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36章 雷霆(四)

作者 ︰ 雲無風

第036章雷霆(四)

桌上的報告只是一份簡報,情況蕭宸不看也罷,因為在這份報告之前,已經先由沈誠傳來了口頭報告,大體是個什麼事情,蕭宸已然知曉。其實王和在吳城的官聲口碑的確不錯,現在忽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吳城百姓有些不明真相的,出來幫王和說幾句「公道話」其實也算不得什麼,畢竟這些話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看,也許也的確算是「公道」,只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罷了。

2000年10月23日,江東省吳城市原常務副市長王和因受賄罪被金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法院經審理查明,1996年至1999年間,王和利用職務之便,先後收受賄賂款共計人民幣1.0867億元、港幣5萬元、美元4000元。從現已查明並經媒體公開曝光的貪官受賄數額上看,王和已然創下新華夏記錄。上億賄金使他坐上新華夏成立以來「第一貪」的交椅,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幾個月前的2000年8月7日,時任吳城市副市長的王和突然被「雙規」。至10月份消息正式傳出,輿論為之嘩然。

人們議論紛紛,將焦點聚集于吳城政壇,其中原因,倒並非王和官當得大、錢貪得多。盡管吳城經濟發達,甚至超過許多副省級城市。但因為早年劃定副省級城市時,吳城還沒有今天的成就,而此後國家一直未添加副省名額。也就是說,經濟成就驕人的吳城仍然只是個地級市,王和也無非是個副廳級官員。至于王和貪賄數額多寡,因為當時案子才剛剛調查,自然無從知曉。就拿其他地級市的貪官來說,少則數十萬數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但在經濟日漸發展、大案日漸增多的今天,人們倒也並不覺得稀奇。

人們最覺稀奇的是,吳城,竟然也出貪官!

就在案發前幾年,全國各地的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的同行們紛紛雲集于吳城,一撥撥前來考察學習當地的廉政建設先進經驗。那麼,吳城的經驗究竟叫什麼?據他們自己的總結,再加上媒體的報道,稱之為「百官共廉」。

報道稱,吳城是一所獨特的干部學校,這里有一套獨特的教育干部的方法,有一種群體性、長期性的廉潔奉公的氛圍,吳城的干部創造了廉政奇跡。

眾多媒體在解讀吳城「百官共廉」現象時注意到了吳城的歷史和文化。吳城歷史上出過不少著名清官,如白居易、範仲淹、況鐘等,他們是後世為官的楷模。古代賢者認為,一切貪污受賄、腐化墮落,皆因不知足而起。讓官員愛鄉、知足、潔身自愛,隨時警示,防微杜漸,是古代吳城政治的得意之處。

吳城政界人士認為,吳城出現「百官共廉」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創設了一套新的廉政制度,其主要著眼點有三條︰一是調整權力結構,削減個人權力,對權力進行制約和分解;二是引進市場機制,讓權力使用的過程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達到合理有序;三是運用經濟手段,調動廣大干部的廉政自覺性。

就在案發的前一年即1999年,某中央級權威媒體還這樣評價吳城廉政經驗︰「近20年來,吳城市出現了一種‘百官共廉’的可喜現象。」——這個「百官共廉」所指的是︰20年來,吳城市(地)委書記中,沒有一人因**問題受到處分;近十年,吳城市的歷任市委書記、市長、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以及下屬各縣級市四套班子的近一百名「一把手」,在任職期間也無一受到過黨紀、國法的處分。

誰能想到,到了2000年10月,宣傳了數年的「百官共廉」神話,居然不攻自破。從此,再也沒有哪家媒體,敢再提所謂的「百官共廉」了!

