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廣戰事

作者 ︰ 水飛雲

第一百六十六章兩廣戰事

在陸川的暫編86師也真是一群傻蛋。()眼見著海南的部隊沖向自己,不顧距離自己還有幾十公里遠,早就失去了戰斗的勇氣,匆匆忙忙的在陸川城內修築了工事,嚴防死守。暫編86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出城打海南的部隊的反沖鋒。好打亂和襲擾對方的進攻,為自己的援軍爭取時間。眼睜睜的看著第2縱隊的大股部隊抵達,展開兵力。

小小的陸川縣城怎麼能抵擋得住炮火的襲擊。雖然海南第二縱隊的重武器扔在了茂名,但是高州暫編88、89師的後勤基地里一樣有火炮。而且還有不少。白志雲充分學會了毛偉人的圍城打援戰術,派出第一旅在陸川背後設伏,伏擊從玉林趕來的保安師。匆忙趕來增援的保安師,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快馬加鞭的代價就是。一字長蛇的散兵游勇。以至于第一旅伏擊都是浪費,純屬給人送戰果來的。不過這也是海南部隊快速決斷的結果,如果沒有打援的思想,將這股部隊放進城中,那在防守狀態下,還是完全能給海南的部隊帶來麻煩的。這也是重慶的一貫毛病,所有有攻擊力的部隊都放在第一線,一旦第一條戰線被突破,後面的部隊根本沒有任何作用,直接就是防線全部被擊破,兵敗如山倒。異時空的戰史中全部是這樣,全然沒有什麼縱深防御的概念,也沒有什麼預備隊的想法。一點破就是全局破。

完成了打援任務,另外半個師圍住陸川的東側,不斷的進行襲擾。而兩只主力部隊充分休息一晚之後,白志雲的部隊在第二日清晨,發起全面攻擊。

當孫立人和廖耀湘拿到陸川失守的電報之後,臉都綠了。這下圍攻湛江的計劃要大大的推遲了,雖然自己的部隊補給地在陸川。但是目前收復了茂名,還可以從陽江一線進行補給。只不過物質要重新從廣州運過來而已。

新軍和新6軍只好暫時停止了對湛江的攻擊。但是白志雲的部隊卻不會善罷甘休的,自己的2個精銳團全員戰死在茂名,這個仇一定要報。但是現在報仇的可能性太小。當前的任務是如何沖破重慶的包圍圈,如何解開這南方的戰局。

白志雲在想這個問題,馮白駒將軍也在想這個問題。不過對面的新1軍和新6軍都是重慶政府的王牌軍隊。官兵素質、武器裝備都是一流的,絕對和以前面對的重慶軍隊有很大的區別。自己貿然出擊,生怕有去無回。但是就這樣防守著,似乎也無法維持多久。自己的補給可是從海上過來的。另外以前的槍支彈藥都是靠繳獲。現在打長期的持久戰。自己的槍支彈藥恐怕也有問題。

也許只有主動才行。白志雲帶領的海南第第一旅在敵人心月復之地來回打擊敵人,也是一種好的方法。這樣能在外線作戰,比消極的防守強多了。只是傷員和後勤有著很大的問題。雖然有藍海國醫療隊的存在,使得重傷員得以救治。但是這不能幫助白志雲的部隊解決人員逐漸減少的事實。所以必須盡快的打開對面的防線。再次登陸廣西,這個辦法也可行,但是這還得冒風險。一是海南的部隊已經不足5萬人,再抽調兵力,那極有可能讓一直意圖登陸海南的重慶政府有機會實現奪回海南的想法。

迂回?不可能了,湛江地面的戰線很狹窄,雙方的對陣正面都只有60公里,很難穿插和迂回。看來,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外線的白志雲部。可是一股只有不到25000人的部隊怎麼能在重兵圍堵的區域與敵周旋呢?除非,除非抱著損失這支部隊的想法,吸引重慶軍隊的火力,獲取其他戰線上的好處。

