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四十七章 經濟建設和軍事建設綱領

作者 ︰ 水飛雲

感謝風塵老大的打賞和支持,其實本書是寫給我自己看的,沒想到鑽了個空子,在軍文各位大神休息的時候上傳,居然也能是時不時的混到了排行榜和推薦,心中僥幸和竊喜不已……但是,碼字真是件痛苦的過程……票票無所謂,打賞,無所謂,只要大家看的開心就好。嘿嘿,俺們一小時的人頭費能賣到100人民幣……嘿嘿……所以碼字在賠錢啊……呵呵,大家看的高興就好……今日的感嘆只是為了和自己一起上傳的《染血的彈片》《重生在沸騰的時代》兩位老大,他們的書遠比我寫的好,但是無奈的開了新書,看看自己的收藏也就那樣,所以稍微發了點感嘆!再次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今晚加一章。這段時間的文字可能有點無聊,但是構建一個國家,是我的最初想法,所以有些東西必須交代清楚,呵呵。俺文筆太差,來個公文性質的小說好了。

----------------------

可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啊,藍海國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家,其實要是單獨建設的馬達加斯加,那藍海國完全可以治理的很好,就像異時空當初的四小龍。不過要是讓藍海國近6000萬人口全過的不錯,那似乎就有點難度了。這南非、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上近5000萬人口,大多是目不識丁的土著,想讓這些人富裕,還真有點難度。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要未雨綢繆,那就是貧富差距產生的社會問題。藍海國地區差異太大,現在和將來的經濟發展也非常的不平衡。貧富差距不光是指窮人和富人,還指的是地區。對于藍海國真可能發生,在新上海市人均收入10000,在莫桑比克北部山區,人均收入只有100的可能。

這讓程建中、周建軍這兩個負責主管政務的「大管家」很是頭疼,本來就不是搞經濟專業出身,現在又面臨一個這麼復雜的局面。擔子重到他倆都覺得有點困難。藍海國國家經濟建設基本政策已經不是他們倆就能制定出來的了,這麼復雜的一個局面可以說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由于國家的經濟建設還涉及不少藍海國的機密,如電子工業等,所以程建中和周建軍調集了護航編隊中原先的部分人員制定了一份初步的計劃,這和當初在馬達加斯加上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有了很大的不同,那時是一個戰時計劃,許多都是為了戰爭服務的。這也是程建中和周建軍當初沒有想到的,現在藍海國的國土發生了這麼重大的變化。所以對應這那份五年計劃也得進行修改,但是大的方針不會變。

這個新的經濟建設計劃,是以目前藍海國的經濟建目的展開的。與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打造一個完備的工業體系不同,現有的馬達加斯加上的工業基礎已經能初步滿足藍海國其他工業擴展項目的需要。因此,當前經濟建設的任務是如何盡快選擇一些適合各地區的特點的工業項目建設,來拉動各地區的建設進程,進而提升這個地區的工業化水平。

如何盡快的佔領工業發展的制高點,成為戰後經濟的發動機,這是藍海國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必須選擇部分行業,讓這些行業中的帶頭企業成為世界老大。這是藍海政府必須做的事情。

電氣和電器行業是首選,這種在工業化進程中起決定作用的行業是藍海必須提前布局和控制的。藍海國對國家控股51%的三大電氣集團,海爾電器,金星電氣,新京自動化儀表廠實行了基本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國家質量監督局全面進駐這三大集團,幫助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同時還責成這三大集團,建立統一的企業標準,作為行業標準。

電子行業已經有了龍頭老大,新上海市的電真空廠已經成立了電真空集團,其產品核心「電真空」牌電子管和晶體管已經佔領了世界25%的市場。目前電真空集團正在開發集成電路,並且制定了企業標準,國家已經準備全力支持這家集團繼續拓展海外市場。

作為發展國家經濟的龍頭行業,電子行業的所有生產分廠都設置在馬達加斯加島。而同樣準備打算成為國家主要發展行業的電器、電氣行業和制藥、鋼鐵、煉油、電力、化工、食品加工行業,藍海的建設計劃幾乎是全面開花。

對于木材生產、造紙等破壞環境和生態的高污染行業,藍海國加以限制建設,並且鼓勵進口相關產品。

馬達加斯加已經被定位為工業基礎設備生產和電子工業為主。南非有著龐大的各類經濟發展的可能,所以,藍海打算把南非建成第二個馬達加斯加,輕重工業同時發展。至于莫桑比克,那就當作了兩處的資源地,大力開發礦產資源,並進行初加工生產、阿曼這個地區,目前正在積極進行探油和開礦。錫蘭,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災害頻發的地區,藍海的計劃是保持其經濟發展的獨立性,以農業和經濟作物為主,同時大力發展漁業和食品加工業。其余的島嶼地區大力發展漁業和食品加工業,旅游業也能當作一個發展的方想。新加坡毫無疑問將是航運業為主。緬甸將建立一個以航運業和轉口貿易為主的免稅自由貿易區。作為藍海國和亞洲國家貿易橋梁。

