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一卷 東南風乍起 第八十二章 開國大典

作者 ︰ 賈不假

十二月三十日這一天,天還未亮城中已經忙碌起來了。由于自由城雖然經過翻新及擴建,但面積確實不大,城內也沒有一個像樣的廣場或祭壇,所以重要的祭天儀式將在城外舉行,最後的登極禮則在王宮內舉行。

也不能說南洋就是蠻夷毫無禮教之地,在這里的很多華商不但精通各種禮儀,糾結起來比老學究還要過分。可能是因為他們在中原享受不到與經濟平等的社會地位,到了外邊他們反而更在意這個。

于是在眾多關心朱明這一重要典禮的華商們出謀劃策,什麼祭台搭建多高多大,從祭台到城門要多少步的距離,作為禮儀之用的戈矛長幾尺幾寸,眾人引經據典,吵得不可開交後,終于定下了章程。

朱明倒是干脆,這些瑣事都你們安排,反正授官授爵這一最重要的流程是我做主,我來定名單就行。其他的你們愛怎麼擺弄我就由得你們擺弄一天吧。

穿好專門制作的禮服,雖然已經簡化了很多,但在眾人的勸說下,短襟衫還是太不莊重了,作為常服穿穿可以,今天這麼重要的日子,朱明還是被要求穿上了專門的袞袍。

傳統漢服樣式的袞袍光是系帶子就忙活了半天,好在服裝已經做得輕薄,否則典禮進行到一半中暑暈倒都有可能。

冕旒上十二束珠子都是精選顆粒飽滿光澤均勻的海珠,這個東西南洋倒是不缺,以黑為外色暗紅為內色的冕旒顯得古樸莊重,朱明一戴上,現代人的氣質和古代的冠服一結合,讓正幫朱明整理衣角的金珠也是美眸一亮。

現在該做的就是等待了。隨著朝陽從東方升起,朱明在十二名執金吾的護衛下緩緩步出王宮,門口鑾輿早就在等候了。雖然朱明還並沒有稱皇帝,他也自認為還不夠那個格,但現在他使用的很多東西還是按皇帝的標準在制作,至少對他來說是不怕有什麼逾越的危險。

隨著車駕緩緩向城外駛去,其後的大小官員也跟隨著車駕向外走去。沒辦法,這樣的日子為了凸顯出朱明,也只好委屈列位大臣了。

眾多的平民遠遠的隔了幾條街,各想辦法的爬到樹上,屋頂上眺望著,雖然平時他們也許曾見過朱明,但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怎麼的也得目睹一下新王登基的雄姿啊!

就在城門之外八百步的地方,已經擺好了祭壇,祭壇上數十面旗迎風飄揚著。關于旗幟徽章的樣式早已經勘定下來了,黑底大旗中白色的圓日旁邊是半彎的月牙圖案,對于這黑水日月旗朱明還算滿意。

等馬車到位後,他緩緩走下車駕,在一名禮官的引導下走上了祭壇。

朱明是開國之主,所以祭祀的是天地和先祖,就沒有先王先後了,要是想祭拜祖先倒也簡單,老朱家去拉一個過來就是。

祭祀就是老一套的東西,獻三牲,讀祭詞,文不拉幾的好在朱明之前也層熟讀數十遍,倒也沒出紕漏。

在自由城這鄉下小地方沒見過市面的人們眼中,這一切都新鮮極了,之前任何一任國王也沒這麼操辦過。

無奈今天防衛嚴密,一大片區域被兩層兵丁密密實實的圍了起來,普通的平民只能找個高點的地方伸長了脖子向內張望,只有那些船村漢人或是個別的豪商大戶才被允許近前觀禮,此時也一個個屏聲凝氣,生怕干擾到這麼肅穆的氣氛。

最後向上天叩拜時,朱明倒是真心實意的在心中默念︰天上的眾位神仙們,讓我來到這里,現在也已做出了一點點成績,繼續發揮神力保佑我,不為自己作威作福,只為真能澤被蒼生。

也不知道朱明這麼偉大的情操有沒有被上蒼感應到。反正祭拜順利結束後,朱明在萬眾矚目中乘車返回了原來的城主府現在的王宮。過程中一絲喧嘩的聲音也沒有,畢竟現在是表示對上天的尊敬,若是此時就大聲慶祝豈不讓上蒼覺得你驕縱狂妄,還是低調好。

接下來的進程就不是平民能耳聞目睹的了,進入已經修整一新,拓寬加高的大殿後,文武官員分列兩旁,侯氏一族逃到自由城來最為德高望重的族長宣讀了登基詔書︰

「……海內土疆,咸于歸明。孤本海外遺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發于船村,逐鹿蘇島,致英賢于左右。凡馬六甲兩岸,各處寇攘,蠻夷不靖,屢命大將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孤為王,以主南洋黔黎。勉循眾請,于永樂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告祭天地于馬來半島之南,即國王位于自由城。定有天下之號曰黑水明國,建元澤漢。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此詔書將明發天下,從此後黑水明國即將正式出現在這紛爭的南洋。

