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零一章 攻擊時間點

作者 ︰ 水飛雲

日軍的兩艘驅逐艦是沉沒在港口的入口。齊之洋準備在將來安排人員打撈這兩艘戰艦,看看能不能將其中的有用部件進行合理的再利用。其他的物資全部裝上繳獲的運輸船。一艘油輪被完整的保留下來了,另一艘在海戰中被日軍自己引燃。

遠在吉布提的日軍第三艦隊的司令官小澤冶三郎和參謀長五藤存知在接到科倫坡轉發的電報之後,大為震驚。這藍海艦隊居然已經形成規模了!根據Add環礁上發回的消息,藍海國的艦隊有三艘驅逐艦悄無聲息的靠近了基地。島上陸基的雷達和飛機偵察都沒有發現。而且對方利用自己基地補給時,對基地實施了突然襲擊式的登陸。這對遍布印度洋和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基地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對方很容易逐一擊破自己的各個基地。

不光是小澤看到了這點。日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和海軍部的參謀們也看到了這個危險。如果放任這股海軍力量在印度洋上攻擊己方。那整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沒有幾處基地能抵擋得住進攻。己方的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不可能在海島的基地上布置太多的軍隊。所以提前靠飛機和雷達偵察發現敵軍的進攻意向,是最好的防御措施。現在藍海國的海軍居然能悄無聲息的靠近Add海軍基地。那麼事情就嚴重了。這種情況說明了藍海國的艦隊有能力避開雷達和飛機的偵察。如果藍海國利用自己兵力不足的特點,在印度洋上或者是將來在太平洋上四下出擊。那帝國海外的基地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所以三本五十六和小澤冶三郎都下定決心要提前剿殺這股藍海國的海軍。雖然日軍沒有足夠的陸軍前往馬達加斯加登陸,但是這兩人對自己的海軍還是很有信心的。日軍決定用第三艦隊的力量加上第九艦隊的力量全力圍殲藍海國的這幾艘戰艦。

至于海上運輸的護航,聯合艦隊準備調用新加坡的艦隊來支持。聯合艦隊還將向東南亞繼續派遣艦船,以加強東南亞的海軍防守力量。保證這股藍海國的海軍不會在圍殲之下「流竄」到自己最關鍵的資源地東南亞。

本來小澤冶三郎還希望能增派一艘航母和兩艘重巡洋艦來支持第三艦隊。但是日軍的情報部門已經發現美軍已經重新組建完成太平洋艦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已經補充了數量不詳的護航航母,正在密謀策劃進攻。這讓聯合艦隊不敢輕易的分散艦隊的主力。第一次中途島海戰過後,只要是腦袋還清醒點的人都知道了航母的重要性。所以聯合艦隊絕不同意將僅有的幾艘主力航母調往印度洋。而且聯合艦隊的參謀們還認為,盡管藍海國的艦隊實力還可以,但是要說他們能打過擁有2艘戰列艦、1艘主力航母、1艘輕航母、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的第三艦隊,是誰也不會相信的。所以根本沒有人去想被擊敗的這種事情。

日軍現在需要主力航母來對抗美國的艦隊。日本國內也將其余的戰列艦生產計劃改成了航母生產,日本國內的戰列艦建造已經完全停止。計劃建造的航母「笠置」、「阿蘇」、「生駒」三艘航母已經加快在進行中,由于中途島海戰的勝利,日軍在東南亞的物資得以安全運輸到本土,維持航母的建設。所以這三艘航母的建設速度正在加快。這三艘航母都是采用的「雲龍」級航母的設計,不過主機都是采用的重巡洋艦「最上」級的主機,而不是在中途島海戰之前準備安裝的「陽炎」級驅逐艦的主機。計劃搭載的艦載機為零式戰斗機15架,「天山」式攻擊機20架,彗星式轟炸機30架,共65架。計劃在45年6月完工,12月完成 裝。

為了繼續保持對美國的航母優勢,聯合艦隊督促日軍的第三艦隊盡快完成「瑞鶴」號航母的打撈工作。再加上新下水的航母「信濃」號航母將在44年6月完成 裝,到今年的六月,日軍的主力航母也將達到7艘。

日軍為防範美軍的進攻,日軍聯合艦隊已經將南雲的第一航母艦隊調到了特魯克基地。而新成立的中太平洋艦隊也增加了一艘護航航母負責中途島、南鳥島和威克島一線的安全。由于航母決戰的思想已經被接受,所以日軍新成立的這支艦隊已經把第一艦隊的兩艘準備用于決戰的長門級戰列艦調了出來使用。這支艦隊也擁有了2艘輕航母,2艘戰列艦。至于第一艦隊已經有了「大和」號和「武藏」號

日本的聯合艦隊已經將防御圈擴大到了三本五十六自己設想的地域。所以現在日本海軍已經沒有多余的艦船來增強印度洋上的第三艦隊。日軍聯合艦隊給其第三艦隊的指示是盡快將藍海國的海軍剿殺在襁褓之中。

