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28章 海貿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09-25

听了張雲琪對南方海貿的敘述,趙詢也只能感嘆不已。

「看來,這要比我想想之中的厲害啊!我驍果軍要加強海貿了。北方……地勢之差,只能出現夷州、新羅等地的商船,還未出現所謂番人的海船。還以為驍果軍已經不錯了呢,比之南方,還差很多啊!」

現在,新羅、夷州等地商人來驍果軍轄地貿易的很多,從幽州之地,山東半島,一直到江淮一帶地揚州,都有他們的足跡。羅與唐朝之間地貿易很興盛。從大燕運往新羅的有各種金屬工藝品、絲織品、高級袍服、茶和書籍。從新羅半島折返的則有金、銀、人參、毛皮等。

至于夷州,也就是被前朝征服的倭國,則貿易輸出品為絲綢、瓷器、銅鐵,輸入為白銀,因為白銀換銅,使得許多商人特意將各地私鑄的銅錢,販賣到夷州,換取白花花的銀子。其中趙詢旗下的白羽商號就這般干過。因為趙詢制定的幽州金銀幣,使得兌換下來的銅錢除了融成銅幣外,根本沒有其他作用。後來听商人們所言,才轉而賣到夷州,畢竟,用來換白銀,可比用來融成銅幣劃算。

通過海船,貿易商品地種類也越來越多。波斯商人從東非、東南亞運來寶石、珊瑚、瑪瑙、香料、藥品及動植物。交換大燕的絲綢、瓷器、紙等物品。

「難怪慕容成輕易就將兩衛衛軍給扔了呢,原來是手中越來越有錢了啊!」趙詢忍不住嘆息。本來唐顯的兩衛衛軍陷入青州,驍果軍被定為逆賊之後,趙詢還以為朝廷會調動大軍北上支援,起碼揚州水軍會北上呢,誰知道朝廷直接把這兩衛不遵軍令的衛軍給剝了番號,又從新組建新的衛軍。原來是這慕容成真的不缺錢,當然,也和唐顯擊殺慕容成使者,扣押水軍將軍有關。

因為海貿,也使得一些海港城市極為繁榮,北方最為耀眼的當屬青州的萊州城,當然,以後可能就是靈州府的東鄰縣了,或許不久以後,就會被稱為東臨城。但是,這都比不過南面交州的廣州府。廣州在漢代和前朝都屬于南海郡,漢代之時,戶數不多,還是一個貧瘠之地。然而,就是因為前朝大開海道,又因為其所處地理位置優越,僅靠海上貿易已相當繁榮,到如今,已經是交州第一大城。而昔日的廣州小縣,現如今也成為一方之府。

可以這般說,現在的廣州,已經是大燕的海外貿易的中心,從廣州駛出和駛入港口地,有各地的船只。

趙詢也沒料到,現在的廣州府竟然如此的厲害,這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預料。

海上商路的興起與繁榮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很強地時代背景地,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注定了海上貿易地繁華。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因為大燕失去了對西域地區的掌控。在前朝,涼州之西,還有一個州,只是,從大燕手中丟失了。因此,漢代興起的陸上絲綢之路出現了阻斷,致使無法滿足東西貿易交往的需要。

當然,這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陸上貿易很易受到社會政治形勢的影響。在涼州以西,還有很多勢力和國家,稍有變故,來往商隊就得不到安全保證,誰還敢隨意貿易?

其次,陸上交通受自然條件限制嚴重。路途遙遠,環境、氣候惡劣。運輸工具單一,再加上所運送物品對自然條件依賴較嚴重,使得陸上交通日益被人舍棄。想要富,先修路的話,可不是只是說說的。而海運的出現則較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並有很多陸路所不及的優點,所以海路日益興盛,並最終取代了陸路。成為主要的運輸途徑。

此外,還和現如今的局勢有關,因為朝廷最近數年里,戰事不佳,災禍連年,賦稅加重。很多沿海地區的百姓,都紛紛乘船,到了異地去做生意,或者說是去避難了。有錢人家也紛紛南移,躲避朝中風波,到東部地區行商撈錢。

趙詢相信,以自己實行的鼓勵和保護外商的政策,將會極大地調動商人的熱情。

當然,海上貿易的風險是很大地,大海航行不同于內河,風浪不定,人員時刻都有生命危險。如果不是熟悉海上航行的人,極有可能尸骨無存,但是,巨額的利潤,還是刺激了不少商人鋌而走險。

張雲琪基本上講海貿的一些情況說與趙詢,讓趙詢也大開眼界。

好大一會兒以後,趙詢說道︰「如此,青州分部就有你負責,我會派人協助你的。海上貿易,我的麾下都沒有你熟悉,所以,這白羽商號在青州分號,就有你規劃了。這海貿,我們不能不參與進去。」

張雲琪道︰「屬下領命!一定不負大都督重托!」

這可是真的大利潤,趙詢不能只是看著,就是學習,也要學出來。國外的真金白銀,怎麼著也的弄回來吧,這可比從種地的百姓身上撈錢有價值的多。

驍果軍建軍一來,大戰不休,就一直為財政發愁。雖然因為貨幣改制,挽回了不少結余。但因為驍果軍的新政策和在各地開始實施的利民工程,以及接納流民,早已讓驍果軍的財政日夜見底了。雖然不是赤字,但也好不到那里去。就是這次行動,一下子動作太大,又加上要在冀州實行新政策,減免一定的賦稅。使得大軍後勤壓力猛然增大,也使得趙詢終止了對衛軍的行動。就連原本讓第八府軍在膠東府練兵的計劃都沒有實施,就餓撤離了青州。

