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得而復失

作者 ︰ 朱由榔

紹興府距離杭州府不過百里,黑山和方孝玉會合後,並沒有停止不前,在休息一夜之後,立刻整隊出了北門,向杭州進軍。

杭州已經亂成一鍋粥,城守副將跑去府衙,請示如何守城,可知府大人早就不知去向,抓了個更夫一問,才知道早跑了。

城守副將一看,知府都跑了,自己還留在這里干嘛,趕緊回家去找到老婆孩子,弄倆大車裝了老婆孩子和金銀細軟,出了北門,也跑了。

守城的清兵見到明軍已經開到城下,趕緊去找城守副將,可哪里還找得到,不但城守副將找不到,凡是把總以上當官的都跑了。

既然當官的跑了,當兵的還死撐著干嘛?于是這些綠營兵們,見到城下黑壓壓的明軍隊伍,紛紛轉頭跑下城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這時候,杭州城的人都知道佐領隆爾薩已經戰死,因為他的腦袋就在城下,被明軍用一根木桿子高高地舉著。

于是一些清兵,不管是見風使舵也好,還是真心投靠也罷,打開杭州的南大們,恭迎明軍進城。

黑山和方孝玉等人看到南門轟然打開,先是相視一笑,而後都「哈哈」大笑起來,尤其是黑山一邊笑,一邊拍著肚子,指著杭州對眾人說道︰

「萬歲爺都不會想到,我們軍團能夠這麼快攻下杭州,我——黑山是個山野粗人,沒想到也有今天,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不能流芳百世,也要一臭,什麼來著?」

方孝玉微笑道︰「遺臭萬年,我的軍團長!」

「啊,對,遺臭萬年!哈哈——」黑山又腆著肚子大笑起來。

明軍即將進入杭州城,在進城之前,方孝玉特意下令,全部明軍官兵整理儀容,盡管身上穿的比較「寒酸」,但是決不能讓杭州百姓把自己當成了「流寇」,而是要讓他們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大明軍隊。

上萬名明軍官兵馬上原地整隊,將自己身上雜七雜八的東西扔掉,把衣服拽的整齊,捆好綁腿,而後立正站好,成六個縱隊。

黑山以為進入了杭州城,就如同「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不熱鬧可不行。于是派人找來鼓樂手,敲敲打打在前邊開路,然後才是大隊人馬。

杭州的南北正街上沒有多少百姓敢堂而皇之地出來看熱鬧,都在兩旁的房中,悄悄地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隙,在後邊偷瞧。

此時的明軍還是如同「花子軍」一樣,身上的鎧甲或者號服,都是破破爛爛,大部分都穿著百姓的衣服,還有穿的是清兵的青布白衫。不過他們高昂著頭顱,挺著胸脯,握緊了手中的兵器,邁著整齊的步伐,一路前行,沒有任何言語,卻給人一派蕭殺之像。

走在前列的方孝玉,一邊勒緊戰馬,讓他慢慢前行,一邊想著心事。

「第二軍團」在未進入浙江以前,一直都是「游擊」,進入浙江以後,無論是左路軍還是右路軍,接連發生大戰,而戰斗是士兵成長的最有效途徑。「大浪淘沙」,現在的「第二軍團」再也不是原來的「山賊草寇」了,而是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

進了杭州城,作為「軍團長」的黑山,應該住在城內的最高官衙——浙江巡撫衙門,可黑山怎麼住得慣,非要去軍營,和士兵們住在一起。

楊九齡和沈珩連忙勸阻,說是巡撫衙門寬敞,用具齊全,比軍營方便的多。

可是黑山一百個不願意,他說進了官府,聞到的味道,都讓自己惡心,還是兵營里舒服。

最後沒辦法,還是方孝玉出言相勸,黑山才同意將巡撫衙門作為「軍團長」駐地,不過他也有條件,就是方孝玉這個「政委」兼副團長,也要在此陪他。

如今杭州被拿下,溫州、台州、紹興、衢州等浙西、浙南的各大府縣都被明軍佔有,而明軍兵力加起來,才不過兩萬人,另外浙東和浙北還有幾個府縣在滿清手里,也需要盡快攻下來。

在沈珩的建議下,「第二軍團」在進入杭州的第二天,便開始進行征兵,凡是有人在的大街小巷,全部都有明軍募兵處。可是一整天下來,來應募的年輕人,卻只有寥寥幾十人。

黑山覺得征兵的速度太慢,杭州一天才幾十人應募,那麼其他幾個府縣肯定也多不了,眼看就是用兵之時,沒有兵,這仗怎麼打?

為了征兵,急的黑山團團亂轉,想了半天,黑山提議強征年輕男子入伍,凡是杭州城內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都在應征之列。

可黑山的提議剛說出來,就被沈珩一口否定了,並說這絕不可行,如果施行下去,會失掉浙江的民心。

黑山想想也是,「強行抓丁」不是在禍害老百姓嗎?這要是讓萬歲爺知道,還不得扒了自己的皮。不過兵不能不征,怎麼辦?