得到聯合艦隊指示的日劇第三艦隊立刻行動起來。小澤冶三郎和五藤存知迅速召集了艦隊的參謀們和艦長進行了討論。研究如何剿滅這股藍海國的海軍,消除對各島嶼基地的威脅。當然擅長航母攻擊的小澤冶三郎還是主張用艦載機來攻擊藍海國的艦隊。按照小澤的說法︰「既然藍海國那艘戰艦的海戰實力很強,那麼我們就用飛機。難不成藍海國的戰艦還能強過英國的戰列艦?」

日軍很快將科倫坡、吉布提以及新加坡的6艘潛艇派往了馬爾代夫海域尋找藍海國艦隊的蹤跡。而第三艦隊也在補給完成之後向藍海國的心島基地出發。小澤冶三郎準備進攻藍海國的心島基地作為報復,看能不能引出藍海國的艦隊。小澤冶三郎和五藤存知都判斷藍海海軍還將以心島做基地進攻日軍的各海島基地。藍海國不可能花費大量的油料只打一個基地。藍海國和日本一樣都是缺乏資源的國家,甚至藍海國更不如日本。

第三艦隊已經從吉布提港出發的消息被索科特拉島島附近的潛艇偵查到。按照出發前的計劃。阿剛指揮著這兩艘潛艇悄悄的遠遠的跟著日軍的艦隊,記錄日軍艦隊的行蹤。本來潛艇也不容易發現日軍的第三艦隊。但是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阿剛指揮的潛艇發現了一隊2驅逐艦3艘油輪的運輸艦隊出入港口附近。所以阿剛判斷,這一定是為第三艦隊補給用的。所以悄悄的尾隨這幾艘油輪,果然這三艘油輪在索科特拉島東南和日軍的第三艦隊匯合。

得知日軍第三艦隊已經出動的消息,齊之洋立刻命令心島基地開始秘密修建機場。雖然Add環礁的日軍基地已經被藍海國再次佔領。但是齊之洋並不打算永久佔領。藍海國沒有這多兵力駐扎在上面。所以只是在其上插上藍海國的軍旗,宣示擁有權而已。

藍海國現在並沒有正式的國旗和軍旗。不過為了統一,還是暫時設計了一面軍旗(各位老大感興趣的可以幫我設計下)底色是海藍色,上面一圈5顆金黃色的島嶼。

30架蚊式飛機和50架f4f飛機已經陸續轉場到了塞舌爾的馬埃島機場,隨時準備再次轉場心島基地。而為了保證日軍不立刻空襲心島基地。藍海艦隊的這幾艘戰艦已經從馬爾代夫向西南進發。攔在了第三艦隊前進的路線上,當然齊之洋不會傻到沖上去和日軍的第三艦隊肉搏。

這時日軍的第三艦隊實力很強,雖然比不上全盛時期,但是依然有近20多艘大大小小的戰艦。不過小澤並沒帶領這麼多戰艦上陣,在吉布提港還是預留了四艘重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日軍的第三艦隊也並沒有抱成一團前進。而是將三艘驅逐艦和一艘輕巡洋艦放在前鋒的位置上。另外的三艘驅逐艦和運輸艦在後邊跟隨。中間的是兩艘戰列艦、一艘輕巡洋艦、一艘驅逐艦和兩艘航母。其覆蓋控制範圍達到了方圓900公里(艦載機半徑)。對藍海國的艦隊來說也具備很大的威脅。一旦被發現,藍海國的艦隊將面臨日軍多達150架飛機空襲的可能。這也是小澤打算做的事情。

小澤冶三郎雖然不知道藍海國的飛機總數,但是根據情報,藍海國的飛機絕對不會超過100架,而且在廣袤無邊的印度洋上並沒有藍海國的飛機場,藍海國的艦隊也沒有航母。自己將要襲擊的藍海國心島基地也被偵查了多次,也沒有建設機場。這讓小澤很樂觀地估計了戰斗的形式。他認為藍海國的艦隊只要在茫茫大海中被自己發現,那麼等待藍海國艦隊的就只有一個結局--全軍覆沒。自己的這支艦隊無論是從炮擊力量還是從艦載機力量都遠遠的超過藍海國的艦隊。

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一步一步逼向心島基地,看藍海國的艦隊何時現身。如果自己打下了藍海國的心島基地,藍海國的艦隊還不出現,那麼自己將再次南征馬達加斯加島。相信藍海國的艦隊不會再像上次那樣拋開自己跑掉,畢竟現在的馬達加斯加島上有著藍海國許多新建的工業基地。

小澤這個日本的老鬼子雖然相信自己的艦隊足以對付齊之洋的艦隊。但是出于謹慎起見,小澤還是要求科倫坡和拉克沙群島上的海軍和航空兵做好出擊準備,隨時準備支援自己的艦隊,或者追擊敵艦隊。潛水艇部隊也被命令全線搜尋藍海國的艦隊。一旦發現,不必攻擊,但是必須追蹤,並且要及時的匯報。

