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87 談判2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3-02

「你威脅本王?」司徒雷身體稍動,微微前傾,盯著鄧忠堯冷聲道,一股肅殺之意,徐徐而出。

鄧忠堯絲毫不在意司徒雷的發怒,只是搖了搖頭,道︰「非也,在下只是陳述事實。以王爺只能,想來很清楚你我雙方的強弱對比,也很清楚我所言之真假。」

林世文忽然接口道︰「是嗎,你等大軍現在還在並州之地交戰,先後攻伐突厥騎兵、並州北軍以及並州軍。現在不說軍士疲勞,後勤壓力繁重,就是為了安撫地方,也是急忙的吧。而我軍在並州南部之地有四王子帶軍堅持抵抗,南有十萬大軍,系有涼州軍隊,只要吾主下令,內外夾擊,到時候,我軍可就是以逸待勞了。趙王真有信心在這並州與我軍做身死之戰?雖然突厥人現在因為敗于你們之手,不敢輕出。可一旦見我們與你軍僵持交戰,想來,他們不會在一邊坐視的。」

鄧忠堯臉帶譏色,道︰「並州大都督?他還在抵抗?想必雍王都已經知曉,這位並州大都督可是手中缺兵,後路又被斷絕,現在已經西撤汾州府了。而我軍則是所到之處,無不臣服,各地,望風而降了。尤其是南部之地,我軍所到之處,有如無人之境。現如今,上黨府、晉州府、太原府、長平府諸地,大部都已經在我大軍南北夾擊之下,落入我軍之手。至于掌控地方,從草原解救二十余萬百姓的趙王殿下,現在在並州之地,已經是無人不服,無人敢不服了。接管地方,可以說再順利不過了。」

「如果雍王殿下鐵了心要拿雍州為賭注,要和我軍決一死戰,那我也無話可說。到時候,就怕雍軍同時面臨兩大諸侯,數路小諸侯的攻伐,疲于應對啊。對了,如果雍王殿下願意以雍州並州兩州分界線為邊界,那我主可以讓並州大都督帶著願意隨其離開的並州軍撤回雍州。到那時,雍王殿下手中可是多出一名能征善戰之將,也多出數萬精銳之士,何樂為不為呢?」

「此外,我主還承諾,不會主動與慕容成合作,攻伐雍州。所以,雍王殿下大可掉軍東面,與慕容成一戰。當然,我主掌握並州之後,北方商人,也會進入雍州,為雍王殿下帶來各種稀缺之物。」

看了看司徒雷,鄧忠堯又道︰「雍王殿下無需擔心吾主會對雍州動手,畢竟,北面還有一群野狼在外。而吾主的目的,則重點就是馴服這群野狼,讓他們知道,漢人疆域,不可輕犯。」

「當然……」隨即鄧忠堯臉色一冷,生硬且冰冷的說道︰「如果雍王執意不顧大業非要與吾主相爭,那吾主也絕不會畏懼。雍王殿下,草原突厥大軍我主尚且一戰而勝,更何況現在勢弱的貴軍。」

「是與吾主相和還是相戰,是保全雍王大業還是敗亡與吾主與慕容成之手,那就取決于雍王殿下的意思了。」

司徒雷原本就蒼白的臉色更加蒼白,室內的幾個幕僚軍師,此刻也不再多言。鄧忠堯已經將事情明朗化了,已經無法再爭,取決權全在司徒雷之手。雖然林世文等人心中明白,此時此刻,放棄幾乎已經全線丟失的並州,與趙詢結好,全力對付當前大敵慕容成為要。但是,這種被壓迫的答應,只能讓司徒雷自己開口。

「哈哈……」司徒雷忽然放聲大笑,滿是皺紋的眼角微微抽搐,到︰「好!還從未有人這般逼迫與我,趙詢,吾不如也!並州,本王可以給你們,但是,你回去告訴趙詢,拿了本王的並州,不得再派出兵馬南下,否則,本王拼著雍州不要,也要揮軍與之一決生死。」說下此話,司徒雷心中一陣悲苦,同時也充滿了對時局的無奈。更多的則是,對自己兒子與趙詢之間那天與地的差距的嘆息。

「如果本王的兒子之中,有一人能與趙詢相比,本王何至于今日之辱……」司徒雷心中忍不住嘆息一句,同時也深深後悔昔日沒有早一些清除這個禍害。

接著,鄧忠堯就和司徒雷展開了詳細的談判。司徒雷答應放棄並州,交與趙詢之手。其實,司徒雷答應與否,已經不再重要,並州之地,除了並州南部靠西的兩府之地尚在並州大都督司徒泰之手之外,其余皆已經被趙軍攻克亦或者包圍。但趙詢需要的是,再自己拿下並州之後,司徒雷不會講自己視若頭號大敵,全線北攻,反而讓慕容成佔了便宜去。畢竟,現在的司徒雷要比慕容成差遠了,而且,司徒雷的勢力範圍,很大部分都與趙軍相接,隨時可以對對方進行打擊。但是,勢力更強的慕容成,也就是齊軍,卻和趙詢之間。相隔有其余諸侯,趙詢自然不希望打消一個敵人,卻壯大了另外一個敵人。

