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一卷 東南風乍起 第二十四章 人才攻略

作者 ︰ 賈不假

知道了朱棣剛剛登基便已開始集天下船工于福建開始船隊的建設,朱明心中的緊迫感日盛一日,自己也必須要加快進度了。

物資總能創造,不行還能兌換,唯有人才,是所有時代的唯一稀缺品,現在身處大明國的土地,朱明感覺自己身處寶山之中,絕不能空手而回,這個時代明國的人才絕對是世界一流的。

顧不得繼續欣賞祖國的秀美風光,朱明一行匆匆的回到了船上,此時,天色已經是完全黑了下來。

「貨物明天開始找人出手,只是不知道現在附近還有沒有什麼能工巧匠,如果能將他們吸引到我自由城就好了。」朱明坐在旗艦上的小廳中率先說道。

現在在坐的基本都是船上的老水手,常年混跡于大明國和東南亞各個海港,說到在這個時代尚處于下等階級的工匠他們是最清楚的。

「現在手藝人倒是不少,但是一部分是編入了匠籍的,還有一部分學來了手藝,故土難離,現在乾坤清明,做什麼不能養活自己啊。」當下就有人在下面答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中國人的鄉土觀念直到自己那個世紀還是舉世聞名的,想要他們拋棄自己的故鄉絕對是難上加難。

「這樣,你們的商品尋找買主時,如果能用有手藝的家奴來交易的,價格一律優惠兩成,另外明天直接到碼頭附近招人,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一概錄用,家人也可以一起走,至少提供一份餓不死人的差事給他們吃閑飯。」朱明說道,這個條件確實是夠優厚的了,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第二天的清晨很快的到來,前來朱明船隊接洽的牙商無不為朱明以貨易人的想法感到奇怪,現在大明是好年頭,人太貴,若是到海外的一些小國遇上災年的幾個饃饃就能換條人命,干嘛還這麼費周折的跑到大明來,這不符合高買低賣的原則啊。

不隨雖然有這樣的疑問,但牙商們還是很盡職盡責的開始為朱明去尋找買家了,雖然大明朝不缺啥貨物,但朱明這次確實很是帶來了幾件比較稀罕的物件,尤其是不少各色香料和檀香木應該有貴人會喜歡。

一樁樁喜訊陸陸續續的傳來了,雖然手藝人比普通的農夫缺,但在貴人們眼里還是螻蟻一般的東西,听到有利可圖,牙商們跑上貴人的家門,催動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許多人都從自己的莊子里把些個奴才翻找了出來,換就換唄,無非是些打鐵匠什麼的。

更有些商人想吃下大筆貨物的,,紛紛跑回本鄉,吹噓著海外土地如何富饒,出去幾年就可衣錦還鄉雲雲,生生的忽悠來了不少人,但這些人朱明是特別強調事實的,一部分人听了就打了退堂鼓,更多的人既然已經下了決心,雖然知道外面的世界並沒有想象中精彩,但也下定決心準備出去了。

就這樣零散的、整批的,不到三天功夫,船上的貨物已經出了一大半,畢竟出航還是要帶些緊俏的貨物回去帶動市場的,便也以貨易貨,換了滿滿一船半的各色瓷器、絲綢、茶葉這三樣老套但永遠不過時的貨物。

就在第四天上頭,朱明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名客人有點藏頭漏尾,也不說明自己是哪家商行的牙商,只是說有事要面見船隊主人。

雖然奇怪,但朱明還是見了這人,在這反正也沒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朱明也不怕有人想要自己的小命。

