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35章 治河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09-28

「監察司,此次的借債行動,你們也參與其中,我不希望,有人借此名義,在胡作非為。在這種大事之上,膽敢有胡來的人,一律罪加一等,暗影司也會協助你們行動。」見諸人都在談論趙詢的所謂債券,趙詢沉聲交代道。

「裴毅,你們政務司的職責,除了搞好這件事之外,還需要找來專業的水利人才。我可是同意了你們的政務司和軍務司的聯合建議,可別事到臨頭,給搞砸了。要記住,這可是關乎數百萬百姓的身價。」趙詢又冷聲對裴毅交代道。

「主公放心,屬下定當牢記!」幾人當即躬身應道。

發行債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要有許多東西要準備的。債券用什麼來代表,債券的利息,要按照數額,給出一定的利息。債券的年限,本來趙詢之意,是指定一年道三年的不等期限債券。但考慮到這是第一次,不能借的時間太長,所以就定下了一年之期。此外,還要對負責人進行一番簡單的詳述,總不能直接跑去對人家說,把錢借給我吧,明年還你。

債券還未弄好,修繕疏浚河道的人,到時找到了十數個。經過一番討論,他們倒是選出了代表。

因為這關乎驍果軍全局大事,不能馬虎,趙詢親自接見了這治河人才。

此人大約三十來歲,俊朗挺拔,倒也一表人才。見到趙詢之時,從其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其內心還有些忐忑不安,但表現卻還算平靜。經過簡單的介紹,趙詢才知道,此人名叫司馬長青,揚州人士,早年惹了官司,才逃離揚州,居于青州之地。據其自己所言,祖上是歷代為朝廷修繕治理河道的工部官員,之時後來被小人所陷,流落揚州。

趙詢開門見山的說道︰「今日本都督讓你前來,乃是請教有關修繕疏浚北方運河之事,還請司馬先生能夠指點一二,看看我驍果軍需要什麼。」

趙詢之所以這般說,就是不想在听到一大堆的理論。先不說趙詢懂不懂水利這玩意,就是懂,自己也不是搞這個的,可沒時間听他瞎扯淡。

司馬長青也明白趙詢的意思,稍微頓了頓,放松了一下緊張的心情,平靜的說道︰「大都督要修繕疏浚北方運河及其周邊河道,按說,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但小民以為,現在並不是修繕疏浚河道的最佳時機。畢竟,干這種事情,大多都是在太平盛世才可,否則的話……否則的話,可能就會做到一半,無法長久。要麼就是……就是功在千秋萬代,禍在當前。」

趙詢聞言,眼楮一亮,這不就說的是隋煬帝嗎。確實,這玩意還真不是驍果軍應該干的,如果不是戰事暫緩,驍果軍又用空余時間,恰好此時,先修繕部分,說不定不用趙詢否定,政務司和軍務司根本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就算軍務司為了戰斗,提出這樣的建議,政務司也會直接否決的。

趙詢道︰「我明白司馬先生的意思,但我們這不過是承澤前輩福澤,只需要修繕疏浚部分,再則將周圍的河道勾連起來即可,可沒有從新建造的意思。不知司馬先生可有什麼提點?」

司馬長青嘆了口氣,大批︰「要修繕疏浚河道,無非就是三樣東西。民夫、石料和錢財。其中,民夫就需要數萬乃是近十余萬,這還是只是部分開工,如果要多處同時開工,那則需要的更多。」

十萬民夫,那可不是個小數目。不過,以驍果軍現在的轄地,十數萬民夫自然是能湊齊的。說起來,這點還是最容易辦到的。再加上南部大戰,很多百姓都紛紛逃至驍果軍地盤,也為驍果軍治下增加了不少的百姓。

「大都督要修繕疏浚幽州至兗州,包含青州河道,還要勾連周邊的大河,形成水網。需要石料百萬擔。」司馬長青接著說道。這里說的「擔」,是重量單位,在這里,每擔大約一百多斤,想想看吧,這是多麼一件艱難的事情。倒不是北方缺少石料,而是要開采石料,就必須靠手工,還要運至河道所需之處。如果數處同時開工,可想而知,需要的民夫是多麼的多。當然,驍果軍有黑火藥,可以炸開,但如此一來,軍用所需就會減少。

根據司馬長青的敘述,這些石料,都將會是用來建造石拱橋和碼頭,同時修葺危險河段的河堤。北方的運河和各處河道,已經荒廢了許久,再加上因為靺鞨人的時常騷擾,北方商貿也逐漸減弱,朝廷對幽州的掌控力也開始減弱。致使,北方運河作用減小。現在仍能用的,也不過是部分河道而已。

