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 第二百三十二章風雲變幻萬千景

作者 ︰ 穿越的抗日小兵

第二百三十二章風雲變幻萬千景

1940年8月初,楊漢秀從美國運回來的武器裝備安全抵達南昌。青年軍201師至204師全部換上了輕便的卡賓槍,士兵們模著嶄新的卡賓槍,槍身烏亮烏亮,槍管上刻著「中華卡賓」幾個字樣。15發彈容量的彈匣,半自動射擊方式。比原先的經國式步槍更便于操作,卡賓槍輕便易攜帶,不僅擊發速度快,而且火力持續性更強。好在青年軍原先裝備的是經國式步槍,而中華卡賓槍又是以經國式步槍為藍本改進而來,槍械的操作對青年軍士兵來說,很快就適應了。

岳翰屏將這款輕便的卡賓槍部分樣槍,連同設計圖紙一並轉交給兵工署,請兵工署仿造。俞大維將軍看到這款卡賓槍,愛不釋手,槍身比中正式步槍略短,配備的刺刀可以是**的制式刺刀,也可以是日軍的制式刺刀。雖然全槍加上刺刀的長度短于三八槍,但它15彈容量的彈匣,在火力上足以壓制日軍。

此槍又是采用半自動射擊方式,在射擊速度上遠遠優于日軍,不論是遭遇戰,還是陣地戰,單論射擊速度,日軍的三八大蓋槍絕對不是**對手。經過俞大維署長親自試射卡賓槍,此槍在300米距離的射擊精度毫不若于三八槍。但子彈的殺傷力還要大于日式三八步槍。**若是裝備此槍,估計今後**和日軍拼刺刀的機會不是很多了。

當然,對蔣經國只說是岳翰屏用貴州兵工廠分紅的紅利在美國購買的武器。反正在美國的中華秀屏公司都是以司徒美堂的名義辦的,(司徒美堂對蔣介石收到華僑捐贈的武器裝備不分配給一些戰斗力強悍的所謂的雜牌軍頗有微詞,因此,楊漢秀到美國時,公司是以司徒美堂的名義開辦的。就是防備老將一旦發覺追查起來,有他司徒美堂頂著)即使老蔣察覺不對,自己給他來個死不認帳。

蔣經國趁機建議蔣介石將第5軍的步槍全部換成經國式步槍。經國式步槍和中華卡賓槍口徑一致,子彈可以通用。即使出國作戰,憑借贛州兵工廠和貴州兵工廠還有兵工署21廠的生產能力,保證二十個師的彈藥供應一點問題也沒有。將青年軍替換下來的經國式步槍以及兵工署21廠庫存的經國式步槍一起更換給第5軍,步槍數量綽綽有余。

兵工署俞大維署長則是考慮得更遠,為了實現全軍武器制式化、標準化在戰時的轉變,他向蔣介石建議,在蘭州、西安各增設一個兵工廠,全國的兵工廠統一由兵工署管理。未淪陷的雲南、廣西、廣東等軍閥的兵工廠納入兵工署統一指導,生產的武器優先供應本地軍隊。

兵工署直接控制的兵工廠有10來個,這些兵工廠統一生產卡賓槍或是改進的半自動式經國式步槍,供應中央軍或是中央化的地方軍。屬于各地方軍閥控制的兵工廠繼續生產中正式步槍,中央軍替換下來的中正式步槍可以裝備給急需武器的桂軍、粵軍、川軍、滇軍、晉綏軍等雜牌軍。

逐步壓縮中正式步槍的生產,直至全部更換為6.5毫米口徑的卡賓槍或是半自動步槍。機槍生產不影響,**還是比較喜歡捷克式輕機槍和馬克沁重機槍,這些生產線依然保留。在逐步統一步槍口徑之後,著力提高火炮的生產能力,最起碼要加大炮彈的生產能力。

因為解決了6.5毫米子彈的殺傷力問題,蔣介石也覺得中國的兵工生產應該要根據戰時需要進行調整,日本的工業能力不管怎麼說,還是遠遠大于中國。加上日本佔領了東北、華北,沈陽兵工廠、太原兵工廠兩座當時國內生產能力較大的兵工廠落入日軍之手,這些兵工產的生產線全部改為生產日式槍械和子彈。使用和日軍一致口徑的槍支,戰場繳獲的日軍彈藥就可以直接補充**。一定程度上減輕中國兵工生產壓力。

令岳翰屏也沒有想到的是,中華秀屏工業公司生產的卡賓槍也被美**方看中。這款攜帶輕便、火力強度猛、射擊精度和殺傷力堪稱優秀的卡賓槍,正好滿足了美國陸軍要為二線部隊提供一種用于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的需求。

