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明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登州攻略(二)

作者 ︰ 圓明園主

擺好菜品,呂班頭又依著慣例,從每個菜邊上嘗了一小筷子,又喝了一小杯酒,以示沒有下毒,就退出去了。

今天的酒菜確實味道好,耿仲明如風卷殘雲,把一壺酒和滿桌子的菜都給消滅了。酒足飯飽,沒多久,耿仲明就酣然入睡了。

深夜,呂班頭又進來了,一邊推耿仲明,一邊大聲叫著︰「耿將軍,耿將軍!」

然而,耿仲明喝了混有安眠藥的高度白酒,哪里醒得過來。呂班頭看到確實如托他辦事的人說的那樣,耿仲明睡死過去了,膽子又壯了三分。

接下來,呂班頭如何使出牢中手段,讓耿仲明在睡夢中丟了性命,就不必詳述了。

第二日,呂班頭一早就出了大牢,從此再也沒有人在登州城里見過他。

黃復華事先已派人接走了呂班頭的母親,會合做下這等大事的呂鈞,稍作化裝,就乘船下了江南。黃復華以白銀兩百兩和蘇州城內一間民房的房契,換得呂班頭做下了這等秘密之事,把耿仲明先行抹殺了。

等到牢中發現耿仲明已死,已近晌午。孫元化聞報震怒萬分,卻因為呂班頭的失蹤而無從查起。呂鈞的老母親也不在家里,但房內除了一些細軟之物不見之外,其它的東西全都還在,似乎是匆忙而走。

到底是呂班頭殺了耿仲明然後畏罪潛逃,還是他發現耿仲明突然死亡,害怕被牽連而一走了之呢?孫元化等人心里暗暗把這無頭公案記在了東江總兵黃龍的頭上。

耿仲明死了,再也不能興風作浪了。但是,城里的遼軍將領和遼兵還有的是,沒了耿仲明,難保沒有其他人跳出來從內接應,歷史上就還有陳光福等人。只要孫元化當家作主,一心想著招降納叛,登州失陷的悲劇還是極有可能發生。

話說,在部將李九成等人的慫恿下,孔有德長嘆一聲︰「大將軍(毛文龍)功名卓卓,猶且不免,我輩死固晚矣。時事如此,尚可為耶!」然後在吳橋起兵反叛,大肆虜掠。

《明史》中關于登州之戰有這樣的記載,(崇禎四年十一月)丁卯,登州游擊孔有德率師援遼,次吳橋反,陷陵縣,連陷臨邑、商河、齊東,屠新城。十二月丙子,濟南官軍御賊于阮城店,敗績。……五年春正月辛丑,孔有德陷登州,游擊陳良謨戰死,總兵官張可大死之。

其中陵縣,臨邑,商河,這些地方行政規劃現在都還在。齊東,公元1123年到1137年間,在大清河南岸的趙岩口立齊東鎮,大致在今天山東省鄒平縣台子鎮的舊城渡口處,受轄于鄒平縣。元憲宗二年(1252年),以齊東鎮設立齊東縣,隸濟南路。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齊東縣隸濟南府。公元1958年11月,撤銷了齊東縣。

新城,南宋理宗紹定元年(蒙古拖雷監國之年),即公元1228年,置新城縣,隸屬濟南總管府。上個世紀早期,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改名桓台縣。桓台置縣前,分屬臨淄、長山、高苑三縣地。明朝時,從公元1377年起,屬于濟南府的治下。

吳橋,距離北京並不算太遠。這麼個地方鬧起了兵變,而且兵變的士兵還攜帶有先進的火槍火炮等武器,這如同一個驚雷,把崇禎皇帝從得知遼東大凌河獲勝的滿心喜悅中給炸醒過來。

朝廷敕令山東巡撫余大成、登萊巡撫孫元化迅速平定這場叛亂。

余大成一開始很瞧不起這伙只會在後金敵後游擊的東江遼軍,排出手下的濟南府精兵,以為可以不費力氣就剿滅亂軍。然而,孔有德部對上後金是差得多,對付山東的所謂「精兵」,那是沒話說,略施小計,就把官軍打了個落花流水。從此,山東巡撫余大成也從主剿變成了主撫一派。

孫元化從頭開始就一心想著招降,挽回影響,再以遼人守衛遼土。按照他的經驗,只要糧餉發足,並保證不追究責任,兵變就能很快解決。孫元化讓孔有德率部回登州,一切都好商量。而且他發布命令,後來變成主撫一派的余大成也附和,從吳橋至登州,這一路上的州縣,不得出兵阻擊孔有德部。