讓趙詢趕到有些佩服的是,這司馬長青听聞驍果軍要治理河道之後,還特地在北方各地實地考察過,還查過歷來修繕的資料。據其所言,其中光是幽州南部淤塞的河段,就有近十余處之多,而其他淤塞地比較嚴重的河段,也有十幾處之多。整修運河,最重要的就是將這些淤塞的地方清理暢通。然而,即使清理暢通了,還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工作。其次,就是將運河按照驍果軍的意思,勾連上其他重要河道,在北方形成水網。

為什麼這些河段會淤塞?原因很多,但是洪水沖垮河堤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大運河年久失修,很多河堤都已經坍塌,一旦遇上洪水泛濫,河堤就會整段跨入運河里面,加上運河兩岸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很快就會將清理暢通的河段重新堵塞。故此,整修運河的關鍵,乃是修建堅固的河堤,同時防止洪水造成地危害。這就是要大規模石料的緣故,還好,這一點,驍果軍有了水泥,減少了不少的麻煩。當然,有了水泥,可不代表著石料就用不到了,一樣缺少不了,只是要比之前少了許多。

听聞司徒亮對水泥的介紹,司馬長青也感嘆不已,不由的對趙詢恭維起來。听得趙詢,渾身都不舒服。

此外,河道疏浚開通,那少不了要架橋。在這個時代里,石拱橋的建築工藝已經比較成熟了,一般的江河之上,都會修建一兩道的石拱橋,作為交通要道。然而,建造石拱橋除了需要大量的石料之外,需要耗費的時間也很長,中間投入的人力物力,可謂是難以記量。

河道疏浚,很多地方要加寬,否則就達不到貨運南北的要求。許多原本短窄的石橋需要重修,工程量之大,堪比修建長城,而且,修建石拱橋,需要大量的巧匠、石匠、木匠,這些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找到地,對于任何一方勢力來說,匠人都是搶手貨,絕對比女人還要搶手。當然,在驍果軍準備用水泥和用鋼棍做支撐,到時可以辦到,但現在驍果軍的鋼鐵業還沒有達到那麼奢侈的地步,不過,好在驍果軍近期不用大戰。到是一些橋梁的框架,可以用這簡易的鋼筋混凝土來代替。

至于錢財,司馬長青也就不用多說,在座的幾人都是明白人,否則也不會搞什麼國債了。其中更為讓人蛋疼的是,司馬長青說了,這水運短期之內是沒辦法形成直觀效果的,光是北方,就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這還是沒有拖延和其他意外耽擱才行。

司徒亮聞言,不由感嘆道︰「這代價實在太大了!」

司馬長青苦笑道︰「這也是我不贊同大都督現在疏浚修繕河道的緣故,所謂盛世治河,盛世才行啊!」

司馬長青又接著說道︰「大都督和諸位大人想必也知道,整修運河的成本固然很高,可是一旦整修完成。其產生的利益也是難以衡量啊!遠的不說,就是揚州之地,就是最佳的例子。齊王慕容成,憑借區區揚州水軍,就能號令南方,這就是這南方運河的功勞。」

揚州之地,可不比北方,南方商貿發達,向來如此,再加上沒有外地突入,更是興盛異常。溝通長江的大運河,將南方諸府地都連成一片,杭州府的貨物可以直接通過運河運送到江淮一帶,互相調整有無,其中的經濟含義,自然是不言而喻地。光是稅收,就足以讓慕容成不再為揚州水軍的糧餉擔心。也正是如此,揚州南面的江州才乖乖听話,任由慕容成整頓。任由其將不听話的家伙調至徐州軍和揚州大軍交戰的前線。

不過,經過司徒亮將驍果軍的優勢一列舉,司馬長青也表示,可以減少不少的負擔,能為運河修繕疏浚加快速度。

但饒是如此,趙詢等人,也听得有些沉重。這還是最基本的要求,民夫要吃飯,所需糧食多少?趙詢甚至才想,是不是不該如此行動。此外,按照一般的整治方案,從運河航道挖出來地淤泥,可以堆積成河堤,然後在河堤上面栽種大量樹木,以防止河堤坍塌。所以需要移植不少的樹木。人移活,樹移死!這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一般河道兩岸,一般都是栽種柳樹等風景樹木。這樣既能夠保護河堤,也能營造優美的環境。但絕對不是以美觀和景色為主,而是以保護河道為主。趙詢可是知道,哪怕是自己前世,在自己家鄉之地,凡是有河道旁邊有人家的地方,都栽種有一排排的白楊樹。還記得,那時的趙詢自己一直不解,為何這麼高的數,這麼直溜的樹木,沒人放到給賣了。後來才知道,這是為了保護河道兩側的公路,防止發大水給垮了。

