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78 並州9南北齊攻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1-27

「大都督,現在不是後悔的時候,也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當務之急,則是應對上黨府失陷之後的問題。」見司徒泰狀若瘋狂,司徒文急聲說道。

雖然司徒文也暗自責怪司徒雷沒有抽調援兵,但此刻,已經不是追問這些事情的時機。上黨府失陷,並州南部諸府皆危。要是一個處理不好,不僅並州軍會土崩瓦解,還會讓他們無路可逃。

「不是追究的時候?哈哈……雍州之地擁兵三十余萬,據守兩關之地。可我們這里呢,半個並州,卻要應對兵威赫赫的趙軍。現如今可好,正如我所預料,並州完了。我倒要看看,沒了並州,雍州如何堅守,雍州大都督的位子,王世子的位子,他還能不能坐的穩。」司徒泰怒聲咆哮道。

「當初只要數萬援兵而至,為我應對北方趙軍,我也不至于急速抽調並州各府縣的守軍。司徒文,你說,現在如何應對?前線將士和趙軍糾纏在一起,無法抽離。就是能抽調,也沒有趙軍在南部的行動快。只怕我們的軍隊還沒有調回頭來,並州就和雍州徹底的分割開來。」

司徒文深出了一口氣,定了定神,道︰「大都督,現在,我們應當立刻將我們這里的情況報之洛陽,讓雍州有個準備,據河東、河內兩府堅守,切不可讓趙軍破入雍州之地。其二,當回縮我們麾下士卒。只要兵馬尚在,我們就還有機會,最差,我們也要手中有兵。從冀州而來的趙軍,雖然行動迅速,但一定不會很多,想要徹底阻攔我們南下,那是不可能的。」

司徒泰冷笑道︰「通報雍州?上黨府失陷,雍州得到的消息一點也不比我們晚。傳令下去,讓前線諸軍,開始後撤,向汾州府匯聚。此外,大都督府也開始向西部轉移。必要之時,我們南下馮翎府。並州!哼……既然他們不願救援,本都督也沒有在這里死戰的意思。」

聞言,司徒健還想說些什麼,最後只是張了張嘴,沒能說出來。太原府位于並州南部偏東區域,一旦撤向汾州府,那也就意味著並州南部東半部分就讓與趙軍了。但此時此刻,他還能多說什麼呢?堅守?怎麼能抗住趙軍的南北夾擊?

…………

樂平,晉州府北線重城,也是並州軍抵御從馬邑府南下的趙軍的前線。此地,薛青瀾所部行動目標。

樂平,位于衛河上游北岸的大縣。因為地處馬邑府南部,故而在突厥騎兵南下騷擾之時,在並州軍的防衛之下,得以保存。又因為突厥騎兵的騷擾,使得北部百姓紛紛難逃,使得這里得以很好的發展。

加上位于河流沿岸,故而周邊多林木,地形以平原為主,是晉州府較為適合居住之地。現如今樂平北邊三縣丟失,使得這里成為趙軍和並州軍僵持的最前沿。

雖然處于河流北岸,但這里的理位置十分的重要,是並州軍的北面屏障,一旦樂平丟失,那晉州府北線就無險可守。至于衛河,根本不足以抵擋趙軍。而衛河南部諸城,皆不是城高池厚的大城。所以,這里,就聚集了一萬五千的守軍。要是這里丟了,趙軍一過衛河,那衛河南部直線數百里之地的城池,皆在趙軍兵鋒之下。而此城得保,那加上衛河,就能迫使趙軍不敢輕易渡河南下。

樂平的城牆有三丈多高,厚達四丈,頂寬兩丈,四門之處設有甕城,在城頭之上箭塔林立,防御體系十分的嚴密,這些箭塔,一部分是原來為了抵御突厥騎兵和並州北軍南下而用,一部分則是新進修築,為了抵御兵威赫赫的趙軍。

