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零四章 偉人說的對(五一加更)

作者 ︰ 水飛雲

不過「榛名」號已經沒有了挽救的價值,而另一艘艘重巡洋艦「足柄」號後部的輪機艙也受到了嚴重損失,也進水下沉,失去了俘虜的價值。在齊之洋和方想的眼中,也就浮在海面上,甲板上的建築物基本被炸彈清理干淨的「金剛」號還有點用處。

在直升飛機的支援下,「圖利亞拉」號一起和「金剛」號上的日本士兵控制了「金剛」號上的火勢。傍晚6點,「圖利亞拉」號、「蘇阿拉啦」號救起了落水的日本海軍士兵,帶著戰利品「金剛」號返回心島基地。

這場海戰後世被稱作「心島海戰」。是一場轉折之戰。是藍海國和日本爭奪印度洋控制權的關鍵之戰。在印度洋之心心島附近的這場海戰全殲了日軍的第三艦隊的主力。擊沉「翔鶴」號、「祥鳳」號航母,「榛名」號戰列巡洋艦、兩艘重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3艘運輸船,日軍陣亡官兵高達七仟多人,被俘官兵一千多人。是日本海軍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慘敗。

而作為這場海戰的另一方,藍海國的海軍,只損失了27架飛機(第一次空襲11架,第二次4架,第三次12架)。而且還俘獲了一艘戰列巡洋艦的船體。可以說基本沒有什麼損失。不過,對外宣傳的時候,藍海國宣布,一共損失了57架飛機,2艘潛艇。對于如何擊沉航母的問題,藍海國宣布是運用潛水艇冒死埋伏在日軍航母經過的地點,采用近距離魚雷攻擊的方式擊沉日軍的兩艘航母。

藍海國並沒有立刻公布這一海戰結果,而是迅速的用運輸艦隊將自己的陸戰第一師,,本土防衛第二師調往英屬索馬里。而1170艦帶領驅逐艦編隊前往馬爾代夫群島,準備登陸拉克沙群島,同時將海軍陸戰隊的核心主力第一團的第一營調往心島,準備以心島基地作為核心基地進攻東南亞。

日軍的反應不比藍海國慢,在日本內閣和海軍部得知心島海戰的結果時,先是不相信,然後幾位內閣成員都破口大罵小澤冶三郎的無能。雖然其內閣全體遷怒于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不過考慮到對國民的影響,日本內閣和海軍部並沒有對外公布印度洋上的這場決戰。也沒有把山本五十六從英雄的光環中拉出來撤職。而是立刻終止了所謂的西進計劃。將吉布提、索科特拉島上的駐軍和第九艦隊、第三艦隊的殘部撤退回科倫坡,固守科倫坡作為防守東南亞的第一道關卡。

其實「西進計劃」在英德雙方把注意力關注到英倫島上的戰斗之後便失去了意義。由于德軍和英軍在英倫島上拉鋸,已經打了將近半年,雙方都死傷慘重。所以雙方對北非的作戰都是進行了有限的支持。

43年年底美國組織的第一支陸戰部隊登陸北非的拉巴特,開始以實際的軍隊參加歐洲大陸的戰爭。這使德國感到了壓力,于是在44年初,將北非的德軍撤退回法國,基本放棄了在非洲的爭奪。而德軍在北非的撤退,也導致了本來兵力就不夠的日軍在非洲更是成了毫無潛力的孤軍。這支部隊還要漫長的海上補給線來支持。因此在心島之戰之前日軍就已經決定將部隊撤退回科倫坡,利用海軍優勢和撤退回來的陸軍攻擊印度,獲得更多的資源和財富來維持戰爭。同時還可以利用第三艦隊繼續控制印度洋。破壞盟軍在印度洋上的運輸。