「在下姓王,乃廣州城內一小小捕頭,所以不便直接遞入名刺,見諒。」那客人一見朱明便點明了自己的身份。

「啊,原來是王捕頭,不知有何貴干,本人可都做的是合法買賣。」朱明有點模不清楚頭腦。

「是這樣,上月城外沙壩村中遷來了一族人家,我想用這族人家與先生做個生意。」

「哦?什麼生意,請講。」

「經過鄙人明察暗訪,這族人家應該與前刑部尚書侯泰有些關系。」

侯泰?這個人倒沒听過,朱明在心中仔細思索,不過能做到刑部尚書,應該也是官場中的頂尖人物了。

「侯大人反對當今聖天子,已經畏罪自盡了,他的家人也已經盡數充入教坊為奴為婢,這族侯家舉家南遷,應該是與這位侯尚書有所關聯。」

「那你應該去報告上官,卻與我來做的什麼生意?」朱明好奇問道。

「我知先生乃海外巨商,如今求賢若渴,我本也心懷忠義,對于侯尚書那也是十分敬佩,如今他的族人若被告發,至少也是流三千里的下場,還不如跟著先生出了海,去的遠遠的還不用擔心奸人加害。」

朱明總算明白了這個人的意思,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沒把握這家就是侯氏一族而不敢上報呢,還是真的懷有忠義之心,不管怎麼說,看他的意思都是想從自己這撈點好處了。

「來人,為這位大人奉上白銀五十兩,珍珠一串。」朱明打定主意了,這些人若真是刑部尚書的族人,那家學淵源,文化肯定是不差的,雖然讀多了聖賢書腦子可能有點轉不過彎,但確實是朱明現在急需的。

事不宜遲,朱明組織了十來個精干的水手,便在王捕頭的帶路下,來到離廣州城有一段距離的一個偏僻小漁村處,這里看的出來多了不少屋子都是新蓋的。

王捕頭帶著眾人直接一間屋走去,沖入屋中,抓著一個人就問道︰「你們族長呢?」

「啊……啊。」那人頓時被嚇得說不出話來。

「我是本地的捕快,禍事快到了。」王捕頭說完還掏出腰牌亮了一下。

這下那人看了看朱明等一干人等,也沒帶武器,看著不似有歹意,便畏畏縮縮的把眾人帶到一處茅屋前。

茅屋中一壯年男子早已听到動靜出了門,看到這一大幫人也心有警覺。

于是王捕快上前又是好一番說,最後說道︰「你們突然搬遷至此,殊為可疑,有心人很多,若真是侯大人族人,不若跟這這位朱公子,到海外去避一避,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那男子似是還要遲疑,朱明上前一步說道︰「其實我也是懷著海外漢人拳拳之心回到故土,想找有學識之人去那海外行那教化之王道,海外蠻夷仰慕天朝文化久矣,不管先生你們從哪來,既然還無安生之所,不如和在下一起出去看看海外土人與中原之異同。」

那男子又想了想,估計也是新搬遷到此不久就生此波折,以後確實還有無盡煩惱之事,反正族人都在一起,也不存在太多故土難離之情,當下一抱拳說道︰「既然這樣,這位朱先生,以後的日子就要麻煩你了。」

「太好了,不知道先生族中有多少人,不如今夜就早做準備,近日我們就要啟程。」朱明說道。

「那就煩勞明日上午來個人引路,我們舉族搬遷。」

就這樣敲定了一大族的人馬,雖然還不確定是否是侯氏族人,但背井離鄉跑到這樣的小漁村來,肯定與新皇登基這事月兌不了干系,能用則用,不行他們也會在自由城自食其力的,朱明倒也是很看的開。

回到船隊中,盤點了貨物,錫礦石、香料之類的大宗貨物已經是完全售罄了,就剩下一些小玩意一時也沒找到合適的買主,朱明便也不打算再等了,這次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了,各色工匠手藝人召集了近三百人,其中還有不少是農奴,朱明想著一旦到達自由城宣布他們成為自由手工業者在讓他們知道日後的待遇,應該會讓他們感激涕零吧。

還多了一大群不知道是不是建文帝忠臣的家屬,反正是文化人跑不了,只要是文化人朱明就有大用,再加上現在是滿滿兩大艘船的貨物,這趟航行賺翻了。

這一路朱明也看到了許多,至少現在大明朝市面繁榮,雖然剛經過靖難打亂,但民眾的生活並不困苦,反而一個個過得充滿希望,反攻計劃估計得無限推遲,天上那群神仙要失望了。

(建文朝大臣有名的不是降了就是被殺了,只有借用名臣的族人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