而在城外,更是引河水為護城河,可以說樂平是一座披著重鎧的堅城,而樂平城內,一萬五千士卒皆是並州軍正兵,加上青壯,足有兩萬余。協助守城的百姓,更是萬人左右,作為輜重兵而用。薛青瀾攻打數次,在此地丟下了降兵四五千人而奈何不得。

不過,薛青瀾也知道趙詢的打算,沒有再繼續讓麾下士卒強攻,而是沿著衛河北岸,橫掃各個鄉鎮,將各個鄉鎮變成趙軍的轄地,使得樂平成為河北孤城。但樂平守將也是早有準備,在城中囤積了足夠多的糧草物資和守城物資。

此外,隨著趙軍的有北南推,樂平守將在第一時間就將駐扎在附近村鎮的青壯和鄉勇都收了回來,使得城中青壯大增,而普通百姓卻放出去不少。既減少了城中糧食的損耗,也增加了防守士卒的數額。同樣,還讓趙軍承擔了不少百姓的生活所需。

不過還好,現在恰好是秋收時節,雖然趙軍承擔了百姓的所需,但城外鄉鎮的糧食,也到了收獲的時節。再加上趙軍的免稅政策,使得這些鄉鎮百姓今年收獲的糧食,全部歸自己所有。而成長大族豪紳在城外的良田,也被趙軍沒收,分給無田百姓,讓他們收獲糧食,以為己用。至此,趙軍很快獲得了晉州府北部諸地的民心。

雖然說,得民心者,不一定得到天下。但是,得民心者,一定能獲得地方百姓的支持,不僅能穩固地方,還能扭轉地方百姓對原來勢力的擁護。

「薛將軍,主公軍令!」城外帥帳之中,薛青瀾接到了趙詢的軍令。

「主公有令,現在開始,可以對晉州府進行猛攻。南部行動,已經完美完成。」傳令兵將趙詢的軍令傳給了薛青瀾。

「好!太好了,終于可以動一動了,等在這里已經數十天了。請回復主上,屬下定會完美的取得晉州府,獻給主上。」薛青瀾大笑著說道。

「來人,傳令下去,各部集結,準備攻城。」

…………

並州西南部,西河府,美稷城外。

號角齊鳴、鼓聲震天,一隊隊趙軍步卒從軍營里緩緩開出。進至關前荒涼的空地上列陣,暗沉沉地天空下,沙塵漫卷,旌旗飄揚,刀槍劍戟肅立如森,井闌陣、投石機巨大的身影仿佛形容猙獰地遠古巨人,在大軍後陣冷然峙立。

中軍本陣,趙詢、楊虎以及各部將將校在親衛軍將軍韓猛五千親衛軍騎士的護衛下迎風肅立,遙望眼前攔截在趙軍南下的堅城。

「想來,我軍攻克上黨府的消息已經傳入晉陽城了吧!」趙詢淡淡的說道。

楊虎笑道︰「從時間上來說,應該已經傳到了,畢竟,我們這里都得到消息了。就是不知道司徒泰得到消息會是什麼表情。我們在北線雲集,將並州軍全部調動道北線,使得並州南部之地成為空城。要是司徒泰不笨的話,也該尋思退路了。我們派出去的使者,也該和司徒泰進行會面了。」

趙詢道︰「司徒泰不笨,他可沒有戰死並州的想法。此次洛陽援兵不至,就將他心中原本僅有的一點忠孝之心給打散了。能和談最好,也好讓雍軍將注意力集中在雍州之地,便于我們在北方行動。要是司徒泰真的決心死戰,我們還能怕他們嗎?」

