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枚暗棋

作者 ︰ 朱由榔

晉商自明朝便是北方財富的象征,當年「九邊」中的兩個邊鎮,大同鎮和山西鎮便在山西境內,因為每年所費糧餉彌巨,不得已自洪武朝便開始與山西商人達成協議,商人們用糧食換取「鹽引」,再用鹽引換取食鹽,從而變賣到各地。

「開中制」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邊關的軍糧來源,但是縱觀大明數代,無不是官商勾結,利用「鹽引」做文章,私藏夾帶,造成了大量鹽稅流失。國家雖然損失了,但是卻使很多鹽商得到了無以計數的財富,有的甚至富可敵國。

永歷從黃宗羲和廖文希那里了解到這些,也不免一陣噓嘆,明言如果以後「大明中興」,一定要實行「鹽業專賣」,絕對不可讓國稅再流入個人之手。這並不是與民爭利,大鹽商們不能代表百姓,他們將食鹽「囤積居奇」,然後再高價賣給百姓,苦了百姓,卻肥了自己。

不過這些永歷考慮的有些早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要遏制滿清對江南商業的滲透。對此永歷又與黃宗羲和廖文希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親自渡江去揚州看一看。

韋小寶有「要事」在身,何況還有一個貝勒正在等他,永歷讓韋小寶跟在自己身邊也不方便,便在第二天早晨,就讓韋小寶離開了。

永歷有自己的打算,《鹿鼎記》里的韋小寶雖然被康熙封為「鹿鼎公」,可也一樣會幫助「師父」陳近南,那麼自己的「義子」韋小寶就不會背叛自己,如果把他留在康熙身邊,也許將來會成為一枚暗棋,也說不定。

送走韋小寶後,永歷等人便坐上了橫渡長江的客船,向揚州行去。一日一夜之後,客船到達了揚州,永歷等人在碼頭下船後,進到城中,隨便找了家干淨的客棧住下,又派人出去聯絡張迪安插在揚州的眼線。

不長時間,張迪安排在揚州的眼線就被找來了,眾人沒想到竟然是一個算命先生。在永歷印象里,這些「江湖術士」都是「不著調」之輩,怎麼能做大明的暗探呢。不過廖文希對此卻有另一番解釋,說是「算命先生」平日里在街頭巷尾擺攤算卦,所接觸的人也是三教九流,探听情報倒是很方便。永歷想想也是,于是讓那位「算命先生」進來問話。

這個「算命先生」長的尖嘴猴腮,下巴還留著一撮山羊胡,眯眯著小眼。見到永歷以後,立刻點頭哈腰地行禮。

張迪辦事,永歷還是比較放心的,這些名義上作為外圍的探子,張迪不會告訴他們太多,多數都是給錢才提供消息。這個「算命先生」雖然看上去讓永歷有些不舒服,但還是馬上給了他十兩銀子。

這位見錢眼開,立刻跪下謝恩,又是一頓馬屁,听得永歷很是膩歪,只好揮揮手打斷他,才問道︰「最近揚州城內有什麼稀奇事嗎?比如說很多北方商人都趕到這里。」

「啊,回爺的話,最近幾個月揚州確實來了不少北方商人,不過有很多離開去了江寧和杭州,留在揚州的大多是鹽商,前幾天又來了一位叫做‘劉百萬’的晉商,听說他以前是做鐵器生意,不過這次是要插手鹽業生意,還有就是準備從江寧‘吳定山’那里強買兩座在安徽的鐵礦,煉制兵器,然後賣給官府,應付福建沿海平叛之用。」這個算命先生說道。

永歷與黃宗羲對視一眼,可以確定他應該說的不是假話,而且還很詳盡,看來張迪在各地安插的眼線作用是很大的。

「劉百萬等北方人要插手揚州的鹽業,當地的鹽商沒有什麼表示嗎?」永歷問道。

「當然有啦,不過我們這兒的知府楊大人是山西洪洞縣人,偏心幫著北方商人,听說」說著,算命先生壓低聲音繼續道︰「听說今年出鹽的時候,北方商人每引可以夾帶五十石的私鹽,而本地的和江南鹽商卻一毫都不許夾帶,為了這個,本地商人準備聯名上告兩江總督郎大人,可是揚州本地漕幫的暗地里恐嚇本地商人,有些鹽商,甚至是經營其他門類的商人,在受到恐嚇後,已經不敢再出頭了,正準備將商鋪專賣,去鄉下買幾頃地做地主了。」

