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四十一章 烽火揚州路(十)

作者 ︰ 朱由榔

穆里瑪親率兩萬騎兵進攻明軍,卻折戟于揚州城下,大敗而回。不過他不甘心,昨夜明軍偷襲後營,將糧草和軍火全部焚毀,使不管是滿蒙八旗還是綠營都開始要餓肚子了,尤其是戰馬,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如果戰馬沒吃的,就不能打仗,那麼數萬滿蒙騎兵就得變成步兵。

所以穆里瑪撤到中軍大營門口,讓人傳令給綠營,下令綠營全部出動,進攻揚州內城,不得有誤。

綠營得到消息後,所有高級軍官聚到一起,無不是愁眉苦臉,這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原來綠營中有直隸兵,有山東兵,還有山西兵,總兵力達到七萬人,可是眼下呢?只剩下三萬多點,其中還有一萬余是傷兵,士氣低下,根本沒有戰力可言。

如果讓綠營發起進攻,在揚州城下,必然有去無回,這與自殺沒有什麼區別。十幾個軍官中有幾個已經被張迪派人拉攏,經過他們的鼓噪和挑撥,這些軍官一致表示反對出兵,並派出一個副將前往中軍面見穆里瑪,請求他收回成命。

讓人沒想到的是那名副將見到穆里瑪以後,將綠營眾將的請求稟報給穆里瑪,穆里瑪卻惱羞成怒,認為綠營怯戰,當場將這名副將踹死,又派人去綠營,要他們馬上出戰,否則全部以「叛亂」處死。

但是綠營營門緊閉,去傳令的人又吃了閉門羹,回去稟報給穆里瑪。穆里瑪被氣得「嗷嗷」直叫,馬上下令回營的滿蒙騎兵折向綠營,聲言捉拿「叛賊」。

正當滿蒙騎兵趕到綠營大門處,卻發現綠營已經戒備,如果強攻勢必要大戰一番,損失慘重。這個時候,參軍範承謨趕到,向穆里瑪替綠營軍官們求情,穆里瑪陰奉陽違,假意同意範承謨的請求,騙開綠營大門後,揮軍殺入綠營,將帶頭的十余個軍官全部抓捕,而後梟首示眾。

穆里瑪處死了所有綠營中參將以上的軍官,卻無法指揮綠營了,畢竟滿人軍官不熟悉綠營,所以攻城之事只好作罷。接著穆里瑪下令五千滿蒙八旗兵進駐綠營,將綠營完全監視起來,凡是有妄動者殺無赦。

解決完綠營,穆里瑪回到自己的中軍大營,命人送來兩個早就被抓來關押在營中的揚州民女,狠狠地發泄一番,然後坐在帥椅上低頭沉思了一會,這才喊來傳令兵,下令全軍所有參將以上官員都來帥帳商議軍事大計。

不大工夫,滿蒙八旗二十余個參將以上的官員全部到齊,只有範承謨等三個漢人官員未到。穆里瑪很是奇怪,以前開會,範承謨都很積極,今天怎麼「抗令不遵」了呢?

他想起自己違背誓言,答應過範承謨不殺漢人軍官,但最後騙開營門後,還是殺掉了所有的漢人軍官,這肯定是範承謨對自己有了很大的怨氣。

這時,有一個頗受穆里瑪信任的蒙人副將說道︰「大帥,範承謨不知好歹,竟敢不遵帥令,我看也殺了,反正漢人沒一個好東西!」

他的話立刻引起其他的滿蒙軍官的附和,紛紛揚言要殺掉範承謨,然後將漢人綠營兵全部殺光,以絕後患。

不過穆里瑪雖然有些魯莽,但他並不傻,否則鰲拜也不會將十余萬人馬交給他來掌管。他想起自己的大哥跟他說過的一句話,就是「對漢人官員要又拉又打」,該狠的時候決不姑息,該拉攏的時候,要舍得本錢。

穆里瑪知道範承謨乃是範文程的兒子,範文程算是漢人第一官員,對大清可是忠心耿耿,功勞卓著。如果自己將範承謨殺掉,不但是滿朝廷的人對自己有非議,就是大哥鰲拜都會對自己不滿,何況範承謨也沒有什麼錯,是自己違約在先。

想到這里,穆里瑪壓下眾將,說道︰「範參軍雖然偏袒叛軍,但本意還是為了大清著想,如果沒有他騙開綠營大門,咱們非得費些力氣不可,本帥是有功必賞,範參軍可能有些想不開,本帥親自去看看,你們先忙你們的,不是沒有糧食了嗎?揚州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百姓手里有的是糧食,你們就不會想想辦法,坐等朝廷撥糧,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穆里瑪的話很明確,就是要滿蒙眾將率軍出去搶糧,雖然揚州附近五十里內都沒有百姓了,但一百里呢,二百里呢,終歸是能搶到糧食的。而且搶糧的時候,意味著也可以做些別的,比如搶些金銀細軟,還有百姓家的女人,等等。

所以滿蒙將領們听到命令以後,眼楮都放出「賊光」,一起歡呼「大帥英明!」

穆里瑪從帥帳出來,直奔範承謨的營帳,此時範承謨正和其他兩個漢人官員在帳中嘆氣,聞听大帥到,那兩個漢人官員嚇得渾身顫抖,只有範承謨沒有變化。

「哆嗦什麼?瞧你們那點出息!」範承謨呵斥道。

其中一個漢官說道︰「範大人,大帥正在氣頭上,恨死咱們漢官了,他不殺您,是因您的父親老範大人,但是我們兩個人微言輕,萬一他——」

「什麼萬一?告訴你們,有的人該死,有的人卻能安然無恙,大帥不會再難為你們的,他還要用到咱們,把心放到肚子里,別讓人瞧不起!」範承謨高聲道。

突然一個聲音由帳外傳來,正是穆里瑪,他說道︰「範大人,誰瞧不起你了,本帥可是大大的瞧得起你啊!」說著,穆里瑪走了進來。

範承謨趕緊由座位上起身,與其他兩個漢官一起見禮,等到穆里瑪走到正中椅子上坐下,才揮下手說道︰「諸位都坐,不用拘禮,本帥就是來探望一下範大人,今天他可是立了一大功啊,哈哈——」

穆里瑪的話,讓範承謨的老臉一紅,有苦自己知,其實他心里早就將穆里瑪的十八代祖宗都問候了,穆里瑪借綠營軍官對自己的信任騙開營門,又將他們全部殺掉,這以後讓自己如何在漢官中立足?