「王和把吳城害慘了!」吳城市政府一位官員感嘆說,「吳城的形象一貫很好,各種反腐制度比較健全,沒想到竟然發生這種事,竟然有這麼大的漏洞。」

「不出則已,一出就出個大的!」走在吳城的大街小巷,坐在出租車上或茶館中,幾乎每個當地人都知道常務副市長「出事」了。

現實是無情的,王和的落馬,宣告了吳城「百官共廉」神話的結束。

更嚴重的是,正如華共中央黨校一位教授所質疑的︰「像王和這樣大的案子,不可能是單獨作案的。」據悉,王和事發後,吳城城建、交通、市政、公用等部門已有多名官員被「找去談話」或被撤換。「城建、交通就像兩個黑洞,不知多少官員被吸進去。」吳城市一位已退休的人大秘書長感嘆道。

2000年8月7日,王和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吳城市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依法罷免了人大代表資格,並被免去吳城市常務副市長職務。

被人大免去職務,意味著紀檢機關、檢察機關已經初步查實了案情。這是法律程序,不能含糊。從那時開始,有關王和案天文數字般的受賄數額的各種說法頻頻傳出。據說檢察機關在搜查他家時,抄出來的現金來不及點,是用秤來稱的,說有23公斤。幾百萬元,連地板下藏的都是錢。而媒體對王和涉案金額的報道,則有從9000萬元到1.4億元等多種說法,對于這個驚人數字的來歷,社會上也流傳著各種版本。

現在回頭看來,這些傳聞與報道,並非空穴來風,與事實相差無幾。

2000年8月20日,經江東省紀委指定,由金寧市人民檢察院對王和提起公訴。

2000年9月初至9月19日,金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後四次開庭審理王和受賄案。

吳城松陵市的震澤是一個大鎮。它位于江東省松陵市西南部,與江南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松陵市的「西大門」。王和就出生于震澤鎮一個工人家庭。

1996年5月,王和任吳城市常務副市長,除協助任選平市長抓政府全面工作之外,還分管城市規劃、建設、交通、市政公用等13大類工作,兼任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常務副總指揮、吳城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一個鄉下娃發展到今天的吳城市常務副市長,而且分管城建房產這一最有「油水」的行業,在世俗的眼光看來,這應該是一個男人最成功、最有出息的體現。確實,他手里掌握著最能「生錢」、最讓房地產富豪們臣服的金光閃閃的權力。

但是,權力無疑是把「雙刃劍」。這把「劍」能夠體現人生價值、為民服務,但如果使用不當,便會反受其害,被劍刃所傷,甚至亡命于劍下。

王和被判了死刑,命運葬送于他畢生追求、曾經緊緊握住並以此為榮的權力寶劍之下。

1996年王和出任吳城市政府主管城建的常務副市長後的數年,正是吳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和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期。統計資料顯示,1997年,吳城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超過1000億,進入全國前列;1998年,吳城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409億,僅次于京城和東方。其中,城市建設投資從1997年開始就大大超過100億元的數字。而1998年吳城的國民生產總值為2802億。高速公路和城市建設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部分。1998年以來,吳城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包括滬寧高速、蘇嘉臨高速、沿江高速、繞城高速等。1998年,吳城市全年高速公路投資計劃為31.25億元。王和擔任吳城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的指揮長。

由于吳城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幾乎每一項重要工程或計劃均與王和多少有些關聯,並且最終都需要由他拍板或者落實。于是,房產商用金錢專攻他,最終將他轟倒。

經法院審理查明,1996年至1999年間,王和利用職務之便,先後收受吳城鼎立物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某、吳城市華業百福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某、吳城易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某、吳城天熹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某某、吳城市友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凌某某等人的賄賂款,共計人民幣1.0867億元、港幣5萬元、美元4000元。受賄1億余元的王和,以建國以來**金額最高的「第一貪」形象驚曝于世人面前,其單筆受賄金額8250萬元更是創下史無前例的紀錄。

經金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王和案所涉及的五起受賄案件大多與土地和房產開發有關,多筆受賄款都是在征批土地和轉變土地用途的過程中收受的。

檢察機關指控,1996年2月,王和出任吳城市副市長。當年,其子王毅從南大畢業,醞釀開拍賣公司,注冊資金至少要1000萬元。王首次向開發商索賄,就發生在此時,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檢方查明,王以兒子的名義索賄或受賄2000多萬元。