馮白駒將軍將自己的想法上報了西柏坡的毛偉人。其實不光是馮將軍在研究這個問題。西柏坡的毛偉人和遠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藍海國的陸軍指揮官們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如何用這支隊伍吸引更多的重慶火力,如何讓讓這支部隊點燃南北兩地的僵持戰線,再這麼下去,可別真成為了劃江而治。那就麻煩了。

只不過在重兵圍追堵截的情況下,這兩萬多人真的還只能是一路小跑,返回廣西地域。雖然前次登陸戰之後,廣西的桂系體系已經被沖擊的七零八落,但是廣西被桂系經營多年,打造的如同鐵桶。白志雲的部隊要想在廣西站住腳,那還真需要下一番功夫。研究了半天,還是白志雲自己做出了決定。他準備利用自己兩棲部隊的優勢,沿著珠江進行半游擊作戰,吸引重慶在兩廣甚至是湖南和貴州的軍隊。減輕雷州半島的壓力。

南方這幾個地區雖然有著深厚的紅色基礎。但是**失敗多年,白色佔據了主要統治地位,這對白志雲的部隊再次到來,究竟有什麼反應,還是需要用事實來說話。珠江流域也是重慶政府的一個主要資金來源地。戰爭的影響對經濟來說是巨大的,從這個方面來說,只要這兩萬人能堅持一年半載,即使全軍覆沒,也算值了。

白志雲放棄陸川,將部隊的兵鋒直指玉林(民國稱郁林)。重慶政府將兵力收縮之後,在南方的實力確實雄厚,短短的一天,就從桂平和貴縣調來了第十九兵團的兩個師前來堵截。又從柳州調來張淦的第三兵團防守桂林、梧州。這使得白志雲的部隊前方有近10萬人在堵截。在後方有重慶政府精銳的新1軍50師、新編30師追擊。

按照重慶政府在報紙上的宣稱,該部就是插翅也難飛。不過對于延安的部隊來說,沒有什麼插翅難飛的情況,只要說出插翅難飛,那麼對手一定就能「飛了」。

果然,湛江的馮白駒部突然在遂溪發起攻擊,猛烈的沖擊新6軍的陣地,其猛烈程度幾乎讓廖耀湘這頭猛虎都吃驚。重慶迅速將在新6軍背後的新1軍的新編38師投入包圍圈。壓制住了馮部的異動。但是接下來的情況就是令重慶政府大吃一驚了。

白志雲的部隊沒有繼續向西進入廣西,白志雲部兵鋒略過玉林,卻沒有進攻,吸引了重慶政府連個師的兵力之後,槍口一掉,殺向北流縣和容縣,這兩處可沒有這麼多兵力阻擋白志雲的部隊。拿下北流縣和容縣的白志雲面對梧州的大股重慶軍隊也沒有去踫石頭。直接殺向兵力已經抽空的桂平。緊接著逆流而上殺到武宣。三天行進了近300公里,佔領了兩個縣城,眼見就要殺到柳州。這讓重慶政府大為驚慌。貴州是兵力最為空虛的省份。如果真的放入這支猛虎進貴州,那麼貴州必定是被攪動的天翻地覆。

重慶政府不得不將調往南寧和梧州的部隊再往柳州調動。大量的部隊嘩嘩嘩的來回調動,使得官兵們苦不堪言。不過白志雲的部隊更加艱難,他們既沒有重慶部隊的良好運輸工具,也沒有完全的補給。有的只是在海南山地中練出來的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多年抗戰獲得堅強意志。

海南部隊充分體現了兩條腿比四個輪子跑的快的說法,白志雲部也拿出了延安部隊游擊戰的精華,反復引著重慶的部隊在山地丘陵地帶鑽。這真如孫悟空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幾乎所有在南邊的部隊都被白志雲的這支「流竄」部隊給帶動了。還偏偏剿滅不了這股部隊。

美國報紙和香港報紙都在挖苦重慶政府,坐擁幾百萬軍隊居然讓一支既沒有後勤補給,有沒有出路的部隊把自己的大後方攪得天翻地覆。不能不說重慶政府的無能。

蔣偉人在南京也坐不住了,直接發電給帶隊在後面攆著海南部隊的孫立人︰「務必在一個月內消滅這股赤匪。」同時不顧手下的反對,電令協助新6軍在湛江附近包圍和進攻馮白駒部的其他新1軍各部全部北上,務必要將這支部隊給剿滅。政治上的需求已經超過了軍事上的目的。