毫無疑問,這海上貿易絕對是穩定的財政來源,無論什麼樣的敵人都無法徹底切斷。如果有這麼好的機會都不抓住,趙詢實在不能原諒自己。而想要真正了解海上貿易,就必須親自體驗才行。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恆久不變的真理。不需要十分精通。可是起碼要有些基本的知識才行。否則天知道手下那些人會怎麼蒙騙自己。這不,剛好來了有能力的人,趙詢豈能不抓住機會。

雖說如此,但趙詢還是讓人將臉帶張雲琪所部的十五艘海船在內的合計二十二艘大海船的商隊配置了一些武器。其中就包含震天雷。這七艘海船,還是驍果軍繳獲那些海盜、為衛軍提供援助的商人的海船。而且,都是大號海船,各個長達二十來丈,如果裝人,足以裝上五六百人。

這七艘大海船之中,除了其中一艘外,其余都不是趙詢將其扣下,也不是驍果軍水軍奉送,二十在公開拍賣之時,內務府買下的。至于那一艘,自然是青州水軍的獻禮。本來是無償將所有海船奉送的,但趙詢拒絕了,接受了一艘。並將其余的大小近三十艘海船公開拍賣,以支持海貿的進行。至于收獲的錢財,除了一部分賞給水軍外,另外一部分就用作海港的修建。

張雲琪的事情很快查清,暗影司奏報,張雲琪所言屬實。趙詢任命這麼一個新到之人為一方總管,自然不會草率。

二十二艘的內務府旗下白羽商號海貿商隊自然不會是原來張雲琪的人手,其中自然分部的都是內務府的人,而內務府的護衛,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以及一些退伍士卒,水軍士卒!

在趙詢撤離青州之後的第十天,潛行至瑯琊府的衛軍,對兗州發動突襲,短短五天了,在兗州府軍正和徐州軍交手,而又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兗州最北的東平府被唐顯攻佔。唐顯正式樹立自己的大旗,自號唐軍大將軍。因為朝廷剝了我軍的番號,干脆,我也不要了,自稱的了。

現在稱之為唐軍更合適的昔日衛軍這一舉動,讓兗州府軍和徐州軍李熾都措手不及,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唐顯的大軍就拿下了兗州佔地最大的一府。這一府位置很關鍵,處于兗州東北角,北臨青州,東南是徐州。換句話說,其隨時可以攻打現在正在大戰的徐州軍和兗州府軍。兗州都督徐階和徐州軍鎮東將軍李逸都停止了戰斗,靜等唐顯的舉動。而唐顯見徐州軍和兗州府軍沒了動作,也不再繼續攻城,反而開始收編東平府軍隊,整頓地方,大有在次安家的趨勢。

李逸和徐階都破口大罵,尤其是徐階,本來這徐州軍和驍果軍無視自己的存在,率領大軍進入自己的地盤也就罷了,就這殘兵敗將的唐顯也來欺負自己,簡直就是找死。可惜的是,他再生氣也沒有直接調動大軍去北擊唐軍。因為慕容成的軍令則是針對徐州軍進行行動,要配合揚州軍的行動。

趙詢沒有可以的去注意衛軍,不,是唐軍的動向,但唐顯也沒有多做什麼。干干脆脆的帶人諸部南遷,特別是東平府被拿下之後,唐軍的行動更加迅速了。青州都督曹斌也沒有多做表示,一個走,一個來。唐軍撤離,青州府軍就在其後接手。仿佛向歡送客人一般,將其送出青州北部諸府。

雖然戰事完了,青州諸府也被曹斌接下了。但曹斌同樣一陣頭大,這戰後的爛攤子,還得他收拾。有些搞不定的曹斌向趙詢尋求方法,趙詢直接就讓他對那些平日里名聲不佳,為富不仁的官員、富商、大戶下手。

罪名都有現成的,勾結唐軍,圖謀不軌。該殺的就殺,無須顧忌。反正我們的名號都是逆賊了,還有什麼好在乎的?只要普通百姓支持,兵馬錢糧就有了保證。殺入之時,只需要將其罪名公布于眾,讓百姓知道,你所為,是為了所有人就可。唐軍已撤,驍果軍在側,又有何懼之?

听了趙詢如此說,曹斌也不含糊,直接將一大批聲名狼藉的家伙給處理了,罪名?太多了,每殺一個,絕對是萬人歡呼。于是乎,錢財資源有有了。當然,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曹斌一邊恢復戰後各府縣的生產,一邊配合靈州府的海貿鼓勵百姓去參加工作。

因為要日夜趕工造船,使得許多造船廠在靈州府出現,那麼,工人自然是需要一大批嘍。再加之,驍果軍對治下之地的工廠有規定,定有一日最長工作時間,最低工薪等,所以,輪班倒的情況就出現了,需求的工人就大了許多,如此,也能解決一批青州災民問題。

說道造船,還帶起了一批專門販賣巨木的商人,他們從新羅、幽北之地將巨木放到,通紅河道,漂至海中,綁成大木筏,直接用船只拖著前行。一船貨物再加上數十根的巨木,足以讓他們多賺了許多。而其中,靺鞨人,尤其是粟末靺鞨部的人砍伐的最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