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32章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09-26

北方天氣漸冷,但兗州、徐州、揚州戰事依舊在持續,只不過規模小了許多,但並未停止。唐顯依舊在經營著自己的地盤,雖然唐顯是逆賊身份,但其一佔領兩地,就減去了一部分繁重的賦稅,使得百姓也不再排斥。對于普通的百姓來說,只要生活安定,誰統治都是一樣。

站在驍果軍的角度來說,三方混戰,不止不休那是最好的,其次唐顯勝出。徐州軍勝出或者兗州軍勝出,都對驍果軍極為不利。驍果軍位于兗州之北,在青州尚未納入體系之前,兗州就是驍果軍南下的出口。所以,無論徐州軍還是兗州軍都不希望驍果軍從這里突破。

誰也不希望驍果軍對南面染指,這也是趙詢鼓動唐顯南下的緣故。如果當初自己直接參與,怕是慕容成就不會和徐州軍相斗,而是坐看徐州軍和自己相斗,自己卻在後方整頓自己的勢力,隨後再大舉攻擊。

徐州軍見情況不妙,也向趙詢尋求幫助,直言,兩軍也都成了叛軍逆賊,應該互相協助。徐州軍一滅,驍果軍就是朝廷首要打擊目標雲雲。對此,趙詢也是冷笑相對。只是回復道,李延宗是怎麼回事。

徐州軍李熾听聞趙詢回復,也知道驍果軍是不會伸出援手。畢竟他在驍果軍背後下黑手的事情都被趙詢知道了,趙詢豈會助他?什麼所謂相互協助,就是驍果軍全軍盡歿,驍果軍也會冷眼相加的。

說真的,趙詢看到兗州亂戰,都有摻合一手的想法。畢竟,冀州是和兗州相接的,出兵,實在太容易了。可是,冀州才納入體系,現在驍果軍內部又在整頓官員,再加上冬天將至,也不是什麼好的作戰天氣。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其他諸方勢力怕是都不希望自己插手,一個不好,會導致連鎖反應,很有可能會讓駐軍聯手抗敵。

對于南方戰事,趙詢自然無暇顧及,現在他們的重點轉向了青州。

青州百姓大舉要求,將青州按照冀州,按照靈州府的政策實行。為什麼同為一州之地,靈州府的百姓就能均分田地,而我們卻不行?為什麼相鄰的冀州可以,我們不可以?這里沒有游行示威這麼一說,但是,這些百姓們紛紛組織,向著冀州、幽州和靈州府遷移,一時之間,讓趙詢也哭笑不得。

曹斌倒是干脆,我不管了,隨你們。隨後又給驍果軍發信詢問,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處理?

在一開始,曹斌就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據地自立的想法。在他看來,以後誰強大,依附了就是。其中趙詢就是第一,也是最佳對象。衛軍和驍果軍開戰之後,驍果軍就迅速拿下了冀州,將青州包圍在東側。可以說,青州以及處于三面圍困之中,因為東部是大海,驍果軍的水軍依舊是曹斌無法抵擋的。

三方會談那次,曹斌和趙詢有過商議,曹斌也表達了自己願意臣服驍果軍的意思。趙詢當時考慮,一來給南方諸州一個刺激,讓他們也學習曹斌,自立為主,削減慕容成和司徒雷的實力。二來,驍果軍才拿下冀州,有些承擔不住了。

曹斌領會了趙詢的意思,從唐顯手中接管了青州,很快就在青州開始清理那些名聲極壞的舊官員和大戶望族。為此,曹斌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百姓們都稱贊曹斌是好官,可接著就讓曹斌有些頭大了。既然是好官,那就在好一點吧,我們也要靈州府的待遇,要冀州百姓的待遇。

說的簡單,自己可不是驍果軍,自己麾下也不是驍果軍,他可沒那麼大能耐,在青州全境實行田地均分和一系列驍果軍的那種新政。既然搞不了,只好上報給趙詢了。

趙詢當即召集文武官員,商議眼前的情況,贊同者有之,反對者有之。武官們自然是欣然同意,地盤越大,驍果軍就會越大,他們的位子就越高,指揮的人馬就越多。對于很多人來說,地盤越大就越好,其實不然。

接納青州,听起來驍果軍佔了很大的好處。如果只是簡單的佔據青州,和其他勢力一樣,自然是有很大的好處,不,應該說是天大的好處。可別忘了,驍果軍治下實行的新政,要減免很多稅收。稅收減了,驍果軍的收入自然少了,可驍果軍要統轄的地盤卻更大了,要支出的也更大了。

其次,青州歸附了,那些原本的府軍自然要整編。合格的自然歸入驍果軍軍隊體系,不合格的也要妥善安置。這些人可是兵痞,放在外面多了,容易生事。畢竟習慣于當兵,一時半會,離了隊,還不適應,連生活都有可能是問題。

接管青州,要對青州各州府的情況進行徹查,要對那些無家的流民進行安置,可別忘了,先前的幾個月大戰,可都是在青州之地。

可以這麼說,接納了青州,其實為驍果軍增添了很大的負擔。當然,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對于接納青州,都是報歡迎態度的,畢竟,這可是一州之地,還不用戰斗,就自動到手了,豈能不要?文官,尤其是土地戶籍司、財務司等官員,都不贊同立刻接手,而是,等到冀州平穩之後再接手。

討論到最後,連趙詢都有些拿不定主意。最後,駐守在冀州南部的李懷遠回信,言南方慕容成、司徒雷等人,苦心經營,謀取地盤,如今憑空到手,何以猶豫?昔日主公崛起之日,與今日相比,何如?