而心島之戰打破了日軍的原有計劃,只好執行計劃的一部分,退回科倫坡進行防守。由于擔心藍海國的艦隊襲擊自己的艦隊,所以在心島戰役結束的第四日,也就是日本內閣和海軍部決定終止西進計劃的第二日,吉布提港的日軍和南也門、索科特拉島的日軍開始乘坐運輸船返回科倫坡。速度之快,讓原本殲滅這股日本陸軍的齊之洋大為遺憾。不過能兵不刃血的拿下戰略要地吉布提港和索科特拉島也是齊之洋很欣慰的事情。

日軍的快速撤退前,將吉布提、索科特拉島上的港口設施和物資破壞的干干淨淨。不過最關鍵的一樣東西,日軍並沒有破壞,那就是還在吉布提港海底的「瑞鶴」號航母。不知道是日軍的疏忽還是日本海軍和陸軍在溝通上的問題,這艘已經完成創口封閉的航母沒有被安置炸彈炸毀。

這讓帶隊佔領吉布提的李兌?感到震驚,出身海軍陸戰隊的他,絕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所以第一時間派人將港口封鎖。在航母沉沒的地方設置了警戒線。並且及時的將這個消息匯報給了遠征拉克沙群島的齊之洋。齊之洋聞訊也很是吃驚,雖然不知道日軍未炸毀的原因。但是還是電令李兌?立刻安排人潛入水底檢查航母的完整程度。檢查結果令李兌?和齊之洋震驚,居然是完成了封閉的航母,也就是說,只要繼續打撈,很快就能讓這艘航母重見天日。

「日軍真大方。」在1170艦上的齊之洋收到檢查結果的報告後,對方想感嘆到。

其實並不是日軍大方,而是齊之洋自己的動作導致了日軍迅速撤離吉布提和索科特拉。齊之洋在心島海戰之後快速向馬爾代夫海域進發,這讓一艘日軍的潛艇發現,雖然潛艇一樣被蘭州號擊沉。但是蘭州號以及跟隨他的1998艦被日軍知道了方位。已經被藍海海軍嚇破膽的日軍生怕自己在吉布提和索科特拉島上的其余戰艦被藍海國的艦隊包了餃子,再次被全殲。所以電令吉布提港的陸軍和海軍必須在三日內撤退,趕在藍海艦隊封鎖索科特拉至拉克沙群島航線之前返回科倫坡。

破壞港口內設施的任務交給了陸軍駐守港區的一個大隊,海軍則準備返航的各種物資。這個大隊在本來也打算在水底的航母上安置炸彈,但是一直找不到潛水員。其大隊長也受到了戰敗撤退的影響,多喝了幾杯清酒。導致了找潛水員的這件事無人處理。到臨行前,才有人告訴酒醒的大隊長,這時這位大隊長也只好瞪眼干瞅了。最後生怕擔責任的他悄悄的將這件事情壓了下來。這才讓藍海國有了這天大的便宜。

為了這艘航母,本來將立刻調動部隊前往阿曼的藍海陸軍第一師,在吉布提停留下來。順便收復了原法屬索馬里(現厄立特里亞和埃塞俄比亞的東部)。而本土國防第二師在征召了一個營的兵源後被派往了也門、阿曼和索科特拉島,接替海軍陸戰隊第一團的兩個營防守也門和安曼。

藍海國沒有立刻發布心島海戰的結果,日本也沒有自揭戰敗的丑聞。卻導致了幾件令軸心國實力大增的事件發生。

1944年3月18日,緬甸政府宣布和日軍合作驅逐西方殖民者,變相的加入了軸心國的懷抱。

1944年的3月22日,德國和維希法國政府達成《巴黎新約》。主要內容是︰維希法國的艦隊宣布服從維希法國政府的指示,加入軸心國陣營!與之對應的是德國政府宣布,戰後將恢復維希法國政府對法國歐洲本土的自治權。這是納粹德國為減少法國人民的抵抗,拉攏法國的最重要的一項舉動。這也是維希法國看到同盟國陣營已經慢慢被軸心國陣營壓制住後,對德國采取的一項示好行動。這一舉動對同盟國陣營在歐洲的戰事無疑影響巨大。法國在土倫港的本土艦隊擁有戰列艦和巡洋艦多艘,直接就能威脅英軍、美軍在大西洋的統治地位,威脅到美國大陸對英國的物資和部隊的運送。這將嚴重影響英倫島上的戰局。