王和在擔任吳城副市長短短三年期間受賄1億多元,平均每天受賄約十萬元。其中有一筆超過8000萬元,成為我國貪官單筆受賄之最。

行賄8000多萬元的事主姓顧,是王和的老部下,原是吳城工業園區某辦公室主任。1996年,正值房地產業抬頭之際,顧便想借機下海經商。顧某打電話給正在省委黨校學習的王和,表示想搞房地產開發。1997年1月,顧某注冊成立吳城鼎立物產有限公司,主營房地產經紀與代理業,經營範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及中介,銷售建築材料、裝飾材料、五金、衛生潔具。王並不含糊,還真的給顧推薦了吳城水利局在園區附近的150畝土地。水利局在上世紀90年代取得土地使用權後一直沒有開發,迫于資金壓力,急于轉讓。王告知顧某,稱可以每畝約7萬元的價格買入辦度假村。經王從中幫忙,並話里有話地告訴顧某︰「這個生意我只給你介紹了。」顧某一听當即表態︰「事成後利潤我們平分。」1997年下半年,根據土地「招拍掛」的新政——超過2年沒有開發的屬于招標拍賣範圍的項目用地,一律由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水利局那塊土地也在被收回之列。但當時顧已買下那塊地,打算向吳城工業園談判索賠。王示意顧以外商的名義向市領導反映問題。顧遂與一家香港投資公司搞了個假合作,然後以這家公司的名義給吳城市委書記寫信,要求對其「度假村」用地作出補償。果然,事情引起重視,市委一位副秘書長被指派調查、解決此事。王和進一步從中協調,使其在土地回收前辦下了土地證。

顧在辦好土地置換手續後,又在王的牽線搭橋下,將90%的土地使用權高價轉讓出去,淨賺1.9億元。1998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顧某到王和家興奮地說︰「那塊土地轉讓後我們淨賺了1.9億元,這全虧你幫忙!」一個月後,顧某告訴王︰「公司賬上的8250萬元全部歸你!」

然而,在1996年至1999年間,通過土地和房產開發大貪特貪的王和,卻給吳城當地的老百姓留下美好印象。在被查前,市民們經常可以看到王在晨練,穿著一條 綸運動褲,藏青色,瓖白邊,款式舊。誰也看不出,這個著裝簡樸的副市長,會受賄上億,而且一次就敢「吃」進賄款八千多萬!

木偶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其吸引力在于不會動的木偶居然會表演出各種奇妙的動作。事實上,它的奧妙之處就在于木偶的身體上隱藏著人們不易看見的細絲線,牽著線的人,才是真正的表演高手!

在反**力度不斷加大,**手法不斷翻新的今天,許多**分子都在用心鑽研**的新花樣。王和不愧為人杰,他鑽研出的**手法之一,便是讓兒子到前台表演木偶戲,而自己則躲在後台牽線,堪稱當今時代的**高手!

王和有個寶貝兒子,名叫王毅,1975年出生,曾是金寧大學工商管理系1993級學生。大學畢業後,先入吳城歐萊雅(華夏)銷售部做銷售主任,1997年1月入吳城市協安貿易有限公司任業務經理,在父親王和擔任吳城市常務副市長一年多後的1997年9月離開,開始經營其吳城富海拍賣行有限公司。

檔案資料顯示,王毅任總經理的吳城富海拍賣行有限公司(簡稱富海拍賣行)成立于1997年10月10日,股東洪薇和施建官各出資250萬元,各佔50%的股份。

施建官,1959年出生,在上述公司成立前為吳城市住房置業擔保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這家公司是吳城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富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是洪薇。洪是王毅的大學同學兼女友,兩人于1999年5月結婚。富海公司成立時,洪薇大學畢業才一年。以洪薇的年齡和經歷,她不可能拿出250萬元注冊資金。

