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明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保衛大凌河(二)

作者 ︰ 圓明園主

這邊孫承宗督師繼續采取積極防御為主的戰略方針,命令祖大壽和何可綱等人率領軍民修築大凌河城,以加強寧錦防線。那邊,後金方面自然也密切關注著大凌河的形勢發展。

天聰五年(崇禎四年)的農歷五月三日,張士粹等三個漢人從錦州城跑過去歸順了後金。這三個漢奸報告說︰「明人修築大凌河城,基址已完,灰池亦備雲。」

因為千里奔襲的成功,不僅使八旗將士們從錦寧戰敗的陰影中徹底解月兌了出來,而且後金方面掠奪了大批人口和財物,國力大大增強。這使得皇太極威望大增,許多年輕將領都敬佩和崇拜皇太極。他們也看到了明王朝和明朝軍隊的虛弱,進一步堅定了獲勝的信心。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皇太極還仿照明制,組建了六部,即吏、禮、戶、兵、刑、工。這六部的貝勒們全都是身強力富的年輕人,直接接受皇太極的領導。

于是,在農歷五月六日,許多貝勒大臣都向皇太極上奏︰「明朝的軍民如果真的在大凌河那里修城,我們要盡早發兵前往。我們的意見是,這次出兵,如果明軍迎戰,就把他們打敗。如果明軍逃回錦州,我們也不能退兵。因為大軍往返來回,如果沒取得重大戰果,只是浪費人力和馬力,不劃算。況且明朝人已經對我後金產生畏懼,如果他們不戰而退,我們又何必退兵呢?我們應當順勢進軍,遇到一個城池,就圍困攻打它。不知道皇上您是怎麼考慮的?如果皇上您同意我們的意見,請下令多多準備糧草,充實各種軍需。圍困明人城池的事情,到秋天再去,不如現在夏天就去,更為方便。」

皇太極對此並沒有立刻表態,可是二十九日得到白布赫報告,率兵至十三站,「會祖大壽兵千余,自錦州來援,我兵寡不能支,故引還,陣歿者十一人。」皇太極一方面得知明軍修築大凌河城,另一方面又見明軍出錦州城北上,終于對此重視起來。

農歷六月二十日,皇太極派去觀察明人修築大凌河城的葉努等人回報︰「明築大凌河城未果,止于四隅造台雲。」

農歷七月二十一日,皇太極命令貝勒杜度等留守盛京,自率大軍兩萬多人向西邊的大凌河城進發。這里面,包括一支炮兵部隊,「其隨營紅衣炮,大將軍炮四十位,及應用挽車牛騾,皆令總兵官佟養性管理」。

農歷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又發布命令,征調蒙古軍隊參戰︰「聞明總兵祖大壽與何可綱等副將十四員,率山海關外八城兵,並修城夫役,興築大凌河城,欲乘我兵未至時竣工,晝夜催督甚力,因統大軍往征之。檄歸附蒙古貝勒頭目,各率所部兵,來與大軍會。」

農歷七月二十八日,皇太極在行軍途中對諸將嚴明軍紀︰「我等所居沈陽,遼東之地,原系我屬乎?乃天賜與我也。若不事征討,坐視明國開拓疆土,修建城郭,繕治軍械,使得完備,豈能使我等安是耶?命及於此,遂以征明所獲財帛,及與朝鮮通商所得貨物,收購蒙古馬匹。所以興師致討者,乃是故也。……我自征明以來,或攻城,或野戰,每戰必勝。然而,我等何以退縮耶?明國屢次戰敗,仍不足懼何為耶?乃因彼雖不長于騎射,而于臨陣時通曉文武法律故也。……統觀我軍,為數眾多,若固山額真、梅勒額真、甲喇額真、牛錄額真,各就所屬,分別誠諭,則為數不多也。若當眾申明法令,愛惜士卒,則孰不欲效死于爾諸將之前面耶?」

固山,是清初八旗制度中軍政組織編制單位名稱,漢名為「旗」,于天命十五年(公元1601)創設。開始制定時,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共7500人。滿族的先世女真人每到采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就稱為牛錄制。總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到了皇太極定制時,每一固山轄30牛錄,每牛錄100人,共3000人。每固山設三名統領官︰主官一人稱固山額真,副職二人,稱梅勒額真。

農歷八月一日,蒙古科爾沁、阿魯、扎魯特、巴林、敖漢、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等部,率領兩萬余人前來會師。皇太極隨即對蒙古軍隊也曉諭了軍令,命令各部不得違犯。