同盟國陣營一時為之失聲。戰敗論開始蔓延。

齊之洋那個後悔啊,本打算晚點向各國宣布藍海國戰勝日軍第三艦隊的消息,其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利用日軍撤退的機會搶在英國之前收復日軍佔領的領土。沒想到,出了這麼一個結局。緬甸的事情在意料之中。但是法國的海軍……如果自己在3月5日,戰斗結束時就宣布這一消息,那麼維希法國政府肯定會重新評估兩個陣營之間的戰況。也許《巴黎新約》就不會簽署。所以藍海國也不再等待,立刻公開發布了心島海戰的戰報。

1944年4月1日,藍海國對外宣布,藍海國已經收復法屬索馬里、也門、阿曼、馬爾代夫、索科特拉島。殲滅日軍第三艦隊主力,其中包括戰艦「翔鶴號」、「祥鳳」號和戰列艦「金剛」號、「榛名」號。重巡洋艦「足柄」號、「羽黑」號,輕巡洋艦「阿野賀」號「能代」號,以及7艘驅逐艦。

舉世震驚!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偏遠的印度洋島國之上。沒有人相信,才建國不到兩周年的藍海國,居然能擊敗強大的日本海軍。雖然日軍的第三艦隊並不是日本海軍的全部主力,但是這支艦隊的實力遠非一支普通艦隊,更何況藍海國的戰報中提及擊沉兩艘航母、兩艘戰列艦,兩艘重巡洋艦,這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雖然英軍在英屬索馬里的部隊知道藍海國調派了兩個師的兵力準備進攻吉布提。但是也沒想到藍海國一口氣佔領了這多地方。

許多英國人和美國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愚人節的鬧劇!但是英美政府收到的卻是藍海國正式的通知。這絕不可能是愚人節的玩笑。

「這藍海國的海軍居然這麼厲害?」羅斯福問他的海軍司令和聯邦情報局的局長。答案是不知道,不清楚。但是他的海軍司令告訴他,藍海國的八艘軍艦里有兩艘是美國支援的一戰時期的驅逐艦,兩艘是一戰時期法國的護衛艦,只有三艘是藍海國自己造的軍艦。估計就是這三艘戰艦殲滅了日軍的第三艦隊。而藍海國的另兩艘戰艦從來沒有出動過作戰,一般是藍海海軍的旗艦,那艘以華夏大陸的一個西北省會命名的戰艦出戰,基本上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這艘戰艦真的這麼厲害?」羅斯福有點驚嘆。

「據說這艘戰艦是巡洋艦的規模,但是主炮是驅逐艦的最低標準口徑100mm,上次藍海外長來華盛頓訪問時,有記者曾經問過此事。藍海國外長回復說是繳獲于海盜之手,所以才是這麼一種不倫不類的配置。」羅斯福的海軍司令說道

「鬼才相信這位藍海外長的話,哪有這麼大本事的海盜造出這麼厲害的戰艦,要是真有這樣的海盜,也是他們自己。」中央情報局的局長說道。

「我已經派人調查了這批藍海人和他們的艦船,但是一無所獲。那幾艘藍海國的戰艦上用的水兵都是他們從南洋帶出來的。別人根本上不到戰艦上。」中央情報局的局長又補充說道。

「不管他們哪來的戰艦,如果藍海國真的擊敗了日軍的艦隊,那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件好事。我們可以讓他們繼續進攻東南亞,進攻太平洋上的島嶼,讓他們與日本艦隊作戰,我們則可以全力支持英國,在大西洋和歐洲與德國作戰。」羅斯福對待盟友,一向是如此態度。無論這個盟友是什麼一個狀況,只要有利于盟軍作戰,他就支持。像對蘇聯,對英國,對重慶政府。這次對新成長起來的盟友藍海國來講也是一樣的。

