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754章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6-11

「中原打的還真熱鬧!」看了從幽州傳來的關于中原諸侯之間的征戰,司徒亮等人無不感嘆道,「看來,我們一統北方,讓各個諸侯的壓力都很大啊。浪客中文網否則,也不會讓這些原本停止征戰的諸侯,在我們西征之後,立刻就開始亂戰起來。」

張元靜笑道︰「他們的壓力豈會不大?就等于拿下了大燕的二分之一。再加上我們先後在北面開疆拓土,擴充了三州之地。還狠狠的教訓了突厥人,讓他們退而臣服。我大趙,完全可以全力南下了。」

「這些諸侯要是不緊張才怪,特別是那些小諸侯,更是心中急切。在我們設計分割;額雍軍,大軍西征之後,也是他們這些諸侯最後掙扎的機會,他們豈能不抓住。」

司徒亮感嘆道︰「昔日雍軍,齊軍,與我大趙旗鼓相當。現在,齊軍已經衰敗,雍軍更是一分為三,都已經成為歷史。兩個僅有的,有能力與我們相提並論的大諸侯,已經不復存在。就算他們再如何掙扎,也無力改變我大趙橫掃天下之勢。」

「海軍第三艦隊此次的表現不錯,以瓊州島為根基,趁亂佔據交州東南的廣州府和周圍兩府之地,讓我們在遙遠的南線也開闢了新的轄區。」對于軍人出身的李塵風而言,他更在乎的是將士們的表現。

趙詢也點頭道︰「確實,第三艦隊此次表現的很好。現如今,齊軍趁著雍王分裂,蜀王當政,內部不穩之際,開始反攻交州。讓交州之地又重新進入戰亂之期不說,還引發地方土人和盜匪紛紛四起。第三艦隊趁此機會,佔據廣州府之地,不僅是保證了海商在南方修整的港口,讓我們佔據了這個南方最繁盛的海港。更是能不斷的吸引交州之地的流民,入我大趙。」

張元靜笑道︰「主上有所不知,這瓊州島在最開始我們佔據之時,需要從北方本土運輸人口,作為開發和站穩瓊州島的居民。現在,瓊州島已經是人滿為患了。此次,第三艦隊不僅是為了向主上回報軍情,也是瓊州島撫民使向主上求助,如何安頓這些百姓。通過海船向北遷移,有些不合算,當初可是花費力氣從北向南遷移,現在……」

趙詢搖了搖頭,看了看地圖,指著瓊州島東部偏北,江州東部海域說道︰「那這里呢?這里現在歸誰統轄?」

張元靜看了看,道︰「琉球群島?恩,主上之意,我們拿下這里?這些島嶼,倒也能安置不少人手。其中,尤其以琉求島為甚。」

趙詢與其他人看的更多,這琉球群島,自然是日後的台灣島加上北部的琉球島嶼鏈。現不說這島嶼日後在華夏人心在的怨念,就是這偌大的琉求島,趙詢也不能放過。這琉求島,足以安頓幾百萬人口,更可以作為海軍海港和海貿海港。

原本在趙軍海軍南下之際,趙詢就準備打這個琉求島的主意。只不過忙著琉求島距離江州太近,又位于揚州東南部,距離齊軍本部極近。此外,這里還是揚州海軍的海港,與江州東部遙相呼應,卡住南來北往的海船,收取賦稅。這里,是齊王慕容成的命/根子,趙詢深怕一不小心將齊王激怒,要率先與自己一較高下,那就對自己原本的規劃不利了。

而現在的局勢,則與當初大不相同。江州成為齊軍和蜀軍爭奪的混戰之地,而揚州海軍,也在去年,被自己麾下拉走了三分之一。剩余的,也在揚州北部和徐州東部攻擊楚軍。先不說勢若的揚州海軍無法與自己麾下的大趙海軍相比,就是能與自己麾下大趙海軍一較高下,慕容成也不會在此刻與自己交惡,跟更不會交戰。

現如今的慕容成,北面是楚軍入境,江州東南方則是蜀軍殺入,處于兩面受敵的窘迫地步,如何還敢再招惹一個大敵?

「主公想要這琉球群島?不錯,這里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護衛在大陸外側,與瓊州島一起,成為陸地的外部守護網。拿下這里,不僅能安頓我們在南方收納的流民,更是對日後攻伐東南沿海地域,有著很強大的作用。」在趙詢的燻陶之下,趙軍上層的官員,也都明白海軍的重要性,明白向外擴張的重要性,更明白這個世界有多大。

「不過,雖然齊軍海軍勢弱,但在這琉求島之上,定然有齊軍的海軍和陸軍將士駐扎。單憑第三艦隊,只怕很難拿下這里吧。此外,我們還要顧忌慕容成的態度和其他諸侯的反應。」

李塵風沉聲道︰「單靠第三艦隊,想要拿下琉求島,確實難了些。但是,拿下這里,對我們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所以,就是讓駐扎在青州東部的第二艦隊行動,也是值得的。」

