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409章 現狀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與來時不同,返回之時,趙詢身邊又多了兩個身材嬌小,且一模一樣的護衛。

在詢問兩人之後,得知兩人分別叫阿斯麗和阿斯泌,其母是突厥人。不過現在姐妹兩個在遼東國也沒了親人,又被幽州的「屠夫」給強搶了來。所以姐妹倆見到趙詢,就像老鼠看見貓一樣,驚慌失措。讓趙詢暗自發悶!看的一邊的蘇紫煙咯咯之笑。www

「紫煙,她們兩個交給你了!」見此,趙詢也失去了和兩人交談的興趣,本來嘛,要下姐妹倆,只不過是一時無意而為罷了。

返回幽州城,自然受到了驍果軍諸官的迎接,隨後就是慶功晚宴。歸家之後的趙詢,拜見了母親之後,有何自己的夫人和兒子聚了聚。兩個兒子都是一歲多,現在也能說話了,只是許久未見,見到趙詢有些生疏罷了。

昔日的雲麾將軍府,現在的大都督府,驍果軍軍陣各司主官齊聚一堂,向著趙詢陳述幽州情況。

一開始,財務司的情況就讓他眉頭緊鎖。

「這麼說來,我軍有功之士就不能得道應有的賞賜?還有那些犧牲烈士,他們的撫恤也不能及時發放?」趙詢皺眉說道。

財務司司長胡易苦笑道︰「大都督,年前年後,先是南征幽州南部、冀州北部,後是東征三府,組建新軍,有北擋契丹四族。現在的幽州,基本上空空如也了,一些官員的俸祿都是問題。」

「看來,事情要比我想象之中嚴重啊。」此次東征三府之地,陣亡的將士青壯不下五萬,這都需要撫恤。收復三府,有功之士,亦不在少數,同樣需要賞賜。

「算了,這個暫且先放下!幽州以及冀北五府的土地都分配給百姓了嗎?新的戶籍制度,也頒布了?」

「回主公,各州府土地以及分配下去了,按照真的政策,只有新的戶籍才能擁有合法的土地,,才能在驍果軍治下行商,才能進出驍果軍各州府城池。所以,百姓都換了我驍果軍新的戶籍制度,讓各州府的百姓猛然多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土地戶籍司司長薛朗連聲說道。「不過,仍有一些大地主不予配合,這類人,我們大都給予處理,一般都是沒收田地,允許其攜帶一定的私產離開驍果軍境內。但還有一類人,我們不知如何處理。」

「哦?說說看,到底是什麼人,連我們驍果軍的官員都給難住了。」趙詢輕笑著說道。

「他們都是朝中大員或者一些高官的族人,冀州之地,南北中途,商業興旺,故而很多朝中貴族、官員都在此置下產業,購買田地,通手商貿,極為強勢。這些人,我們都不便處置。」

「諸位的意思呢?」

「屬下以為,既然驍果軍新政已出,就當形成典範,如果處理一批人,放縱一批人,這樣一來,我們有何威信可言?如果那些見勢不妙的地主紛紛都將土地假名掛在朝中大員身上,我們是動還是不動?」跟隨趙詢東征的司徒亮,沉聲說道。

「我同意司徒兄的話,此事絕對不可遲疑,我驍果軍定下的規矩,無論是誰,都必須遵從!不願意?那好辦,離開驍果軍治地,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是不是,我們豈能因為對方的身份而畏縮不前。」政務使楊望真也冷聲說道。他是在靺鞨部生活多年,對于朝中的大員,那時一點都不感冒。

薛朗見兩位大人都如此說,也苦笑著解釋道︰「我土地戶籍司的人,也不是怕事的孬種,只是……」說著,薛朗臉色一僵。

裴毅笑插話道︰「我知道薛司長的意思,薛司長是因為主公要入朝一事,擔心遭到朝中大員的責難吧。」

「正是如此!我們將這些人處置了,豈不是讓主公入朝樹立更多的敵人?」

趙詢笑了笑,道︰「我和這些朝中大員們可成不了朋友!」

呂子良道︰「既然成不了朋友,我們更不必顧忌他們。一旦我們有所後退,就會讓那些大地主佔到空子不說,還會讓那些朝中大員覺得我們軟弱,那樣更不會多主公入朝有利。所以,這些人必須按照規矩來,這些人如果沒有什麼,倒也罷了,要是有什麼不干淨的地方,一定要嚴懲。我們不是正缺少資金嗎,這些人身上有不少呢。」

這個呂子良,比司徒亮還狠,將主意達到這些人身上了。但不得不說,這還是個好主意。這些大員的族人,那個是干淨的?說不定把柄一抓一大把而且很容易將他們定到翻不過身來的罪名之上。

