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回馬一槍 第531章 夢回二 真話 一

作者 ︰ 詩君

「「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這回目的名字不說內容,僅念起來都顯得相當大氣,(外人注︰是有曹雪芹的氣勢在)

「「甲戌︰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興一人,即俗謂"冷中出熱,無中生有"也。其演說榮府一篇者,蓋因族大人多,若從作者筆下一一敘出,盡一二回不能得明,則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一人,略出其文,使閱者心中,已有一榮府隱隱在心,然後用黛玉、寶釵等兩三次皴染,則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畫家三染法也。」這個極象曹雪芹的創作筆記!當然也兼是「義務教文」,

紅樓夢如此龐大復雜的架構,如何能從一開始的「無」中生「有」,則「冷中出熱」恐怕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此,冷子興取姓叫「冷」,恐怕也就是此意,

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略出其文,使閱者心中,已有一榮府隱隱在心,然後用黛玉、寶釵等兩三次皴染,則耀然于心中眼中矣。」,這極象曹批,也說明曹雪芹義務教文也是有些不遺余力的,當然也說明當時的文風墮落腌甚至垃圾到何等程度了!

「「未寫榮府正人,先寫外戚,是由遠及近,由小至大也。若使先敘出榮府,然後一一敘及外戚,又一一至朋友、至奴僕,其死板拮據之筆,豈作十二釵人手中之物也?今先寫外戚者,正是寫榮國一府也。故又怕閑文贅累,開筆即寫賈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榮府之速也。」這個也極象曹雪芹的創作和義務教文筆記!

即如「由遠及近,由小至大也」,以及抨擊的「死板拮據之筆」,以及「怕閑文贅累」,更有「是特使黛玉入榮府之速也」!更是直接揭示曹雪芹如此寫法的核心目的!這幾乎只有創作者本身才能如此清晰明了,幾乎一字不差地將所有創作心思在這里寫出!(XX注︰那這個評百分之百是曹雪芹批的了?(外人注︰幾乎百分之百!))

「「通靈寶玉于士隱夢中一出,今又于子興口中一出,閱者已洞然矣。然後于黛玉、寶釵二人目中極精極細一描,則是文章鎖合處。蓋不肯一筆直下,有若放閘之水、燃信之爆,使其精華一泄而無餘也。究竟此玉原應出自釵黛目中,方有照應。今預從子興口中說出,實雖寫而卻未寫。觀其後文,可知此一回則是虛敲傍擊之文,筆則是反逆隱曲之筆。」這個更象是眼明心亮的看官對曹雪芹如此寫法的自己的理解,雖然稍顯羅嗦,但仍然寫得仔細,而且這一段更象是看了前面的曹批後再批的,

「「蒙︰以百回之大文,先以此回作兩大筆以帽之,誠是大觀。世態人情,盡盤旋于其間,而一絲不亂,非聚龍象力者,其孰能哉?」這里又出來「龍象力」,幾乎也可以間接證明至少大部分蒙批是一個人作出的,而這評在前批的基礎上水準再次降低,即由曹批到可能是「大家批」再到蒙批,很明顯水準是呈明顯的階梯狀下降的,

「「詩雲︰甲戌雙行夾批︰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余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這里也是有些亂評,又在亂叫「妙極」,什麼叫「只此一詩」便「妙極」!那其他不用看了?更何況這詩哪里就到「妙極」的程度了,而且又道什麼「雪芹平生所長」,好象和曹雪芹蠻「熟」,這幾乎是脂批的極其標準的嘴臉!

「「一局輸贏料不真,香銷茶盡尚逡巡。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旁觀冷眼人。甲戌眉批︰故用冷子興演說。」姓「冷」的另一種含義,即除了冷中生熱外,這冷又單獨作「冷眼旁觀」解,但是冷子興說的話也只能作部分參考,因此,此詩的不是「妙不妙極」的問題,而是到底是不是能稱「妙」的問題!

