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一章 山楂紅了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你給我跪下,不孝子!」啪地一聲,喬三爺拍得桌子震天響,把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誰不知道,喬家二小子向文是三爺最喜歡的兒子啊。其實,自從接到家信,讓他從省城回家一趟,喬向文就隱隱感覺到了其間的不同尋常。想了很多種可能,但絕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一種。父母身子骨安康無恙,喬家的農莊就像過冬後的青草一樣,不斷向四周蔓延,加上父親的各種手段,鄉親鄰里雖然心里怨言頗多,但總算面子上客客氣氣,相安無事。你擴張你的,我收成我的,你種我收,你買我賣。陳家集,魯南第一大鎮,無論人口還是地域面積,都比周圍的鄉鎮大了不少。每到逢集,街上的熱鬧一點也不次于縣城,哪怕不遠處狼煙四起,日本人的鐵蹄踏遍了東北,又邁向華北。陳家集的上街頭有座廟宇,叫神仙宮,廟里供著一尊菩薩,大家私下稱作玉女菩薩,專管生兒育女,香火極盛。每逢農歷二月十九,就是玉女菩薩的生日,每到那一天,陳家集和附近鄉鎮的村民商人,無比虔誠地將這座神的牌位抬出來游行,弦簫鼓樂,鑼鼓喧天。鎮上的商鋪則會沿街擺著祭品拜接,祈望子孫興旺,生意興隆。其時,當地群眾還會推選出一名富有威望的鄉紳代表接神並主持祭拜典禮。之後,鄉里還要請來戲班演出,為期十來天。如果說陳家集是魯南的一顆明珠,那麼山楂就是陳家集人的驕傲!每到九、十月份,滿山的山楂紅,把整個陳家集都映的紅彤彤的。隨處可見的山楂樹上掛滿了紅鮮女敕欲滴的果實,憑地惹人喜愛。陳家集的山楂,個頭都比其他地方的要大,分外飽滿,光潔圓潤,味道酸酸的,入口後便有一股甜意涌上來。路邊枝椏上的山楂長多了,就會把枝條壓彎,行人一伸手就能摘到,熱情的陳家集人從不計較,看到南來北往的人,總會由著他們采摘品嘗,即便不買,他們也是樂呵呵的。山楂的妙用和美好,曾引得不少文人墨客競相稱頌,淺吟低誦。其間最知名的莫過陸游的那一首《治圃》︰小圃漫經營,栽培抵力耕。土松宜雨點,根稚怯鉏聲。紅果方當熟,清陰亦漸成。每來常竟日,聊得暢幽情。有人種,就有人收購販運到外地。山楂不僅能生吃,還能做成山楂糕、山楂酒,有人加工後套上個紙板盒,價錢就能翻個跟頭,集子上的藥鋪更是絕了,把山楂去了陳皮雜質後,切成薄片,放上荷葉,麥芽,拌點紅糖,就是一味治療許多疑難雜癥的好方子。當然,在陳家集,要問起誰家田最多,誰家伙計最多,誰家的山楂產量最大,如果你回答不出來,一定會被人傳為笑柄。三爺唄,大名喬大富的就是,連續幾屆主持廟會祭拜,陳家集男女老少,婦孺皆知。當然,人家善意地笑完之後,還會繼續問一句,那你知道陳家集歷史上最大的名人是誰嗎。不管讀過書沒讀過書的,都有意無意間把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抬出來,這可是陳家集的金字招牌。說起王羲之,沒有人不肅然起敬的,據說有好事者,反復考證,但最終都無法從家譜繼承上把自己與這位書聖聯系起來。王羲之籍貫陳家集,史書是有確切記載的,只是大家無法考證的是,在這個魯南第一大鎮,為何罕見書聖的遺跡墨寶。話說回來,提起喬大富,雖然佩服者有之,羨慕者有之,不屑者有之,但無論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還是不得不承認,三爺,有一套。而今,世道不同,有實力就有地位,隨你議論,喬家的財富卻在鄰里的褒貶不一中不斷增多。大門口那一對石獅子就有2人多高,張著大嘴,威武逼人。那門檻,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高度快到人的膝蓋。進了門,看到的是刻著大大「福」字的照壁,為彩釉燒制,山水縱橫,雲彩繚繞。走過照壁牆,看到是長方形的院子,腳下是一色的青石板。兩側,廂房林立,紅燈高掛,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所有的房檐兒都翹著,讓人明白了什麼是飛檐斗拱。整個四合院重重疊疊,井然有序,房舍疏密有致,鱗次櫛比,描龍畫鳳,雕飾精美,既有老魯南的風格,又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喬家的殷實。這會兒,身高一米七五、個子已經高過父親的向文倔強地抬著頭,堅決不跪,卻把眼楮望向了母親。