趙詢敲了敲桌子,沉吟了片刻,道︰「胡易,展開行動吧,這些人必須清除掉。我們的偵測想要妥善的安排下去,這施政的公平性一定要做到,不能因為對方的身份而感到遲疑。」

「嗯……既然怎麼做都是得罪人,那就干一下子得罪到底吧。抄沒了這些人的家產,但放其本人離去,輕易不要制造傷亡。當然,也不能讓他們餓死在我們的領土之上。」

「屬下明白了!屬下隨後就會讓人去對這些大族進行核查!」

「余司長,學識司的情況如何了?」

「大都督,因為驍果軍治下商稅統一,安全,且免遭管理盤剝,故而商人越來越多。為了提高信譽等級,這些商人還是承建了不少的書院,這也使得我幽州之地的讀書人,都找到了可以養家的職業。對于整個幽州、整個天下來說,大都督此舉,與國大利!」

「這就好,雖不敢說所有的讀書人都能有所成就,但讀書識字,于人于己,都是一件極其有利之事。真要說起來,這些商人才是此事的大功臣。」趙詢淡淡的說道,對于余靜稱呼其為大都督,而不是主公,趙詢一點也不在意。

「主公,現在還有一些麻煩事,因為我們趁著動亂之際,奪了冀北五府,使得朝廷開始積極防備我們。現在周邊諸府縣都開始嚴格控制與我驍果軍的通道。商貿還好一些,但原本要進入我驍果軍治地的流民,諸將沒了動靜,大都被各州府府軍攔截。甚至一些商品也不得隨意通過,使得我們北運的商品大幅度減少,也影響了商稅的收入。」裴毅悶聲說道。

「更為可惡的是,一些不被朝廷重視或者革職的官員,本來都答應來驍果軍麾下效力,但大都被各州府攔截,甚至一些被冠上勾結賊寇的名義,關進了大牢。讓我們驍果軍治下的文官,極度的稀缺。現在很多都是新手,是從讀書人之中選拔,他們根本沒有施政經驗,這也讓我們的各種行動,變慢了很多。」裴毅苦笑道。

「這事我知道,這也是我入朝的緣故之一。不著急,慢慢來,北面戰事已經平息了,暫且我們都處于修養上面,一些事情,我們慢慢來。」

「對了,除了騎兵都外,其余各府軍,都展開軍屯,開坑荒地。我們的戰爭方式,從與敵作戰變為與地作戰。這些軍屯所得糧草,直接納入後勤司,不為地方州府所轄。」趙詢沉聲說道。

「將各府軍改而屯田?此舉甚好,我們現在已無戰事,此舉既可按朝廷之心,也可減輕百姓的負擔。早囤積些糧食,還是很有好處的。」楊望真點頭說道。

諸官對此都沒有反對,一是戰事確實停息。二是,這些士卒是軍屯,即為民,又為軍。可不是說讓他們解甲歸田了。三則是,他們都知道趙詢手中還有一支數萬的青年近衛軍,足可以緊急調用。

「後勤司張浚,核查好陣亡士卒名錄之後,將他們的身份牌以及他們的遺物準備好,附上烈士勛章,先從他們開始,將撫恤和這些東西陪在一起,送還他們家中。此外,在烈士祠中,流碑記錄,將他們的名字和參加的戰斗記錄下來,也好讓他人知曉。」

「屬下遵令!」

「你在協同軍事核查司、軍法官一起,核查將士的功勞,統計之後,核算出應有的賞賜,準備封賞。將士有功,不能置之不理。有賞有罰,才是強軍之本。」趙詢沉聲說道,此刻,他需要考慮的則是如何弄到錢。沒錢,還賞賜個什麼?士卒等級的升級,那是一部分,但更多的士卒,好不足以提升職稱。

「裴毅,派人去周邊諸府言明,如果再阻攔來往商人和流民,別怪我趙詢無禮!遼東軍、靺鞨人,幾萬人,數十萬人本都督都好不眨眼的殺的干干淨淨,別以為一個小小的刺史、都尉,就以為我這些不敢動他。讓他們知道,就算我趙詢解決了他們,朝廷也不會為了他們和我翻臉!」

「傳令,讓靺鞨騎兵返回冀北,到各處巡視一番,也給那些州府施加點壓力。我就不信,他們敢動兵攻打……」

「讓水師的人護送商隊去徐州,揚州、以及交州之地,購買糧食,我們可以用牲畜與之交換。對了,讓商隊可以再往南行,在交趾以南,有臨邑、真臘等國,也可以去那里購糧,用我們這里的牲畜、皮毛和他們互換。」

「我們繳獲遼東軍、靺鞨人的武器,可以販賣給徐州軍。還有,我們替換下來的皮甲、布甲,也可以賣與徐州軍,這樣,也能給我們弄出一筆錢財來。徐州軍強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好處的!」想了想,趙詢想起了和張煜的商談。徐州軍現在不缺糧食也不缺錢財了,但是兵器甲冑都很稀缺,他們願意向驍果軍購買。因為他們是叛軍,兵器甲冑根本無法購買,而自己有無法制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