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五十九章 伏擊(1)

作者 ︰ 賈不假

第一百五十九章伏擊(1)

皇帝不是隨便見的,朱明早就提前就上書廣州港船隊到達,帶來了南洋特產若干,要求入朝進貢,今天才排到了時間,所以朱明也在今天選擇了上國書要求人口遷移。U點

進入宮中時,朱棣已經用過了午膳,並繼續開始下午的工作——批閱奏折。勤勤懇懇的朱棣同志雖然比不上他的老爹,但好歹也是天下大事一人決斷的勤政之君,內閣暫時還只是他的秘書處。

當內侍稟報朱明已經入宮進貢時,他停下了手中的筆,朱明的身份還是使節,必要的尊重是必須的。

朱明遞上了貢品清單,長長的一串用了內侍很長時間來念,但雙方的心思都沒在這上面。遞上來的國書朱棣已經看了,遷移人口是不可能的,現在大明還沒有嚴重的土地兼並之禍,暫時還屬于耕者有其田的秩序社會,就算個別失去土地的農民,依附于地主之下作為農奴倒還活的下去。

好言撫慰了朱明一番,朱棣明確的告訴朱明,這南洋之地酷熱難當,若是遷民于此,一路顛沛流離之苦,怕是沒有多少人能順利達到南洋。

但朱棣也表示可以給朱明行個方便,如今大明邊境並不寧靜,若是抓獲的戰俘奴隸倒是可以賣給朱明,這些邊陲之地的戰俘很多也是殺了,俘獲的小孩則是閹割,賣不賣給朱明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對雙方都沒什麼大的好處也沒什麼壞處。葉*子悠*悠

這人口的口子也不可能一下子松動,總是要讓朱棣看到有好處才行,大明內部遷徙都夠麻煩的了,那些個民眾不是活不下去誰願意離開自己生養的土地啊。

自己的意思表達到了,朱明便謝恩告辭了,明天一早應該就有回贈的禮物清單了,反正不會讓外邦使節吃虧,這是中原王朝的一貫作風。

當朱明隨著引路的宦官向宮外走去時,後面有一人匆匆追了上來,見著朱明後長長一揖︰「葉國公,皇後娘娘吩咐奴婢感謝國公的禮物。」

朱明想起來自己這次進貢的東西倒還真有幾件是送給皇後娘娘的,一面一尺見方的大鏡子在這個時代是不可多得的奇珍異寶,就算是最擅長于此道的威尼斯人也未必能造得出如此巨大的鏡子來。

還有龍涎香,麝香等各種香料,都是女人的最愛。

可是作為皇後,若是收到這樣一些禮物就巴巴的派人出來感謝自己,而且是剛剛送上去感謝的人就跟了出來,這份熱情也有點太過了吧。

朱明知道對方接下來還有話說,便也不急,慢慢悠悠的看著這個中年宦官。

「皇後娘娘要小的轉告國公爺,最近晚上出門多帶些護衛,還有,徐家不爭氣的子孫,該教訓的自然要教訓,但還請國公爺注意分寸原諒則個。葉*子悠*悠」

朱明心下恍然,史上記載徐皇後賢良淑德,仁孝寬和,化行宮,幾乎眾口一詞對這名女子叫好,今天看到她的行事作風,朱明覺得果然此言不虛。

估計這個做姑母的收到風聲徐景昌那晚吃了那麼大的一個虧後要找人尋朱明的晦氣,這才出言提醒,但是不恃身份威壓朱明,反而請朱明原諒則個,算是把姿態放得很低了。

所以朱明也是肅然躬身一禮,說道︰「請回稟皇後娘娘,在下懂得分寸。」

別過這名宦官,出了宮門,因為前幾日烏木揚海的事情,朱明也很想弄清楚這徐輝祖到底被囚禁在哪兒,所以此刻朱明倒是有心讓這徐景昌來尋尋自己的晦氣,否則他也沒有借口找一個堂堂定國公的麻煩啊。也許作為徐家人,徐景昌還會知道一些什麼。

于是在這天的晚上,花都張斌幾人又享受到了那日的待遇,媚香樓中瀟灑一夜游。

雖然不會有些什麼風花雪月的故事,但室內溫暖如春,暗香縈繞,酒酣微醺,美人軟語清唱,這樣的感覺也稱得上人間頂級享受了。

于是乎,在朱明特意的交代下,幾人做好了準備,自家的親衛還有國公府的護衛,動員起來也有一百四十多號人,朱明的親衛自然是優中選優的,全都帶上,而那近百護衛中也挑了三十幾名武藝出眾的一共湊了八十來人。

這紈褲子弟若是要在南京城中鬧事,幾十人也是他們敢于出動的人馬總數了,要不然驚動面就太大了。

現在是朱明知道這徐景昌要暗中使壞,而徐景昌還不知道朱明知道他要暗中使壞,一場好戲就這樣將要悄悄上演。

把八十多名伏兵留在了必經之道靠近幾個險要之處道路旁邊的民宅中,朱明留下了李亮帶隊,自己則帶著張斌花都施施然前往媚香樓。

媚香樓畫舫的生意還是那樣的好,朱明並不是多麼霸道的人,幾人只是點了一間雅間和幾名普通的樂師,就著一桌子好菜吃喝起來。

雖然朱明行事低調,但此刻秦淮河上的歡場客,有沒見過朱明的,但不知道他的卻少,而這畫舫上的婢女大部分都是見過朱明的,此刻幾下里悄悄一說,立馬就傳開來了,不少人又把前段時間徐景昌的糗事拿出來再次談笑了一番。

而有有心人則借故悄悄的上了小舢板下了畫舫,向著岸邊駛去。

此刻徐景昌正與一群狐朋狗友在家中吃喝得正酣,當那匆匆下船之人把消息帶到定國公府上時,借著酒力的徐景昌瞬間就被點燃了,十六歲血氣方剛的年齡,受了那等奇恥大辱,這個場子非得找回來不可

「朱明這個縮頭烏龜,整日躲在府中,今日外出可算讓小爺逮著了,不枉我四處派人打探消息,今日定要給他好看」

幾聲大吼下,這聚在一起吃喝的六名少年也都是嗷嗷叫起來,叫囂著定要為徐大公爺報仇雪恨。

其中一人似乎還深諳兵法之道,看來也是哪個將門世家出來的。他伸手沾酒在案桌上勾出一副簡易地圖,大聲說道︰「這朱明要回府上,這個拐角是他必經之路,我們就在這兒伏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又有一人大呼道︰「這朱明號稱是孤身在海外一人打下了偌大的基業,今晚,我們七人便一起試試這朱明有幾斤幾兩,也不要叫人小看了咱們的家學淵源!」

于是乎,這些少年每人隨時都帶著的七八名隨從,加上徐景昌從府上挑選出來的四十名精銳,湊了近百人的隊伍,亂哄哄的就要往府外跑。

中間有帶刀的,扛長矛的,一人還擎出了一把硬弓,立馬被頭腦清楚的人給奪了下來,扔回了府內。

還是徐景昌自己最終想明白了,就算是打,也不能出人命,又吩咐所有人尋根木棍兒在身上帶著,一時間屋內的桌子椅子就遭了殃,一條條的椅腳被拆了下來。

好在幾人還有點馬摘鈴人餃枚的基礎知識,一路鬧哄哄的走了一段後,慢慢的整頓好了隊伍,聲音漸漸的平息了下來。

就在這寒冷寂靜的夜里,一群人黑壓壓的影藏在道路拐角的黑影中,房屋後,大樹後,準備進行著他們的伏擊任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