楊虎點點頭,道︰「這倒也是,只不過,司徒泰能接受我們的好意,對于我們來說,那可是有利多了。另外,等到慕容成得到並州的消息,只怕更加難受了。」

趙詢哈哈一笑,道︰「慕容成擔心的是,並州被我們攻克,那麼,先入雍州的就是我們的。按照事前約定,誰佔據的疆域就算是誰的。那麼,雍州,尤其是洛陽和洛陽以西的地域,他慕容成就插不進去手了,想來,他會更著急的。恩,接下來,就該讓聯軍隊伍對慕容成下手了。日夜操勞,再加上聯軍猛攻和難以洗刷的罪名,現如今司徒雷的身體確實不怎麼好了。自從他為了鎮壓各州府開始,雍軍勢力就已經不具有太大的威脅了。那麼,勢力最大的齊軍,就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這也是主上昔日一直未曾對近在咫尺的唐軍、徐州軍動手的原因吧。這些勢力與我們相接,但卻與我們仇怨不大,反而和齊軍結怨。只要兗州軍從中蠱惑,定能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主上之深謀遠慮,屬下敬服。」楊虎嘆服道。

趙詢搖頭道︰「這可不是我的謀劃,軍務司的幾位軍務使才是最大的功臣。這些,都說遠了,先將西河府給平了再說,並州之地,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給拿下,也能給司徒雷增加壓力,迫使他答應我們所言的地域劃分。」

「全軍準備,攻城!」

「對了,騎兵都都行動了嗎?楊虎,你親自主持騎兵行動,能否順利拿下此城,你們的行動尤為重要。」趙詢沉聲說道。

「屬下明白!」楊虎拱手一禮之後,策馬而去。

美稷城上,並州軍鎮守偏將史林扶牆而立。

終于要開始了嗎?高史林眸子里掠過一道淡淡的冷肅,同時,一抹深深的憂慮浮現在臉上。美稷城乃是西河府,與雲州府最為接近的城池。最為重要的是,其是定平南部重城,是並州軍和曹剛的並州北軍殘部後撤的通道。要是這里丟了,北面的並州軍和並州北軍合計四五萬將士就處于趙軍的包圍之中,而且是彈盡糧絕了。

不過,史林沒得選擇,他是美稷城的鎮守將軍,也是西河府北部三縣的並州軍統領。除了鎮守西河府北方三縣五城之外,更重要的是協助楊立的並州軍和曹剛的並州北軍南撤。現如今楊立的並州軍和曹剛的並州北軍被趙軍困于定平之地的三城之內,而他這里又遭遇趙軍圍攻。不管是鎮守地方還是掩護北方軍隊後撤,他都不能丟失此地。還好當初為了抵御並州北軍和突厥騎兵南下,作為並州軍在西河府前線的美稷城,倒也修築的城高池厚,易守難攻。

「鏘鏘鏘……」綿綿不息的金鐵撞擊聲中,近萬余並州軍披掛整齊,沿著美稷城城牆一一擺開,做著戰斗的準備。

「弓箭手……列陣!」

「長槍兵……集結!」

「火油,火油呢?快,把火油抬上來……」

「滾木放在這兒,堆擺放整齊了。」

「檑石,多扛些檑石上來……」

城牆之上,並州軍軍官小校淒厲的號子聲此起彼伏、響徹關牆上下,各自麾下的士兵迅速開始集結、列陣,然後一隊隊開上城樓,沿著女牆內側擺開了陣勢,令人窒息的肅殺之氣在天地間無盡地彌漫,許多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和征召守城的青壯早已臉色慘白,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只有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兵神情冷漠,舉止鎮定,這些刀山火海中走過來的老兵擁有磐石般堅定的意志,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讓他們有絲毫的色變。當然,從他們緊握武器的雙手之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情並不如他們表現的那般平靜。趙軍在並州北地的行動,已經讓這些老卒們心思安定不下來了。雖然不懼怕,但是……

美稷城外,趙詢輕輕頷首,冷然喝道︰「傳令下去,讓那些新編的降卒軍隊,開始進攻。大浪淘沙,我需要精銳之士,至于那些無能的,那些平日為禍鄉里的並州北軍士卒,都經此一番洗練吧。」

