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25章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09-24

「我們與之各部有約定,戰罷,讓其回歸,我們不能不守約。這只是第一次征召,當然以後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我們不能因為此次的失信,而讓各部首領心懷不滿。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這些人用這些借口鼓動各部族民。」司徒亮沉聲說道。

說起各部首領,趙詢想起自己答應遼東國國王受封一事。本來呢,趙詢是想借著北方諸胡臣服的意思,向朝廷討要一分詔書,詔封遼東國以及自己封下的室韋中郎將。但現在自己也被朝廷剝去一切職務,成為了明詔喊打的逆賊,這賜封之事自然是無法成功了。

趙詢道︰「讓存活的萬余靺鞨兵各歸各部,該發放的賞銀一律發放。另外告訴他們,如果願意繼續為我驍果軍效力,就讓他們月兌離部落,去參加靺鞨八旗吧。」

經過三月的戰斗,這些靺鞨兵也知曉了驍果軍的軍規,也知曉了驍果軍士卒的待遇,不少人都曾經詢問過驍果軍軍官,能否讓其留在驍果軍。這些靺鞨兵來自三部,除了遼東國的士卒算是國家常備軍外,其余的都是平時為民,戰時為兵,過的並不怎麼樣。現在驍果軍如此好的待遇,讓他們有了留在驍果軍的念頭。

自己的驍果軍正規軍之中,可以吸納少量的外族人,但絕不會大批吸入。這些存活的士卒,確實是不錯的士卒,留給各部有些不妥,李懷遠就曾給趙詢建議,讓其勸說這些士卒加入靺鞨八旗。

靺鞨八旗、契丹八旗,都是外族軍,但卻是掌控在趙詢手中。除了要遵守驍果軍定下的軍規外,其基本上就與原本的部落月兌離關系。最讓趙詢滿意的是,這些士卒基本上都駐扎在各部或者各部邊界。其所消耗的物資補給,軍需類是驍果軍提供,但日常生活所需,就是各部提供了。這樣用他人的糧食為自己養兵,何樂不為?

「好了諸位,冀州拿下了,但並不代表沒事了,這冀州東臨青州,西接並州,南部更是與雍州、兗州相接。除了青州之外,皆是我軍敵人,萬不可大意。我驍果軍在各府縣實行新政,勢必要讓很多人不滿。但這關乎天下百姓,必須去做,誰也不能阻抗。」

「我們不僅要嚴防外敵入侵,更要嚴防內外勾結,昔日幽州南部諸府的事情,諸位都沒有忘記吧。旦有發現任何人意圖不軌,一律拿下。」

「李懷遠軍務使,你留守冀州南部,負責冀州軍務。冀州留守軍隊為第二府和第十府,你有戰事隨機處理權。」趙詢沉聲說道。

「屬下領命!」

…………

趙詢回了幽州城,驍果軍轄地也開始了恢復發展。整個冀州,因為驍果軍的吸納,許多其他地方的流民紛紛涌入,驍果軍都一一接納。

隨著大批的流民入境,各府縣的官道、城牆都開始修建。開墾荒地的人也多了起來,因為這開墾的荒地,算私人所有,並不計算在官府分發的名額之內。當然,驍果軍也對開墾的數目做了定額,一戶不得超過百畝。

除了各府縣大搞建設外,同樣大批的流民緩緩被遷移到北定五府。如果大舉遷移大規模人口,自然是麻煩自己。但如果一次數家,數十家呢?

驍果軍對商人們有了新的任務,北上商隊,每次需要攜帶數家百姓北遷。按照商隊大小,自由選擇,一戶也罷,十戶也好,只要你帶的有,都可以。這可是要考核的,抵達幽州,自然有稅務司和戶籍司的官員對其考核。

愚公移山,雖然一次不多,但是十次、百次呢?一支商隊不多,但十支,百支呢?誰也不敢小看這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力量。對于商隊來說,也就是增加了十幾或者幾十個人罷了,不算什麼。統一商稅之後,商人們賺取的可不少。做這些,每日都能听到他人的感謝,可比平白無故被官吏敲詐要好。

在現階段,就地勢而言,冀州確實比幽州好。冀州地處中原,不似幽州,氣溫寒冷。此外,冀州四通八達,人口密集。此外,幽州因為地處北方諸胡邊界,故而昔日連年征戰,百姓自然不願在此落腳。冀州氣候要比幽州好上很多,地處平原,良田甚多。如果好好經營,冀州必將超越幽州。

故而,冀州上下,都展開對各府縣的治理。劃分田地,統一商稅,這都是驍果軍一直以來,從未更改的政策。此外,各地的水利工程,也開始逐步興建。水車、翻斗等各種工工具,也在各地被推廣。

戰事完畢,自然重在治理,恢復發展。但從暗影司、鷹眼司以及監察司的所回報的情況,趙詢不由眉頭暗皺。因為驍果軍之下缺少文官,使得不少昔日朝廷任命的官員和一些低級官吏直接升級而成。但就是這些官員,身上除了不少問題。能力有沒有,暫且不說,但腐化的速度實在超乎趙詢的預料。

趙詢不敢奢求每一個人都是聖人,但也不能只顧謀取私利,不過大局。很多商人、富戶紛紛賄賂這些新上任的官員。在各種糖衣炮彈的襲擊下,他們迷失了自己。想想也是,昔日人下人,一夕之間,變成了人上人,豈能不忘乎所以?