鄧忠堯帶著滿意的結果離去,除了和司徒雷達成的不再繼續南攻,好讓司徒雷大軍能跟好的應對慕容成的齊軍之外,還達成了一些暗中的合作協議。其中,不少的內容都是趙詢表示攻伐並州南部之地,給司徒雷的補償。

鄧忠堯代表趙軍與慕司徒雷協議,賣與司徒雷勢力一些糧草、牛羊牲畜和一些戰馬,此外還有一些兵甲器具之物。可以說,這些條件,讓後勤壓力極大的司徒雷能舒緩不少。當然,趙詢也提出了一些條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讓司徒雷答應,應允雍州、涼州之地的流民遷徙至並州北地,以均衡漢夷之比例,此舉,也算向司徒雷表示,趙軍的重心是北方胡夷,而非雍州之地。

「王爺,趙詢此舉,絕非好意啊!」林書成沉思說道,讓靜下來的議事之地,再次將注意力移至這相當無奈的何談之上。

司徒浩恨聲到︰「豈止是沒有好意,他這分明就是拿了我們的好處,還要讓我們在前面當刀子,既讓我們繼續衰弱,還讓他的盟友也爬不起來。」

「我們現在沒得選擇!」林書成臉色深沉,「並州之地,我們原本也不過是勉強佔據了半數而已,在曹剛和突厥人的合作下,並州之地不僅不能給我們帶來好處,還要成為我們的羈絆,被趙詢拿下,也算是不好不壞。只是,這趙詢是在太過迅速,先後幾乎將趙軍所有流動軍力都抽調至並州之地,大敗突厥兵,又一泰山壓頂之勢迅速擊敗了不得人心的曹剛和並州北軍讓其在並州已經勢成,無法撼動。尤其是冀州的趙軍,從太行山而過,一下子也讓並州南部成為他的口中肉。現在,不管我們抽調人手與否,並州……並州都拿不回了。王爺,趙軍的實施的政策,很是收到那些生活窘迫之地的百姓的擁戴,而並州,就是如此。」

司徒雷默然,他自然明白林書成的意思。並州之地的百姓一直在為北面邊軍做著貢獻,近些年,並州又一分為二,內斗不止,同時,突厥人也頻繁騷擾,整個並州之地,百姓生活都是窘迫不堪。而趙詢的政策,卻恰恰大利于百姓,自然得到了這些百姓發自內心的擁護。而並州之地,也因為近十余年間的內外戰爭,似的大戶豪族,尤其是那些雄霸一方的大族,幾乎絕跡,所以說,這里的百姓,趙詢能給的,現在的雍軍勢力卻是不行。那麼,再從趙詢手中奪回這並州之地的可能性,就不高了,起碼,現在是不高了。

「罷了……罷了……抽調兵力在雍州北部防御之外,無需再往並州之地派遣人馬了。此外,給泰兒傳令,讓他立刻收攏人馬,保存實力,撤回雍州吧!」司徒雷嘆了口氣,瑟聲下令道,語氣之間,盡顯蕭瑟之意。

司徒浩沉聲道︰「就算如此,我們也不能就這般看著並州之地落入趙詢之手啊,何談之後,趙詢白白得到並州一州之地不說,還讓我們成為其削弱慕容成這狗賊的一把刀,如此……如此……」

「大都督,不如此,我們還能如何?畢竟,真如先前對方使者所言,慕容成,才是我能最大的敵人,也是巴不得我們全部死絕的敵人。看起來,我們確實是敗了,但是,我們也間接地相當于擊敗了一路諸侯。」林世文徐徐說道,「大都督,你是雍州之地的主事者,應該很清楚東部齊軍及其聯軍的厲害的。現在,另一個兵力相當,戰力更強的軍隊在我們北面,你說,是激怒他好呢,還是給他一根我們我們吃不到肉的骨頭,讓他停下來好呢?」

「雖然我們丟去了並州,丟去了並不在我們掌控的並州,但卻也讓趙詢暫時停止攻伐我們,反而讓我們卻削弱慕容成,為此,還答應糧草物資的貿易。這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有利的。」

隨即,林世文對司徒雷躬身道︰「王上,現在,我們最終要的就是守住雍州之地,等待寒冬的到來。齊軍,大多都是江南之人,只怕,還不能再這里進行冬雪作戰。所以,當務之急,我們就需要從趙詢守住,購買大批的糧食和棉衣之流,以備冬用。畢竟,我軍兵力不少,此時此刻,也無法抽調大批人手去趕制足夠的軍用冬衣、冬鞋來。王爺,一時之辱不算什麼,自古以來,不只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有過失敗、被人逼迫之境……」

司徒雷哈哈一笑,抖了抖身子,道︰「你以為本王會就此被擊倒?你以為本王會懼怕趙詢?早晚有一日,本王會從趙詢守住拿回並州。好了,既然已經成為定局,我們就不要再繼續討論,接下來,就按照合約來做,派人去購買糧草物資吧!」說著,司徒雷眼角一陣抽搐,當作戰的糧草物資都需要外買的境地,饒是司徒雷是久經考驗之人,也不由心中一陣莫名的驚慌。