王和挪用公款的罪名,是由其子王毅引發的,問題首先出在王毅掌控的富海拍賣行的注冊資金來源上。1997年春節後,大學畢業的王毅欲開設一家拍賣行,需要大筆注冊資金和業務周轉金。王和找到時任吳城住房置業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陳峰,他是陳的頂頭上司,王和擔任董事長的吳城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又是陳峰所在公司的母公司,陳便從公司賬上分兩次挪給王毅1200萬元公款使用。王和叮囑王毅一旦注冊完畢,就盡快歸還。為了掩人耳目,王毅沒有出任富海拍賣行股東,而是被聘為總經理,以此達到在工商登記資料中隱藏身份的目的。但是,貪心的王毅並沒有完全听父親的話,在注冊完畢後,他沒有盡快把資金還回去,而是用這筆資金迅速地擴大自己的業務。

1998年,根據群眾舉報和紀檢機關的介入,查出陳峰擔保公司1200萬元的專項資金漏洞,陳被傳喚調查,殃及王和,最終東窗事發。

富海拍賣行成立後,其業務囊括了絕大部分的新開商鋪和土地的拍賣,生意異常興隆,幾乎把吳城同城的拍賣公司擠垮。此後的一年間,富海拍賣行的業務總額高達8.1億元人民幣,純利潤超過4000萬元。

富海公司對文物和藝術品的拍賣不感興趣,做的全是「政府生意」。1998年8月,屬吳城工業園區國有資產的五星級酒店「新蘇國際大酒店」要拍賣,原由上海一家拍賣公司承接,後經王親自過問,指定由富海估價拍賣,富海抽取了5%的佣金,僅此一項獲利高達3000萬元。

王和洗錢手法不僅在于讓兒子的拍賣公司獲得了特別多的業務,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己手中分管土地城建房產開發的大權,將「肥水」一一「趕」進兒子的公司里。

王和常用的操作手法是︰某開發商看好地皮——這些地皮通常是原來的農業用地或者工業用地——找到王和,由政府出面收回土地,給土地原使用者一定補償,然後將這些土地的性質轉變為商業、金融、房地產開發用地。這些土地中,一部分被直接劃撥給政府下屬的城建開發公司,由這些公司出地皮,房地產開發商出資金,雙方合作開發房地產,從中漁利;而另一部分則拿出來公開拍賣,由王和事先與開發商商量好,以約定的低價拍賣成交,雙方再從所得利潤中分成。後一種操作手法,成為王和父子的巨大財源。

因而,富海拍賣行對行內競爭最激烈的藝術品、公物拍賣根本不屑一顧,他們只吃土地,業內有人稱之為「土地專賣店」。

富海拍賣行所進行的業務,基本囊括了吳城所有新開商鋪以及除吳城市土地儲備中心外的所有土地和關破企業的土地拍賣。根據富海拍賣行網站的自述,「成立一年來,拍賣成交額累計達到8.1億元」。

吳城拍賣行業一年的總業務量大概在20多億元,由大小28家拍賣行分割,其中土地拍賣總量不過10億元。富海拍賣行基本上壟斷了吳城的土地拍賣市場,他們的收費標準比其他拍賣行高出近一倍。

當地一拍賣行的負責人透露,吳城某項國有資產的拍賣,最初達成了由他們拍賣的意向,最後卻落入富海手中。此外,富海佣金標準可以達到拍賣價的5%,而其他吳城拍賣公司僅能得到2%—3%的佣金。

1998年底,由于開發商的利益之爭,有人給紀檢機關寫信反映王和以兒子之名洗錢受賄,特別是兒子的拍賣公司借用陳峰擔保公司1200萬元專項資金的問題。同時,國家審計署到吳城進行專項審計,審計人員發現,某專項資金中少了1000萬元。而查證的結果是,這筆資金被挪用給了王毅,用作成立公司的注冊資金和啟動資金。審計結果讓王和非常緊張,他急忙叫兒子把錢還回去。好在這段時間里,在王和的「關照」下,王毅的拍賣公司生意興隆,歸還1000萬元資金並不困難。審計結束後,也沒人來追究王的責任。但王和始料未及的是,他和他的一家因此事已經處于有關方面的監視之下。審計結束後,王和安排王毅設法將家中的資金轉移到境外,王毅因此遠赴川南處理相關事宜。王家轉移資金的行動剛一展開,即被發現。王和由此被「雙規」,而王毅亦從川南被帶回吳城。