孔有德似乎也听從了孫元化的命令,雖然還是一路搶掠,但還是向著登州方向快速前來。沿途州縣也不敢攔截,讓出通道讓孔有德部通過。雖然孔有德部一度勢力單薄,還進入了官軍的伏擊圈,但由于沒有兩位大佬允許攻擊的命令,使其逃出了生天。

不過,還是有許多明眼人看出了不對勁,識破了孔有德的詭計。當孔有德走到萊州府時,以前與孔有德交往甚厚的萊州知府朱萬成就緊閉城門,讓孔有德繞城而過。登州城里,同樣有著明白人。

如今已是崇禎四年農歷十二月了,這天近晚時分,張可大走出官署太平樓,遠眺大海,心潮澎湃。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就有一個崇明的商人,動用崇明水軍護航,從海路運糧來到了登州城。這個崇明商人以低于市價近一成的價格,向張可大這邊出售稻米。

張可大作為山東總兵,手下有家丁和親兵等一百來人,都是從江南帶過來的老班底。後來,遼事緊張,東江多事,不斷有援遼浙軍等江南士兵來到登州。這些人加起來超過了兩千人。登萊作為遼東和東江兩大軍事重鎮的後方基地,本身又是軍事重鎮,糧食壓力一直不小,糧價居高不下。對于以面食為主的山東飲食,南方的士兵總是有些不適應。

張可大對于這個從未謀面,神龍不見首尾的崇明黃姓商人,還是頗有好感的。這送上門的便宜軍糧,不僅解決了南方兵士的部分糧食問題,優惠的價格也讓自己有利可圖。而且,這個黃姓商人據說不僅有官商兩方面的背景,本身的生意經也念得不錯,上下打點,孝敬不斷,在這登州地面還是蠻吃得開的。

張可大素有交識廣泛的好名聲。這個未曾謀面的商人起初也就托人捎信說些仰慕自己,希望多多合作的客套話語。過節當季時,還會差人送些新奇的瓜果蔬菜和禮品,都是以前未見,登州難有的好東西。就這麼兩下一邊做著生意,一邊書信往來地平淡交往著。

不料,到了閏十一月,吳橋兵變的前幾日,這個黃姓商人又由手下送來一些禮品和一封書信。這封信里,不僅表明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態度,這個名為黃澤之的商人還針砭時弊,分析了遼東軍事和甘陝亂賊之事。更令人吃驚的是,黃澤之分析了東江軍鎮的情況和登州孔有德部眾的情形,斷言其部畏敵不前,行軍緩慢。如今,天寒地凍,孔有德部給養不足,加上軍紀敗壞,恐怕要于近日起事造反,殺奔登州而來。更加聳人听聞的是,竟還預言發生變亂的地點會是在吳橋一帶。

張可大戎馬一生,經歷無數戰斗,前不久還帶兵剿滅過裝神弄鬼的白蓮教。張可大憑自己的經驗,對于信中的各種分析和判斷大體還是認可的,認為有獨到之處。不過,對于大明朝廷的前景和看法太過悲觀和誅心。至于信中最後預言孔有德部近日會反,張可大對此簡直是嗤之以鼻。白蓮教匪們一貫裝神弄鬼,匪首們個個自詡能識得神鬼莫測的天機,還不是被自己領著一干精兵,殺了一個落花流水!

張可大當時連連搖頭,心想這種好做神鬼之言的人,自己以後要多加注意,逐漸疏遠。這種人是借神鬼亂人,野心勃勃之流,自己雖然不屑當真告發,但也要注意遠離小人。

哪里知道,不出十日,孔有德部在吳橋叛亂的消息就傳了回來。張可大了解了事情的經過,竟然和書信猜測的基本不差,宛如親見!

再往後,黃澤之的來信不僅預言了孔有德部先後攻陷的城池,還對山東巡撫余大成和孫元化兩人各自的態度揣測得八九不離十。甚至,信中還提醒自己,如果自己領兵出戰,千萬要防備友軍遼部官兵嘩變,倒戈而擊。

張可大本就對遼軍心中有礙,這個提醒使得張可大分外上心。前些日,當他和張燾領兵出擊時,就多留了一個心眼。當在取得小勝,準備追擊時,看到遼部陣前叛變,才沒有措手不及,迅速撤退回城,自己本部的兩千浙軍,傷亡損失不到一成。回想起來,如果事先自己毫無防備,恐怕那一戰起碼要損失上千人。

如今,叛軍的前鋒離登州已不足五十里,不出數日,就將包圍登州。

白天,黃澤之又派人送來一封書信。這封信件,描述了孫元化如何一心想招降孔有德部,孔有德部如何讓手下詐降入城,勾結城內的遼兵,在晚上乘大家不備,打開城門,就此斷送登州堅城的可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