頓了頓,李塵風又道︰「雖然此舉會讓那些諸侯有所猜忌,但是,我們攻打的是海島,是孤懸海外的島嶼,並未向各個諸侯轄地出兵,他們不會太過在乎我們。我們出動海軍,所有人都應該清楚,海軍的戰船無法爬上陸地。就算是對他們沿海地域有威脅,但現在他們更在乎的應該是攻打其他諸侯,擴大自己的轄地,以擴充實力。」

李塵風所言,徐鄴、魏子林都表示贊同。

趙詢笑了笑,道︰「何須如此麻煩,何須動用軍隊?據我們所知,現在齊軍的境地並不是怎麼好,兩面受敵,且楚軍佔據揚州東北四府有越來越穩之勢。齊軍擁有強大的軍隊,雖然現在轄地少了半數有余,但其麾下精銳卻並不少。而制約齊軍強大的不是別的,是後勤。」

司徒亮眼楮一亮,道︰「主上之意,我們用糧草物資來換取琉球群島?」

趙詢笑道︰「不錯,琉球群島除了主島琉求島之外,其余的並不為慕容成所重視,而琉求島上的居民,也並不是很多。或者說,琉球群島之上,慕容成並未遷移太多的居民。其上的居民,還多為在大燕賦稅日益加重,以及戰亂之後逃難的居民為主。」

「齊軍佔據琉求島,除了作為海軍港口之外,更多的則是收取過往海商賦稅。但現在,齊軍海軍勢弱,且齊軍海軍忙于對楚軍大戰。而來往海船,多懸掛我大趙旗幟,齊軍根本不敢肆意妄為。」

「可以說,現在的琉球群島,對于齊軍的重要性,遠遠沒有數年前那般重要。現在我們看上這里,他又不願與我們死戰。即如此,何不用此換取一些對他有益的東西呢?」

張元靜微微點頭,道︰「以齊軍現在的境地,對于我們用物資交換琉球群島的條件,應該會答應。畢竟,要是交易了,就能獲得他所需要的物資。如果不,不僅一點東西得不到,還會讓他齊軍損兵折將。」

「對我們而言,不僅僅是拿下琉球群島,安頓居民,佔據整個東南沿海的控制權。更重要的是,現在齊軍勢弱,只怕難以擋住楚軍和蜀軍的聯合攻擊。我們以物資交易給齊軍,也是為了加強齊軍的實力,還讓他與楚軍和蜀軍戰的更狠。」

趙詢嘆息道︰「其實,我們如此做,傷害最大的還是南方諸侯治下的百姓。」趙詢此話倒是不假。趙軍現在的策略就是穩定趙軍治下,向外擴充,而見不過中原南方之地,放任諸侯互相征戰,直到彼此實力銳減,打到無力可打為止。這對于趙軍而言,是大好事,是很好的策略。但對于南方諸侯治下的百姓而言,則就是苦難的加重。

張元靜急聲道︰「主上無需為此而愧疚,說道對百姓帶來的苦難,其實不是我們,而是各地諸侯。如果年初我們直接揮軍南下,那南方諸侯勢必會聯合起來對抗我軍。就算不能聯合為一個整體,但也會形成兩三個打的聯盟,遙相呼應。」

「而我大趙由東向西,都會面臨南方諸侯的攻伐。如此,在我們不能急速拿下南方諸侯治地,那麼,整個天下勢必會形成南北對戰之局面。南方諸侯也不會再彼此相斗,反而會進入發展階段。到那時,南北對峙的形勢,必將持續很久。如此,無論對于南北百姓,都是一個更大的苦難。」

「我們如此做,雖然對于南方百姓而言,是做看其苦難的加重。但,這必將不會持續很久。等到日後南方諸侯勢弱之際,就是我們北方趙軍清掃天下之際。到那時,再減輕南方百姓負擔,也是解救他們的最佳良方。」

「而且,南方百姓又不屬于我大趙管轄,他們現在,該痛恨的是那些諸侯,根本責怪不到主公身上。」

司徒亮、魏子林等人也連聲說是。他們都不希望趙詢因為過分的憂慮百姓,而更改了現在的策略,這對于將來趙軍一統天下極為不利。

趙詢笑道︰「我也不過是如此感嘆罷了,對于我大趙的既定策略,除非逼不得已,本王是不會更改的。你們說的沒錯,現在的苦難,只是暫時的。一統天下,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現在,我們還是繼續這西域之戰吧。雖然拿下了五分之三的地域,但仍有半數西域國家尚未臣服,仍有幾近半數的地域,仍未被我大趙統轄。」

司徒亮沉聲道︰「主上,說到西域南部,現在還是有好消息的。與舊龜茲國臨近的四個小國,都開始與我們接洽,願意臣服主上,願意將國土融入大趙之中。」

「哦?」趙詢微微一笑,「看來,我們在北面的行動,尤其是戰敗烏孫國的消息,讓南方諸國開始擔心了。」

司徒亮點頭道︰「確實如此,據我們探知,南方幾個較大的國家,現在已經開始相互聯系,國內都在征召將士,做著抵御我們的準備。」

「讓他們其準備吧,我們呢,還是繼續對這北方之地進行規劃改制。我們要做到,一步一個腳印,徹底將我大趙打下的地域,融入我大趙之中。」

南方,在唐王唐顯看來,自己拋棄一富一貧兩府,已經讓洛陽王和漢中王之間產生了矛盾。但唐顯並不就此甘心。不管如何,當初自己可是佔據荊州全境,大有向南橫掃江州之局勢。現在不僅被南面的蜀軍阻攔,還因為後方受到洛陽王和漢中王襲擊,而被迫放棄江州不說,就是連荊州北方兩府也被迫丟棄。如此境地,唐顯如何能接受?