農歷八月二日,後金兵渡過舊遼陽河,分兩路大軍並進。皇太極自領一路大軍,又命令貝勒德格類、岳托、阿濟格等率軍二萬,由義州進發。約定農歷八月六日兩軍會于大凌河。

公元1631年9月1日,農歷八月初六凌晨,兩路後金大軍到達大凌河城下。

在原來的歷史上,後金軍在這一天抓住了一個漢人,據他供稱︰「修築大凌河城,已經半月,城牆已完,垛牆完其半。有祖總兵官及其長子,副將七員、游擊、參將約二十,馬兵七千,步兵七千,築城夫役,商賈七、八千在焉。」

然而此時此刻,出現在大金軍前的大凌河城,已是一座修築完整的堅城。

讓我們把時間回到農歷六月二十日的晚上,兩更時分,大陵河城里已是寂靜一片。

祖將軍府前,來了兩個人,叩響了府門。將軍府的守衛倒是挺警覺,立馬有人來應門。來人正是這大陵河城中,自農歷三月起開設的江南糧店的老板——黃煒,還有他的隨從。

守衛倒也認識這糧商,因為黃煒剛開店時就向祖將軍贈送了軍糧五百石,平時將軍府的護衛家人等在他的糧店也多有優惠。

听到黃煒說有秘密的緊急軍情要面見祖大將軍,守衛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一番搜身後確定沒有威脅,就領著黃煒去見大將軍。

祖大壽在左右兩名親兵的護衛下,在書房接見了黃煒,很好奇這個糧商在這個時候前來,究竟有什麼秘密的緊要之事。

黃煒在參拜見禮之後,就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密信。密信拆開並無一字,然而,當黃煒在蠟燭上烤了一會以後,驚人的內容就展現在祖大壽的面前︰

「字呈祖大將軍︰我本是一名秀才,崇禎二年時寓居京師。親見建奴入寇,生靈涂炭。但見滿朝文武,束手無策。將軍隨袁督師入衛京師,卻忠心見疑。雖然,我也認為袁督師擅殺毛文龍,有所不妥。但督師罪不致死,正當許以戴罪立功。奈何皇上心性刻薄,自毀長城。將軍毀關回遼,後回衛京師,實是忠義兩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三年起,我離京奔赴江南。一為商賈天下,歲入數十萬兩,以助我遼東軍民守衛千里沃土。一為建立水師,恢復前元海運,從江南直接送糧遼東。

如今,我立基海島,有無敵水師一支,軍民逾十萬。月內,可資助將軍糧食兩千余石。請與我所派之人聯絡,秘密取糧海邊。

再者,我精研諸葛武侯之術,幸得大成。今已料定,八月上旬,後金軍必兵圍大凌河,軍力為後金八旗兩萬余人,蒙古八旗兩萬余人,再有總兵官佟養性管理之漢軍,隨營紅衣炮,大將軍炮四十位。請將軍堅壁清野,領軍固守之。小徒已會密法,堅城經月可成,可詢問之。如不見疑,可以家眷隨船安赴山東,江南之地,以解將軍後顧之憂。

另有錦囊若干,將軍與小徒到時可依計而行。……」

看到這樣匪夷所思的信件,祖大壽和聞訊起來的長子,兩人面面相覷,哪里敢相信。

好在黃復華對此早就有了預料,當下黃煒使出了黃復華事先交代的殺手 ——諸葛神器順風耳。一個親衛隨著黃煒的隨從來到了府外大街上,另一個親衛就在書房,拿著神器,按照黃煒的指示擺弄。

只听到那親衛熟悉的聲音就從神器里傳了出來,就象在書房里面說話一般。這邊親衛的說話也能傳過去,兩下就對起話來。

說著說著,兩個親衛畏懼之心盡去,開始聊起了家常,沒話找話。

這邊祖大壽還有些不相信,親自跑出去,發現那個親衛確實已在府外的大街上,還邊說邊走,離宅子越來越遠了。

其實,這只是黃復華從現代帶回來的無線步話機,百來元一個。放在明朝這種沒有電磁干擾的地方,通話距離在兩里以內,絕對沒有問題。

在這時,祖大壽心里已經相信了大半,而在幾天後,水泥混凝土,還有派出的騎兵接到的海邊糧食,等等諸多神奇但又千真萬確的事實一一擺在眼前。另外,派出的手下匯報見到運糧護衛船隊的大炮火槍以後,祖大壽所有的懷疑已經煙消雲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