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三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六)

作者 ︰ 朱由榔

在馬雲和雷老虎出城偷襲清軍大營的時候,永歷用過晚飯,忽然想起自己來揚州也有幾天了,卻還沒有見到張迪。于是叫上洪曜和喬貴樂,也沒有帶儀仗和衛隊,換上便服後,從後門出了知府衙門,走過兩條小巷,轉來轉去,來到了一個小院門前。

這個小院住著揚州城最有名的郎中,名叫鄭寶,醫術遠近聞名,尤以外科療傷見長,人送綽號「鄭一刀」。揚州攻防戰這段時間,他經常往來于明軍的「救護所」,救治明軍傷兵,挽救了很多傷兵的性命,被明軍士兵稱為「華佗在世」,曾經受過靳統武的嘉獎。

永歷听馬雲說過,鄭寶乃是張迪的為數不多的親戚之一,故此張迪到達揚州後,就住進了鄭寶的家,由鄭寶負責為他醫治。本來張迪到揚州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身上的傷口多達十處,更是受了很重的內傷。一段時間之後,經過鄭寶的細心調治,張迪慢慢的回復過來,不過命是保住了,但瘸了一條腿。

洪曜走上前去,伸手叩門,片刻之後,門打開了,一個小個子伸出腦袋,向外看了看,然後「啊,啊」了兩聲。

永歷挺奇怪,這人怎麼不說話,「啊,啊」是什麼意思,于是開口問道︰「請問這是鄭先生家嗎?」

「啊,啊」又是兩聲,然後又比劃了兩下。

「請問這是鄭郎中家嗎?」永歷又問道。

這時洪曜插話道︰「爺,不要問了,他不但是啞人,而且還是聾人,剛才他比劃的意思是您說對了,這里就是鄭寶的家。」

「哦?那他是聾人,怎麼又知道我的在問什麼?還有你為什麼明白剛才他比劃的意思?」永歷有些不解。

「他可以看你嘴型,咱們說的什麼,都滿不過他的,剛才他的手勢是啞語,崇禎朝內閣首輔賀逢聖創立的。」洪曜答道。

永歷這才明白,剛才也看到他用手比劃,但是不明白,完全不像自己印象中另一個世界的「啞語」,還以為他是瞎比劃,原來竟然是華夏的啞語。以前以為「啞語」是由歐洲人再過一百年才能發明,現在看來華夏人更聰明,比他們可是早多了。

一問一答之間,小個子又比劃了幾個手勢,做了邀請的手勢。洪曜說道︰「爺,咱們進去吧,他的意思是鄭寶不在,但是你們要找的人在,請咱們進去呢。」

永歷又是奇怪,他怎麼知道我要找的是誰呢?不過永歷並沒有說話,而是由小個子領著,走進小院。

先是經過正屋,永歷等人被引到後院的一個小屋子,小個子停下,示意永歷等人稍等,然後走進小屋子。

永歷四周看一下,後院不大,只有兩間房子,另外還有一個小花園,不過此時是冬天,花園里並沒有繁茂的花草。

「陛下,臣——」

永歷忽然听到一個哽咽的聲音,轉頭看到張迪正由一個精壯的中年漢子扶出屋子,一只手還拄著一根單拐,左小腿綁著一圈木板,顯然還沒有完全康復。

見到永歷以後,張迪掙扎著就要下跪,永歷剛要邁步上前攙扶,卻被洪曜一把扯住衣角。

永歷轉頭看了看洪曜,洪曜卻對他眨了下眼楮,示意他不要妄動。永歷心里迷惑,但卻知道洪曜肯定是發覺異常,這是在警示自己。可是附近除了自己和洪曜、喬貴樂,就只有張迪、小個子和那個精壯的漢子了,難道張迪會對自己不利嗎?

