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二十二)

作者 ︰ 朱由榔

張英率軍救援潼關的劉體純,被王輔臣的陝軍包圍,一番苦戰之後,突圍出來,但張英卻身受重傷。非但如此,張英突圍後,退入宜陽縣城,卻被隨後追趕的王輔臣再次包圍,形勢危急,隨時都有可能被陝軍攻入城內。

得到這個消息後,永歷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之後,在內堂中走來走去,心中焦急萬分。

張英雖是去年才投降自己,但是歸順大明之後,他任勞任怨,為大明治理河南,如果不是因為河南太過重要,不然早就被永歷調到南京任職了。

可是現在張英和河南明軍竟然被圍困在宜陽縣,而劉體純也被困在潼關,河南的形勢又變得危急。

這時,還是鄭州知府譚慶宗首先打破了冷場,他先說道︰「陛下,臣以為張大人被包圍在宜陽縣,要想辦法救出來才行,不然巡撫大人和河南地方明軍遭遇不測,恐怕對河南民心有所影響啊?」

譚慶宗是張英的下屬,兩人以前關系一直不錯,張英待他不薄,如今張英有難,譚慶宗不能見死不救。但是譚慶宗所言,並非是全部處于私心,確實如他所言,張英為河南巡撫,又有數千河南本地明軍,如果見死不救,宜陽縣被清軍攻破,那麼河南士人該如何看待大明朝廷?

永歷點點頭,說道︰「譚知府所言在理,朕一定會想辦法支援宜陽縣,救出張大人的!」

話音剛落,譚慶宗又說道︰「陛下,鄭州距離宜陽縣有四百余里,而宜陽卻屬于洛陽管轄,如今廖大人坐鎮洛陽,應該會出兵救援宜陽的?」

譚慶宗的口氣,最後一句話讓永歷听出他的話里有話,永歷心道︰宜陽縣確實地近洛陽,只有不到百里的距離,如果張英逃到此地,那麼廖文希應該直接出兵增援,或者早些將張英迎接回洛陽,怎麼能坐視張英被圍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永歷想不明白,畢竟對洛陽的情形一無所知,他說道︰「快將那個信使給朕宣進來,朕要親自問話!」

不久之後,一個身穿戎裝的武官被帶了進來,必恭不敬地行了禮,但並不是九叩三拜大禮,而是下級覲見上級時的禮數。

永歷對此細枝末節也不計較,直接問道︰「你辛苦了,起來,你叫什麼名字?是洛陽知府派你來的嗎?」

那武官答道︰「小的叫做張二亮,乃是洛陽的守軍百戶。奉知府江大人的命令,來鄭州送急信,江大人帶回說,請鄭州知府譚大人看過信後,小的再將此信帶往徐州,呈報給皇帝陛下。」

因為此時永歷穿的是便服,這個叫做張二亮的百戶,竟然還不知道面前的竟然是大明皇帝陛下,只是猜測對方身份不低。

「你不用去徐州了,朕現在已經看到了這封急信,你來給朕說說宜陽縣的形勢如何?還有洛陽的廖文希為什麼不出兵救援?」永歷急道。

「啊」張二亮就是一愣。

這時,譚慶宗提醒道︰「張百戶,還不跪下行大禮,他就是大明皇帝!」

張二亮這才反應過來,躬身就要重新跪下行禮,但是被永歷擺手止住。

永歷說道︰「你不用跪了,快回答朕的問題!」

張二亮也挺干脆,讓自己冷靜一下,然後直接說道︰「啟稟皇上,小的對宜陽縣所知不多,那里已經被王輔臣的陝軍圍住,外面的人根本進不去,而且宜陽縣城並不大,城牆低矮,重兵圍攻,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這些情況,永歷已經猜到,不然也不會心急如焚,但是還有疑問,于是他繼續問道︰「廖文希率領洛陽的四萬左右明軍,他為什麼不出兵救援張英?這個你知道嗎?」

張二亮這回欲言又止,好半天沒有說話,好像有點顧忌。

永歷臉上頗為不悅,沉聲道︰「張百戶,朕問你話,你如實回答,在朕面前,還有什麼可隱瞞的?」

張二亮听後,好像下了決心似的,接話答道︰「啟稟陛下,小的所知道的,有些是真,有些是真是假,小的也不清楚,怕耽誤了大事,所以不敢妄言——」

「沒關系,你盡管說,說錯了,以後朕也保你無事!」永歷朗聲道。

「多謝萬歲爺,那小的就說了——」張二亮頓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將自己知道的說了一遍,條理分明,那些是他看到的,那些是他听到的,都復述的非常清楚。

