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十三)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執意親自領軍前往洛陽,此時的洛陽確實是危機重重,四周雲集了十余萬清軍,而且滿清小皇帝康熙據說就在孟津城內,正對河南的清軍發布命令,指揮作戰。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會指揮十余萬軍隊,別說永歷不信,就是天下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會相信。

永歷的心中其實有些懼怕那個叫做「愛新覺羅玄燁」的少年,畢竟在前世,穿越之前,電視上,電影里,把康熙皇帝描繪的怎麼的英明神武,怎麼的智慧不凡,怎麼的殺伐決斷,還有如何的柔情似水——

不過永歷雖然心有顧忌,但是此時他已非吳下阿蒙,經過數年來的歷練,他的心志非常堅決,那就是一定要把滿清推翻,光復大明河山。

如今一場大決戰即將展開,他與康熙的較量從蘇北徐州轉移到河南洛陽,千里轉進,為的就是最終的勝利,而勝利者,將成為這片土地,也就是中原的主人。

此外還有一點,永歷很是奇怪,小康熙年紀太小,不應該有如此的戰略眼光,竟然敢于從千里之外的蘇北轉進到洛陽,而且計劃周詳,行動迅速,這等智慧和膽識,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難道小康熙身邊有能人?」永歷如此想到。

為此,在前往洛陽的路上,永歷派出十組錦衣衛探子,化妝前往孟津,查探其中的內情。

一路行軍,永歷才就習慣了風餐露宿,由于心急洛陽的戰事,永歷不斷催促加快行軍,終于在三日之後,全軍趕到了洛陽以東七十里之外的偃師。

偃師還在明軍手中,不過四周經常有清軍的游騎活動,就在路上,明軍經常遭到清軍騎兵的窺視,當方孝玉指揮人馬趕去抓捕,他們卻一哄而散,催馬狂奔,很快的就跑掉了。

到了偃師,永歷下令在城內休息一晚,準備第二天一早,再前往洛陽。

第二天天色剛亮,永歷還在睡夢中,外邊忽然傳來一陣喧嘩聲,將永歷驚醒。

就听到外邊有人高聲叫道︰「方將軍,快將陛下喚醒,孟津的清軍殺來了,距離偃師只有不到五十里了,現在可能只有二十里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方孝玉接話道︰「皇上正在睡覺,哎,軍情緊急,還是我去!」

說著,方孝玉就來到門前,輕輕地敲門,說道︰「陛下,陛下——」

永歷答道︰「你進來,朕起來了!」

等方孝玉進來的時候,永歷正在穿衣服,君臣兩人非常熟悉,所以永歷從來不避諱方孝玉。

「軍情緊急,發生了什麼事?」永歷很快地穿好了衣服。

「回陛下,剛才是昨天送信的那個信使,叫做張二亮的,他在回洛陽的路上,遇到了數萬清軍正向偃師行軍,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到達此地!」方孝玉答道。

