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印巴

作者 ︰ 水飛雲

第一百八十二章出兵印巴

藍海國與巴基斯坦正式成立環印度洋軍事同盟,並且邀請印度、也門、英國(索馬里)、緬甸、伊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參加。當然沒有人願意立刻加入這個組織。藍海國只是要這個名義而已。

隨後,藍海國要求印度從自己的盟國的領土中撤離,藍海國希望環印度洋是一個和平的區域。

印度在如此優勢下怎麼會為藍海國所嚇倒,只是加緊進攻而已印度攻破拉合爾,巴基斯坦防守的第3獨立旅全軍被殲滅。隨後在新德里附近的2個師全線壓上,從拉合爾北上伊斯蘭堡。意圖用5個師,一個獨立旅吃掉伊斯蘭堡的第2旅。

印度用1個獨立旅在克什米爾地區牽制住了巴基斯坦的獨立第2旅。其余5個師合圍伊斯蘭堡,由于有制空權,所以印度軍隊已經完全壓制了巴基斯坦的軍隊。巴基斯坦政府又不願意放棄伊斯蘭堡將軍隊北撤到伊朗邊境線上的白沙瓦。只是全民武裝,堅持作戰。另外希望藍海國能予以南部軍區支援。巴基斯坦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了藍海國的支援之上。

此時的藍海國已經做好了準備。不過藍海國在巴基斯坦周圍的軍隊共有三支,一是在阿曼馬斯喀特的部隊,一是在西緬甸聯邦的部隊,另一支部隊就是在錫蘭的部隊。

阿曼的部隊最近,和巴基斯坦南部的卡拉奇港只需穿過阿曼灣,不到8小時的路程。藍海國決定用北印度洋艦隊支援在阿曼軍區的陸軍第第一師,前往卡拉奇。另外馬斯喀特的空軍第2師和北印度洋艦隊的艦載機負責制空權,在亭可馬里的空軍第3師負責印度大陸上的制空權。出擊巴基斯坦和印度。

藍海國是打算把這次作戰當做一次演練,所以在西緬甸聯邦的整編102師也進行進攻準備,準備支援東巴基斯坦的部隊進攻印度東部。不過藍海國並不打算與印度的主力部隊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山區地形交鋒。藍海國打算采用老祖宗最典型的「圍魏救趙」之計。

藍海國海軍陸戰隊第3旅作為先鋒于2月27日在北印度洋艦隊的一支特混艦隊的掩護下,在卡拉奇下船。隨後在第一師全部在卡拉奇登陸。

第一師橫穿印度沙漠,沿著卡拉奇-巴爾梅爾-焦特布爾突破印度南部軍區的一個師的防線,直逼新德里。海軍陸戰隊第三旅在其北側沿著印度逆流而上,逼近拉合爾。陸軍第第一師之後,作為後續主力跟進。同時嚴密監視印度南部軍區的另外2個師的動向。

新近訓練成軍的空軍第一師是以藍海國自行研制的噴氣式戰斗機殲1為主的部隊。由于剛開始組建軍隊,所以編制上有所不同,沒有細分,基本還是按照艦載機的方式編制,一個師擁有40架戰斗機和30架轟炸機,還有部分運輸機和教練機等後勤支援方面的飛機。主要負責對地作戰。還沒有裝備對海作戰的魚雷機。

不過這40架戰斗機足夠消滅印度那些陳舊的老式螺旋槳戰斗機。同時北印度洋艦隊的轟炸機和戰斗機在阿曼灣內牢牢的把住了印度大陸上的制空權。不過第一仗空戰,藍海國的殲擊機打出了一個漂亮的20:1令世界各國空軍的官員們大吃一驚。說實在話,那一架飛機還是在戰斗中出了機械故障才墜毀的。噴氣式的作戰飛機和螺旋槳飛機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的。另外藍海國空軍的良好訓練效果和素質也是遠遠超過印度的空軍。

失去了制空權的印度軍隊根本抵擋不住藍海國裝甲部隊的突擊。雖然裝甲第一師也是剛剛才換上45式主戰坦克。訓練科目還沒有完全完成。但是強大的機動性和火力在此次突擊中彰顯無遺。印度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其強大的火力,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麼武器能夠擊破坦克的裝甲。第一師狂飆千里,直插新德里西南第5師雖然號稱是陸軍,但是藍海國的正規軍已經全部轉化成了機械化部隊。全師第一師慢多少。所以在身後留下了大片的空白,給後勤補給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藍海國協調巴基斯坦南方軍區的第3師在藍海國身後維持補給線。