「他爹,快喝口茶消消氣,你也听向文說說道理嘛。」在眾人的尷尬表情和兒子的倔強目光里,喬夫人慢慢起身,為三爺斟滿了茶,側過身遞給他的會兒,悄悄使了個眼神。旁邊的幾個丫鬟神色緊張地看著這一幕,大氣兒不敢出一口。星竹用力拉著母親的一角,狠命地抖動,她要讓娘解圍呢。話說喬家與李家本是鄰里,上代為了幾畝難分地界的荒山,發生幾次毆斗,雙方互有損傷,但二十多年前最後的一場惡斗,喬家被對方砍死了一個青壯力,李家的一名男子隨即被官府關了起來,雙方就此便結下了梁子,弄得縣衙門出面調停過幾次,都不見好轉,兩家雞犬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後來,一位頗有聲望的私塾老先生出了個主意,讓這樁積怨得到了緩解,在陳家集一時傳為美談。那年秋天,山楂最紅的時候,一頂轎子把一位知書達理、美麗端莊的女子,送到了喬家的門口。轎子里坐的是李紅英,隔壁李家的一位遠房表妹,新郎官正是喬家三少爺,喬大富。雖然說這未免有點和親的味道,怪的是,三爺在新婚之夜,帶著滿嘴的酒意,掀開新娘子紅頭蓋的時候,一下子眼楮睜得圓圓的,渾身一個激靈,酒意一下子全無了,之前所有對父母之命的抱怨,牢騷,統統跑到了九霄雲外。美麗的新娘子李紅英,在之後的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先後為喬大富生了三個兒女,老大生下來很瘦弱,體格不太好,三爺反復斟酌後給取名向武,第二胎還是個兒子,名字就好取多了,向文,三兒是個女娃,喬夫人喜歡得很,親自給她取個名字,星竹。秋去春來,大沙河的水一年一年地流,陳家集的山楂樹一季一季地紅,當年的新娘子,如今早已是喬家的總管家,三爺只管著外面的應酬,集市上幾間店鋪的買賣、宅里一應事務被喬夫人料理得順順溜溜的,十多個長工哪怕對三爺的霸道有些看法,但大家對于喬家女主人的大方和公道,卻發自心里的贊許。看到夫人的示意,三爺余怒未消,啪地又拍了一下桌子,只是,聲音比第一次輕了一些,手指隨著點向倔強的兒子。「說,父母的話,你為什麼不听?」喬老爺發火了!老大志武去年已經成家,在省城大學畢業後,喬三爺托關系,使了不少勁,在一家外國人的紡紗廠里當了翻譯,因為心眼精,腦子快,去年成了家,還被外國人提拔當了助理。眼前的老二呢。在省城讀了幾年書,開了不少眼界,也吸收了不少進步思想,參加過好幾次學生會組織的反日游行,抗議日本軍國主義犯我領土,辱我同胞,對于先佔了東三省,又吞了華北大片地區的日本人,充滿了仇恨。日本鬼子借著盧溝橋事變佔了北平,沿鐵路不斷南下,學校已經無心開課,同學們有的去參加了抗日,有的跑去延安投了,也有的擔心濟南失守回了家鄉。一封家信,匆匆把他引回了陳家集,令他沒想到的是,父親為他安排了一門親事。左想想,右想想,自己這麼一個讀完唐詩宋詞讀新青年,讀完孔夫子讀魯迅馬克思的有知識有文化、志向高遠的熱血男兒,怎麼就跟包辦婚姻的封建陋習連在了一起呢?當初,只听妹妹說是父親的一個世交牽的線,對方姓顏,比自己小三歲,是縣城一家銀號的大小姐。那次回家過年听說後,他並未當真,還找了個理由提前返校,故意沒有听父母安排去顏家。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二少爺向文和即將成親的顏家小姐一次面都沒見過。什麼門當戶對,天造地合,分明是父親為了生意。此刻听到父親的話,又看到了母親望向自己的目光,母親背後,妹妹星竹偷偷沖他眨著眼,那是擔心,也是鼓勵。星竹在家里最小,比二哥小7歲,兩人的關系最親。小時候,二哥那就是妹妹的偶像,不管遇到什麼不懂的、不會的,只要去問二哥,沒有得不到答案的,原因很簡單,喬向文喜歡,愛動腦筋。僅僅知道的一丁點關于顏小姐的情況,向文還是听妹妹說起的。顏小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子,喬向文面對父親的逼迫,是服從,接過父親龐大的家產,還是別有選擇,究竟他做了一件什麼事,讓喬家在魯南再一次出名,喬老爺受了羞辱就此閉門不出?且听明天道來。《北上南下》連載原創小說發表于(起點網.)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你閱讀後有更好的建議,請記得及時告訴我,我不勝感激;如果你覺得可讀,請不要忘記投上你寶貴的一票,因為你的支持與鼓勵是我後續創作更大的動力,QQ394915357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樂共享,因為有你我的朋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