當然,如果這里面內含所謂當時社會局面只有旁觀冷眼人更清晰的「意思」,那這詩便是有些「大」,但曹雪芹不大會類似「無厘頭」的以這樣一句詩來包含如此「重大」的意思!否則,便會陷入裝模作樣以及吹牛意婬的路子,(外人注︰哈哈,世人中有人好這個的!)

「「卻說封肅因听見公差傳喚,忙出來陪笑啟問。」這「陪笑啟問」與封肅對甄士隱的態度恐怕形成鮮明對比,這其中也是曹雪芹幾乎每字每詞除了實錄外,都有其或多或少的其余含義的,

「「那些人只嚷︰"快請出甄爺來!"甲戌側批︰一絲不亂。」這個「只嚷」卻也很傳神,即新官上任,其手下自然也很「神氣」,

「「封肅忙陪笑道︰"小人姓封,並不姓甄。只有當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問他?"」這里借封肅同時表明時間,

「「那些公人道︰"我們也不知什麼‘真‘‘假‘,甲戌側批︰點楮妙筆。」這里道是點楮「妙」筆仍然夸大其辭,是脂批的可能性更大,

「「因奉太爺之命來問。他既是你女婿,便帶了你去親見太爺面稟,省得亂跑。"說著,不容封肅多言,大家推擁他去了。封家人個個都驚慌,不知何兆。」顯然這些公差也不知道賈雨村到底是何意,賈雨村自然也肯定不會讓公差得知自己是受了甄士隱的恩,以及自己最終目的是要娶嬌杏的(外人注︰哈哈,是的,這一點賈雨村內心有底明白得很!),

「「那天約二更時,只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什麼事能讓封肅「歡天喜地」,這「歡天喜地」所包含的諷刺便是明顯和強烈的!

「「甲戌側批︰出自封肅口內,便省卻多少閑文。」這也是比較到位的評述,即曹雪芹寫情節的一個甚至是重要特征就是往往借他人之口將事情簡潔而更活靈活現地道出!

「「眾人忙問端的。他乃說道︰"原來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本貫胡州人氏,」「假話」緊接著「胡謅」,還是讓人有些忍俊不禁的,但曹雪芹顯然是以此在進行掩飾,

「「曾與女婿舊日相交。方才在咱門前過去,因見嬌杏甲戌側批︰僥幸也。托言當日丫頭回顧,故有今日,亦不過偶然僥幸耳,非真實得塵中英杰也。非近日小說中滿紙紅拂紫煙之可比。」這里又緊批當時文風,是急批的特征,

「「甲戌眉批︰余批重出。余閱此書,偶有所得,即筆錄之。非從首至尾閱過復從首加批者,故偶有復處。且諸公之批,自是諸公眼界;脂齋之批,亦有脂齋取樂處。後每一閱,亦必有一語半言,重加批評于側,故又有于前後照應之說等批。」這里又是脂硯齋裝模作樣,重點自然是再次突出「脂硯齋」三字,恐怕這姓脂的(外人注︰哈哈)看了之前別人的作的批,再對比一下自己的,自己都覺得有些寒磣,于是這里竟然出此「奇怪」之語!

「「那丫頭買線,所以他只當女婿移住于此。」這個「僥幸」更大了!恐怕這才是嬌杏諧音僥幸的最大原因!

「「我一一將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嘆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這「傷感嘆息」其實可看出賈雨村之假,而賈雨村名賈化,其實是在指賈雨村說的假話是相當之多的!(外人注︰大白紙說不說假話?(大白紙注︰不說!尤其是重要的話,尤其是對自己重要或十分重要或最重要的人!(外人注︰嘻嘻,我代別人問的(大白紙注︰哈哈,其實不如親自來問我哦,會知道一切都是真的!(外人注︰嘿嘿,人家膽小嘛(大白紙注︰…這個,我先抓耳撓腮一番吧(外人注︰哈哈,急了?)))))))