誰提出來的,誰干!黑山突然有了主意,馬上下令,征兵一事就由沈珩負責。

另外還在方孝玉建議下,杭州及附近幾個府縣的民政,由楊九齡主持,還要選派得力之人分赴各地,掌管各府縣政務。

沈珩以為既然做了人家的軍師,就得負責到底才行,于是在得令之後,馬上開始接手募兵之事。他一不蠻干,二不坐等,而是親自到軍營中選出了五百個孔武有力的大漢和能說會道的軍士,又請來杭州城內的鼓樂班子,然後分成五隊。

首先對這些人重新打扮了一遍,換上了新衣服,而後沈珩又將征兵的「套路」說了一遍。就在杭州城內最熱鬧的五個地點,這五隊軍士從一早晨就開始吆喝,吹吹打打,一直到中午都沒有消停。

中午的時候,是杭州城內最熱鬧的時候,五隊募兵的軍士收獲並不多,只有上百人來應募參軍,不過看熱鬧的人卻多了,圍了好大一群人。

這時,突然出現了上百個彪形大漢,從人群外圍擠了進去,盡管惹怒了圍觀的群眾,可這些大漢們根本就不管不顧,進去以後,大聲吵吵著自己要當兵。

有人當兵,募兵的軍士當然高興,馬上簡單地檢查了一遍,然後就摁手印,當即發了一個月的餉銀。這些大漢,也有幾個不合格的,比如說瞎了一支眼楮的,少了兩根手指的,全都被拒收。可是他們不干,哭著喊著要當兵,其中一個「獨眼龍」甚至從旁邊賣豬肉的那里搶來一把菜刀,要抹脖子自殺。最後,募兵的頭點頭同意「破例」,給了「獨眼龍」一次機會。

這餉銀可不少,一個月就是二兩銀子,以前的綠營兵每月才五錢銀子,還要被當官的克扣。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看到這麼多人主動參軍,杭州城的年輕後生們都聞風而動,紛紛來應募參軍。

只用了一個下午,五個募兵點就征募了上千人參軍。接著,三天以後,整個杭州及附近的郊縣,參加明軍的年輕人就有五千余人。

以沈珩的授意,募兵處在招攬人參軍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想打韃~子嗎?歡迎你來加入大明的軍隊!」

江南的百姓對滿清可沒有什麼好感,雖然浙江百姓並沒有遭遇了「揚州八日」和「嘉定三屠」那樣的慘劇,但浙江與江蘇近在咫尺,和在一起就是江南,對滿~人的殘暴感同身受,只不過是敢怒不敢罷了。現在大明的軍隊打回來了,浙江的百姓在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擁護大明。

沈珩忙著招兵,楊九齡也沒閑著,他不但啟用了很多避世在家的「能人異士」分赴各地掌管政務,同時還要負責「第二軍團」的糧餉征收。

以前浙江的百姓交給滿清官府的賦稅多達收入的三成,另外還要給地主四成,自己不過留下三成的收入,遇到豐年也不過是溫飽而已。不過大明恢復浙江之後,卻宣布只要征收一成的收入,此令一出,讓江南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大明在浙江百姓心中的民望又重新恢復起來。

可是就在明軍在杭州休整五天之後,浙東又有數城宣布歸附大明,福建卻傳來消息,洪承疇親帥福建清軍五萬,沿寧德、蒼南靠近大海的一線,向溫州撲來。

雖然已經佔據浙江大部,但是統治並不穩固,而且讓黑山和方孝玉等人擔心的是,江蘇方面,竟然一直沒有動靜,要知道論距離來講,還是江寧距離杭州最近,兩江總督郎廷佐難道就不知道浙江的事嗎?

經過將近幾天的休整,「第二軍團」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都有一定的提升,可這些還不足以對抗福建來的五萬清軍,何況領兵的還是「老狐狸」洪承疇。

黑山和方孝玉都不想放棄,難道要把到手的浙江拱手讓人?現在能作戰的明軍一共兩萬,倒也有一拼之力,不過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而且「第二軍團」也許會不復存在。

打也不是,走也不是,這可難壞了黑山和方孝玉。

這時候,還是沈珩替二人出了主意,就是主動撤出杭州等地,撤到臨近山區的衢州,依靠地形,與洪承疇慢慢周旋。福建也不太平,那里有鄭經掣肘,想來洪承疇在浙江也不會長久,必然會撤回福建。

再說衢州距離江蘇也不太遠,等皇帝東征進入江蘇的時候,「第二軍團」可以隨時北上支援「第一軍團」。

黑山和方孝玉商量了一下,決定按照沈珩的提議放棄杭州,撤往衢州。

還不到一個月,「第二軍團」拿下了大半浙江,卻又「得而復失」,在向杭州的百姓再三保證會在不久的將來打回來後,明軍撤出了杭州城。

(大明就要復國,首都應該選在哪里比較好,請大家去調查區投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