令美**方始料不及的是,這款輕便、操作簡單、火力強大的卡賓槍會成為美國大兵最喜歡的步槍,後來,背著卡賓槍的美國大兵又將這款經典的卡賓槍帶到全世界。

更令岳翰屏意料不到的是,自己這款輕便、火力強大、殺傷力威猛的小口徑卡賓槍居然推動了二戰之後,世界小口徑步槍的發展。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小口徑步槍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的發展主流。

因此,美**方購買了中華卡賓槍的設計圖紙,並指定中華秀屏工業公司、溫徹斯特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內陸制造分公司、安德伍德-艾略特-費舍爾公司、通用汽車薩其諾舵機分公司、柯立蒂五金機械公司、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標準件公司和洛克-奧拉公司等九家公司生產卡賓槍。美**方對此槍的編號為中華卡賓)。

接到楊漢秀的電報,岳翰屏哭笑不得,自己竊取了美國卡賓槍的成果,並且更換了口徑,不想天才的中國土專家初步解決了6.5毫米口徑子彈的殺傷力問題,經過天才的槍械設計師威廉姆斯改進,將經國式步槍的設計理念和卡賓槍完美融合,居然取代了歷史上的M1卡賓槍。

不過也好,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卡賓槍完全可以當做士兵的制式步槍使用了。尤其在中國,卡賓槍的威力足以應付日軍的三八步槍了。有了美**方的大額訂單,中華秀屏工業公司的生產能力再度擴大。**,痛宰一下美國人也是應該的,這只當是拿回庚子賠款的利息。

1940年9月8日,日本駐英國大使緊急求見丘吉爾首相。當日本大使將日本對英國的宣戰遞交到丘吉爾手中,緊張的大使借著擦汗的機會,偷偷看看手表,哦,還好,現在正好是東京時間1940年9月8日上午八點差三分。看著日本的宣戰,丘吉爾只覺得天旋地轉,「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很快就要轉手了。」丘吉爾心里默念。首相怔怔的看著日本大使轉身離去。

西南太平洋,一支龐大的日軍艦隊正在悄悄駛近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港。東京時間八點整,日本海軍陸戰隊開始向哥打巴魯海灘進攻。日軍艦炮不停的轟擊著海灘,日軍登陸艦駛抵海灘。海灘上傳來英軍零星的炮擊,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幾乎沒有遇到重大抵抗,就順利登陸。日軍陸戰隊員僅僅花費3個小時就建立了登陸場。

隨後軍艦上的日本陸軍師團高聲呼著「萬歲」沖上海灘,向縱深發展。10日,日本海軍航空兵出動飛機300余架,炸沉英國東方艦隊主力「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兩艘戰列艦,取得東南亞海域的海空控制權。

15日,一個日軍師團在印度尼西亞登陸,迅速橫掃印尼群島。27日,日軍出動320架飛機在蘇門答臘的油田區巴鄰旁空降。10月1日日軍在爪哇登陸,5日佔領巴達維亞(雅加達)。10月23日,荷蘭總督投降,日軍佔領整個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

日本對英國正式宣戰,對荷蘭不宣而戰,但是對美國,日本政府還是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在印度尼西亞的美國駐軍並未遭受攻擊。美屬菲律賓日本暫時未進行攻擊。日本的態度很明朗,現在日本國內還有30的原料和戰略物資要依靠美國出口,日本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和美國翻臉。

華盛頓,羅斯福總統得到日軍突然進攻東南亞的消息,這位睿智的總統就敏感地覺察到美國和日本的戰爭不可避免。但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大多數美國人主張還是像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美國不參與各個大國的戰爭,兩面賣武器,大發戰爭財。羅斯福總統在沒有國內人民支持下,也不能擅自決定對日宣戰。

恰恰此時,日本駐華盛頓大使緊急求見羅斯福。日本大使轉達了天皇的歉意,並一再表示,在東南亞,日本絕不會傷害美國的利益。還想請美國擴大對日本的原料出口。羅斯福總統將日本人的用心看得透透的,現在的日本,還有求于美國,但是,一旦日本控制了東南亞,整個東南亞就只有菲律賓在美國手中。到時候,身陷日軍重圍的美國大兵想打都困難。

但是,美國做好戰爭準備了嗎?羅斯福總統心里已有明確的答案。羅斯福總統答應日本大使,繼續維持對日本出口物資的份額,並撤出除菲律賓以外的所有美國駐軍。

第二百三十二章風雲變幻萬千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最新章節 | 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全文閱讀 | 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