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442章 教育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08-26

隨著各項事務都穩步發展,趙詢則有開始轉向教育建設。在趙詢看來,現在最需要的是三項,一則就是阿拉伯數字的普及,這玩意,比起現在的漢字更加方便。二則就是漢語拼音,這是加快少年識文學字的基礎,這總比讓小孩子記下復雜的漢子更加方便,隨後一個,就是標點符號的運用。

說起來,趙詢對現在沒有標點的書本,極為的不適應。讀起來,很是不便。還有,那豎著印刷的書本,也使得趙詢頭大如斗,極為的別扭。看著看著,就有些找不到行了。

今日,學識司的司長以及幾十個吏員全部被趙詢聚集在一起,商議著教育改革。

學識司司長余靜也不知道趙詢召集他們做什麼,說起來,趙詢雖然很重視這方面,但很少關注與他。余靜也不復以往那般,對趙詢抱有極大的偏見,甚至開始臣服與趙詢。說實在的,余靜現在可是看到了驍果軍治下百姓和以往的區別。各地百姓都將趙詢奉為天下一等一的好人,他余靜還能有什麼意見呢?更何況對方還收復了東三府,壓得幽北諸胡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燕國現在,何人可比?

雖然余靜現在沒有再反對趙詢的之意,但他以前多次對趙詢的駁斥,也使得一些人對他不待見,以前被人捧的高高在上,一副大文人的情景,也不再出現。甚至有一些百姓還對他頗有微詞,對此,余靜也只能苦笑以對。

「諸位,從今日起,你們學識司就改為教育司,專職教育工作。教育,乃國之根本,開啟民智之本。」

「當然,今日召集你們前來,自然不是專門為了改名一事的。我現在有幾個想法,想和諸位商議一番。你們都是幽州文人之中有德有才之士,也是整個幽州、冀北諸地文人的典範。如果有什麼意見,一會也相應的提出。」

「敬請大都督吩咐!」余靜率先說道。

「第一個,就是這個!」說著,趙詢在眾人面前寫下了簡單的一到九這九個簡單的數字。

「這是什麼?」

「我稱呼他為數字!」趙詢將各個數字對應的漢子說了出來,這個很簡單,和漢子沒什麼兩樣。在場的眾人也沒有什麼驚訝之處,因為你也可以隨便劃出幾個數字,說他相對應的漢子來。

但緊接著趙詢將十以後的數字說出來後,這些人才發覺,就這簡單的九個符號,可以組成所有的數字,更重要的是,簡單明了。

隨後,趙詢又將加減法和多位數加減法有說了一遍。這些人都不是笨蛋,對于這種簡單明了的計數方式,還是很快就看懂的。

余靜不由的感嘆道︰「大都督,這樣一來,記錄數據,可就一清二楚,簡單明了了啊。而且,這個易學易懂,可以教授給小學童。」

「既然你都這般說了,以後,這數字也就加入教學體系,算是必學的一種。」

以後再看什麼報表,趙詢也就不會自己在重新計算一遍了。

「第二個,我稱之為漢語拼音。」說著,趙詢讓親衛拿來了一些自己標記好的字母表。

對于這些看不懂的符號,余靜等人還是等著趙詢解釋。

趙詢隨後又將漢語拼音詳細介紹了一番,這個沒有數字復雜,只要讀出來了,隨後有明白了。

漢語拼音對普及識字以及初等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能讓初學者很快分辨漢字,尤其是少年,對于陌生的字,也不用強行去死記。

但,漢語拼音是一種只書寫讀音的體系,無法取代漢字。完全用漢語拼音寫出來的文章很難懂,因此,它不是一種正式的書寫方式,而只是一種閱讀的幫助。

雖說如此,漢語拼音帶來的變革意義,也是非常大的。

「你們認為怎麼樣?」看著這些人,半晌不說話,趙詢不由的詢問道。

余靜這才說道︰「大都督大才啊,但實施下去,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我們還要教會各書院先生,隨後還要編制教材……」

趙詢笑道︰「這只是小孩子,初學者才用的,對于那些讀書無數的人,自然不用。說道編練教材,就把這兩樣都編為啟蒙書院的基本教材吧。所有需要之物,政務司會予以配合的。」

「那大都督,下面還有什麼?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大都督才是真正的有才之士!」余靜感嘆道。

「我?論起學識,我差你們不是一點半點,這點,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至于這些,也是我平日里的一些想法罷了,算不得什麼才學。」趙詢搖頭笑道。

見趙詢能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余靜也心中佩服。要是其他人,早就將自己宣揚的不成樣了。

「第三樣,就和所有人有關了!」這次,趙詢只表下了幾個點點圈圈的符號。

「標點符號!」

「任何詞句,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後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

「就像我們說話一般,一句話,可以延伸出好幾個意思。」

說著,趙詢又將這一堆符號的意思,簡單的講解了一遍。

「就像這兩個符號!我詢問,好了?你回答,好了。兩個字,分別帶上這兩個符號,表達的意思確實不一樣。但是書寫之時,帶上這兩個符號,就讓人一目了然。」

「還有,古詩文之中,一些詩句,有了明顯的間隔,也能讓初學者,很好的分段,理解。你們認為,這個怎麼樣?」

余靜張了張嘴,苦笑道︰「對于天下百姓來說,絕頂的好事。對于那些研究學問的人來說,那可就……」辛辛苦苦研究學問,就這幾個標點,就能讓很多人在某些程度上,和他們不相上下了。

「既然你們認為可行,那就干吧!利國利民的大事,那可是要永記史冊的,難道就沒想過,將自己的名字,永傳萬世?」趙詢笑著說道。

頓時,這些教育司的官員,眼楮就亮了。連一向不動聲色的余靜,呼吸也驟然粗重了許多。

「干了!這種事情,怎麼能不做!要說銘記史冊,大都督才是真正的銘記史冊啊!」

看著這些文人用熱情的目光看向自己,趙詢不由的說道︰「怎麼?有問題?」

「大都督,繼續說!」余靜開口道。

「你以為我是聖人啊,哪來的那麼多東西,就這三樣了,你們把他們推廣出去就行了。記住,教育才是真正利國利民,流芳萬世的大事。他是誰也無法抹去,誰也無法剝奪的功績。」

最後,趙詢有提了一下,讓教育司負責,將豎版書本,改為橫版。余靜詢問趙詢意義何在時,趙詢回答道,看著舒服,頓時讓幾人無言以對。不過話說回來,橫著看,就是舒服。

之所以豎版,那是因為古代用竹簽書寫,成為竹簡書,他不豎著寫,還真沒辦法。但紙質書,自然不一樣了。

接下來十幾天里,教育司的官員都在和趙詢商討其中的問題,哪里需要補充,需要改進,都在緩步推進。人多好辦事,經過余靜的一番宣傳,一些不在驍果軍任職的文人士子,也都紛紛前來參與。趙詢的聲望,也被余靜給鼓吹了出來,也逐漸在文人體系之中,傳播開來。就算有對趙詢不滿者,也不得不服這些主意的精妙之所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