林世文帶著擔憂,接著說道︰「其實,現在對我們危害最大的則就是允許流民自由遷徙至趙軍轄地。何為流民,何為百姓,我們也沒辦法去自習的將他們區分,但趙詢治下之地政策對于百姓之好,那可是天下有名。要是在昔日,那倒也沒什麼。可是,去年雪災,今年的連番大戰、苦戰,內外交迫,使得我軍治下百姓都紛紛逃亡東北方趙詢治下。如果不是軍隊阻攔,只怕數十萬百姓都會在大半年之中全部逃亡了。要是我們放任而為,只怕……只怕我們治下之地的百姓,都會紛紛逃往趙詢治下了。」

此時,主管各地民政,負責軍隊糧草、兵丁征調的戶曹主事兼兵曹鎮守的楊霖出言道︰「林大人,雖然話雖如此,可是,各地因為戰亂而導致的流民及其的多,因為連續三四年都接連不斷的征戰,接連不斷的從各地抽調青壯為兵,也因為戰爭需要,使得百姓的賦稅繁重,而勞動力不足,現在,各地亟需救濟的百姓、流民不下百萬。如果不加以安置,只怕會造成……」

雖然楊霖沒有說完,林世文及其他人都沒有再繼續多言。因為流民為求活命起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再說,雍軍勢力範圍內,除了雍州和益州之外,其余的並州、涼州、寧州之地,可都是貧苦之地,亦或者處在外地騷擾之地。再加上雍軍再各地的征調,使得不少百姓一無所有,成為流民。

人口,戰時最重要的資源。雖然都明白,不能任由百姓往趙詢境內遷移。但是,各地無力安頓的流民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要知道,司徒雷為了和慕容成爭奪交州、兗州之地,那可是打了三四年,抽調青壯為兵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打仗,自然需要糧草物資,這些,自然也是從百姓身上出,故而,各地百姓可是苦不堪言。這雍王治下的百姓可不比趙詢治下的百姓,他們手中的田地可沒有大族豪紳多,但卻要承擔極重的稅賦。再加上家中青壯多為戰卒,家中勞力少,難以因對越來越多的的賦稅。

「父王,決不能任由百姓大規模流入趙詢那賊子的治地,否則,我們就是在幫助趙詢壯大勢力,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趙詢更強大。」司徒浩冷聲說道。

楊霖皺著眉頭道︰「王爺,屬下建議,先放那些流民進入趙軍治地。一來,我們和趙詢已經完成協議,拋開並州不說,我們還需要從趙詢守住獲取糧草物資,如果一開始就將定下的協議拋擲一邊,只怕……其二,這些流民在我們境內不僅沒有帶來好處,還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果任由他們留下,一個不好,要是經過有些人的挑撥,就會在我們最緊急的時刻,在我們後方聚兵起事,到那時,帶來的危害只怕更嚴重。將其遷至趙詢治下,既能讓趙詢看到我們的意思,便于我們與他們進行物資購買。」

「其三,這趙詢需要百姓所謂何?為了提高我漢人在北方的比例,已達到更好的穩定地方。現在趙詢的目標是並州和涼州北方的草原之地。這些地方百姓增多,那麼,屬下敢說,這趙詢這賊子,定然會和突厥人和羌胡進行對戰,那對以我們,也是有利的。此外,這樣還能活命無數百姓。對于我們來說,化不利為有利,還能活命無數,已經值得我們去做了。」

林世文也道︰「屬下也贊同楊大人的意思,無數的流民,只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危害。不過,屬下之意則是讓人將這些願意遷移的流民或百姓組織起來,去和趙詢換取糧食和兵甲器具。用人口換取物資,想必,趙詢也是樂意的。如果不同意,我們就告知那些我們治地的流民,北方趙王不遠救助他們。」

司徒雷點了點頭,道︰「此言有理,如此,就讓去趙軍境內購買的使者去與趙詢這奸猾的小子去談。」

回到自己府邸的司徒浩當即召集了自己的數個親信,將先前在雍王府的事情說給了自己的幾個親信。

左司馬韓林道︰「大都督,這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是無法更改的。不過,以屬下來看,此事是眼前對我們有利的。能解決趙詢的壓力,那麼,雍州的兵力就不會抽調至並州,而大都督守住的兵馬就不會被減弱。現在,離我們最近的四公子算是敗亡了,對大都督已無太大威脅。現在,我們應該講注意力集中在東部齊軍之外,還要私下派人和趙詢聯系,購買糧草物資和兵甲器具。大都督,只有自己手中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

司徒浩微微地點了點頭,雖然韓林沒有說出自己想要的那個問題的答案,但是韓林最後說的很有道理。雖然雍州有兵三十余萬,但只有不到八萬才是他司徒浩的部下,其余的都是他老子,雍王殿下的。哪怕是那些援兵,來到了雍州之後,也是歸屬在司徒雷的雍王府之下。能直接調派的,也不過是八萬不到的隊伍。當然,要是他下令這八萬部下去和他老子雍王作對,估計能听他的不過兩萬之數,這也是他費盡心思供養的親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