趙詢很是惱火,驍果軍官員的俸祿已經是不菲的了,但這些人似乎貪欲難填。

在古代能,夠對國家或一個勢力產生影響的政治力量群體依次有︰士大夫階層、宦官、後妃、外戚、宗室、武臣。現在趙詢收下可沒有宦官,自己的女人和外戚在自己嚴格控制下,只能出任一方官員。換句話說,一族外戚,要麼去做文官,要麼去做武官,但就是如此,也不能兩人以上位列高位。至于宗室,自己只有幾個結義兄弟,更是嚴于律己。

在浩瀚歷史之中,從群體來講,士大夫群體在歷史上起的作用絕大多數是正面的,而宦官、後妃、外戚、宗室、武臣起的作用絕大多數是負面的。

個中原因是因為士大夫階層是經過正當的程序從底層選拔上來的精英人物,無論是素質還是氣節、品德都還是比較強的,而宦官、後妃、外戚、宗室都是依靠裙帶關系登上歷史舞台的,雖然其中也有優秀的人才,但就總體而言,素質低下,品德敗壞,無氣節可言,同時他們自恃有皇帝撐腰,所以往往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其中尤其是宦官,生理殘缺而導致心理陰暗,所以宦官專權往往是最黑暗的時代。而武臣則因為掌握著軍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導致藩鎮割據。

但現在,其他的問題還未出現,這所謂的士大夫階層就出了毛病。

現在能給自己帶來影響最大的當屬這些官員了,也就是所謂的士大夫階層。本來以為這些讀書人能明事理,知輕重。看來,自己是小看了一些人的品德。

「諸位都是各司司長,對于監察司所說情況,游客見解?」趙詢聚集各司負責人,讓監察司監察使將最近的情況詳細的說了一遍。

「回稟主公,這都是我政務司的疏忽,屬下願意領罪!」政務使呂子良和楊望真齊聲說道。

趙詢眉頭一皺,道︰「罪與不罪,暫且不論。畢竟近期主要大事都是側重與軍事。你們說,現在當如何處置?」

「嚴懲,必須嚴懲!這種情況,只能以與嚴懲。否則的話,我驍果軍遲早會讓他們給敗壞的不成樣子的。」監察使高圖沉聲說道。

原學識司後改名為教育司的司長余靜皺眉道︰「其實也不能全關這些官員,只是因為我驍果軍太過缺乏官員,使得他們突然登臨高位,掌了權,一時忘乎所以。」

諫議郎徐毅翎也點頭道︰「余司長言之有理,屬下也認為這也是關鍵因素之一。但無論是什麼緣故,犯了錯就是犯了錯,必須得到懲罰。不能因外數量大或者外界因素所干擾。」

趙詢沉聲道︰「查,嚴查!對各部官員一律嚴查,同時監察司接受百姓舉報,讓各地百姓配合查察。此外,從今日起,監察司將接受百姓的匿名舉報信。允許各地百姓對當地官員的匿名舉報,無需署上真是姓名。」

「此外,監察司官員的考核將以所查犯罪官員的多少、職位的高低也作為一項標準。對于那些身在監察司,卻一年沒有功績的官員,一律,永不敘用!監察司,就該有監察司的樣子。我需要的是鐵面無私的監察司,而不是只有名號,不做實事的監察司。高司長、蘇司長,你們明白嗎?」

高圖、蘇允齊聲說道︰「屬下明白!」

「明白就好,我不希望監察司的人和其他的系別的人勾搭在一起。一旦你監察司的人除了問題,一律永不敘用。」趙詢冷聲說道。

高圖和蘇允都額頭見汗,他們從未發覺,此刻的趙詢給他們帶來如此大的壓力。趙詢所言的問題,自然是指監察司的某些官員,勾結那些被查察的對象,為其透露消息,甚至免除責罰。

「這是你監察司內部出問題的官員,其中十五人按律處置。其余的,一律免職,永不敘用。」趙詢將手邊的一份名錄遞給了高圖,冷厲的說道。

高圖接過趙詢遞來的名錄,看了不看,收入懷中。沉聲說道︰「屬下明白!」

「明白就好,監察司的官員則有本都督給你們撐腰,不要有什麼可害怕的。此外,鷹眼司、暗影司都將是你們的後盾。但要記住,查察官員可以,但要給官員定罪,一定要有證據,不得輕率。」趙詢又交代道。

「此外,將在各府設立諫議郎一職,巡視各府諸縣,對各地情況巡視之後,可上報與本都督。可上報各地的民生情況,亦可上報當地官府的表現,或者官員們的日常做為。」趙詢接著說道。

先不管你如何,先給諸位官員頭上掛幾把刀再說。讓他們都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他人的注視之下。想要貪墨徇私,那也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負擔的起代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