趙詢的話雖然很殘酷,但沒有人反對。並州北軍投降的士卒足有十四五余萬,除了一部分老卒和平日里遵守軍紀,表現良好者直接變為趙軍各部之外,其余的士卒全部經過簡單的整編,隨軍參戰。趙詢不需要如此多的士卒,但也不能一下子將他們全部遣散,這些士卒,大多都是軍紀敗壞之士,遣散之後,只會給地方帶來禍害。再加之他們昔日和突厥騎兵一起,禍害百姓,現如今,也算他們在用戰功洗刷昔日的罪孽。

「王爺有令,開始進攻……」

十余騎快馬霎時從中軍四散而去,將趙詢的軍令層層傳遞下去,倏忽之間,低沉的號角聲一轉。號角聲霎時激昂起來。那綿綿不息地鼓聲更是越發地高亢急密集地雨點。敲打在趙軍將士的心坎上。滾燙地熱血頓時開始沸騰起來。

急促的馬蹄聲中,前軍將軍,也是新編兩軍的主將,親衛營都尉許樂、張翰在一群將校的簇擁下疾馳而前,來到陣前。

看了看眼前的五萬降卒整編的士卒,許樂舉起手中的長槍,猛地一揮,厲聲道︰「進攻!」張翰隨即便舉起手中地一面三角令旗使勁地揮舞起來。出身親衛軍重甲步兵都的校尉吳兆麟、蔡濟民同聲長吼︰「將軍有令,重裝步兵都……出擊!」

雖然這些士卒是並州北軍降卒整編,但是,他們的編制和兵甲器具也是按照趙軍來配備的。雖然趙詢讓他們在戰斗之中適應趙軍的作戰節奏,讓他們經歷血戰找回士卒的榮譽,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趙詢就想讓他們去送死。所以,這些士卒的兵甲器具配置,還都是和趙軍等同,就算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嚓……嚓……嚓……」

整整兩都,近萬名重裝步兵,兩萬只腳掌重重地踩在荒蕪地地面上,匯聚成令人窒息地絕響。在這富有節奏而又充滿鐵血殺氣地腳步聲中,龐大的步兵方陣開始緩緩向前移動,一邊移動一邊開始變換陣形,由最初攻守兼備地方陣逐漸變幻成了純屬防御用地倒雁字形陣。單單為了這個進攻之時的變陣,各部軍官就訓練了十數天。這也是趙軍和並州北軍不同之處。

美稷城上,史林的眸子里霎時掠過一絲冷色和擔憂之色。而城牆之上的守軍,也不由微微晃動身形。不愧是趙軍,據說這些都還是從並州北軍降卒整編而來,沒想到,短短時間里,就能形成這般聲勢。這支步兵隊列整齊、兵甲森嚴。變幻陣形也迅速、有序,稱得上是一支精兵!最起碼,從現在的表現上看,是一只精兵。難怪趙軍能這麼快拿下並州北地,再加上他們身上的甲冑,並州北軍敗得不冤枉。

史林也清楚,並州北軍敗亡的原因有很多。就眼前而言,兵甲器具就是其中一個很顯著的方面。此外,民心相背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當然,趙軍突襲突厥騎兵大勝,也是瓦解並州北軍的原因之一。經過並州軍的封鎖,並州北軍兵甲器具、糧草物資缺乏,這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要不是因為有突厥騎兵,並州軍就能憑借自己的能力擊敗曹剛及其所部的並州北軍。很可惜,被趙軍搶了先。對此,史林也只能暗嘆一聲。

「弓箭手準備!」史林厲聲下令道。

趙軍中軍,親衛軍都尉魏東沉聲道︰「沒想到這些並州北軍降卒轉換的挺快啊,親衛軍訓練了不過半個月有余,就將他們操練的有模有樣。」

都尉梁洪道︰「你可是不清楚,為此,光是訓練之中,斬殺的違反軍紀的士卒就有四五百人。要不然,主上也不會要他們經歷血戰之後才能納入麾下了。這些士卒,可都是一身毛病的兵痞子,不好好教,很難管理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