範承謨沒有說話,一個漢官卻搶話道︰「為大帥辦事,不敢居功,鏟除奸佞,乃是吾等之本分。」

「好!你說的很好,你叫什麼名字來著?」穆里瑪詢問道。

此人跟隨他到揚州已經一個多月了,他竟然還不認識軍中這個四品漢官。

「在下叫做仁川,為大帥的行軍司馬。」仁川媚言道。

「哦,對,對,就是你以前告訴本帥,讓本帥添加後營的守營兵馬,哎——是本帥疏忽啊,致使糧草全毀,你也有功啊,等得勝回京,本帥一定上報鰲中堂,為你加官進爵!」穆里瑪如此說道。

穆里瑪少有的自責起來,而且還夸贊一番,讓範承謨等人都不知道今天刮得是什麼風向了。

「豈敢,豈敢,大帥如此慷慨大方,下官不勝惶恐,一定為大帥鞠躬盡瘁!」仁川一個勁地躬身施禮。

仁川的話讓另一個漢官一直暗中皺著眉頭,只有範承謨不動聲色,好像沒他什麼事一般。

穆里瑪擺下手,然後轉向範承謨,說道︰「範大人,如今糧草被焚,軍心不穩,本帥也是心急了些,如果不盡快攻克揚州,我們只有退兵回京,那時候如何向朝廷交代啊?你們可都是鰲中堂親點的,咱們都臉上無光不是?」

這話讓範承謨一怔,還真的說到他心里去了,在離京出征的時候,他父親便對他說過,此戰已經要盡心輔助穆里瑪,得勝之後,他們範家將高枕無憂,榮華百世;如果戰敗,則範家必衰,甚至有可能抄家滅門,為清廷辦事,必須加一百個小心。

所以範承謨才盡心盡力,但是穆里瑪不同于他哥哥,勇武有余,智謀不足,換句話說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讓他費盡了心力。雖然屢次被明軍打敗,但仍然能維持對揚州的攻勢,這有一半都是範承謨的功勞。

「啊,大帥,糧草不足,可以向揚州百姓征糧,眼下兵力不足,才是關鍵,還好中原的援兵即將到達揚州,而叛軍則難以為繼,但倚靠揚州堅城,又有火器堅守,還是難以攻下。」範承謨說道。

範承謨終于說話了,穆里瑪立刻眉開眼笑。心道︰以前都是仰仗他,自己才能穩住攻勢,例如別看自己以前有十萬人馬,可是想要圍住揚州城,還是略顯不足,為了不讓叛明各個擊破,才分出三隊各萬余人馬,沿揚州城周圍巡邏,阻擋江南的增援。這回綠營發生嘩變,已然軍心不穩,再想向揚州發起進攻,恐怕是不可能了,所以想要反敗為勝,還是得多仰仗範承謨這個「足智多謀」的參軍才是。

穆里瑪說道︰「範參軍,本帥剛剛派人去揚州鄉里征糧,只要我們再堅持一段時日,等中原十萬援軍到達,定可攻破揚州,南下平定江南,到時本帥上奏朝廷,保舉你為兩江總督如何?」

沒等範承謨說話,那個仁川忙道︰「恭喜範大人,賀喜範大人,大帥說到做到,一言九鼎,到時候可不要忘了卑職們啊——」

範承謨很是厭煩地擺擺手,轉而對穆里瑪說道︰「即使十萬援軍到達,短時之內也不是難以攻克揚州,下官倒是有一條計謀,能奪取揚州。」

穆里瑪一听,立刻雙眼放光,忙問道︰「範參軍有何計謀,盡管說出來,本帥一定听從!」

「大帥,叛明之所以能夠得勝,無非是仰仗堅城火器,如果能將他們引出城來,以大帥數萬鐵騎,定能聚而殲之!」範承謨如此答道。

「哦?如何才能讓明軍出城?」穆里瑪又問道。

「退兵」範承謨答了兩個字。

「退兵?退到哪里?十里,還是百里?」穆里瑪奇道。

「退到徐州!」範承謨又答。

「啊」穆里瑪驚叫一聲,不可置信地問道︰「退到徐州,那不是要把淮泗讓給叛明嗎?回去我大哥不得把我的皮扒了?」

「不,不!」範承謨連連搖頭,繼續說道︰「淮河以南多湖河水道,不利騎兵施展,只有徐州一帶乃是一馬平原,正好可以讓大帥的滿蒙鐵騎縱橫馳騁!」

「可我們退到徐州,萬一他們不追怎麼辦?」穆里瑪仍然不相信,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呵呵,大帥只要如此這般——」一邊說著,範承謨俯身趴在穆里瑪的耳朵邊,小聲嘀咕起來,氣的旁邊的兩個漢官直瞪眼,這明顯是不相信他們嗎?

範承謨說完,穆里瑪豁然開朗,一拍大腿,高聲叫道︰「高,實在是高!」

(月票呢?沒——有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