趙詢這才下定決心,現在就接下青州,不過要一步一步的來,逐府吞並。是啦,昔日起家之日,比之今日的情況,要辛苦的多,都能撐下去,為何今日不行?時間越久,指揮讓百姓失望,青州混亂。現在接下青州,雖然苦一點,但現在驍果軍並無戰事,忍一忍就過去了,日後,青州必將是自己穩固的大後方。

趙詢做了決定,下面的人,自然不會非要否定。驍果軍立刻行動起來,逐步從冀州向東推進,一縣一府的佔領。所到一處,接管當地官府,實行新政,收編曹斌故意安放在那里的軍隊,開始整編。雖然有人不滿,向曹斌稟報,請求曹斌抵御驍果軍,但曹斌無動于衷。至于此時,青州上下皆知,曹斌已經倒向了驍果軍。諸府縣的大戶望族,或帶足家產離開,或者等待驍果軍的到來。他們也知曉驍果軍的政策,田地是要均分的,但他們的財產還是自己的。田地沒了,可以行商。驍果軍治地下的商隊,不知道有多少,有多賺錢……

兗州的唐顯听到驍果軍開始向青州攻略,而青州都督曹斌拱手相讓之時,唐顯怔了半晌,最後只是暗罵一聲他媽的,也就沒了動靜。不僅是他,就是慕容成、司徒雷以及很多人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都忍不住暗罵。

據說,慕容成和司徒雷听完呢消息之後,在府中大發雷霆。尤其是司徒雷,其的兒子就是被趙詢名下的千牛衛給干掉的。他巴不得趙詢早死,可現在,听得的卻是趙詢越來越強的消息,豈能不火?

慕容成也是如此,他倒是沒有兒子死在趙詢之手,但他的兩衛衛軍卻是因為驍果軍而月兌離了他的掌控,對驍果軍,對趙詢,同樣恨之入骨。見到趙詢越來越強,自然沒有一點好心情。如果不是因為江州、交州都除了異況,慕容成早就大軍北上,找驍果軍的麻煩去了。

不管他人怎麼看,怎麼想,驍果軍吞並青州,已經事實了。而大燕衰敗,同樣是事實了。並不是因為驍果軍,而是因為諸方勢力都在朝廷的詔令下,成了逆賊了。這不,先是徐州、涼州叛亂,其中涼州被平。接著又出現了青州、驍果軍、衛軍三方勢力成為逆賊,其中衛軍勢力自改為唐軍。

十月底,寧州都督張衍,擊殺寧州宣撫使及其寧州三十余各府官員,舉旗自立,叛出大燕,自立蜀國,號蜀王。一時之間,天下皆驚!

就連趙詢听了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他也沒想到,竟然有人這麼大膽,還趕著打明旗號的反叛,更厲害的是自立為王了。涼州和徐州叛亂,徐州在前,但朝廷依舊是先拿下涼州。為啥?其一自然是涼州接近雍州長安,但那時朝廷因為糧食短缺,已經準備遷都了。二就是,涼州叛軍已經自立為王了。叛軍,自己為王和沒有稱王,那時不一樣的。天無二主,國家只需要一個主人,哪怕是你叛亂了,只要不稱王稱帝,都有回旋的余地。但,一旦稱王稱帝,那就是和朝廷一斗到死了。

說也不知道這張衍想的是什麼,總之,他稱王了,建國了。這個王可是與封賜的王爵不一樣。封賜的王爵,那只是因功封賞,只是一種稱號,頂多就有萬戶的供奉可拿。但這自己稱王,那就相當于自己成立一國,要將遠來的朝廷推翻之意。

說起來,驍果軍里,也有人上書建議趙詢自立為王,但趙詢毫不猶豫的推辭了。開玩笑,自立為王?那就等著天下諸侯的討伐吧,行動上沒有,口誅筆伐也開始了。

在朝廷還未反應過來之前,蜀王張衍就開始拉攏益州官員,大肆用高官吸引。還真別說,益州不少官員都跑到這個新建立的蜀國去了,其中還有不少的府軍士卒。

朝廷接到消息,當即文武震怒,詔令天下,公布其罪名。同時傳令洛陽周圍的衛軍以及涼州、益州、雍州的府軍開始集結,準備大軍征討。

對于蜀國的建立或者征伐,驍果軍自然是干預不上,也不會去干預。十月底,在幽州已經是冬天了,再往北的北定五府甚至已經是接近零度了。驍果軍一如既往的在冀州和新納入體系的青州實行新政,整頓諸府縣官員。說真的,對于蜀國的情況,趙詢還真的不保多大希望。能維持多久,還真是個問題。雖然這蜀國的成立,或許就是因為驍果軍、青州府軍以及唐軍各自自力的結果所影響,只是趙詢沒想到,這影響似乎有些大。

