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變 第三十四章 戰雲密布

作者 ︰ 青年近衛軍

大家多多支持啊,收藏,鮮花和訂閱都不要少。多謝。

戰爭是必然的,因為戰爭是政治的最激烈體現。有利益的地方,就必然有戰爭。

戰爭的啟動,往往是因為偶然。

有的戰爭,經年策動,詳細推演,反復論證,獲得朝野共識,內外贊許,最終水到渠成,因勢利導,進行的也是有條不紊,一戰功成。

有的戰爭則純粹是因為偶然事件,甚至完全徹底的雞毛蒜皮,引起了小規模的摩擦,最終星火燎原,不可收拾。

而有的,則是因為所有正直的人都痛恨的一類人所挑起。

這類人,人神共憤,天地不容。

這類人,世代恥辱,永世不生。

這類人就是內奸!

正在建業城內的百姓還為冬去春來而歡欣鼓舞時,正在朝野上下為了南疆亂平而長舒一口氣時,他們不知道,戰爭的陰雲已經再次密布。

二月十一,一夜之間,故祖大將軍收復的河南四鎮再次淪陷,洛陽,滑台,虎牢,碻磝四鎮太守居然同時開城投降,石勒親率50000大軍進入洛陽!

無奈之下,都督河南諸軍事,鎮北將軍王彥之只好帶殘部退守宛城,卻被迅速貼上的石廣帶人圍住。成皋、崤函、孟津、龍門等雄關全部失陷!石勒部兵不血刃就佔領全部河南地。

同日,壽陽,廣陵也出現了嘩變,好在守將機警,沒有出現大的事端,可是迅速留兵駐守四鎮的石勒親率大軍,直逼廣陵!

天下棋局中,原本中月復部位,我朝最為厚實,可是一夜之間,居然被人生生拔下了這麼大一塊,可以說情勢優劣瞬間逆轉。

很明顯,北疆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嘩變,絕不是偶然,定然是朝中有重臣做內應,其門下于前線大肆弄權,才會造成如此不可收拾的局面。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完,畢竟中月復實地不多,大角才是終極目的。

就在淮泗,河南都一片混亂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只萬人鐵騎正繞過滑台,斜向東南,沿路雄關大城盡皆不顧,兵鋒居然直趨京口!

因為領兵的石虎知道,在京口等他的,有船,有糧,有女人。

而在這時,我還在太學里高談闊論。

上午的演說很成功,很出彩,當我把太學生就該成為國士,就該做能改變歷史的人的思想灌輸給那些太學生們的時候,他們都已經被徹底洗腦了。

誰不想名揚天下,名垂青史呢?誰願意一輩子當幕僚師爺呢?

就是做到了太守長史,又如何呢?

裂土封疆?割據一方?我告訴他們,這些對于我們太學生們太小了,這些人要麼圖財帛,要麼圖權欲,我們太學生圖什麼?我們圖千秋!千秋之後,子孫後代還記得我們,是我們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一番講演,皆大歡喜,庾亮看起來也听得甚為高興,不過,畢竟太學的慣例還是不能破,有些規矩還是要遵守。

接下來,就是祭天,拜師,走完一個繁瑣的流程,最終宣布,我們就是真真正正的太學生了。

按慣例,第一天,不講經史,由太常卿給大家上課,庾亮飽學之士,自然不怕這個,不過看來今天大家一番辯論,讓庾亮心情大好,一樂之下,庾亮決定,今年換個規矩,他先講,然後大家可以各抒己見,就和廷辯一個模式。

大的東西,庾亮動不了,不過這點毛毛雨庾亮還是拿得下來,很快,庾亮也發揚風格,從高台上下來,與大家一起席地而坐,當然,庾亮坐在主位,太學生們分列而坐。

說起真正的學問,那我就比不過這些寒窗苦讀的太學生們了,庾亮從《孟子》談起,語調平和而中氣沛然,舉止優雅而神情自若,著實一副大儒風範。

而這群太學生們,遇到了自己最擅長的東西,當然不再藏拙,紛紛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誓要將自己好好表現一番。

我由于方才表現出色,如今坐在左列最前方,而對面的則是一直給我找茬的小書生,也不知為何庾亮居然讓他坐在那里,難不成他的身份當真高貴若斯?

由于對典籍畢竟不熟,雖然有《洛書》的緣故,我如今記憶力非凡,可是,我卻不願意在這學術的場合來賣弄,這沒有意義,而且,這些讀書人,數十年苦讀,才對聖人之言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不少人還能推陳出新,說出些自己的東西。對于他們,我心里是欽佩而不是鄙夷。

而就在大家相言甚歡之時,一名書僮卻突然小跑過來,悄悄在庾亮耳邊說了幾句,然後塞給庾亮一個竹筒。

而此時,一名胡子都白了的太學生正在高談闊論︰「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依董公之言,民可無不可,故而……」

庾亮依然神色如常,面帶含笑,那小童走後,庾亮將那竹筒順手朝袖子里一塞,和沒事人似的,壓根看都不看。而他依然微笑的看著那個正在慷慨陳詞的太學生,眼神中有贊許,有鼓勵。

不少人似乎長舒一口氣,而我卻只感到心里一陣下沉。

沒有什麼原因,只是一陣強烈的不安,讓我忍不住盯著庾亮,想從他臉上找出點什麼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變最新章節 | 玄機變全文閱讀 | 玄機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