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五十章 不戰而降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遠遠的望見清軍大營後方火光點點,知道馬雲、雷老虎他們已經與清軍交手,但是明軍此時還不能發起總攻,得先讓紀連海將清軍從大營再調出一部分,這樣才能減低總攻時的壓力。

經過雷老虎的「手榴彈」騷擾後,一向謹慎的紀連海還是按耐不住,派出了大批的清軍追擊明軍。可是紀連海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不應該在黑夜出兵,更不應該只派出五千人馬,如果再加一倍的話,馬雲和雷老虎的「陰謀詭計」基本上就不可能實現,畢竟在絕對實力面前,「陰謀」是萬難得逞的。

如今紀連海已經連折五千人馬,雖然並不全是戰死的,但其余的也都繞山後,奪路而逃了。

就在紀連海感覺有些不對頭的時候,東方的明軍陣營中的大炮響了,數十顆大小的炮彈從天而降,將營寨的柵欄炸個稀巴爛,而後出現了大批端著火槍得明軍士兵,正整齊地向清軍營寨前進。

「給本官頂住,命令弓箭手給我射——」紀連海壯著膽子,站在一處木台上大吼。

此時已是天色大亮,明軍土黃色的軍服已經能看得清清楚楚,手里模樣奇怪的「火銃」也能看的清楚。

在紀連海的命令下,清軍立刻展開了反擊,上千名弓箭手拉開弓弦,而後將箭矢射了出去。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奇怪的是卻沒有傷到明軍分毫。

明軍火槍手與清軍營寨的距離是計算好的,正好一百二十步,這是弓箭手最大的射距,再遠一些,殺傷力便減弱了。另外今天早晨是吹的北風,弓箭受風力的影響,大多偏離了目標,所以清軍根本就射不到明軍。

但是清軍射不到明軍,可不等于明軍打不到清軍。接近一千名火槍手,在指揮官的號令下,平舉火槍,瞄準木柵欄後的清軍弓箭手,在最後一聲「射擊」後,扣動扳機,彈丸飛出槍口。火槍受風力的影響不大,所以絕大多數彈丸都射中了木柵欄,或者柵欄後邊的清軍士兵。

雖然射殺的清兵只有上百人,但是明軍火槍手給予清軍的震撼卻不小,如果是軍中常用的火銃的話,絕對不會有如此遠的射程,一般情況下,火銃的射距比弓箭還要短些,那麼明軍到底有的是什麼武器?

明軍在射完一輪後,馬上又裝彈,進行了第二輪射擊,在此之前,清軍雖然已經射了兩輪弓箭,射中明軍的人數卻只有寥寥數名。

柵欄後的清軍弓箭手在經受兩輪射擊後,向後退去,再也不敢靠近柵欄了。而在後壓陣的清軍各營,見此情景,也是恐慌萬分。

為了穩定軍心,紀連海下令道︰「傳令開炮!」

紀連海在前門一共布置了大小八門炮,雖然比不上「紅夷大炮」,但也算是比較厲害的利器了。這些大炮作為「後手」而沒有在開始的時候就擺出來,而是等著明軍步兵開始進攻的時候,再作為「殺手 」來轟擊明軍。

現在已經由不得紀連海再不用這些大炮,因為弓箭手根本傷不到對方,如此下去,自己也就只有挨打的份。于是清兵將八門炮推到柵欄的缺口附近,正準備裝填火藥,就听見對面明軍陣中傳來一陣「哄鳴」聲,緊接著數十顆大小不一的鐵彈呼嘯而來,正好全部砸落到清營之中。

「轟——」「轟——」這些炮彈有實心的鐵彈,也有開花彈,但無論是那種,每一次爆炸都會帶走很多清兵的性命。甚至剛剛填好火藥的大炮一炮沒放,就被飛落的炮彈砸個稀巴爛。

這還不算什麼,最倒霉的是清軍的火藥箱被一顆炮彈擊中,立刻引起了爆炸,附近的火藥也被引燃,發生了接二連三的殉爆。為數眾多的火藥箱爆炸後,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將四十幾個來不及躲閃的炮手一並送上了天空,很長時間後,殘肢斷臂才飛落下來。

「快跑啊——」守在柵欄後的清兵最先崩潰,而後壓陣的清兵也慌亂起來,轉身就跑,就連軍官也難以制止。

這時候,明軍的陣營開始動了,一聲號令之後,大批的明軍手持刀槍,邁動雙腳,蜂擁而來。在接近清營的時候,明軍火槍手又是一輪射擊,而後明軍刀盾手和長矛兵才從柵欄的缺口處沖進清營。