「可是這個藍海國發展的太快,我擔心……」一邊的海軍司令有點擔心的說道。

「不錯,現在這個藍海國已經佔領了環印度洋許多領土,並且在大肆移民。按照我們的估計,藍海國已經從各地移民華人到馬達加斯加島將近10萬人還多。這次擊敗日軍的第三艦隊,打通了印度洋航線之後,估計從緬甸和東南亞還能移民更多。這將會在戰後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啊。」中央情報局的局長說道。

「你們的擔心對,不過現在我們當務之急是擊敗軸心國。取得這次戰爭的勝利。至于戰後的事情。勝利之後,我們獲得的力量和資源完全可以讓我們有能力去解決一個根基不穩的國家。」羅斯福微微一笑,根本沒有把藍海國放在眼里。

很快在加拿大訪問的丘吉爾也通過電話與羅斯福進行了交談。話題和剛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局長的意思基本一樣。是對藍海國的擔憂和對藍海國今後配合盟軍作戰的想法。兩人還談及了對戰後如何對待藍海國。雖然藍海國現在的領土一半是法國的殖民地,一小半是英國的殖民地,還有一塊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但是按照藍海國這次的做法,藍海國很可能將來會將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島嶼納入自己的領土,這些大部分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丘吉爾迫切需要了解美國的態度,獲取美國的支持。兩人的談話沒有記錄。但是兩人基本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限制藍海國獲取工業基礎、先進科技和先進裝備。但是在戰時可以對藍海國進行大力的物資支援以幫助藍海國武裝部隊,進攻日本。

齊之洋並不知道英美達成的一致意見。但是不管英美怎麼做。現在他關心的也不是這些。他關心的重點已經不是這場在席卷歐亞大陸的大戰。而是如何鞏固自己的國家,如何盡快武裝自己的國家,幫助華夏大陸將日寇驅逐出大陸。至于歐戰,哪管他大浪滔天。所以第一時間,藍海國就通過外交部和重慶政府取得聯系。

馬飛正在和重慶政府的電報中指出,現在印度洋通道已經打通,重慶政府應當積極尋求盟軍物資裝備的支援,武裝軍隊,打通中緬印通道。最好利用在雲南和貴州編練的新軍和藍海國整編第100師一起準備進攻緬甸。

當然馬飛正還向美國政府提出,盡快提供裝備,完成在華夏大陸藍海國整編第100師的武裝,好更快的打通中緬印通道,完成真正打通印度洋運輸線的任務。由于現在已經可以經由阿拉伯海運輸物資裝備到印度北部,再從印度北部經駝峰航線飛昆明。所以完全恢復了1942年初盟軍在遠東的運輸。

對于藍海國和重慶政府的要求,美國立刻同意。美國派遣了一支由三艘驅逐艦護航的運輸龐大艦隊前往印度的孟買港,上面不僅有提供給藍海國的一個師的裝備,而且也有提供給重慶政府的3個師的裝備,還有提供給駐印度英軍的大量物資裝備。整支運輸艦隊將在5月初抵達孟買。

對于藍海國要求提供100架F4F飛機和一條飛機發動機生產線的要求,美國只同意提供80架F4F飛機,生產線被借口要在國內生產更多的飛機拒絕了。這讓藍海國的高層們警醒了。美國已經對自己國家產生了防範意識。

「看來還是毛偉人說的對,一切還是要靠自己,要自力更生!」齊之洋感嘆道。

-------------

五一節加更,感謝一貫支持……哎哎……現在收藏狂掉啊……555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