「哦?他們有多少兵力?」永歷不慌不忙地問道。

「據張二亮說,從孟津來的清軍可能有五萬人左右,其中大概有三萬是騎兵!」方孝玉再次答道。

「啊,這個張二亮不錯,眼力挺好,還能估算出清軍的人數,有點頭腦,這樣,一會兒,你去問問他,就說朕說了,要留他在朕的身邊听用,問他干嗎?」永歷如此說道。

到了這個時候,永歷還有閑情說張二亮,方孝玉心中苦笑,可是又不能說什麼,于是再次問道︰「陛下,清軍就快到了,咱們應該怎麼辦?」

永歷看向方孝玉,說道︰「朕要留下,但是接下來怎麼打,你是主將,就看你的了,朕不管!」

方孝玉一听,堅定地說道︰「好,其實臣也是這個意思,清軍不過五萬人馬,就算他們有三萬騎兵,可是也不能用來攻城,臣倒是有信心守住偃師!」

永歷說道︰「咱們不能死守,也要攻出去,你準備一下,等清軍來到偃師城外,你要出城挑戰,先把他們的威風打掉!」

方孝玉一陣月復誹,剛才還說要由自己指揮,現在又來干涉自己,這也就萬歲爺能干得出來。

不過方孝玉自己心中其實也是如此打算,正準備向永歷提出主動出戰,滅掉清軍的囂張氣焰,現在皇上主動提起,正好暗合自己想法。

于是方孝玉點頭道︰「好的,陛下,我這就點齊兩千騎兵,準備出城迎戰!」

永歷擺擺手,說道︰「敵強我弱,不要蠻干,不要死拼,只要教訓他們一頓,討些便宜來,馬上就撤回城里。」

方孝玉點頭表示明白,然後轉身準備出去。

這時,永歷叫道︰「你等一下,朕還有話說!」

方孝玉聞言轉身,躬身問道︰「陛下,您還有什麼事需要臣辦?」

「你派人去洛陽城,就說朕已經來了偃師,讓廖文希來這里,朕要看看,對劉體純,他見死不救,對張英,還是置之不理,那麼對朕,他還敢不聞不問嗎?」

「好的,臣馬上去辦!」方孝玉答道,然後走出內室。

過了一個時辰,永歷正在縣衙的院子里活動身體,就听到遠處傳來隆隆的鼓聲和深沉的號角長鳴,知道這是清軍抵達偃師了,可能他們正在耀武揚威,恐嚇城內的明軍。

「方孝玉該領軍出城了?」永歷問道。

毛八重就站在旁邊,應聲答道︰「臣還不知道,請陛下允許臣去城上看一看?」

永歷收拾一下,用毛巾擦了一下臉上的汗水,說道︰「你和朕一起去城牆,朕倒要看看八旗騎兵是如何的威武,說不定,那個小皇帝就在清軍之中!」

毛八重點頭領命,而後轉身去準備,一會兒的功夫,御林軍準備完畢,永歷走出縣衙,騎上戰馬,在御林軍的護衛下,前往北門。

來到北門,已經可以听到城外戰馬嘶鳴,軍令聲不時傳進城內。

永歷在毛八重的陪同下,登上城牆,來到北門,發現城牆上有不少百姓打扮的人,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城內的百姓,主動請求上城協助防守的。對此,永歷很是勉勵一番,甚至還親手拍了拍幾個青年的肩膀,以示鼓勵。

來到北門下,永歷通過城垛向城外望去,就看到城外四五里的地方,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然後越來越近,黑壓壓的如同一大片烏雲一般,竟然都是騎兵。

再往城下看,靠著城牆,大明的騎兵卻只有一小片,兵力在兩千左右,顯得非常單薄。

就听到方孝玉高聲喊道︰「兄弟們,看見前方的三萬八旗騎兵了嗎?他們可怕嗎?」

兩千大明騎兵一起高聲呼喊道︰「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是大明的騎兵!」

「那好,我們去教訓他們一下,讓他們知道,天下除了韃=子會騎馬,咱們漢家男兒也是馬上健兒,好不好?」方孝玉再次問道。

「好!殺韃=子!殺清兵!殺,殺,殺——」只有兩千余人,但呼喊聲卻直沖雲霄,氣勢不凡。

「跟我沖——」方孝玉一聲令下,兩千騎兵開始緩緩啟動,而後戰馬一路小跑,向清軍迎面沖去。

過了一會兒,永歷發現對面的八旗騎兵也動了,如同一團黑雲,向方孝玉和明軍騎兵壓了過去,好像要將其壓碎。

「哎?」永歷看到方孝玉忽然領軍改變了方向,原來是迎面殺向清兵,現在突然改變了陣型和方向,兩千騎兵排成了五條直線,由原來的直擊清軍中軍,變成了斜刺向清軍的右翼。

「這是為何?」永歷想不明白其中緣由。

又過了一會兒,永歷發現清軍也隨之改變了陣型,左翼明顯減速,而右翼則加快了速度,方向也偏向了中間,準備由右翼席卷向左翼,將明軍包圍。

此時明軍騎兵終于和八旗騎兵狠狠撞在一起,立刻人仰馬翻,當然是八旗騎兵落馬的更多,因為他們剛才減速,而方孝玉他們卻極速沖過去,狠狠刺進他們的陣線,將他們的陣線攪亂。

「殺啊——」喊聲震天,萬余人馬攪在一起,不時都有騎手落馬戰死。

方孝玉並不打算與清軍混戰在一起,一擊成功之後,大批的八旗騎兵被砍落馬下。而左翼的清軍戰陣是被明軍騎兵斜刺殺入,此處陣線並沒有足夠的厚度,很容易被擊穿,于是左翼很快就被撕開了一條縫隙,方孝玉率領自己的人馬,從這條縫隙殺了出去。