齊之洋理所當然也非常重視這次自己策劃的印度洋上的決戰。如果真的按照自己的設想能全殲日軍的第三艦隊,那將大大的提升盟軍的士氣,改善盟軍在遠東的條件。自己的藍海國也能挺直腰板,索要更多的支援和物資,來進行國家的建設。所以這次藍海國可以說是全國動員,積極配合艦隊進行決戰。塞舌爾島上的飛機場和心島基地上的飛機場的所有預制件都是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軍工工廠連夜加班趕制的。還有生產「蚊式」飛機的軍工廠,都是拼命的在加工,在組裝,在測試。總是希望能生產更多的飛機提供給戰斗。

當然主要還是要靠齊之洋和他的艦隊。齊之洋為了避免產生被飛機發現的可能性,還是采取了一前一後的航行方式,1170艦靠前,驅逐艦隊和1998艦、1887艦在其後方。而其余的運輸艦全部停靠心島基地。1998艦和1887艦留在驅逐艦編隊的主要意圖是利用其防空能力,擔任驅逐艦隊的防空力量和情報搜索力量。1998艦和1887艦都有對空導彈系統和近防作戰系統。面對日軍落後的螺旋槳戰機完全可以保護整個艦隊。

雙方都在尋找對方,盡管藍海國的潛水艇已經發現了日軍第三艦隊的方位和航向。但是對于沒有航母的藍海國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只是保證齊之洋艦隊的安全性高一點。容易掌控戰斗的局面。這讓齊之洋感到很窩心。在後世沒有航母讓人難受的感覺又一次在各位海軍的領導心中浮現。

「一定要建航母」齊之洋心中暗暗決定。

對于日軍艦隊來說,航母和巡洋艦上的偵查飛機是發現藍海國艦隊的主力。所以每日日軍艦隊都派出大量的偵察機在海面上轉悠。以圖發現藍海國的戰艦。

雙方的第一次交戰是3月3日。由于不確定藍海國的艦隊是否還在馬爾代夫海域,所以日軍還專門從科倫坡派出了一艘敢死飛艇,利用其航程遠的特性,從科倫坡起飛,前往心島基地偵查。3月3日中午,1170艦在雷達上發現了這架飛艇。從航跡上判斷其將前往心島反向飛行。而後在心島和馬爾代夫之間的1998艦和1887艦也發現了這艘飛艇正向心島飛行。由于在1170艦的雷達上並沒有發現日軍的第三艦隊,從一天前收到的潛艇報告上也得知第三艦隊不可能在那個海域。所以齊之洋初步斷定是來自科倫坡的偵查飛機。為了不讓其發現在心島上修建的機場,齊之洋決定擊落這架飛艇。

日軍的第三艦隊得知一架飛艇在馬爾代夫和心島之間的海域失去蹤跡,而且有被擊落的聲音返回。這讓小澤很高興,這說明了一件事。藍海國的艦隊還在海上,並沒有返回馬達加斯加島。這將讓自己省了不少事。而隨後在馬爾代夫海域附近的一艘日軍潛艇,發現了大批的藍海運輸艦,但是很快這艘潛艇就被護航的藍海艦船給擊沉,但是情報被發了出來。這兩條情報也被轉發到日軍的第三艦隊。這讓小澤更加堅定了藍海艦隊正在籌劃進一步攻擊海島基地的判斷。小澤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盡快的趕到馬爾代夫海域,消滅這支藍海國的海軍,也好解除自己運輸線的威脅。

于是日軍的大多數偵查飛機都朝一個方向進行偵查,力圖及早發現藍海國的戰艦。隨著日軍第三艦隊的速度加快,藍海艦隊在日本艦隊後面的老舊日式潛艇已經跟不上了。所以阿剛放棄了繼續追蹤,按照原定計劃前往馬爾代夫和科倫坡的航線上。按照齊之洋的打算是將消滅日軍艦隊的戰場選擇在心島附近。如果有漏網的戰艦,正好可以在馬爾代夫附近進行潛艇攻擊。所以阿剛的兩艘潛水艇被派往了日軍的後路上。

日軍如此嚴密的飛機搜索,也給齊之洋的戰艦靠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盡管c-803導彈的射程能達到250公里。但是對于日軍航母上艦載機的上千公里的偵查半徑來說,到達導彈的射程範圍內也還是很頭疼的一件事情。面對日軍幾架偵察機同時向一個扇面方向偵查。想再像以往海戰那樣,依靠雷達的強大功能躲避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蘭州」號必須利用夜色靠近日軍的第三艦隊。這個時機可是不容易掌握。晚了,自己的戰艦有可能在早晨被日軍發現,遭受日軍艦載機的轟炸。早了,有可能距離心島基地太遠。就算打掉了日軍的航母,也沒辦法收拾掉其他主力戰艦。還是達不到全殲第三艦隊主力的意圖。

所以這個靠近時機必須是在凌晨6點左右,發射導彈擊沉日軍航母之後,剛好天亮,(這個時區大概是7點天亮)藍海國的轟炸機起飛去轟炸其余的日艦。而且還要計算日軍的航程。避免日軍過早的進入心島基地的轟炸範圍。那樣日軍有可能會轟炸心島基地。自己的飛機可是都在心島基地上。所以必須計算好整個時間點。恰到好處的解決掉日軍的兩艘航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