張迪踉蹌地跪伏于地,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歷站在距離張迪七八步遠的地方,雙手做攙扶狀,說道︰「張愛卿,朕來遲了,你可受苦啦!」說著,還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眼楮。

其實這是永歷的真情流露,並不是惺惺作態,想張迪九死一生,差點就死在巢湖,還不為的是大明,為的是自己這個皇帝。

可是永歷不能去親手扶他,更不敢親手扶他,洪曜已經暗示他不要輕舉妄動,這時永歷細細打量起張迪身邊的那個精壯漢子。

此人年紀在四十左右,五官端正,額頭寬闊,嘴角含笑,一副堂堂之像,不過永歷忽然發現此人的眼楮雖然很亮,但是眼球卻不能轉動,瞳孔更是黝黑一片,如同一汪黑潭,有些讓人驚懼。

永歷暗想︰剛才那個小個子是個盲人,難道張迪旁邊的這位也是盲人嗎?既然都是盲人,為什麼洪曜還如此緊張?這兩人到底是什麼來路呢?

想到這里,永歷問道︰「張愛卿,你還沒有給朕介紹一下這二位呢?」

張迪此時已被旁邊的人扶起,答道︰「陛下,這二位是臣的表兄家的賓客,常住在這里,這位是李俊豪,那位是他的徒弟卜羅,他們都身有殘障,李大哥不但是盲人,而且也是啞人,他的徒弟也是听不到和說不出,剛才可能怠慢了陛下,還請陛下多擔待。」

永歷向「盲人」李俊豪點頭示意,李俊豪也點頭回禮,則根本沒有躬身行大禮的意思。

「陛下,他們都是粗鄙之人,不知道禮節,還請陛下恕罪?」張迪又解釋道。

永歷擺擺手,表示沒關系。張迪這才伸手示意,請永歷進屋說話。當永歷向屋內走去的時候,洪曜緊走兩步,超過永歷一步,等到門口的時候,特意將永歷和李俊豪隔開。

進屋以後,永歷讓張迪先躺在床上,然後自己才找座位坐下,這時李俊豪和洪曜一起退了出去,只留下永歷和張迪二人在屋里說話。

永歷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付君義被害的經過,付君義乃是大明前朝的將軍,過去一直為大明復國奔走,眼看就要成功的時候,卻被叛徒害死,豈能不讓永歷扼腕痛惜?

當永歷詢問後,張迪將付君義遇害的經過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原來張迪北上中原去聯絡反清之士,途徑濟寧的時候,特意去「黑虎堂」探望付君義,那時候付君義已經和漕幫幫主燕行天公然翻臉,得到了蔣老幫主的幫助後,要從漕幫中分裂出來,另立山頭。

對于付君義的打算,張迪也表示支持,于是留在濟寧,幫助付君義籌辦新幫。在這期間,張迪得到北京的消息,說是滿蒙八旗即將南下,而那時候明軍剛剛光復南京,實力還不足以與十萬清軍抗衡。

為了能夠為皇上平定江南爭取時間,張迪便與付君義謀劃,如何能夠拖住清軍的後腿。後來在付君義和張迪兩人的操縱下,「運河決口」,「迷路巢湖」,竟然拖住清軍將近二十天,這才使得永歷有了時間消滅洪承疇,而後北上支援揚州。

不過在巢湖,將清軍的船隊引入「**灘」之後,又設計將所有船夫拐跑,使得清軍進退兩難。當付君義和張迪等退走,準備回濟寧的時候,在一處荒灘,突然遭到了燕行天所設的埋伏,除了燕行天外,五枚、白眉、馮道德等人也在,寡不敵眾之下,付君義和張迪均被打成重傷,但是黑虎堂的弟兄死保他們二人,整整三十余人全部遇難,但是張迪和付君義卻跑了出來。

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二人找到一條船,準備上船的時候,遇到了那個黑虎堂的叛徒,而且他正和「天地會」的人在一起。叛徒和「天地會」的人當然不希望二人逃走,想要趕盡殺絕,付君義為了讓張迪先走,不顧身負重傷,將張迪扔到船上,推出岸邊,然後與叛徒同歸于盡,而張迪則坐著船順流而下,最後回到了揚州。

這便是付君義遇害的經過,永歷听後噓嘆不已,但又奇怪怎麼這里還有「天地會」的蹤影,難道是在「天地會」的授意之下,黑虎堂才會有叛徒出賣付君義,否則燕行天怎麼會知道付君義他們的行蹤?