于是乎,唐顯沒有立刻揮軍北上,收復丟棄的兩府,反而在漢水以北,襄陽北方重城樊城所在的北安府休養生息。同時,唐軍大規模征兵,兵向襄陽府和北安府集結。唐顯在等待,等待洛陽王和漢中王產生矛盾之際,揮軍北擊。

理論上來說,洛陽王佔據富庶的南陽府,漢中王佔據稍微貧瘠,但位于西部的丹陽府是最為合適的。但南陽府富庶,且佔據較大的地域,人口眾多。而丹陽府,則較為貧瘠,人口稀少。那佔據南陽府的一方,自然佔優,另一方,自然心有不甘。

而如同唐顯所料,這漢中王和洛陽王雖然是親兄弟,都是反對蜀王繼承雍王勢力的諸侯,彼此之間,關系密切。但牽扯到切實利益,二者之間,終究還是產生了問題。故而,唐顯一邊加強南方臨近蜀軍之地的防御,一邊小心翼翼的等待,等待揮軍北上,收復失地之機。

然實際上,洛陽王司徒浩和漢中王司徒徹確實產生了一些紛爭,但在林書成和司徒浩麾下重臣的勸諫,二人還是平息了彼此的爭斗,決議先南下佔據荊州為先。和整個荊州相比,兩人佔據的兩府之地,又算得了什麼呢?

而南陽府位于洛陽南部,為洛陽王佔據理所應當。而漢中王自然不可能橫穿荊州北部,佔據南陽府,洛陽王也不會出現在與自己不相接的丹陽府。漢中王所處之地,較之洛陽王所佔之地,整體差之一等,其中主要原因則是洛陽為國都。

漢中王佔據南陽府自然是不可能,故而,要洛陽王給于補償。但經過雙方重臣勸諫,雙方還是以拿下荊州為先,二者平分荊州,可比單單一個南陽府補償要來的重要。但二者之間並未立刻聯軍一起,而是繼續保持彼此爭斗的情況,以迷惑唐顯。

不知是不是因為當初被漢中王司徒飛以家人脅迫其加入漢中王一系,導致林書成謀劃更為很辣。經過一番了解,林書成終于發現唐軍之中的弱點之地。

九月底,唐軍後方,一直被唐顯安置在後方,處理政務的沈源和被人毒死在府邸之中。消息傳出,唐軍上下一片騷亂。就是唐顯听聞,也是臉色巨變,眼前一黑。

沈源和何許人?這要說道唐軍的組成。唐軍是昔日朝廷的武衛軍和神策軍組成,兩衛衛軍將軍在抵抗趙軍不利,又不願為戰敗丟失性命,才聯合一起,割據自立,最後形成了以唐顯為首的唐軍體系。

其中,武衛軍將軍是唐顯,而和其相提並論的則是神策軍將軍沈源和。二者合並之後,沈源和甘為唐顯之下。雖然二人並無矛盾,但隨著唐顯一步步成為一方諸侯,自然開始對沈源和這個昔日兄弟,且擁有大權的人物有些擔心。

不過,沈源和也是聰明人,老早就將軍權交出,任由唐顯安排。唐顯見沈源和如此配合,也如此識趣,再加上沈源和在軍中影響頗深,倒也沒有對沈源和下黑手,反而將其安排在政務之上,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得知沈源和被殺,唐顯不由哀嘆,麻煩大了。

果然,在沈源和被毒殺不久,整個荊州境內,都開始盛傳唐顯為了掌控全局,忌憚昔日與自己同等地位的沈源和,故而將之毒殺。而沈源和只不過是第一個目標,昔日神策軍軍官,也都是其中被鏟除的對象。

這樣的流言,其實對于真正有能力的人來說,並不會起到太大的效果。當然,對唐顯的懷疑還是有的,但倒也不至于直接信以為真。畢竟,唐顯真要處死沈源和,何必會毒殺,還將如此簡單的事情,弄得人盡皆知呢?

但是,接下來連續死了數個昔日神策軍的將校之後,原神策軍軍官開始不淡定了。當然,他們也無法淡定,這可是關乎自己性命的大事。于是乎,這樣的流言漸漸開始起了作用。

「一群飯桶!沈相國是被誰毒死的?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查出?還有,這幾個將校,究竟是被誰刺殺?」急忙從樊城趕回襄陽的唐顯,臉色極為陰沉。

無人回答,這幾人被刺殺,都是死士所為,後續線索,全部都斷了。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死士身上,都帶有唐軍自己的印記,讓人不懷疑都難。當然,在聰明人眼中,自然不會信以為真。畢竟,既然是死士,就不可能留下任何可以被查出的蹤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