這天,趙詢正在和司徒亮琢磨象棋。燃燒的炭火將屋內的寒氣驅逐一空,可為溫暖如春。象棋,這是趙詢無聊之時,自己弄出來的,隨後就被趙詢身邊的官員們學會了。尤其是幾個軍務使,各個都喜歡上了這個玩意。

還真別說,這司徒亮、李懷遠等軍務使,一些政務司各司官員,都精于此道,空暇時還經常研究,個個都是此中高手。可恰恰搞出這個的趙詢,對此有些不行。

別看趙詢平日里,心思還算縝密,但下起象棋來。真的穩不下來。這倒不是趙詢能能力不行,而是他自前世時就對象棋不怎麼感冒。所以,不得不承認,他的水平實在是比較臭。

眼看一盤又要輸了,趙詢就想耍賴,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還這沒有這樣的興致。

老是輸,趙詢也有些赫然,正要想發月兌身,忽然看到魏東急匆匆的趕來,馬上有了耍賴的借口,連聲說道︰「魏東跑的這麼快,肯定是出大事了,我們和棋,和棋!」

上了棋局,司徒亮可是一本正經的樣,哪里肯干,堅決的說道︰「不行,不行!就這幾步,馬上下完。再說了,魏東腳步雖快,可是氣息不亂,哪有什麼大事?現在何人敢招惹我驍果軍?冬天來臨,北方無戰事。」

一听司徒亮如此說,趙詢就無奈的看了一眼魏東。魏東也站在一邊,聳肩表示愛莫能助。最後,趙詢只好耷拉著腦袋,拱手認輸。

司徒亮這才罷手,收起棋局,欣然說道︰「魏東,發生了什麼事?難道南方戰事有了變故?」

魏東笑道︰「司徒大人真有先見之明!」

司徒亮搖頭笑道︰「屁的先見之明!現在除了南面的戰事,那里還有什麼大事?是兗州之戰、徐州之戰還是蜀國有了新的變故?」

魏東陳甚大︰「是蜀國!」

「哦?」司徒亮一怔,坐起身子詢問道︰「發生了什麼變故?」別說司徒亮,就是趙詢也側耳傾听。在他們看來,這所謂的蜀國,絕對長久不了。

魏東道︰「蜀王張衍,十天前發布公告,對天下諸勢力進行了分封!」

「分封?」司徒亮和趙詢面面相覷,大為不解。

「等等!分封?他蜀國有什麼權利對天下諸勢力進行分封?」司徒亮正色問道。

魏東道︰「不是以蜀國的名義對天下諸勢力進行分封,而是分封天下被定為逆賊的諸勢力,分封他們和蜀王等地位。其中,主公為趙王,青州都督曹斌為齊王,唐顯為衛王,徐州軍主帥李熾為鄭王,鎮北將軍曹剛為代王。並號召天下諸王,勿在內斗,出兵洛陽,清君側!誅奸邪!」

司徒亮和趙詢听了,面面相對,臉色一變。半晌,司徒亮道︰「好家伙,這張衍果然有兩把刷子,一下子讓天下被朝廷定為逆賊的諸方勢力露了臉面。好在曹斌已經降了我驍果軍,否則還不知道會惹出什麼麻煩來呢。」

「清君側,誅奸邪!這是號召我們,出兵對付慕容成和司徒雷啊!這個蜀王不簡單,無論如何,一下子讓朝廷意識到,周圍竟然有這麼對被朝廷定為逆賊的勢力存在,無論如何,也會減輕朝廷對蜀國的行動,因為他們必須考慮到身後和側翼的安全。我們都被著蜀王給利用了!」司徒亮沉聲說道。

「好家伙,所定下的諸王,除了本都督之外,各個都是戰國時代的諸王啊!這蜀王可真是厲害啊!其身邊必有高明之人!我們小瞧了他們!」趙詢也感嘆道。

「是啊!小瞧了他,他不是笨蛋,而是抓住了時機,朝廷北方,皆是和他對等的逆賊,還都是朝廷定下的,其中曹剛雖然不是,但也和並州副都督司徒健有不小的仇怨。朝廷敢派大軍征討?他就不怕北方諸勢力雲集雍州?一下子將難題拋給慕容成和司徒雷。」

魏東道︰「我們如何回應?」

司徒亮沉聲道︰「回應?沒有人會回應的,不予理會,但無論如何,不回應就是一種回應,這蜀王的目的達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