不可否認,在這個沒有鐵路的年代,水運通到哪里,哪里就會繁華起來。揚州之地,就是最好的例子。要說天下富裕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在揚州,而不是洛陽所在的雍州之地。所以,即使不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單單是為了經濟上的需要,這條大運河也必須治理不可。但是這樣的投資,實在是太大了,簡直有些難以承受。但不得不說,運河的存在,確實對北方的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趙詢在沉思,特也在考慮,是不是真的該修繕疏浚河道,司徒亮、裴毅、呂子良等人,都靜靜的等待趙詢的答案,此時趙詢所說,就是關乎這一項大事的最終命運。

司馬長青見趙詢難以決策,只好沉默不語,他只是水利人才,還負擔不起給趙詢指引決策的眾人,只好低頭品茶,就是不知道品沒品出來茶香。當然,司馬長青說是不希望驍果軍治理河道,但其實不然。他是水利人才,自然希望能在自己所擅長的一面發揮作用。但他的理智告訴他,這不是簡單的事情。

過了一會,室內靜悄悄的,沒有一絲的雜音,只有火爐里的炭火,還在發出親衛  啪啪聲。司馬長青悄悄的打量著趙詢的神色,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他也不知道趙詢究竟是怎麼想的。

半晌,趙詢站起身來,看了看屋內都看著自己的諸官,沉聲道︰「幾人要做,就不能猶豫。難得如今有時間,晚敢不如早干,那就賦予行動吧!司馬長青,不知道是否願意為驍果軍做事?為天下百姓做事?」

司馬長青吸了口氣,沉聲說道︰「大都督厚愛,在下受寵若驚,還請大人以後多多提點。」

見到趙詢如此說,其他諸官也松了口氣,忙死忙活的搞了這幾天,要是突然不做了,那豈不是白忙活了。

趙詢欣然說道︰「你和隨你一起的幾十為工于此道的人,來到我驍果軍之後,就專心研究如何整治運河,別的事情都不用過問,需要什麼,直接向我提,有什麼問題也是一樣。既然下了決心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決不能出現什麼紕漏。我現在任命你為河道大使,直接向本都督負責,任何人不得干涉!我北方運河,早晚會和南面的運河連通的。」

命令一下,自然就開始行動,要征召民夫,在什麼地方征召,需要多少人,得準備多少糧食、物資,這都需要各部去核算。為了這修繕河道,趙詢當即成立專門的河道衙門,有司馬長青負責。監察司、鷹眼司、暗影司都參與其中,對那些不配合的人,予以嚴查。

河道衙門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實地考察各地河道的情況,如何修繕疏浚,如何能更好的將周圍的大河勾連在一起,達到利益最大化。如果說南面是為了戰爭所準備,那北方,則就是為了利益,為了商貿,為了讓北方也繁華起來。

于此同時,驍果軍在各處招募治理河道的人才,北方的,南方的,不管你是哪來的,只有有這方面的能力,通過考核之後,就會予以重任。為此,南下的商人們也開始行動起來,驍果軍有令,如果帶回來河道人才,會有重賞。至于你如何去做,那就看你的能力了。

听到驍果軍要治理河道,唐軍的唐顯不由一怔,他可是位于冀州的南段,可謂時刻在驍果軍的打擊之下,需要時刻提防,生怕驍果軍對自己發動突襲。當然,就是明火執仗的開戰,他也怕。沒辦法,誰讓他曾經無恥的突襲了驍果軍呢?現在听聞驍果軍的新動作之後,不由的松了一口氣。

唐顯不是政務人才,但他也不笨,怎麼不知道這治理河道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驍果軍真的將精力都投入到修繕河道上面,那自己就無需太過擔心驍果軍的強勢了。為此,唐顯表達了自己善意,當即將自己治下兩府之地的治河人才,給送到了驍果軍的手中。

「老沈,你說,這趙詢究竟想要玩什麼?修繕運河!這是他現在該干的嗎?」唐顯不由的感嘆道。

沈源和也嘆了口氣,道︰「我哪里知道,這趙詢一向不按規矩出牌,誰知道他在想什麼!現在不用管他,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盡快的讓兗州軍和徐州軍打起來,順勢吞並兗州之地。只有如此,才能與驍果軍相抗,才能不至于一戰而敗。」

唐顯帶著羨慕的說道︰「這趙詢真是好運,我們和他在青州打了幾個月,結果青州愣生生的跑到趙詢的手中了。他還接著我們對他的行動,拿下了冀州。」

好運?真的是好運嗎?沈源和不由苦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