可是「天地會」沒有理由害付君義啊?他們以前並無過節,而且陳近南的敵人應該是燕行天才對,那麼他們怎麼會對付君義使用「借刀殺人」之計,這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嗎?

一連想了這麼多問題,讓永歷有些理不出頭緒,如今「天地會」在暗,自己在明,他們的陰謀詭計還真的沒有多少好辦法能破解,除非也像他們一樣,將自己的暗線打入他們的內部,里應外合,最後才能徹底地鏟除他們。

要做到這些,至少應該有一個人能夠善于收集情報、玩弄陰謀,張迪就是最好的人選了,可是如今他重傷未愈,如何是好?

永歷關心地說道︰「張愛卿,你好好養傷,你只管靜養,等徹底康復了,再回來為朕辦事!」

張迪低著頭,聲音有些悲切,說道︰「陛下,臣如今殘廢了,還能為陛下辦事嗎?」

「為什麼不能?」永歷反問道。

「按照大明官制——」張迪說到半道不說了。

永歷這才想起,大明官制中有明確的規定,凡是有不可康復殘疾的人不能任大明官職,而張迪的腿估計是永遠不能完好如初了,所以他才有如此的失落之感。

「沒關系!」永歷邊說,邊用力擺擺手,說道︰「這有什麼?朕說你能,你就能!等你好了,也該加官進爵了,朕就讓你做錦衣衛正指揮使,統管全天下的偵緝和抓捕,如何?」

听到這話,張迪悲喜交加,連忙從床上起身,就要下跪謝恩,卻被永歷扶住。

永歷又說道︰「哦,還有一件事,朕忘了告訴你,為了鏟滅天地會,你又不在南京,朕已經命廖文希去做這件事,並從錦衣衛派出人手去協助他,不過等你好了,朕就讓你接手,廖文希還有別的事要做。」

張迪點點頭,不過永歷卻看到張迪眉頭皺了一下,欲言又止的樣子,于是問道︰「張愛卿,你有什麼想法嗎?」

「沒,陛下,臣只是以為天地會如今可是大明的肘腋之患,需要盡快剪滅,不能拖的太久,而且廖大人的手下也不宜太多,如果人手不夠的話,可以從錦衣衛里調。」張迪答道。

「朕知道了,等回南京以後,一定會催促他的!」永歷說道。

這時永歷看到天色漸黑,心中還記掛著馬雲偷襲清營之事,便與張迪告別,又安慰了幾句,這才從屋子里出來。

在回府衙的路上,永歷想起一件事,就是洪曜突生警覺,可是附近也沒有什麼可疑的人,這是為什麼?

于是永歷問道︰「洪師傅,剛才在鄭寶家,你為何暗示朕要小心啊?」

洪曜答道︰「陛下,張大人旁邊的那個中年漢子不簡單,讓我心中感覺很不舒服,好像昔年遇到過的一個老對手,只是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他,敵友不分,所以才讓您小心一些。」

「哦?那朕有你在身邊,還用擔心一個瞎子嗎?」永歷如此笑道。

「不,陛下不要小瞧了那人,他的身手應該與臣在伯仲之間,所以臣才萬分謹慎。」洪曜說道。

「啊,世上還有讓洪師傅忌憚的人,那他到底是誰呢?」永歷吃驚地問道。

洪曜站住了,仰望著星空,說道︰「如果臣沒有猜錯,他應該與陛下,或者是大明皇室有關系,陛下應該想方設法得到他們,只要有他們在身邊,比十個洪曜保護陛下,還要安全!」

「啊,呃,哈」永歷發出一連串驚訝的聲音,不過心里更糊涂了,自己到底踫到了什麼人,讓洪曜如此夸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