「總兵大人,總兵大人,大人呢?」一個清軍參將喊叫道。

可是潰逃的清兵那里還顧上「總兵大人」,紛紛向後營跑去,而明軍已經進入清營,開始圍剿還在抵抗的清軍。

紀連海不愧為「兔子」的雅號,在明軍擊毀他的大炮之時,便知道今天自己敗定了,于是轉身立刻由親兵護衛著,向江邊跑去。

前天夜里一戰,長江中殘存的清軍船只大多向下游逃去,只有少數幾艘回到上游,被紀連海發現後,命人發出聯絡信號,可是只有一艘靠岸,其他的全都逃之夭夭了。

就是這一艘船,如今也是紀連海的「救命船」了,他知道昨夜明軍已經出現在後營的小山上,自己派出的五千人馬也凶多吉少,如果再從後營逃跑,無異于自投羅網。而長江上暫時還很安全,沒有發現有明軍的船只,所以從江上逃跑,是活命的唯一機會。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望著岸上清營冒出的煙火,四散奔跑的清兵,紀連海暗自想道︰「還是老子命大,知道留著這麼一艘船,不然不死也得被人家俘虜了,以我明朝降將的身份,他們不得扒了我的皮啊?」

岸上的清營一片混亂,一些軍官想要尋找總兵,卻哪里還找得到,此時是兵找將,將找兵,而且明軍已經逼近上來,凡是抵抗的清兵無不戰死,投降的倒是一大片。

左面是長江,右面是茫茫的大山,只有西面的大路才有可能是條活路。大批的清軍穿過後營,沿著來時的大路,向西方逃去。

青色的號服匯成一道洪流,上萬人在奔跑,中間夾雜著一些起碼的軍官,不過沒人給他們讓路,都在逃命,誰還管你是不是當官的。

突然大路南側的小樹林里響起一聲清脆的響動,從樹林沖出許多明軍,將去路截住。

一個彪形大漢一手舉著一支帶把的「鐵疙瘩」,另一只手里舉著一把鋼刀,站在道路正中央,大吼一聲︰「都給老子跪下,不然統統殺光你們!」

清軍昨夜就已听說明軍手中有種很厲害的「鐵疙瘩」,能夠爆炸,威力比炮彈也差不了多少,于是都猜到,那個巨漢手里拿的應該就是了。還有明軍的「火銃」厲害,也是剛剛見識過的,此時對面也有數十人正端著瞄準了自己,看來跑是跑不掉了,為了活命,還是投降。

「我們投降——」一個參將模樣的軍官丟下戰刀,從馬上下來,跪到地上舉手投降了,其他的清軍「嘩啦」也全部跪下,丟掉了武器。

一場大勝,經過打掃戰場點驗後,除了昨晚逃走的幾千清軍外,大約有一萬清兵被俘,而且還有糧草無數。

但是明軍損失也不小,主要是昨夜小山之戰,「擲彈營」戰損了一半,一千刀盾營也戰死了三百余人,其余的大多負傷。

不過馬雲和雷老虎功不可沒,雷老虎更是立了首功,如果沒有他們騷擾清軍,並截住清軍的退路,明軍哪能這麼快就打勝。

永歷留下一些士兵看管俘虜,然後率領主力向池州進發。這里距離池州不過二十里,明軍與清軍發生大戰的事,池州不可能沒有得到消息。

明軍到達池州後,本來以為池州城會城門緊閉,卻沒想到卻城門大開,一伙身穿明朝官服的人站在城門口,好像正在迎接明軍的到來。

永歷擔心對方有詐,派出兩個侍衛去池州城門,看看他們到底要干什麼。片刻之後,兩個侍衛便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兩個人。

看見這兩個身穿大明官服,但是腦袋後邊還留著辮子的池州官員,永歷有種滑稽的感覺。但是永歷還是止住了笑意,人家來請降,豈能輕薄了人家。

果然二人是來請降的,一個是池州知府,叫做干紋,另一個是池州團練副將,叫做錢三海,算是池州城的文武主官。

這個叫做干紋的知府,在二十年前曾經是明朝的七品知縣,後來不得已才投降清朝。清廷看他有些才干,幾年後升他做了知府,卻因他剛正不阿,後來十余年都沒得到升遷。

雖然做了清廷的知府,但是干紋卻心懷故明,在前些日子,听到大明要打回來的消息後,開始以為是謠言,但是這幾天得知池州城西二十里處,接連發生了兩場大戰,這次確信大明的軍隊確實回來了。

于是干紋先說服了池州團練副將錢三海,處決了幾個忠于滿清的官員,這才將池州控制住,等待明軍到來時,再向大明請降。

池州不戰而降,這是永歷求之不得的事情,馬上大賞了干紋和錢三海,分別賜封為二品吏部侍郎和四品虎威將軍。

在池州休整兩天以後,又將安慶和池州的降兵進行了整編,全部剪掉了鞭子,編入明軍。

兩天休整結束後,明軍的兵力增強到兩萬五千余人,此時永歷才感覺有了點底氣。

(更新,更新,給力,給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