不過這也給在湛江防線上的馮白駒部一個機會。馮部一直被新1軍和新6軍壓制在雷州半島上,此時看到這麼一個好機會,豈能放過。借著新軍退出防線的大好時機,卡住了時間上的要點。用海南第一縱隊沖擊了新第169師和新軍的新38師負責的防區遂溪。由于新38師的撤退,這個區域正處于不太正常的階段。被馮白駒的主力一擊得手,遂溪易手。遂溪易手直接影響到西側新6軍防守的烏塘和安鋪鎮上的240師,這個師其實已經越過了湛江城,在湛江西南與海南第3縱隊對峙著。可以說遂溪的丟失,使得這個師的後路有可能被截斷。240師被迫撤退,和169師一起撤退到廉江地區。

新6軍240師的撤退和新6軍296軍換防給封鎖湛江造成了極大的混亂。馮白駒部第一縱隊、第三縱隊分別佔領遂溪和安鋪。這使得在陸地上有了進攻廣西的通道。被封鎖在雷州半島的馮部終于解開了鏈條。

在人數上已經不佔優勢的新6軍和暫編88師、89師的殘部只能在廉江防守。馮部有近10萬的官兵反過來將重慶壓制住。

不過新1軍的北上還是起到了作用,增加了新1軍的其他兩個師後,白志雲部被壓縮到了桂平、柳州、桂林之間的蒙山縣附近。近20000人的隊伍缺少補給和糧食,子彈也基本打完了。不過也完成了任務。不僅解開了湛江之圍,還將重慶政府南部省份的軍隊全部都調動了,吸引了大批的部隊,使得北線重慶政府的軍隊沒有了後續的增援。

北線延安的部隊已經組織了3個縱隊再次進攻襄樊,並且一舉突破了重慶防線。隨後部隊佔領荊門,宜昌。從長江的上游突破了長江防線。延安在西北的部隊全速從宜昌通過長江,並沿著常德往南進攻益陽、長沙。長沙守軍,重慶的第十四兵團宋希濂部未能在長沙擋住延安部隊的鋒線。全軍潰退至衡陽。僅僅一個月,北線的延安西北方面的部隊就已經打到了海南第2縱隊所處的蒙山以北300公里處。整個重慶政府的防線已經被撕開。包圍海南部隊的重慶第十九兵團、第十八兵團,全部被調往長沙、衡陽、株洲、南昌附近,防守南下的延安西北部隊。海南部隊的壓力大減。

此時馮部在廉江一戰殲滅新6軍169師的一部分,也讓重慶認清楚了海南部隊的戰斗力。但是敗筆已經產生了,無可挽回。海南部隊重新被放出虎籠。海南的馮部反手一槍,在佔領廉江之後,直插高州和化縣,將新6軍包圍在茂名。這真是報應的太快。才二個月的功夫,世事就已經顛倒了。

此時在南方,重慶政府只有調集在雲南的重新組建的第第十六兵團的一部分前往貴州防守海南的部隊。

這樣下來,重慶的軍隊除了前8個軍團防守著核心華東地區幾省市外,其余的部隊都被海南的部隊和突入長沙的延安西北軍隊所牽制。延安東北方面和華北方面的部隊主力在全力進攻重慶的戰略要地徐州和商丘。那里有重慶軍隊的兩大王牌,整編74軍和18軍以及從華北撤退的精銳部隊。

歷史的蝴蝶的翅膀還是沒有能完全扇動龐大車輪的軌道。不可避免,在徐州展開在延安和重慶之間的決定性的一場戰役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在異時空這場戰役號稱雙方各投入兵力近百萬,雙方共損失軍隊60余萬。而在本時空,這場戰役終究還是要發生,而且是在延安和重慶雙方,兩個最強的隊伍之間展開。

鹿死誰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