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鋼鐵櫻花的凋零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第一百六十八章鋼鐵櫻花的凋零

八月九號,那一年,事情真多。

蘇聯對日開戰,美軍B-29在長崎再次投下原子彈,毛偉人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喬向文結束學習,回到軍區的那一天,正是八月九日

斯大林玩完了希特勒,把柏林最好的工廠設備、武器彈藥,馬不停蹄地運回國內後,就在那一天兌現承諾,發出大元帥令。

頃刻間,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率領60個師、150萬蘇聯紅軍,沿著四千公里的邊境線,兵分三路,潮水般向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發起攻擊。

關東軍號稱日軍中的精英部隊,不過那也只是針對張學良那些不經打的東北軍、蔣介石那些低端武器的中隊而言。

雖然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還有一些重火力,總人數接近120萬,與蘇聯紅軍的150萬來去不算大。

可是,蘇聯紅軍那是誰啊,歷經戰火考驗,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剛打完希特勒,士氣高昂,銳不可當,那些老兵出生入死,戰斗力豈是小鬼子能比的啊。

不僅如此,經過蘇德戰爭血火考驗的蘇聯紅軍,此刻的武器裝備同樣佔據了壓倒性優勢︰

火炮和迫擊炮26000余門

坦克和自行火炮5300輛

飛機5200架

潛艇78艘

蘇聯紅軍的口味重吧,一出手,就是馬哈馬哈的,給力啊。

馬林諾夫斯基元帥一聲令下,萬炮齊發,五百架大馬力轟炸機,黃蜂一樣,專門對著長春的關東軍司令部狂轟爛炸。

另外的四千多架飛機,輪番轟炸齊齊哈爾、佳木斯、哈爾濱、牡丹江、沈陽等地的關東軍兵營。

一上來,就把關東軍朝死里打

看過斯大林傳,江湖一個小秘密,為啥蘇聯紅軍不惜血本那麼干。

當初斯大林答應出兵,人家美英才同意給他那麼多好處。在蘇軍諜報人員精確報告美國第二枚原子彈即將投放的消息後,斯大林趕在這之前幾個小時,宣布開戰,並讓馬元帥馬上進攻,越快越好。

不是怕關東軍不好對付,那會兒,斯大林和他的所有元帥大將,一例外地斷定,日本在原子彈攻擊下,一定會馬上投降。

如果關東軍投降了,還要你蘇聯出兵干嘛,那麼多預先答應你的條件,自然也就拉倒了。

如假包換,不信你去看看斯大林的傳記。

戰爭之父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說的就這意思,當政治搞定了,擺平了,也就用不著動武了。美國人每次發動戰爭,一定是與人家在政治上有糾結,南聯盟,伊拉克,阿富汗,全一樣。

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關東軍面對蘇聯紅軍的凌厲攻勢,很快被分割成七零八散,打得落花流水。

自1919年建軍,苦心經營三十多年,轉眼間,稀里嘩啦。

欲哭淚啊,總共七八天,就壽終正寢了。

關東軍幾天損失67萬人,其中8萬人被擊斃,59萬人打又打不過,投降吧。

蘇聯老紅軍,人家只傷亡了3萬多人。

情何以堪啊,昔日的「皇軍之花」,「鋼鐵櫻花」。

8月19日,蘇聯紅軍一上校,膽子夠大的,那邊還在打,他就奉命帶著幾個人,在9架殲擊機護航下,直接飛到了長春機場,摔下一句話,馬上投降,放你們一馬,你們敢再打,統統都得死

每天和南京岡村寧次通的山田乙三大將,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為了日本還能有幾個青壯男人種田干活,培育下一代,認了。

前面說過,還沒發育好的中學男生都已經被征召入伍了,日本國內男人奇缺,年輕女子都被麥帥手下的解放處女運動給辦了。

就這樣,山田乙三沒得辦法啊,乖乖向人家交出了象征指揮權的軍刀。

蘇聯紅軍一出手,使日軍喪失了一支賴以屏護本土的精銳戰略部隊,大大地打擊了日本「本土決戰」計劃,大本營原本希望把關東軍和一部分岡村寧次那里的中國派遣軍,抽回本土,參與本土防衛,算徹底熄火了。

靠老蔣的,或者的八路軍,當然,最終還是會把山田乙三和岡村寧次給滅了,持久戰嘛,但是,一定不會是45年。

蘇聯紅軍的對日作戰,有著極其復雜的歷史原因,誰願意冒險出兵,幫人家打架啊。

江湖說起過,三巨頭,雅爾塔會議,正文之外,還有一秘密協議,實際上就是撇開老蔣的中國政府,由美英兩國承諾,相當于現在的風險擔保吧,斯大林,收拾完希特勒,只要你出兵中國東北,幫著姓蔣的,滅了關東軍,我們就保證你在中國東北的一切權利,如大連的軍港、旅順的海軍基地,外蒙古的獨立,等等。