當明軍騎兵跑出一段距離,忽然又改變了方向,全隊劃出一個弧形,又沖向了清軍的後陣,也同樣是斜刺殺進去,然後再突破沖出來,這已是兩進兩出了。

城上的永歷看的真切,明白了方孝玉的意圖,高聲笑道︰「妙啊,妙啊!」

原來方孝玉采用如此戰法,就是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八旗騎兵有三萬左右的人馬,如果用三千騎兵沖擊其中軍,無異于以卵擊石,會被對方兩翼包圍,而後團團圍住,最後被殲滅。

但是如果按照方孝玉設計的戰法,明軍騎兵改變沖擊的方向,斜刺殺進清軍陣中,然後全軍再次向清軍後陣斜刺殺入,劃出一個圓圈,環繞清軍的戰陣,而八旗騎兵因為人馬太多,數萬匹戰馬擠在一起,很難在極短時間和狹小的區域內改變方向,如果強行變向,那麼只能是相互沖撞,亂成一團。

「這是以少擊多的最好辦法!聰明啊!」永歷連連夸獎。

可是方孝玉听不到皇上對他的溢美之詞,此時他還在領軍奮戰,兩千明軍騎手再次殺進清軍陣後,趁清軍反應不及,慌亂之時,又一次大開殺戒,舉起手中戰刀,左右劈砍,把八旗騎兵的腦袋當成了西瓜,血肉橫飛。

沖出左翼後陣後,方孝玉領軍並不停頓,而是又劃出一個弧形,第三次從清軍右翼後陣殺入。不過這一次,有不少清軍已經調轉馬頭,開始迎擊明軍,給兩千明軍騎士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當方孝玉第三次殺出清陣之後,身後的騎手已經只剩下一千多,可見剛才交戰中,戰況是多麼的慘烈。

但是方孝玉卻沒有任何遲疑,第四次領軍劃出一個弧形,殺入了剛剛轉身的清軍右翼,此時方向調轉,清軍右翼變成了左翼。

一番廝殺,只有不足千騎沖了出來,在方孝玉的帶領下,沖回偃師城。

清軍連番被戲弄後,好像已經惱羞成怒,竟然緊追不放,也跟著殺向偃師城,想要趁機殺入城來。

可是城牆之上的明軍步兵早就準備好了弓箭、巨石、手榴彈,還有成排的火槍也對準備了清軍。

當方孝玉與明軍騎兵沖入城內,就在十余個八旗騎兵也要跟著殺進來,就听到方美玉大喊道︰「手榴彈,扔——」

數十顆手榴彈被拋下城牆,飛向清軍的戰馬之中,那十幾個八旗騎兵中間正好落下一個,「轟」的一聲,手榴彈炸開,炸出的彈片和里邊的小鐵球飛速射向他們,當時這十余個八旗騎兵,就在一陣煙霧之後,全部被彈片擊中,翻身落馬,非死即傷。

「轟,轟——」數十顆手榴彈在城外炸響,將八旗騎兵炸得人仰馬翻,哀嚎不已。

「呯,呯——」火槍聲響起,大明的火槍手們瞄準八旗騎兵的腦袋,幾乎就是一槍爆頭。

「咻,咻——」箭矢的破空之聲,劃破天際,如雨點般地射向清軍,不時有清軍中箭落馬。

就算有一些八旗騎兵僥幸沖到城下,可是也被城上拋下的石頭和巨木砸個正著,連同自己胯下的戰馬,都被拍在城角。

「撤,撤——」清軍終于抵擋不住,此時城門已經關閉,騎兵又不能攻城,所以軍心動搖,為了逃命,紛紛策馬轉身,向後退去。

片刻之後,八旗騎兵撤走,只留下了一地的尸體,放眼望去,偃師東門外,地面上堆滿了尸體,其中還有些沒死絕的,正在不住地哀嚎。

這一戰,八旗騎兵騎馬傷亡在五千左右,而明軍騎兵則戰損了一千二百余人,方孝玉自徐州帶來的一個騎兵團幾乎被打殘了。

不過此戰從戰果上看,明軍是大獲全勝,此戰之後,清軍不敢靠近偃師城駐營,竟然後退十里。

「小兔=崽=子,這回受教訓了?」永歷如此狠狠地說道。

(今天第三更,全天一萬多字,多麼給力啊!?兄弟們,投票啊!高=潮啦,快啊,快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