永歷點點頭,心里終于明白華夏的江南工商業會在清初的時候衰落下去,在官府和不良商人的打壓下,江南的商人們都轉行去做地主了,工商業當然不會再有人經營,更不會形成所謂的「大資本家」了。

「那揚州的本地商人就此放棄了?」永歷又問道。

「這倒還沒有,听說被劉百萬強買礦山的吳定山已經來到揚州,正聯絡揚州本地商人,有好些商人被他請去,他們好像在商量什麼,這個小的就不知道了。」算命先生繼續答道。

這些也有沒有出乎永歷的預料,在自己的挑動下,終于還是開始反抗了,誰又願意將自己祖宗留下的東西拱手讓人。

「爺,小的還听到個事,就是劉百萬最近家里好像出點事情。」這人又說道。

「嗯?」永歷知道劉百萬算是這些北方商人中實力最雄厚的,能在北方做鐵器生意,肯定與滿清官府有關聯,所以他的所有事情,永歷都比較關心,也許能從中听出一些有用的,也好幫助吳定山挫敗劉百萬的企圖。

听到眼前這位爺很關注自己所說的,這個探子趕緊說道︰「劉百萬有兩個兒子,听說在山西都是經商的奇才,不過這兩個兒子不和,經常為生意上的事發生爭吵,就是他老爹都無可奈何,這次劉百萬來江南,準備插手鹽業,只帶了二兒子劉茂夏,沒想到大兒子劉茂春從山西大老遠地追來,據說是阻止老爹,不要插手鹽業,至于別的,小的就不知道了。」

永歷心想,看來劉百萬家中竟然還有分歧存在,這可是好事,如此正可以掣肘劉百萬,拖他後腿。

這個張迪安排的探子將知道的全講完了,永歷也不吝嗇,又給了他十兩銀子,然後才讓他退下。

永歷听說吳定山來到揚州,那也要去拜訪一下才好,于是讓人出去打听吳定山的住處,得到確切的消息後,才讓黃、廖二人隨行,洪曜和洪熙官父子保護,去一個叫「月曦園」的地方找吳定山。

吳定山比永歷早到一日,在听說江寧城「麗香」漕幫被襲的事後,深受鼓舞,認為北方商人和漕幫也並非不可動搖,尤其是听到從總督府內傳出的消息,總督郎廷佐對安徽巡撫很是不滿,連帶著對揚州知府也是心生怨恨,有意要上報朝廷彈劾二人。所以吳定山終于打定主意,來到揚州準備見一見要強買自己「祖礦」的劉百萬,據理力爭,不願意再有退讓。

永歷見到吳定山,從他那里得到這些情況後,又問明安徽兩個鐵礦的位置,沒想到這兩座鐵礦相距不遠,就在大別山東麓的潛山縣和懷寧縣境內。

這兩個鐵礦應該算是大別山的礦脈,而大明的「第四軍團」劉體純部不就在大別山一帶活動嗎?前短時間,劉體純上奏說「第四軍團」如今發展的不錯,兵力已經增長到三四千人,正要攻打一些縣城來壯大自己。

如果讓劉體純派兵攻打兩座鐵礦,破壞一頓之後,劉百萬眼見有土匪騷擾,未必敢再去買這兩座鐵礦。

永歷當然不會說自己和隱藏在大別山中的土匪有聯系,于是委婉地告訴吳定山,自己有辦法讓劉百萬知難而退。

吳定山听後,當然高興,忙問有什麼好辦法。

永歷接著告訴他,可能這個辦法讓他有些損失,不過可以保住「祖礦」。

吳定山略微想了一下,與其斷其一指,不如能保住全手,而後立即點頭答應下來。

接著永歷只說讓吳定山安心地等待時日,十天之內必有效果。吳定山听了,是一頭霧水,人家「秦老板」沒有說什麼辦法,卻讓自己等待。

再問的時候,永歷只是笑而不答。

不過吳定山雖然心有不安,但是從江寧城漕幫被襲一事來看,眼前這位「秦老板」神通廣大,又有兩江總督的師爺撐腰,應該不會騙自己。

(實在不好意思,向朋友們道歉,昨天出了趟小差,才回來,所以兩天只發了一章,現在趕緊補上一章。

票我就不求了,怎麼好意思要票呢,呵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