接下來就是宣布人事任免,由朱明親手賜予金印及各色官袍配飾寶劍。

「進王銅為執宰,統御百官,凡政務奏請可自決呈報。」

朱明微笑著接過盛放著冠服金印的托盤,王銅大禮三叩九拜後,高呼「叩謝我王,臣敢不效死命!」隨後伸手接過了托盤,退回了隊列之中。

朱明暫時是將精力放在了軍事的擴張上,政務自己抓個大方向就好,要開什麼工廠做法,要有什麼新政還不是自己一拍腦袋想到了什麼好主意就做起來,所以小事多下放些自決權,也可以促使行政人員盡快的成長起來。

「進盧米為次宰,協執宰統御百官,分管各地政務。」

已經漢化比較徹底的盧米也是按著禮儀一絲不苟的行完叩拜大禮,上前接過了冠服金印,規矩絲毫不亂。

「進陳善禮為吏部統輔,主管城主、統領級以下百官任免。」

雖然陳善禮善于出謀劃策,但現在官府的構架還不大,陳善禮又常年跟在朱明身邊,能很好的執行朱明人事上的決策,再多管一塊官員之事也忙的過來。現在官員級別少,還沒有實行九品中正制,而城主、統領以上的列位高級官員,由吏部或執宰次宰提出,朱明最終裁決,吏部真正主管的還是低級官員這一塊的工作。

「進馬薩爾為戶部統輔,主管人口、財貨一事。」

戶部管理的事情就雜了,把馬薩爾這原來主管商業之事的人弄來管這個,財貨一事定沒什麼問題,就是一些分管的教化、人口擴殖之事得他好好動動腦子想想了。

「進朱大成為商部統輔,主管一切領地商業及港口事宜。」

兩大商會全部歸屬進商部的管轄,各大工廠作坊雖然獨立經營核算,但也掛名在商部進行管理,主要的對外港口如船村港、胡蘇港也都是從城池中剝離出來歸屬進入商部管轄,可以讓商部能最大化的便宜行事,促進商業的繁榮發展。

「進侯寅為大制衡,即刻起組建各地法務衙門,兼領軍、政制衡之事。」

把斷案從行政中剝離出來絕對是朱明的一大創舉,從今以後再也沒有縣太爺在堂上斷案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情況發生了,雖然腐敗不可避免,但把權責分散讓彼此有所牽制,現階段也只能做到這樣了。

「進趙慶為伏波將軍,統御全國兵馬。」

趙慶精氣神十足的邁上前去,叩拜時頭把地板都震的咚咚響︰想不到我一條粗鄙的漢子,曾干過海上賣命的營生,現在能到這樣的高度,此生無憾,必竭全力以報國主。接過冠服佩劍,趙慶也退回班內。

「進王鐵為大統領,陳三福、陳帆遠、花都、唐開、澤麗阿為統領,分管各軍團,務必勤勉訓練,以備戰時。」

能到現場的陳三福、陳帆遠、花都、澤麗阿紛紛上前領取自己的冠服,只有澤麗阿這一新歸順之人對這一切感到特別新奇,但仍是按著原來告訴她的禮數,一五一十的做了個十足。

其他就是各地城主的任免,還有一些相當級別的官員任免如自由學堂的監督王卓金,軍情司的馬威,騎兵人數偏少,統管的李亮只授為了營官,但地位不低,等等眾人。

再其次一些不太入流的小官就沒在這麼莊嚴肅穆的登基大典上授予了,這不到三十人都拖了夠長時間的了。

而爵位的授予因為尚沒有做出特別大貢獻之人被授予較高爵位,只有王老伯寥寥幾人憑著資格老被授予了遮普城男等級別不等的男爵爵位,都劃了出了相應的封地賜予幾人。想想自己的兒子們將來的成就絕對比自己大,自己弄了大半輩子,這到老來也成了爵爺,老人們一個個歡欣鼓舞。

隨著禮官一聲唱禮,所有位列殿中的官員將軍爵爺都齊步出列,伏倒在地再行三叩九拜大禮,恭賀新王登基。

隨後王宮中新鑄的大銅鐘咚咚的敲響,所有宮外的士兵民眾知道大禮已成,新王已經登基,早有準備好的鞭炮被一齊點燃,伴隨著過年的氣氛,  啪啪的好不熱鬧。

人群沸騰了,士卒們無法跳腳笑鬧,他們整齊的把手持的矛戈有節奏的在地面上敲響,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大鼓聲。

當歡慶進行一段後,有傳令官從宮中奔出,大喊道︰「為慶祝新王登基,每戶發酒一壇,肉兩斤,谷十斤,今晚眾人齊賀新年!」

這也是早就計劃好的,畢竟得讓大家都樂呵樂呵,城內發展到現在是兩千來戶,還不算什麼大開支。很快就有百名使者帶著士兵去各戶門前分發,每人不過負責二十來戶,一會就分發到位了。

人群的歡騰更盛了,不過此時主會場已經從王宮門口轉移到了各個街巷之中,忙碌了一年,此時他們與鄰里歡慶,慶祝新王登基,新年來到,期盼著新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