對外貿易的問題,也制定了基本的原則,原則上,藍海國不出口低級產品,包括農業產品中的低端,如糧食。藍海國鼓勵出口成品以及半成品的高附加值的產品。藍海國目前鼓勵進口的產品有,鋼鐵,有色金屬,紙漿、煤炭、石油、成品油。

藍海國為了經濟發展,對內發行國債的同時,還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除了國家規定的重點行業,如電力,通訊、能源、礦山以外,私人資本將被允許獨資經營和開辦企業。

藍海國目前第一階段提出的口號是︰「先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第二階段緊接著的口號就是「減少貧富差距,打造和諧社會」。當然第二階段的口號只是政府計劃,並沒有公布。

另外軍隊建設也是個問題。如何組建和控制各民族的軍隊,又如何提高這些部隊的戰斗力,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特別是在華人為少數民族時,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真的出了什麼軍權問題,華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軍事建設的綱要是軍事委員會集體制定的。由于對今後世界戰爭的根源,能源和資源理解的十分透徹,所以藍海制定了一個針對性很強的軍事建設綱要。

到目前為止,包括美國在內,沒有哪個國家意識到未來世界的爭端在于資源、在于石油。所以才有德國輕易的獲得了中東的殖民地,藍海國輕易的拿到了南非和阿曼。雖然在中東發現了石油,但是真正西方世界對中東的重視還要到60年代。雖然此次二戰已經讓各國認識到了石油的重要性。但是各國還沒有真正的把這種能源與國之命脈聯系在一起。甚至美國、英國都還是在開采著自己國土上的石油。

藍海國已經把外交的基本策略定義聯合華夏大陸和大力發展中東外交,大力發展資源外交。那麼為之服務的軍事建設也必須按照這個策略來進行。

這份絕密的《藍海國的軍事建設綱領》分為了12個大項,包括︰海軍的布局和發展;陸軍的布局和發展;空軍的布局和發展;戰略部隊的布局;後勤補給;軍工生產;兵役制度;戰時動員機制;全面戰爭預案;局部戰爭預案;國家防衛工程;核戰爭預案。

按照國家發展的目的,海軍是作為藍海國的主要武裝力量之一。藍海國計劃在開普敦、貝拉、蘇亞雷斯、心島、塞舌爾、中間港、亭可馬里、索科特拉島、馬斯喀特、拉克沙、實兌、新加坡分別建立海軍基地。海軍將分成南印度洋艦隊和北印度洋艦隊兩支艦隊。

北印度洋艦隊母港設在亭可馬里,負責索科特拉島、拉克沙群島、錫蘭、阿曼、西緬甸、新加坡等地區的海洋領土,藍海國將原先的第一艦隊的全部、運輸艦隊和驅逐艦艦隊都化到其名下。這是藍海國海軍的目前擁有的全部主力艦隊。包括商鞅號航母、衛青號直升機航母戰列艦、霍去病號導彈戰列艦和其他的22艘戰艦、3艘潛艇。

南印度洋艦隊主要是控制南非、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島及其周邊的海域,基本上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所以藍海國準備用新建的艦船,慢慢增加其艦隊實力。不過這些新建的艦船將都是藍海國新設計的非常先進的艦只。藍海國打算用北印度洋艦隊中陳舊的艦船繼續維持印度洋霸主的地位,而用逐步壯大的南印度洋艦隊作為將來謀取印度洋之外利用的後備力量。這支艦隊將隨著藍海國的壯大而壯大。艦隊的母港設在蘇亞雷斯城。1170艦、1998艦和1887艦三艘戰艦被調回了南印度洋艦隊作為核心艦只。

海軍陸戰隊的布置也是按照這個需求進行布置的。海軍陸戰隊的第一旅,駐扎在亭可馬里;海軍陸戰隊第二旅被派往了新加坡駐扎;第三旅留在阿曼的馬斯喀特;師部設在了亭可馬里基地。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全部配合北印度洋艦隊行動。

對于南印度洋艦隊所屬的海軍陸戰隊,藍海國打算陸續建立第二師,不過這支部隊的建立並不是現役,而是在第一旅內雙配軍官,在戰爭可能發生時再行招募。

原先的第一旅第一團被調回到蘇亞雷斯。作為南印度洋艦隊的直屬特種團,部署在藍海國最重要的蘇亞雷斯基地。其實這個布置也有考慮到原先護航編隊的集中管理,集中保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