原來廖文希和張英率軍重奪洛陽之後,張英馬上任命自己的一個布政使經歷為代洛陽知府,進入洛陽主管城內政務,而這個經歷就是剛才張二亮所說的江知府,其名叫江連。

江連入城後,卻處處受制于廖文希,但他官位低下,廖文希又手握重兵,只好逆來順受,對廖文希俯首帖耳,洛陽的所有軍政大事,皆由廖文希掌握。

後來張英率軍西進,不久之後,在義馬臥虎嶺被圍,江連得知此事後,急忙去見廖文希,請求出兵救援,但被廖文希以城中兵少,還要對付孟津的清軍為由,加以拒絕。

江連沒有辦法,只好在心中祈求自己的上司張大人吉人天相,能夠逃出生天。

又過了幾天,豫東形勢突變,壞消息接連傳到洛陽,八旗主力進入河南,開封失守,鄭州被圍,接著是數萬滿蒙騎兵突然出現在洛陽城下。

不過滿蒙八旗並沒有馬上進攻洛陽,而是前往黃河邊的孟津與那里的綠營會合,同時還不時派出少數兵馬,襲擊洛陽與其他地方的道路。

也就是這個時候,張英率軍拼死突圍,突破了陝軍的圍困,他不敢直接順官道前往洛陽,因為官道與孟津很近,擔心再次被清軍包圍,于是他繞道而行,想要迂回從宜陽回洛陽。卻不想剛退入宜陽縣城,就被王輔臣的騎兵趕上,又被圍困在城中。

宜陽縣距離洛陽只有七十余里,中間也沒有什麼關隘險阻,但廖文希得知這件事後,並沒有立刻發兵救援,而像將張英遺忘了似的,不聞不問。

洛陽代知府江連憂心自己的老上司,又去見廖文希,請求出兵救援張英。

但是這一次,廖文希大發雷霆,將江連訓斥一頓不說,而且還命人狠狠地揍了江連十來鞭子,將江連打的遍體鱗傷。

又氣又急之下,江連告病在家,再也不過問政事,但是他對張英卻不能不管,暗中派出自己的親信張二亮,攜帶自己的密信,前往鄭州,然後再去徐州告急。

永歷從張二亮那里知道這些事情後,立刻龍庭大怒,也不顧自己的「龍體」,將旁邊自己的兩個桌椅踹飛。

然後連續高聲叫道︰「廖文希,廖文希,你這個王八蛋,竟敢對朕的大臣棄之不顧,你想干什麼?想要干什麼?」

廖文希可不在這里,此時永歷紅著眼楮,讓眾臣們噤若寒蟬,誰也不敢接話,都閉著嘴巴。

在場的只有方孝玉官位最高,而且深得永歷信任,所以過了一會兒,方孝玉躬身道︰「陛下,請息怒,請听臣一言。」

永歷怒氣沖沖,點下頭,說道︰「你說!」

方孝玉繼續說道︰「臣以為廖大人見死不救,確實不應該,但是洛陽乃是天下月復心,曾經的五朝古都,位置非常重要,而孟津有數萬清軍,廖大人沒有貿然領軍出戰,也許是被逼無奈,何況八旗主力傾全力而來,所圖就是要將大明第四軍團消滅,而後席卷河南,再南下湖廣,所以洛陽不容有失啊!」

「嗯?你怎麼替廖文希說話?」永歷有些奇怪。

「臣並不是替廖大人說話,而是就事論事,不過臣也覺得廖大人坐視劉國公在潼關被圍,而那時八旗主力還沒有到達河南,他卻不去救援,而讓張英率軍前往潼關,這實屬不妥啊!」方孝玉接著說出了另一個疑問。

「對啊!」永歷高叫道,然後接著說道︰「剛才朕都被氣糊涂了,孝玉啊,你說的不錯,洛陽乃是天下的月復心,守住洛陽,中原才算是大明的天下,丟了洛陽,中原不保,這沒錯!廖文希沒有出兵救援張英,也許是出于這種考慮,但是一個月前,劉體純兵進潼關,後來被王輔臣圍困在那里,他應該有所表示才對,可是他卻讓張英領軍救援,此事不對啊!」

永歷說完,才內堂來回走了兩圈,然後才說道︰「朕要馬上去洛陽,讓廖文希交出兵權,以後可不能再讓他帶兵了,他很讓朕失望!」

方孝玉趕緊勸道︰「陛下,如今洛陽四周有十余萬清軍屯集,實在是危險,不如陛下留在鄭州,由臣帶兵前往洛陽,接替廖大人,如何?」

永歷擺擺手,眉頭緊鎖,說道︰「不,滿清小皇帝都敢帶兵千里躍進,朕既然來了河南,就要與他會上一會,看看到底是滿清強,還是大明硬,朕就不信了,還打不過一個十幾歲的女圭女圭?」

看到永歷決心已定,方孝玉不好再勸,反而怕惹怒了皇上,畢竟永歷現在正在氣頭上。

于是計劃就這麼定了下來,明軍在鄭州休整一日,然後兵進洛陽,而此時據聞,小康熙的御駕就在孟津。

一場宿命之戰,終于要展開了!

(今天第二更,給力嗎?一會可能還有,但說不一定,我盡量!還請朋友,兄弟們支持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