英隊,那是戰斗力很次的,美國大兵,那是有幾手的,但是美國人怕死,只要能用錢能解決的問題,美國人一定不打架,不信,你看看如今世界,美國人出去打架,肯定是對方不听話,不談判,不合作。

就像打敗了希特勒,蘇聯美國把德國一分為二,各管一塊,中間豎塊牆,所謂柏林牆。就在日本投降的前夕,蔣介石也與蘇聯簽訂了一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從蘇軍手中接管東北,按照國際慣例,蘇聯收拾完關東軍,要在東北駐軍一段,那時候,這個地方的政權術語空白期。

空白的,就是有機可趁的

誰不想去空白的地方撈一票。

更何況,東北這個時候,是亞洲最大的工業區,是全中國的錢袋子,米袋子。

誰不想誰傻

毛偉人、蔣校長同時看到了東北對于全局的重要性。

查查資料,國共雙方下達收復東北的命令幾乎同時到達。

所以說,誰都不比誰聰明一點,差別在于,執行力

光有領導力,光有決策力,那是遠遠不行滴

換句老話,一個好漢三個幫,說的就這意思。

天時地利雖好,還得有人和才行。

國民黨最快速度任命了東北行轅主任,夠狠的吧,刷刷刷,把東三省分成了九省兩市,任命了各級長官。

毛偉人喜歡揮手,偉人風采,風采限,蔣介石長不喜歡這個,他喜歡玩密談。

原因很簡單,主要將領,系出黃埔,見了他,都要叫校長,校長和學生和之間,那個距離,永遠比你上下級之間,要親切,要貼心。

可不,老蔣用人還是有一套的,關起門來罵人,眾人面前,鼓勵為主。

毛偉人不太一樣,廬山會議,彭老總寫了封私人信件,反應點大躍進,浮夸風問題,本來實事求是,人家壓根就沒打算擴散,私信嘛,那是個人意見,跟你老領導說說,童鞋們看看一些回憶錄就了,偉人當面點頭,很好嘛,歡迎對我的工作提出意見,轉身大會上,把私信高高一舉,從前盛贊的「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頃刻間變成了「反黨反集團」的首領。

說遠了。

老蔣在公開會議上很少罵人,那是給人面子,維護部下的權威,對人家的誤,他作為校長,私下那是罵得很凶的,這點,值得童鞋們學習啊,你要是當了領導,也要注意方式,部下辦了事,該罵,當然這場合和方式上,你要講究一點,這正是領導藝術和領導水平高低之所在

話說,封了一大批東北大員,大部分都是他信得過的文臣武將。

作為校長,他把這些人分別叫,新官上任嘛,提點要求,發點指示,啥個優缺點,啥個注意事項,必須的。

之後,搞了一次集中談話,話不多,史料記載很少,江湖就記住了一句︰

東北不是的結束地,而是中國的策源地

這一句啊,讓他的黃埔學生,讓他的那些幕僚們大為震撼︰

作為中國國民政府的一把手,作為昔日黃埔軍校的精神領袖,這一句話,當然不是隨口說的。

很多人看來,抗戰勝利,結束,刀槍入庫,天下太平。

可是,對于老蔣而言,情況遠非如此。

談判,是要談的。他也很重視,先後派出幾個代表,陪周恩來他們談,有空也出來接見一下。

但是他心里明白,一山不容二虎。

一個國家,兩支軍隊,兩個核心,兩個主義,兩個利益集團,而且是對抗性的,可能玩到一起去?

那麼多年的征戰圍剿,那麼多年的暴力對抗,如果不是因為小日本橫插一杠,中央軍逼著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一路躲藏好不容易到了陝北,國民政府早已派出張學良的東北軍、楊虎城的西北軍,等在那里,準備打響最後一戰。就在這節骨眼上,小日本不安分,拿下東三省還要拿華北五省,一策劃,張學良一拍腦袋,搞出來一個西安事變,蔣某人被逼抗日,從此木有辦法,聯手對外。

其實,誰都沒明白,日本鬼子的侵華戰爭,只是延緩了國共兩黨的重新開火,雖有摩擦,雖有不和諧,但是除了皖南事變比較影響大,八年里面,兩黨兩軍大規模對抗基本沒有。

八年抗戰,國民黨軍隊元氣大傷,死了三百多萬。

八年抗戰,軍隊實力大增,從開始時的幾萬人,猛增到一百多萬。

苦水,只有往心里吞。

仇恨,終究是要爆發的。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一句話,東北在他的心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蔣介石對學生們的這句話,實際上,最集中地傳遞了他的心思。

畫外音很簡單,誰佔有東北,誰就搶到了通向最終勝利的那把鑰匙。

雖然,有美國人的全面支持,有抗戰領袖的耀眼光環,但是有一點,蔣介石失算了。

那就是數學

那就是距離

抗戰後期,國民黨主力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護衛重慶,這里也是距離東北最遙遠的地方。

還有一部分在西北,你懂的,表面對付日本人,實際上不遠不近地監測著延安。

對于國內而言,這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喬向文一回到山東,就開始干這個

第一百六十八章鋼鐵櫻花的凋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