同時為了防止印度南部軍區的另外5個師北調,藍海國的整編102師從東巴基斯坦進入印度東部,,做出攻擊加爾各答的態勢。錫蘭的整編101師也做出準備渡海的姿態。

此時的印度已經變成了十天前的巴基斯坦,首都暴露在敵軍的兵鋒之下。而且印度的部隊已經前往伊斯蘭堡,留在首都的只有駐守首都的第一師和剛從阿姆利則撤退回來的第7師。印度政府很擔心這兩個師能否守住新德里。藍海國的裝甲第一師的強大攻擊能力已經被見識過了,還有藍海國的陸軍第5師,這可是一個整編師機械化師,其戰斗力比起印度的2個普通師來說,不知道強多少倍。

印度政府目前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從伊斯蘭堡解圍,調回進攻的5個師來防守新德里。另外一種聲音是加緊攻下伊斯蘭堡,然後回師解圍。就算新德里失陷,按照藍海國的兵力無法對新德里進行包圍,政府也可以提前撤退。如果此時從巴基斯坦撤軍,那麼不僅巴基斯坦問題沒有解決。甚至在伊斯蘭堡的巴基斯坦軍隊也會攻進印度。

尼赫魯雖然懦弱一點,但是對于這些大是大非的問題還是很能把握住的。他既沒有听撤軍派的說法,也沒有听進攻派的說法,而是提出︰「藍海國明顯是幫巴基斯坦解圍來的,用的是中國的古老計策‘圍魏救趙’。我們根本打不過藍海國的軍隊。所以我們必須從巴基斯坦撤軍,而且和藍海國進行談判。不管是戰還是和,都取決與對方。不過很顯然,藍海國並沒有打算要佔領我們領土的打算,這從他們只派出了4支精銳部隊出動就可以看出。」

一名來自南部的印度國大黨的議員還傻乎乎的問旁邊的人,為什麼出動精銳就是沒有佔領我國領土的意思?氣的旁邊另一位懂點軍事的議員狠狠的瞪了這來自南部的議員。「如果說佔領領土,必然需要更多的軍隊來維持治安,精銳部隊是用來攻擊的,你沒看藍海國根本沒有出動本土防御部隊嗎?」

台上的尼赫魯繼續說︰「所以我們只需要付出點代價,從巴基斯坦撤軍,和藍海國議和,我估計藍海國就能撤軍。」

「難道我們就這麼忍了這口氣?」剛才才被人瞪眼暗罵的議員又問旁邊的議員。

這次旁邊的議員實在是不想忍了,破口大罵︰「你他MA的白痴啊,我們不會也發展,我們不會也結盟你這個白痴,離我遠點」

不說印度國大黨議員的狗咬狗,商量如何應付藍海國的攻擊。藍海國也在琢磨這次得收場。攻下新德里也許很容易,甚至拿下印度都有可能。但是藍海國拿下印度又有什麼意義呢?印度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度之一,而且人口眾多,藍海國實在是沒有能力和精力來治理這麼一個爛攤子。將來層出不窮的反抗完全會讓自己的國家焦頭爛額。異時空的美國、蘇聯在東南亞和中亞的教訓都歷歷在目啊。

「還是學習鄧偉人在越南的決策吧。」齊之洋在討論會結束的時候,對著自己的老兄弟們說道。

月7日,印度宣布從巴基斯坦撤軍,撤回印巴分治時的固有領土界限。藍海國、印度、巴基斯坦簽署停戰協議。印度將支付藍海*萬美元。同月的9日,藍海國宣布從印度撤軍。不過在巴基斯坦政府的要求下,藍海國海軍陸戰隊第3旅駐扎在卡拉奇。

從2月14日到這場短暫的印巴戰爭由于藍海國的介入而治歷經了23天就宣告結束,雖然三方幾乎最大的損傷就是在拉合爾戰役中巴基斯坦被殲滅一個旅,其余都是擊潰戰。但是這場局部的戰爭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不僅對環印度洋上各國,而且對整個全球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這不僅是藍海國在印度洋上搞出了個環印度洋軍事同盟,還在于後面印度的行動。印度在戰敗後痛定思痛,認為英國政府已經衰落,無法給予自己應有的保護和支持。自己國家想要在藍海國和巴基斯坦的雙重擠壓下生存和發展,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印度的想法和美國政府的某些人聯系到了一起月8日,美國和印度宣布建立盟國關系,雙方簽署了共同防御協定。印度邀請美國海軍進駐孟買。遭到了藍海國的強烈反對。美國政府考慮再三,還是沒有派遣軍隊。不過,美印的這個同盟協定帶給印度洋的將是無窮無盡的災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