「「甲戌側批︰細。」這個「細」恐怕是在說曹雪芹寫得「細」,而不是賈雨村心細,因為賈雨村之後便有類似「恩將仇報」對英蓮的判葫蘆案!相當于間接將英蓮送進了薛蟠和夏金桂這虎口之中!

「「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甲戌側批︰為葫蘆案伏線。」這個伏線算是較大的伏線,即賈雨村這里明說「必探訪回來」,但之後判葫蘆案時,真正知道是英蓮後,仍然選擇了不作為,可見賈雨村不愧叫「賈化」!

「「說了一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二兩銀子,其實正反映賈雨村之吝嗇,而賈雨村如此慶吝嗇,幾乎也意味著賈雨村之後成為貪官之貪的相當不吝嗇!

「「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傷感。甲戌側批︰所謂"舊事淒涼不可聞"也。一宿無話。」這里也是小小地透露出封肅只顧自己「歡天喜地」,卻將讓自己女兒傷心的事全提了出來!也可小小地再次見證一下封肅是怎樣一個人,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這里還是可見賈雨村如果心中有唯一一個真正尊敬的人,這人非甄士隱莫屬了!

「「甲戌側批︰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這也具備很強的「急批」特征,即此急批也是很可能看過甚至八十回後的甚至原文的,所以這里才如此早早地道雨村是「下流人物」!而且又將當時的人用「連賈雨村這樣的知恩能有所報的人」都沒有了!(外人注︰哈哈,這位急批對當時的社會的不好的風氣和所謂「風俗」可謂是深惡痛絕啊,恐怕還深受其害(XX注︰表示同情,如果將前面講的所有遭遇都遇到過,那可真是夠慘的!))

「「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轉托問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這恐怕是比要報甄士隱更要緊或者說就是賈雨村幾乎是唯一要做的事,即要不是因為嬌杏,如果賈雨村知道甄士隱在此處,還不一定會如此來感謝,

「「甲戌側批︰謝禮卻為此。險哉,人之心也!」哈哈,這是標準的急批!急批還是蠻可愛的,因為他既無私利私名也無陰謀也無污蔑也無誹謗,只是一顆赤誠火熱的心便對當時的各種不平予以甚至最直接的批評乃至批判,雖然有的有些些過,但還是讓人微笑欣賞甚至喜歡的,

「「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攛掇成了,」這里也盡顯曹雪芹對封肅這樣的人看法,「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一力攛掇」,已經描刻到封肅的骨子里!

「「甲戌側批︰一語道盡。」哈哈,這四個字批得精妙!幾乎就是大家批,或者曹批,因為曹雪芹看到自己寫的這里,恐怕也是相當滿意的,

「「乘夜只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哈哈,這里賈雨村能封百金,顯然比之前的兩封銀子要貴重得多,也就是可以說,甄士隱的恩情還沒有甚至遠沒有嬌杏在他心中重!因為之前封銀子給封氏,恐怕也包含嬌杏這層意思在內!

「「外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物事自然與百金和銀子不能相比,而且這里又強調英蓮,便幾乎可以對賈雨村之後判糊涂案作四個字定論,即「以怨報恩」!

「「甲戌側批︰找前伏後。士隱家一段小枯榮至此結住,所謂"真不去,假焉來"也。」這幾乎是極其標準的曹雪芹的創作筆記!尤其是「士隱家一段小枯榮」中的「小枯榮」三字幾乎是標準的創作者的筆法的感覺!

而「真不去,假焉來」的雙關也是極其有趣的!即甄不去,賈如何來?而且也甚至隱含了紅樓夢的一個重大宗旨之一,即整個封建社會的本質之一便是這樣逐漸去真存假的!(外人注︰這才是真正的極妙妙極!)

「「封肅回家無話。」即甄家封家都到此「結住」,且先到這。」

「嘻嘻,當然是真話!」小戒笑道。

「人只有一個人生,」小猴笑道,「說真話還來不及,珍惜還來不及呢。」

「呵呵,那是自然,那是必然。」老沙笑道。

「阿彌陀佛,」小唐笑道,「有情人終要成眷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