令人感慨的是,在此期間,王和還有心趁吳城市政府小換屆的機會染指市長寶座,其麾下主要干將,秘書黃平為拉攏吳城各方面具有投票評議權的干部四下奔忙,甚至差點成事。只可惜市委書記蕭宸已經將目光鎖定了他們二人,這二人雖然本事甚高,卻最終難逃法網。

王毅案由中央紀委責成江東省和吳城、梁溪市紀委聯合查辦。王毅一案由吳城市滄海區法院審理。由于王和案沒有如其他各地的**案一般一拖再拖,他兒子王毅的案子也就不會往後拖。相信在王和案審結後不久,王毅案也將開審。另外與王和案有關或者涉案的其他人,也都將一一接受法律的制裁。

作為此次大案的始作俑者,蕭宸當然知道這一棒子打下去,吳城的良好聲譽要受到影響,不過他卻也不擔心這一點,聲譽這東西,不能靠瞞靠裝,還得是有真材實料才是。就如同百官共廉,蕭宸固然也希望如此,但卻不能是表面上百官共廉,實際上百官共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要不得的。

至于手里這份報告,蕭宸卻也懶得看了,這種事情,你越是遮瞞,外界的說法就越多,只有不去理他,才是正理。至于處理辦法,蕭宸卻也早就傳達下去了,並不封禁這篇文章,甚至是類似的文章,只要沒有明顯的詆毀黨政的意思,也都不去理會,不過蕭宸也不是完全的放任自流,卻是聯系上了宣傳部,著宣傳部將王和案對吳城的危害宣傳好,務必讓一些被蒙蔽的民眾知道王和的這些作為對吳城的危害。

蕭宸這邊剛空閑一點,沈誠忽然在門口輕輕敲了敲門,說︰「書記,趙老書記從金寧趕來了,想見兒子一面,您看……?」

蕭宸聞言,不禁沉吟了幾秒,然後道︰「知道了,你給雲新書記打個電話,讓他負責處理此事。」

門外沈誠應聲去了,蕭宸卻是微微一嘆,這位趙老書記,原本是前江東省委副書記,排名是副書記里第一的,也就是江東省委的原三把手,後來到站,在政協主席尚又干了兩三年,這才是徹底退了。只是他雖然退了,在江東畢竟還是頗有根基的,「門人」不少。譬如王和,便是他的老部下。

王和一案,趙老書記自己倒是沒有牽連到什麼,可惜他的兒子趙志剛卻牽連頗深,與王和有相當大的關系。最關鍵的是,趙志剛在吳城做起偌大的基業來,其中王和是出了大力氣的。只是王和精明,幾乎從沒有自己主動出手,而是著秘書黃平出手幫忙,但黃平在外行事,自然是打著王和的旗號,王和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奧妙,再說若不是他王和的關系,黃平又怎麼會和趙志剛有什麼關聯呢?

不過這樣一來,趙志剛倒也算是因禍得福,沒有直接牽連進王和一案,說起來,還算是有一線生機,否則要是被卷入了王和案,恐怕就真的神仙也難救了。畢竟王和案在蕭宸一手發動之後,後面的發展即便蕭宸本人也不能完全掌控,這畢竟是一次轟動天下的大案,蕭宸為了把這件案子辦下來,不僅是省委那邊打好了招呼,省紀委全力配合,甚至還聯系了中紀委那邊的關系,讓中紀委也對此事保持了關注。中紀委既然間接地過問了此案,那此案也自然就沒了轉圜的余地,若是此時趙志剛牽連在內,別說趙老書記一個已經交權好幾年的「過氣書記」,即便是蕭宸自己也沒有回天之術了。

然而趙老書記卻巧得巧是爺爺當年一位故人的長子,爺爺那位故人是位烈士,在建國後南下作戰時戰死,留下三個子女,其中最有成就的便是這位趙老書記,他上面有了蕭老關照,仕途倒也還算順利,加上自身為人也頗清正,倒是平安卸任,卻不料兒子竟然出了這等事情,于趙老書記而言,便有些始料未及了。

