以來,為了大遼國祚,自己殫精竭慮,心力交瘁,到了今天更是心如死灰,了無生意,然而,就在自己打算一死了之的時候,李虎卻給了自己一個天大的驚喜。盼了多少年了,今天總算看到大遼中興的一絲希望。

蕭特末明白了,明白李虎那天說話的意思了。李虎說要殺契丹人,其意思是指越過長城追殺大遼皇帝,而不是屠殺西京城里的契丹人。李虎要取信于漢人,要信守殺虜復漢地承諾,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追殺大遼皇帝,追殺那些跟隨大遼皇帝的契丹人,如果他能殺了大遼皇帝,他就是漢人心目中最大的英雄。至高無上的英雄。他殺了一個大遼皇帝,結束了舊日的大遼,了卻了昔日地仇怨,然後他又幫助另一個皇帝重建大遼,雙方可以就此結為盟友,齊心協力。共度難關,最終實現三分遼東。

李虎是神,不是人,千真萬確,的的確確是個神。蕭特末對李虎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也對大遼地未來更加擔憂。李虎是頭吃人的老虎,是頭狡詐的狼,他突然要擁戴耶律淳稱帝,要請耶律淳吃一只肥肥地老母雞。其真正的目的不是挽救大遼,也不是三分遼東,而是志在摧毀大遼。志在天下啊。

「這麼說,虎王要繼續北上?」蕭得里底極力穩住情緒,繼續問道。

「當然。」李虎笑道,「我的馬軍已經從殺虎口和鎮川堡方向越過了長城,正在向白水濼展開攻擊。」接著他看看帳內漢蕃官員,問道,「諸位有什麼打算?是留在我這里還是回到你們皇帝的身邊?或者,到燕京去,輔佐你們的新皇帝?」

「去燕京。」蕭得里底急不可耐地說道。「我馬上去燕京。」

接著帳內地漢蕃官員唯恐落于人後,紛紛表態,都要去燕京。這時候說要去大草原找皇帝,純粹是找死,兩相權衡,當然是去燕京擁戴耶律淳稱帝為上策了。

蕭特末、蕭和尚奴、耶律慶紀互相看看,暗自長嘆。李虎太厲害了,手段高明,此計一出。當即把西京地漢蕃官員全部趕走了。李虎兌現了承諾,三個人也要信守承諾,老老實實替李虎賣命,而且還要盡心盡力地賣命,因為假如沒有李虎這個盟友,耶律淳若想力挽狂瀾太難了。只要李虎在西京站住了腳,實力強大了,耶律淳才有中興大遼的機會,等到遼東形成了三分格局。大遼國祚保住了。將來地事就將來再說了。

李虎很爽快,一口答應了帳內漢蕃官員的要求。

「你們暫時待在西京。不出意外的話,燕王地使者馬上就要來了。」李虎望著蕭得里底說道,「你是大遼的北府宰相,擁戴燕王稱帝的事你至少可以做一半的主,所以,你留在我這里,和我們的人……」他指指黃涉、柴雲等人說道,「你們具體商談一下燕王稱帝,接管遼西和平州路,還有如何聯手共抗宋金之事。」

接管遼西和平州路?蕭得里底和一幫漢蕃官員再次吃驚地看著李虎,就連耶律明月的眼神都是匪夷所思。

「我是燕王的女婿。」李虎笑道,「燕王把女兒嫁給了我,還送了一份豐厚的嫁妝,我當然要回報他。我已經決定留在西京,所以我就把遼西和平州做為賀禮送給大遼的新皇帝。」

李虎太大方了,大方地讓人心驚肉跳。蕭得里底和一幫漢蕃官員都知道這份禮物太「貴重」了,貴重得讓耶律淳無法消受。李虎需要什麼樣的回報?

接下來的氣氛就不一樣了,大家突然由仇人變成盟友,不但腦袋保住了,就連榮華富貴都保住了,運氣好得太離譜了。

酒酣耳熱,李虎忽然說道︰「我剛剛到西京來,人生地不熟,一無所有,所以,有件事要麻煩大家。」李虎笑容滿面,眼楮都快眯成一條縫了,「燕王稱帝,諸位都是有功之臣,高官厚爵自然免不了,錢財絹帛想必也是堆積如山,所以你們在西京的東西就不要帶走了,算是對義軍將士的犒勞,你們認為如何?」

還能如何?你既然明目張膽地要搶,誰敢不給?腦袋和錢財比起來,當然腦袋更重要了,何況到了燕京,還不是一樣發大財。一幫漢蕃官員們當即表態,所有財產都捐贈給義軍,都送給虎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