但事已至此,趙老書記也是無法可想,畢竟骨肉親情難以割舍,大義滅親這種話說說也就罷了,更何況是針對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他原本就是中年得子,三十多歲才有了趙志剛,對這個兒子寶貝得很,此時要是趙志剛真的就這麼折了,趙老書記怕是也沒有活下去的心思了。萬一真有個意外,蕭宸卻也不好跟爺爺交代。

幸而趙志剛的事情,也算是那種說大就大,說不大也不甚大的事情,左右主要是經濟案,要是趙志剛能把從中得來的不義之財罰回來,蕭宸說不得也只好捏著鼻子幫他一把,盡量給他減免一些罪責,固然蕭宸不會用手中的權力直接干涉司法,讓他們把這件事全給趙志剛攔下來,但卻也不會讓他們用打王和一案的力度來打趙志剛,等他補了罰款回來,多少給他些教訓,判個幾年,要是趙老書記實在心疼兒子,那也只好看看是不是能緩刑一兩年也就是了,多少也算磨礪了罷。

外面趙老書記听說蕭宸只是安排市紀委李雲新副書記引自己去見兒子一面,心里卻也並不生氣,他怎麼說也是曾經身居高位多年之人,這點世故還是懂的,知道蕭宸此時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時自己要是想倚仗一張老臉讓蕭宸抬手放人,卻不怎麼可能,而且也委實讓蕭宸難辦了。雖則說自己在蕭老面前也還有幾分情面,但這情面說到底其實是自己老父一條命換來的,蕭老照顧自己這許多年,也該是差不多了,再倚仗那點情面去找蕭老,只能被蕭老看輕,反而不美,倒不如順著蕭宸的意思去做就是。再則是,蕭宸雖然對攔他路的對手下手頗不留情,可他對其他不甚相關的人卻是還算客氣,或者說是一種手段吧,只要不直接礙攔他,他卻也能得饒人處且饒人,自己拉下臉皮來順著他的意思,按照蕭宸的一貫做法,也該會給自己留點臉面吧?

趙老書記不愧也是多年在體制內模爬滾打的人,一下子又想起這個李雲新,仿佛是東方市紀委那位李書記的兒子,如此說來,跟他卻也還有點香火情面,自己跟他的父親,好歹也是說得上話的,蕭宸既然讓李雲新來,定然會使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此李雲新只要不蠢,定然也就懂得了蕭宸的意思,必不會過于為難自己……

趙老書記在上車前忽然長嘆一聲,蕭老二子只存了一個,不意這孫子倒真是個厲害人物,小小年紀做到如今省委常委的位置,處理這些事情也如此有分寸,日後怕不能成為華夏肱骨?甚至即便問鼎那個位置,也未必沒有機會。兩相比較,自己這小兒子當真是極不成器的了,想當初自己還在位置上的時候就曾想引他進體制內,可這小子卻不知道厲害,只當有錢便是爺,可以肆意逍遙,卻不用被體制內的規則所束縛,卻不知道這華夏數千年來,有錢無權之人,不過是權貴們圈養的羊羔雄鹿,餓時割一塊肉,渴時放一杯血,又哪里得了真逍遙了?且看這蕭宸年不過三十便已是省委常委、吳城書記,他若是看了王和不順眼,哪怕王和曾經做了那許多政績,哪怕王和貴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哪怕王和民間口碑甚佳,不也照樣說倒就倒麼?這般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哪個大商又能做到了?現在的小年輕們讀了點洋墨水,只當這華夏也跟美國一樣,卻是不吃虧不知道腦袋頂上這片天姓什麼了!

市委大院里的蕭宸自然不會知道外面趙老書記心中所想,他此番不出面跟趙老書記見面,也是怕趙老書記愛子心切,真個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來,自己又不好當面拒絕,這才不得已為之,但事情過了,卻也覺得不說一聲不太好,而且吳城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自己即便聯系中紀委幫忙向下施壓的時候也沒有跟爺爺匯報一下,現在想來卻還是有些不妥,怎麼說自己能有這般「輕易」地拿下王和,還是爺爺的威勢在哪里起了大作用,省里那邊的其他勢力才有些投鼠忌器,沒有輕易做出什麼舉動來,否則即便有王昆省長和游靖副書記幫忙彈壓,終歸還是有些麻煩的。

蕭宸決心一下,也就不再耽擱,當即拿起電話打通了爺爺那邊的電話,電話自然還是爺爺的機要秘書楊錦風接的,他一見來電顯示上顯示的是「蕭宸」二字,卻是偷偷松了口氣,蕭老爺子這邊雖然不問事,但不問不等于不知,其實蕭宸的一舉一動,又哪里逃得出蕭老爺子的法眼?更別提這麼大的動靜了。只是蕭老爺子現下心中也不知道是何等打算,居然任憑蕭宸在吳城做出這麼大的動靜也絲毫不聞不問,就仿佛一點不關心似的,只是把蕭宸的行動,跟某些人有過聯系等等事情弄得清楚,看起來倒像是就打算完全旁觀了一般。

但楊錦風畢竟也已經跟了蕭老數年,深知蕭老為人沉靜異常,這些事情光看表面是沒有意義的,蕭老的心思若是那麼容易猜測,那也就不是蕭老了。但楊錦風隱約間還是有些覺察,似乎蕭老是支持蕭宸的舉動的,要不然上次知道蕭宸要按律判王和死刑的時候,就不會只是說了一句「此兒有些剛烈」,卻沒有表示要更改這個主意。要知道按照一般情況,王和即便真是有這麼大的受賄,但他畢竟為吳城做出過不少貢獻,是個能吏,按照我黨傳統,至少留下一條命還是能做到的,判個死緩才是正常情況,如今蕭宸的做法,多少卻是有些出格了。但蕭老沒有駁回蕭宸的做法,那就說明蕭老雖然也覺得「此兒有些剛烈」,卻並不覺得這剛烈有什麼不好,或者說有太大的不好。

只是不管如何,如此大的事情辦下來,蕭宸都只是找了大伯蕭正那邊幫忙聯系了中紀委的幾位領導,卻始終不曾報告到蕭老這里來,楊錦風還是覺得蕭宸有些唐突了,擔心蕭老有什麼意見。固然蕭老愛孫,也不見得能容忍蕭宸這般無視他的存在,萬一蕭老發怒,蕭宸又如何討得了好去?蕭老畢竟上了年紀,日後蕭家的支柱還是蕭正,而後蕭宸,自己若是不能在蕭正和蕭宸的心里留下好印象,特別是蕭宸——即便一時走得比蕭宸高,日後也難免不會有壞事的時候。

有了這樣的心思,楊錦風接了蕭宸的電話就很直接︰「小宸?怎麼這麼晚才打電話來?」

蕭宸呵呵一笑,卻是並不介意楊錦風的擔心,反倒是笑道︰「楊哥不用擔心……我爺爺在嗎?」

「在呢,老爺子正在釣魚。」楊錦風說著,繼續道︰「小宸,這天氣已經有些涼了,你等會兒也勸勸老爺子,別出來釣魚了,冷得慌。要實在不行,我讓人把這池子外面搭個漂亮點的大棚,把溫度恆定一些,這樣也才方便。」

蕭宸自然知道,以楊錦風的身份去辦這件事,而且是為爺爺搭棚子釣魚,東方市委市政府不僅肯定會同意,而且非得當作大事來抓不可,但這話跟爺爺去說,卻肯定是要挨罵的,自己可犯不著為這事情挨一頓喝斥,再說楊錦風心里對此也應該清楚得很,定然也只是這麼一說,心里的意思肯定還是希望自己勸爺爺在這秋天要來的時候就別釣魚了。

蕭宸心里明鏡似的,也就笑著應了︰「這事兒啊,楊哥放心吧,我會勸爺爺的。」

楊錦風松了口氣,便道︰「那我送電話給老爺去,你等下。」

蕭宸笑著︰「嗯,好,麻煩楊哥了。」

「客氣什麼。」楊錦風呵呵笑著,他倒是想跟蕭宸關系越親密越好,最好要和游靖與蕭宸的關系那般親密才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